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1-09-04马衍茹马衍刚

山东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白介素中性气流

马衍茹,马衍刚

(1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医院,山东 肥城 271601;2聊城市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1]。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炎症细胞因子在气道壁及肺泡隔引起的慢性炎症和进行性发展的气流阻塞是COPD的两大特点[2]。2008年5月~2009年11月,我们对6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血清 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检测,探讨其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组),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44~78(65.3±10.2)岁,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60例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沐舒坦祛痰以及扩张支气管等药物治疗,10~20 d临床症状及肺部罗音消失,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3~77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相关指标检测 观察组于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上清液冻存,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提供步骤进行操作。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 IL-6、IL-8、TNF-α水平比较(ng/L,)

表1 两组 IL-6、IL-8、TNF-α水平比较(ng/L,)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与缓解期比较,△P <0.01

组别 n IL-6 IL-8 TNF-α观察组60急性期 196.5 ±4.8*△ 215.3 ±32.5*△ 188.6 ±36.9*△缓解期 56.2 ±9.6* 85.6 ±11.6* 72.8 ±12.4*对照组30 19.5 ±4.8 25.6 ± 3.7 29.8 ± 6.7

3 讨论

目前,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慢性气道炎症和进行性肺功能下降是其两个重要特点[3]。在COPD气道炎症中,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渗出增加,并释放IL-6、IL-8、白三烯、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多种递质[4]。这些炎症递质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使肺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聚集、浸润,肺内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进行,气流进行性、不可逆受限,并引起肺泡壁破坏和肺纤维化[5]。

IL-6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和B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是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因分子结构中保留了2个半胱氨酸残基而表现出显著的化学趋化作用,并能延缓中性粒细胞的凋亡,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反应,使炎症呈持续状态,进而引起气道重塑,气流受限[6]。IL-8作为中性粒细胞(PMN)强趋化剂和活化剂,趋化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到达炎症部位,引起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COP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气道、肺血管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和T淋巴细胞。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包括IL-8、TNF-α、白三烯B4多种介质,进而破坏气道和肺的结构[7]。许多研究发现COPD患者支纤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或血清中IL-8水平明显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数值呈正相关,并与患者的气流阻塞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COPD 急性加重期的指标之一[8,9]。TNF-α 也是近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介质,是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病毒、细菌感染或内毒素等的刺激,能使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TNF-α,TNF-α具有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刺激IL-8的作用,诱导气道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的核因子使κB活性增强,使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增强,最终导致气道的高反应性,形成气道炎症和气流阻塞[10]。

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IL-6、IL-8和TNF-α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COPD急性加重期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提示IL-6、IL-8和TNF-α的作用贯穿于COPD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IL-6、IL-8和TNF-α水平能反映COPD的病情和临床分期,并有助于判断COPD的治疗效果。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贺蓓,赵鸣芳,王玉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22-25.

[3]何智辉,陈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3):989-990.

[4]吴纪珍,马利军,李素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与缓解期体内胶原、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8):703-704.

[5]陈丽,刘升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炎症及治疗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170-4171.

[6]刘景艳,修清正.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6):420-422.

[7]侯静静,朱蕾.白介素-8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6):427-428.

[8]牟小芬,田亚平,郭广宏,等.探讨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气道炎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6):615-617.

[9]刘代顺,夏澜,陈亚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07,19(2):190-191.

[10]颜雪琴,金玲湘,戴元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1):33-34.

猜你喜欢

白介素中性气流
气流的威力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固体运载火箭变轨发动机喷管气流分离研究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飞片下的空气形成的“超强高速气流刀”
基于停留时间分布的气流床气化炉通用网络模型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