APP下载

农机迷徐元启的发明之旅

2011-09-05王超通讯员胡艳艳

山东农机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老徐播种机花生

特约记者 王超 通讯员 胡艳艳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来到东郭镇朱洼村,见到了徐元启和他发明的 “多功能花生播种机”。正是这位对农机痴迷的普普通通的农民,用自己的智慧、执著与汗水演奏了一曲梦想成真的发明创造之歌。

徐元启是一位不善言辞的庄稼汉,但一谈起他的发明—“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就滔滔不绝,像换了个人,眼睛里闪烁着骄傲与自豪的光芒。“我结合自己规模种植花生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琢磨着能不能发明一台联合作业的机器,以便于提高效率、节约人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落座之后,他向记者讲述了发明这台机器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老徐是一位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他对自己设计的“多功能花生播种机”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要集耕地、施肥、起垄、播种、覆膜、喷药、上土等功能于一体,并且机身要短小、安全、精准、灵活、操作简单;机械使用率要达到98%以上;施肥要量足、到位、不伤害种子等等。记者问:“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吧?减少一道工序就能节省不少精力和费用呢!”他说:“我知道少设计一个功能就会少很多工序,也能节约成本,但那样就违背了我发明这台机器的初衷,失去了发明的价值与意义。”

老徐的家境并不宽裕,家里对他搞研究的事也不支持。老徐的妻子说:“家里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我,他捣鼓这玩意,不仅不能出去打工挣钱,还得花大笔的钱,家里一年少收入好几万呢!”他妻子又补充说,老徐脾气犟,认准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曾经整夜整夜地画图、计算,有时正吃着饭,忽然想起什么,撂下碗就又动手;有时正睡着觉也会一骨碌爬起来,看他这个痴迷劲我也就默认了。我对孩子说咱还得支持他呀!所以我和孩子去卖了3000斤玉米给他当启动资金,后来孩子打工挣的钱也都用这上面了。

老徐说,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最让他感到绝望的是播种机刚研制成型,但开到地里一试不理想,原因是组装成型的机器比他当初的设计长了1米多,这意味着他将前功尽弃。他说:“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一气之下真想把它砸了,但冷静下来一想,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和心思,咱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啊,从头再来吧!”于是,老徐又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研发“战斗”中。

据老徐的儿子徐伯付介绍,每次试机器的时候,都有许多村民围观,试机效果不理想时,有些人劝老徐:“整天在家捣鼓这玩意,也不出去挣钱,脑子进水了吧?再给你三年也弄不出啥名堂来,干脆拉倒吧!”。徐伯付说:“回家的路上我问父亲为什么不和那些说风凉话的人理论理论呢?爸爸反倒很平静地说‘有啥好说的?只要我们研究成功了,能让他们得到方便,自然就会对我们另眼相看’。”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有几位邻居到老徐家串门,听到我们采访“多功能花生播种机”的事,他们立刻打开了话匣子。该村村民徐廷良说:“不是夸口,元启可是我村的大能人,他弄的这个机器忒好了,我有将近十亩花生,原先一直是人工播种,得十几道工序,从耕地到种子下地,五六个劳力得忙活十多天,今年我用他的机子播种,不到一天全完活了!”据了解,现在的人工很贵,用“多功能花生播种机”不仅能节约很大的成本,而且不误墒情,只要播种时机合适,一次性就可以完成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老徐的发明引起了全国劳模、原东郭镇农机站站长韦宗峰的关注。徐元启这种热爱农机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现如今仍情系农机的老站长。韦宗峰告诉记者:“徐元启从十六、七岁就给生产大队开拖拉机,是他最喜爱的农机手。他先后研制了人力小麦收割机、四不像农用车、楼顶粮食吊车等,现又研制出比较精致的多功能花生播种机,确实让人惊叹”。他欣喜地问徐元启:“从‘十一五’开始做梦,到‘十二五’实现梦想。费了这么大的劲,有没有想过要申请专利,推广一下你的研究成果?”这位朴实的汉子憨憨一笑说:“申请专利我倒没想过,能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面对扑面而来的赞美声,这位经历了种种磨难的硬汉,表露出孩子般的腼腆,谦逊地说:“可别这么说我,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不值得宣传,谁还没点梦想啊?只不过也许别人是朝着梦想大踏步前进,而我是朝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小跑过来的,只要不言弃,谁都能成功!”是啊,人生不过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去努力实现梦想。努力可能会失败,但放弃则意味着永远不可能成功。

我们衷心地祝愿农民“发明家”徐元启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猜你喜欢

老徐播种机花生
掏花生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老徐忘记了我
一点一点忘记你
一点一点忘记你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
2BR-1肉苁蓉播种机的研制与应用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