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气候政治全球博弈中国家发展权的倡言者——中学环境教育改革的新使命

2011-09-01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00700张万琼

地理教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00700) 宋 洁 张万琼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00715) 王志坚

气候等环境因素在全球政治博弈中日益重要。长期以来,气候谈判实际是各国竞争能源创新和争取经济发展空间的谈判。在国际纷争中,环境问题愈来愈显示出其地位,而从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方向:“环境”终于跳出了自然的层面,扩展成为生态、社会、经济、政治的“整体”的观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教育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结构问题,更是人的素质问题[1]。中国如何在全球国际竞争中占领主动,维护自身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各种环境挑战的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而环境教育改革更应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

一、气候等环境因素在全球政治博弈中分量日益重要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人类的生活随工业化发展进步持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如大力宣传少用空调和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低碳行动,甚至提倡“零碳生活”等,成为当下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即气候污染。其主因是由于一些富裕的国家在历史上碳的高排放而造成的。19世纪各国大规模提高生产,20世纪各国大规模提高消费。到了21世纪,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能够在注重环保的前提下大规模地提高可持续发展力。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如何看待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呢?

例1: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排放权和发展权的博弈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一波三折、纷纷扰扰,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大会终于在19日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大会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部分发达国家原本把气候变化大会当作转嫁自身责任、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不相称义务的机会,而协议的产生打破了这一图谋,因而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例2:UN关键问题的失误和误导是故意还是疏忽?

2010年中新网1月20日综合媒体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副主席承认,该委员会之前关于喜马拉雅冰川或于2035年全部融化的结论有误,委员会将重新调查并加以修正。而造成这一错误大规模传播的主要原因竟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据报道称,造成这一错误论断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委员会把1996年一份报告中得出的2350年的数字错误地纪录为2035年。1999年,印度一名冰川学家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一错误数据,数据还被发布在科学杂志上。2005年,环保组织WWF的一份报告再次引用这一数据,而该报告又被IPCC2007年的评估报告引用。

权威机构乃至顶级杂志在引用科学数据时不做求证,导致以讹传讹,全球紧张,到底是科学家的疏忽还是出于政治目的故意为之,值得大家深思了。

二、未来捍卫国家发展权需要新型的人才

上述几则新闻不由得引起我们深思,我们一直在强调培养21世纪的环保人才,培养的就是只知道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实干者吗?仅仅停留在学学环保知识,开展一些环保兴趣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等等还远远不够,这些只是环保的浅层次要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从小学开始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保知识,关键是灌输环保理念与批判性思想。课程大都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尤其是培养质疑、辩证、否定的创新思维。反思上述新闻的科学背景,中科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何一直围绕着环境这个中心?发达国家何以将减排CO2作为谈判话题?为何给一个在科学上还存在争议的问题下定论?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各发达国家为何年年为碳减排僵持不下?冰川消融数据报道失实是科学家的疏忽吗?我们有必要更深层次了解情况,持保留意见,而不是盲目听信宣传,更不应在不知不觉中作了伪科学的帮凶。在21世纪,捍卫国家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更需要有才干、有思想、有见识的新型人才。

1.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是基础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为中国应对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撰写了《用科学数据捍卫国家发展权》科学报告。丁仲礼课题组查证发现,发达国家都出现过人均CO2排放的高峰期:美国在1973年、英国在1971年、德国和法国在1979年分别达到和经过了人均排放高峰。统计显示,各国人均累计CO2的排放量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发达国家在1960年,人均累计排放量已很高。其中,美国为234.48tC(吨碳),英国为177.17tC,加拿大为149.49tC,法国为73.56tC。而中国从1900年到2005年,人均累计排放量为24.14tC,大致相当于美国或英国1900~1907年这8年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如今正值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而发达国家碳排放高峰期过后的时代,所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便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提出了CO2总量减排的方案,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背景。另外,IPCC关于CO2浓度的升高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2.5℃的预估,只是一部分气象学家通过多个模式模拟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这种可能性在科学界尚存在诸多争议与质疑,并非一个公认的绝对肯定发生的事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真正弄清楚了地球温度升高中所有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但“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却得到了广泛宣传,并为全社会所接受,进而成为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议题。

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提供的数据,美国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7.9亿吨,预计2009年将降至55亿吨,但随着经济逐步好转,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再次增长。美国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长了16%。预计2020年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2]。这些环境科学研究的成果是环境保护和维护环境权益的基础。

2.捍卫国家发展权需要人才

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进步,主要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人才是科技的载体,高新技术的发展就是靠人才及其创造。我们要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在竞争中越来越彰显优势。

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否可以捍卫国家的发展?这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依靠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集聚的过程。学生的能力越强,素质水平越高,社会的适应性就越强。所以作为基础教育中坚力量的中小学教师责任重大,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熏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国家大力推行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等,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课标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所以需要教师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实例、政治时事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利用环境教育这一课题实施政治博弈熏陶,可以培养中华民族儿女负责任的大国气概。

三、现有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当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得最普遍的是渗透模式、单一学科模式和混合模式。我国的环境教育则属于混合模式,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采用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3]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和学校等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意识到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但中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仍存在教育理念陈旧、教育课程模式及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教育方式单一、教育研究相对滞后和环境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等诸多缺陷和问题。首先是重视程度还不够。环境教育虽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学仍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为主,受课时约束,环境教育往往只能穿插在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中,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其次师资缺乏,中小学很少开设环境教育专门课程,也没有环境教育专业教师,而其他专业的教师自身素质并不能满足环境教育的需要。另外,目前尚没有一套具体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关于中小学生生态环境观念教育考核和评估的标准。没有评估,环境生态教育就易流于形式而难以达到它应有的教育目的。特别是因为环境教育经费不足,许多环境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严重影响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参与实践,不能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肤浅的环境教育,而失去了让大自然环境做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大好机会。

四、大力加强和提升环境教育

1.重新认识环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国家发展权和人民健康生活权密切相关。国际间纷争不断的气候谈判实际是各国竞争能源创新和争取经济发展空间的谈判。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触及各国核心利益。我们应当看到,以“碳排放额”为核心的国际外交博弈其背后是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欧美发达国家试图控制低碳经济,占有未来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并将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挂钩,更加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我国提出的人均碳排量的概念,能公平公正地评估富国和穷国在排放上所处的位置和各自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碳排放这个环境问题实际上关系到生存权、发展权、人均权。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所需要的能源消耗无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都不可避免地排放碳,这种可控的碳排放是发展的需要,和发达国家的消费性排放是不同的。

2.更新环境教育教材内容,提升其质量

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材改革首当其冲。我们首先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环境教材。我校归属西南大学,可依赖大学科研力量和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资源,开发合适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网上学习;其次利用学校间的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环保课程,如我校于2001年入选首批中瑞国际环境教育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实验学校,开设“YMP”探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我校“YMP”项目多次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探索生动、具体、有深度的环境教育方式

环境教育的成功有待于全面教育改革的开展和成功,因为环境教育冲击的实际上是整个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挑战。21世纪教育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教”变为“学”,教学方式或者说学习方式也正发生着变革。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课题设计、组织、过程控制到评价都应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本。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摒弃满堂灌、教师一手包办的方法,而取而代之以“在环境中或为环境而学习”的教育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的难度、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如环境科学选修课、实践探索、专题研究、专题讲座等)。

4.创新体制和机制,拓宽环境教育的途径

创新学校教育政策和规划,利用课内外渠道进行环保教育,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中学教材中有关环保的内容丰富,在化学、生物、物理、地理、政治等学科都有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充分依托教材中蕴涵的生态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并适当拓宽,提高生态环境教育的效度。如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设计或改进实验时多考虑环保因素,多选择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药品[4]。

在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强调环境行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最佳途径,课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学生走出课堂,依托现有条件在社会、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关注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结合哥本哈根大会开展一系列“碳”主题活动,既要减碳为环保做贡献,又要掌握科学信息,学习大家先辈的科学素养,用科学数据反击发达国家的险恶用心,从容应对强加的责难,捍卫国家的发展权。

抓住时机,现场教学,密切结合最新最重要的全球事件,进行时事讨论。如IPCC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报道失实的消息,结合全球瞩目的气候峰会的诸多新闻,开展时事大讨论,循循引导同学们发掘气候环境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培养严谨、缜密的头脑,辩证、发展地看事件,养成不迷信、勇于探索的坚韧品质。

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被充分利用到环境教育课程中。“YMP”项目就是一个意在对全球青年进行环境教育的国际性网络,学生先在网上进行一系列的环境课程理论学习,然后完成一定的课题研究。通过深入实际的考察或是实验研究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所起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5]。

和校外环保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协作,共同致力于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乡土教材的开发以及开展系列校外活动。我校一直得到区环保局、西南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的大力帮助,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观农药厂、造纸厂等企业,实地考察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污染,学生因身临其境,更容易受到感染,印象深刻。因而结合当地环境污染实际,进行环境教育,能够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前我国还未普遍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国际社会的形势都提醒着我们,这门新兴学科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它不仅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成为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将为社会培养推动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捍卫者。

[1]黄宇.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环境教育[J].2003,(2).

[2]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404.shtm

[3]陆建身.当代环境教育模式和联合国环境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生物学教学[J].2006,(11).

[4]李云.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J].2008,(6).

[5]陈淑芬,刘静.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融入实践.环境教育[J].2005,(3).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