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小麦高产创建成效与经验
2011-09-04钟顺清宋绍明
□钟顺清 宋绍明 夏 理
富顺县是川南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县为典型丘陵地貌,小麦以“麦/玉/豆”或“麦/玉/苕”套作模式为主。因此,在我县探讨该套作模式下的小麦高产创建是十分必要的。2011年我县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关于《2011年小春粮油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小麦生产实际,以“抓好示范,提高产量,做出特色”为指导思想,在小麦生产重点镇乡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通过行政推动、科技支撑、宣传到位、监督落实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我县小麦高产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欢迎。
一、高产创建项目取得的成效
1.示范面积超额完成 按照“优势区域、连片连线”的原则,在全县5个小麦生产重点镇乡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全县建立了小麦百亩攻关片1个(骑龙镇上湾村20社),面积116亩;小麦千亩展示片1个(骑龙镇上湾村),面积1 050亩;小麦万亩示范区1个(骑龙镇),面积12 560万亩;小麦辐射区1个(狮市镇→代寺镇→龙万乡→东湖镇),面积39 125亩,超计划任务9 125亩。
2.增产增收效果好 据自贡市农业局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百亩攻关片小麦平均亩产431.2kg,比全县平均亩产249.0kg增加182.2kg,增产73.2%;千亩展示片小麦平均亩产415.9kg,比全县平均亩增166.9kg,增产67.0%;万亩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402.7kg,比全县平均亩增153.7kg,增产61.7%;小麦辐射区平均亩产335.6kg,比全县平均亩增86.6kg,增产34.8%。小麦万亩示范区共增产小麦193.0万kg,增收405.3万元;小麦辐射区共增产小麦338.8万kg,增收711.5万元;示范区和辐射区总增产531.8万kg,增收1 116.81万元。因此,我县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3.辐射带动力强 我县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以高产创建为抓手,组织“农民大培训、品种大示范、技术大推广”行动,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采取政、技、物结合,通过良种统供、技术统训、物资统配、病虫统防,真正实现了大样板、大辐射、大带动。尽管去冬今春全县遭遇了罕见的低温阴雨,但是小麦生产由于开展了高产创建活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县 20.1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249.0kg,比上年增产3.7%,总产达5.01万t。同时,小麦良种良法得了广泛普及,其中:示范区良种推广率、技术普及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达90%;辐射区良种推广率和技术普及率达98.2%,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8.5%。通过示范和辐射,带动全县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栽培面积达16.5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82.0%,使全县小麦生产获得了高产丰收。
二、高产创建项目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负责 成立以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相关协调工作;成立以县农牧业局局长任组长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检查验收总结等具体工作。日常工作由县农牧业局农技站具体负责。各项目镇(乡)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大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2.强化宣传引导,组织观摩交流
县上以《富顺宣传》、《农业简讯》和网络、新闻媒体等为载体,深入宣传报道各地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在收获季节组织镇(乡)、村、社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户代表召开测产收打现场会,进行实地观摩,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搞好技术培训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 县和镇(乡)技术指导小组整合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方面的技术力量,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技术培训班(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以高产创建为载体,促进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示范区域实行包片督导、包片培训、包片指导、包片落实,确保技术措施入户到田。
4.狠抓高产示范,扩大辐射影响
县和镇(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抓高产示范,增强实施效果。万亩示范区实行“四统一”,即工作统一部署、良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统一防治,全力打造大样板、大现场,提升示范功能;辐射区实行“三到位”,即宣传发动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技术指导到位,保证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土块),扩大辐射带动范围。为了增强宣传展示效果,便于交流考察,在万亩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建立了统一规格的标牌,明确了目标任务、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5.增加资金投入,保障物资供应
县和镇(乡)严格按照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要求,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行政策、项目、资金均向示范区和辐射区倾斜,为高产创建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强领导和协调,搞好万亩示范区所需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的组织供应,为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6.严格检查督促,实行考核奖惩
县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在各关键环节和主要生产季节,对项目镇(乡)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了工作落实和技术到位。在收获季节,市县组织成立专家验收组,对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为鼓励先进,学习典型,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富顺县粮食生产先进镇(乡)评选办法》和《富顺县粮食高产创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粮食生产和粮食高产创建有突出贡献的镇(乡)予以表彰奖励,并在下年项目安排中予以重点倾斜。对实施差的镇乡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下年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资格。
7.推广农机入户,弥补劳力缺乏
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人口结构出现老拖幼模式,劳动力十分匮乏。在此情况下,县农牧业局农技站与农机站积极配合,大力推广适合于丘陵地区的小型农机具。2011年小麦百亩攻关片内小麦播种机和人工点播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机播效率是人工点播的8倍,机播较人工点播亩增产20%左右,可见农机具的使用取得了节本增效的作用。
三、高产创建取得的经验启示
1.通过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可实现“两增加、三优化、四提高” 即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品质,优化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意识。
2.省、市、县农业部门密切配合,技术力量强大,高产创建有保障,实施效果好 四川省农业厅专门组织相关专家到示范区与市、县科技人员一起,蹲点指导,有利人、财、物和技术优势集成合力,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地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增产技术,充分挖掘品种单产潜力,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
3.奖惩激励机制健全,调动了各级党政和业务部门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县政府专门出台粮食生产和高产创建目标考核办法,增强了镇(乡)党政领导和农技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了过去轻粮食重产业的意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粮食高产创建,使项目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实施。
4.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通过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增产技术,促进了全县小麦大面积高产丰收。
四、今后打算及建议
1.加强行政推动力度 县上虽然专门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并确定了专人负责,但由于镇(乡)中心工作较多且繁杂,部分镇(乡)农业服务中心借出人员较多,专门从事农技推广人员较少,导致技术力量不足。建议完善农技体系建设,镇(乡)农技部门由县农牧业局垂直管理,以便规范其职能职责。
2.大力推广简化实用增产技术 虽然我县有一整套成熟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但有的技术没有完全被农户认识。比如要增加种植密度,做到精细管理,农户就怕麻烦,致使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难度大。建议加大农机补贴,大力推广机械播种,以减少投工成本和提高播种质量。
3.强化宣传引导力度 个别镇(乡)宣传引导仅停留在会议上,没有脚踏实地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培训指导。建议各级增加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经费,以便农技人员有条件深入基层,培训指导农户,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
4.建立高产创建长效机制 将高产创建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抓手,长期稳定开展,使得高产创建深入千家万户,逐步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后形成全县范围内全民行动的高产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