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1-08-30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海峡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蘑菇食用菌福建省

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

食用菌(Edible Fungi)是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统称,或是形成可食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俗称蘑菇。食用菌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一门应用学科,是研究食用菌生产技术与原理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涵盖诸多领域,如:分类学、遗传学、生理学和园艺学等。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用菌种质资源、食用菌遗传育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加工等。它的目标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食用菌是福建省的特色和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群众基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食用菌学科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1 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

1.1 国际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1-7]

公元6世纪初就有记载栽培食用菌,双孢蘑菇的人工栽培在17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巴黎市郊,到18世纪初期就已有了一定的栽培规模。1893年 “纯菌种”研究成功,20世纪初(1902年)Dugger用组织分离法培育纯菌种获得成功。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使蘑菇生产成为“蘑菇工业”。现在全世界约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双孢蘑菇。上世纪90年代以前,蘑菇科学发展代表着食用菌的水平,在国际上食用菌这一名词,通常指的是双孢蘑菇。在欧美,双孢蘑菇()是最为主要的食用菌,其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与设备设施、产品的保鲜、病虫害控制技术等领域已开展了50多年的研究。而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在品种改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首先是实施了全球蘑菇种质资源采集项目,其次是开展了蘑菇主要性状的主效基因座定位(QTLs)研究,开发定向育种技术,总的目标是品种多样化、栽培标准化、病虫害控制无害化。目前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不把双孢蘑菇作为食物来研究了,而是把它作为生物技术的载体(生物反应器),通过转基因技术用于疫苗、抗体、药用蛋白(如人胰岛素、干扰素、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的生产,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此外,蘑菇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在物质循环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发掘利用蘑菇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基因和开发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美国能源部于2007年起动了双孢蘑菇的基因组计划,于2009年2月完成了双孢蘑菇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1960年世界栽培食用菌产量仅有14万吨,50年后世界食用菌产量已达3000多万吨,食用菌及其衍生物食品市场产值近千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食用菌栽培和食用菌产品的发展已经对经济及健康事业形成强有力的震憾。食用菌在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及生活质量诸方面掀起全球波澜。

国际主要食用菌社团组织:国际食用菌科学学会(1953;比利时),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hroom Science (ISMS);国际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协会(1993;中国香港),The World Society for Mushmom Biology and Mushroom Products(WSMBMP)。

国外著名的食用菌研究机构:美国的宾州大学蘑菇中心、Sylvan蘑菇研究中心、美国模式菌种收藏中心(ATCC)、国际蘑菇种质保藏机构(ARP) ,法国的波尔多(蘑菇)研究中心,荷兰瓦宁根大学国际植物研究中心、荷兰蘑菇研究所、日本的鸟取簟菌研究所,英国Warwick大学、英国的温室作物研究所、香港的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中心。

国外部分著名的食用菌刊物:蘑菇科学Mushroom Science(ISMS)、蘑菇研究Mushroom Reseach(印度)、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WSMBMP)、国际药用菌Medicinal Mushr(以色列)、蘑菇新闻Mushroom News(美国)、簟菌Mushrooms (日本)、蘑菇杂志Mushroom J.(英国)、蘑菇世界(电子)Mushworld (韩国)、蘑菇世界Mushroom World(加拿大)

1.2 中国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2-10]

近十多年来,国际食用菌产业出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背景下,我国食用菌产业成为后起之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数量快速增长,保持了年均超过10%的增长速度,占到了世界总量的绝对份额。由2000年的663万多吨增加到2005年的1334万吨,进一步增长到2009年的2020.6万吨,占当年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1%直线上升到2009年的70%以上;预计2020年鲜菇产量将超过3000万吨,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栽培、加工、贸易与消费的国家,产量2000多万吨,产值1103亿元人民币,出口近60万吨(干鲜),创汇15亿多美元。据农业部统计,在国内种植业中,食用菌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6位。专家估计全世界有食药用菌140000种,其中食用菌已知2000多种,而估计我国至少有食药用菌1500种,已有记载的食药用菌有983种,是目前世界上食药用菌物种最多的国家。2002年的统计,有92种已驯化栽培成功,92种中有60种已进行了人工栽培,商业性栽培的有50种,可利用菌丝体发酵培养的约30种,居世界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用菌科研单位超过50个,我国食用菌人才培养单位超过10个,分布在中科院、农业、林业、轻工、商业、教育等各个系统,科研、教学等专业人才5000多人,居世界第一。

为我国食用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部分科研院所: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州;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三明;福建省农林大菌物研究中心,福州;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华中农大应用真菌研究所,武汉;四川农科院土肥所,成都;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杭州;江苏农科院蔬菜所,南京;山东农科院土肥所,济南;河南农科院食用菌中心,郑州;云南农科院生物所,昆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北京;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中华供销总社昆明食用菌所,云南。

为我国食用菌的发展培养食用菌专业人才的部分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厦门大学,厦门;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河南农业大学,郑州;云南农业大学,昆明。

国内主要食用菌社团组织: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

国内主要食用菌期刊名称及主办单位:

菌物学报,中国菌物学会(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中科院微生物所);菌物研究,中国菌物学会(吉林农大);食用菌学报,中国农学会(上海农科院);中国食用菌,中国食用菌协会(昆明食用菌所);食用菌,上海农科院;食用菌市场,中国食用菌协会;浙江食用菌,浙江省食用菌协会(浙江省农科院)。

在食用菌学科发展领域出版了《中国大型真菌》、《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等食药用菌资源专著。研制或建立多种食用菌选育种技术,如同核不育单孢分离物配对杂交,原生质体单核分离物配对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同工酶标记、DNA标记与基因工程技术等。

与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原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下同)发现了与双孢蘑菇菌株产质量性状相关的同工酶和RAPD标记,育成高产优质新菌株As2796系列,并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南京农业大学开展”草菇低温应答研究”,通过对草菇蛋白酶、冷激蛋白以及冷诱导基因分离纯化。分析、探索利用草菇本身的抗寒机制加以遗传改造的可行性。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与厦门大学、美国Sylvan集团公司合作开展双孢蘑菇耐热、抗病、丛生特性及其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已获得若干耐热、抗病种质和相关的DNA片段。华中农业大学对木耳遗传基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在食用菌转基因研究方面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建立农杆菌转化技术进行抗病、耐热相关基因导入蘑菇的研究。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外源抗药性)基因导入香菇体内的研究。北京大学应用电击法获得转MT基因平菇。中国热带农科院应用基因枪法转化草菇。福建农林大学开展草菇开伞基因克隆、草菇全基因组测序、银耳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在新菌株选育与应用方面,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育成Cr系列香菇单孢杂交新菌株,成为我国香菇代料栽培的主导品种,为我国香菇生产跃居世界先进水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育成As2796系列双孢蘑菇单孢杂交新菌株,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年产鲜菇100多万吨,成为世界蘑菇生产主导品种,为我国双孢蘑菇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农科院、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所等驯化的或引进的珍稀食药用菌有阿魏蘑、白灵菇、杏鲍菇、姬松茸、茶薪菇、真姬菇、姬菇、巨大口蘑等等,为我国食用菌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将食用菌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来抓,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如河南、山东等省份,充分发挥当地气候、原料资源、劳动力低廉等方面优势,加上当地政府不断加大食用菌科技扶持力度,建立健全食用菌科研与推广体系,开展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菌种质量评价、安全生产控制技术、机械化应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保鲜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创新和应用,助推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给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少的压力。

1.3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2]

全省85个县级行政区中,有74个生产食用菌,其中县级市100%、县95.6%、市辖区65.4%,产值超亿元的县(市)达21个,分别为:古田、南靖、仙游、尤溪、龙海、屏南、寿宁、福鼎、漳平、长汀、浦城、建阳、将乐、永春、闽清、罗源、永泰、延平、顺昌、政和、武平。福建省从事食用菌研发、推广的单位与机构有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厅食用菌推广总站、三明真菌研究所等20多个,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00多人,中级职称专业人员500多人,具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食用菌专家,还有一大批富有食用菌栽培经验的农民技术员,从业人员近300万人。

福建省食用菌社团组织: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各地市的食用菌协会。

福建省食用菌专业著作:

《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著者:黄年来;《食用菌百科》,著者:黄年来;《福建食用菌》,编者:福建省食用菌办;《食用菌栽培学》,著者:黄毅。

福建省食用菌专业刊物名称及主办单位:

(1)《福建食用菌》,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所);

(2)《福建菇业》,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

1.3.1种质资源

福建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食用菌资源,栽培品种多样,科技力量雄厚。近年已查明的野生与引进的大型真菌种类有430种,可栽培的食用菌40多种,其中规模生产的品种有20多种,如双孢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银耳、毛木耳、黑木耳、竹荪、平菇等。常见的药用菌有灵芝、茯苓、猴头菌等。成功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有姬松茸、茶树菇、秀珍菇、杏孢菇、灰树花、虎奶菇、绣球菌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食用菌尚有正红菇等百余种。《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福建食用菌》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三明真菌研究所“福建省大型真菌分类研究”(2000)等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3.2遗传育种

福建省食用菌育种技术与成果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育成的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As2796系列,香菇Cr系列,银耳Tr系列和驯化或引进选育的珍稀食药用菌品种赤芝、姬松茸、杏鲍菇、灰树花等菌株在全省、全国广泛应用,产生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香菇、毛木耳、银耳、灵芝、姬松茸等商品化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我国第一部省级食用菌法规“福建省蘑菇菌种管理规定”由福建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施行。获国家级科技奖的有: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蘑菇罐藏新菌株选育与提高单产研究”,福建农科院和农林大学的”谷秆两用稻” ,三明真菌所”香菇育种”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有: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产优质罐藏蘑菇新菌株选育”(1992)、“原生质体融合与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的应用研究”(1992)、“运用分子遗传标记选育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As2796”(2001),三明真菌研究所的“香菇优良菌株L26和闽丰1号选育”(1993)、“杏孢菇新菌株选育”(2003)等。获三等奖的有: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双孢蘑菇同功酶标记为点的遗传方式与连锁关系研究”(1993)、“双孢蘑菇细胞工程育种”(1996),三明真菌所与省区划所的“香菇优良菌株Cr20与Cr62杂交选育”(1997),省蚕桑研究所等的“草菇杂交菌株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2001)。三明真菌所“真姬菇优良菌株的选育和推广”(2005),“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荆西口蘑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2006),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珍稀食用菌性遗传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2007)等。

1.3.3栽培技术

福建省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继上个世纪50年代草菇室内堆畦栽培获得成功、60年代蘑菇栽培和制罐工艺取得突破、70年代银耳瓶栽和袋栽相继成功、80年代香菇杂交菌株和袋栽技术得到迅速推广,1991年~2005年我国第一部省级食用菌标准综合体,福建省“蘑菇菌种及蘑菇罐头标准综合体”(FDBT/QB 35.1-33.9-90)由省标准局批准施行,双孢蘑菇规范化集约化栽培、寿宁花香菇、屏南夏香菇和长汀地栽香菇生产、古田银耳和漳州毛木耳规模生产、珍稀食药用菌杏孢菇等与工厂化设施栽培等模式研究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推广,成为福建省食用菌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此外,珍稀药用菌——绣球菌栽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率先获得人工栽培子实体。蘑菇疣孢霉病防治,香菇烂筒病、木霉病、线虫防治研究获得进展。吴经纶等主编的《中国香菇生产》、孔祥君和王泽生主编的《中国蘑菇生产》、郭美英主编的《中国金针菇生产》、黄年来主编的《中国银耳生产》、林树钱主编的《中国药用菌生产与产品开发》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福建食用菌栽培区域现已遍布全省,形成沿海以草腐菌类为主,山区以木生菌类为主的区域布局。全省蘑菇生产主要集中在漳州、莆田、福州、宁德等地市;香菇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宁德地区,其次是南平、三明;银耳生产规模最大的亦为宁德地区,福州次之;毛木耳、杏鲍菇生产以漳州为最,金针菇、秀珍菇生产以福州地区为最。真姬菇、竹荪以南平地区为最。2009年产季福建省食用菌总产量196.98万吨(鲜品),产值86.82亿元,全省珍稀食用菌产量和产值分别为54.52万吨、25.44亿元,占食用菌总产量的27.68%,产值占了29.30%。全省食用菌产值亿元以上的县市有21个,产值3亿元以上的有6个,我省食用菌正朝着优质化、标准化、高效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有: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双孢蘑菇规范化生产性栽培示范”(1996)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低镉姬松茸新品种辐射选育与综合栽培技术研究”(2006),福建农林大学等“银耳绿色食品标准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2007);三等奖的有:省农科院土肥所“利用4号菌提高草菇产量的研究”,省农科院植保所“灵芝短段木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1996),“姬松茸引种栽培技术”(1998),“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的引进、选育和栽培研究”(2007),省农科院耕作所“茶薪菇优良菌株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2004),“珍稀食用菌反季节产业化高产栽培”(2005),三明真菌所“香菇木霉病”(1995),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珍稀食用菌代用料综合技术开发”(2007),省农林大学“全天候周年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及配套设施”(2002),屏南县食用菌办等的“熟料袋栽草菇高产技术研究”(2004),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及三明真菌研究所等“金福菇等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筛选、标准化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开发”(2009)。

1.3.4加工技术

福建省食用菌加工有良好的基础,但我省食用菌加工技术总体滞后于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大多数食用菌产品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目前我省食用菌的主要加工形式有日晒、机械脱水、冷藏保鲜、速冻保鲜、浸渍加工、制罐加工等。在食用菌对外贸易中常以罐头、干菇、盐渍菇等形式出口,1967年我省创立的名牌罐头“水仙花”蘑菇罐头至今仍享誉国内外。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量的大幅提高为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食用菌的深度开发有着极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菌类保健食品、菌类营养添加剂、药用真菌制剂、菌类美容化妆品等。我省食用菌保健食品较大规模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因灵芝生产的崛起,我省药用菌加工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开发出灵芝茶、灵芝晶、灵芝减肥茶、灵芝银耳晶等多种灵芝系列产品。近年来,省农科院植保所对灵芝、姬松茸等加工提取的初级品产品的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比较,并根据其功效开发出具有商品价值的保健品、制药的中间原料产品,质量达到日本、韩国的标准;在国内最先将产品推向日本、美国市场,为药用菌加工产品出口创汇做贡献。以灵芝等药用菌中间原料产品为原料研制出“饮剂、口服液、片剂、胶囊、袋泡茶”等五大类药用菌深工产品。研制生产的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通过了安全毒理学试验和保健功效评价,完成生产工艺流程和企业标准制定工作,获得国家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等“卫食健字”或“卫食新字”批号,丰富了市场药用菌产品种类。在产品研制中采用食品加工及制药工程领域成熟的“(热水)提取、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技术的同时,采用“超微粉碎、全自动炼丸制丸”等先进技术,并对“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超声波循环提取”等三超技术进行提取试验,对促进和提高国内药用菌深加工技术层次和产品技术含量具有积极的影响。省农科院土肥所开展“药用菌工程发酵茶研制及药理研究”,开发出姬松茸发酵茶、虎奶菇发酵茶、灵芝发酵茶、虫草发酵茶、猴头发酵茶和茯苓发酵茶等,是一种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持其产品“纯天然”性质的新型饮品。

在食用菌加工方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有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药(食)用菌工程发酵茶研究”(2005)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灵芝等几种药用菌深加工研究”(2005)等。近年来我省的许多药用菌加工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东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了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了生物技术药物、中成药、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的研究,提升了我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

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的差距

2.1 种质资源

在“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部门加大了对食用菌的投入,扎实推进食用菌科技创新,为福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上取得突破,建设食用菌种质资源科技共享性平台,收集保藏了4165个菌株,食药用菌菌株数量超过美国的生物资源保藏中心(ATCC)、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和中国农业菌种保藏中心(ACCC),其收集的种类、菌株数量,国内最多、最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食药用菌领域的专业保藏中心。蘑菇则是国内唯一的菌种保藏单位。该平台开展香菇等主栽品种的DNA指纹研究和资源评价工作,可为菌种保藏、良种供应、菌种鉴别提供服务,对指导福建食用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不足之处,尚需对我省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菌种保藏。

2008年经国家认定的食用菌品种有107个,我省拥有的认定品种有17个,其中三明市真菌研究所11个(香菇Cr-02、、Cr-04、L135、Cr62、闽丰1号;黑木耳Au8129、白灵菇KH2、荼树菇明杨3号;金针菇金杂19号、明金1号;大球盖菇明大128),省农科院食用菌所2个(双孢蘑菇As2796、As4607),古田县食用菌办3个(荼薪菇古荼1号、2号、古荼988),建阳大竹岚真菌研究所1个(棘托竹荪D88)。与我省开发推广的众多食用菌品种相比,我省的各个研发机构对食用菌品种的申报认定工作还是不够重视。

2.2 遗传育种

食用菌遗传育种是为了提高其产量和培养料利用率,增强抗病或抗逆性,或改善其质量(包括香味、口感、子实体大小、色泽、产孢量等)。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食用菌生活史及遗传变异研究的深入,食用菌育种的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经历了人工驯化、孢子分离、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阶段。杂交育种是当前食用菌育种中应用最广、效果最显著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主要食用菌品种基本上都是杂交品种。食用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食用菌遗传物质进行操作的定向育种新技术,可完成超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相比具有独特优越性。它将在食用菌育种、尤其是那些受常规育种手段限制的食用菌种类的育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作为我国的食用菌大省,在食用菌遗传育种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科研实力。我省的双孢蘑菇、金针菇、银耳、姬松茸等大宗食用菌及多种珍稀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工作领先于全国。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双孢蘑菇系列新品种,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香菇、银耳、毛木耳、黑木耳、平菇等许多优良新菌株及虎奶菇、大球盖菇、香魏菇、杏鲍菇、真姬菇、巨大口蘑、玉木耳、紫晶蘑等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双孢蘑菇As2796新品种,育成至今已累计推广16亿平方米,产鲜菇1600多万吨,产值700多亿元,覆盖全国80%以上栽培面积,成为我国唯一的当家品种,也是近年来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双孢蘑菇品种。在育种技术上,黄年来研究员的银耳纯菌种分离技术、有效菌丝种的生产原理和技术,王泽生教授级高工的应用同工酶电泳法预测双孢蘑菇菌株特性、鉴定同核体与杂合体、跟踪子代遗传与变异和筛选杂交新菌株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均为我国所独有的原创性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在食用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育种方面也已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在多种食用菌的大规模DNA分子标记筛选、双孢蘑菇耐热相关基因克隆与转化、草菇开伞基因克隆、草菇全基因组测序、银耳生物反应器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虽然我省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整体生物技术起步较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育种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如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杂交育种、重要性状连锁标记、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鉴定、外源基因转化、食用菌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等,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2.3 栽培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省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向前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但与食用菌生产发达国家相比我省栽培技术仍是比较落后的。长期以来我省食用菌生产模式停留在依靠自然条件,手工作坊式生产的水平上,家庭分散型、小规模粗放型生产方式在我省食用菌产业中占相当高的比例,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投资成本低,可因地制宜生产,但承受自然风险的能力差,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弱,产品受季节限制,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与当今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农业与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保工程技术多学科的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都促使了在我省食用菌生产中,采用较为先进的集约化生产模式。我省食用菌集约化栽培规模较大,适合我省经济条件的工厂化栽培技术较高,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我省食用菌商业化生产的品种全、面积大且专业分工较细。

虽然我省在国内模式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双孢蘑菇)、集约化栽培(双孢蘑菇、秀珍菇、银耳)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由于经济水平、投资能力和技术工艺方面的限制,我省食用菌工厂化、集约化栽培设施总体水平不高,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工厂化栽培起步较晚,其设施设备、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配套问题还很突出,在工厂化栽培厂房环境要素的自动控制设备及栽培作业机具上仍有空白。

2.4 产品加工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食用菌学科的速猛发展,食用菌粗(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效,在食用菌加工理论和技术的某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特别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总体体系还比较薄弱,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相比,我们的食用菌加工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4.1加工技术原始创新不足,系统性不够

在食用菌产品加工方面,我省食用菌工作者多以跟踪研究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较少,且缺少持续性,导致我省加工技术研究多在某一点有一定深度,但成果没有连成线,更没有连成面,系统性不够,成效不显著。

2.4.2食用菌加工的科研滞后于生产

纵观世界农业,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国家对从事食用菌加工的科研资金支持力度极为有限,使得食用菌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原料性质的粗加工初级阶段。当市场需要某种产品时,由于科研的滞后,往往需要有2~3倍成品量进行再加工,才能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的生产任务,回收食用菌产品和再加工的时差,增加了加工成本,缩短了产品的货架期。

2.4.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品加工市场推广力量薄弱

食用菌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低一直是困扰食用菌加工科技工作的重要问题,据测算我省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5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8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亟待提高。另外,我省食用菌科研工作者缺乏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许多产品停留在开发阶段,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食用菌产品多样性、多层析的需要。且产品加工市场推广少,推广队伍不稳、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

2.4.4高品质、高功效、高附加值食用菌功能营养保健产品的研发严重滞后

在国内食用菌初加工干品供过于求,而食用菌膳食性功能营养大众食品的加工研发尚属短缺(匮乏)的同时,我省食用菌高品质、高功效、高附加值的功能营养保健产品的研发严重滞后于国外先进食用菌生产强国,致使食用菌营养保健加工产品的市场销售及价格规范混乱,市场产品严重呈现功能浮夸与品质良莠难分,使国外营养保健产品经销商进行食用菌功能营养保健原料的精深加工保健产品的出口返销。

3 食用菌学科发展趋势展望

根据我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种类多样化、品种系列化、栽培原料本地化、生产技术规范化、产品质量安全化、废料集中资源化、菇品食用便捷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是我省今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分析,食用菌学科将呈现向以下方向发展的趋势:

3.1 资源开发研究

资源是决定一个产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食用菌野生资源的搜集挖掘与开发利用都将是食用菌学科的关键领域。食用菌野生资源的研究可为菌种驯化选育、种质基因库建设、研究材质筛选等应用课题开展提供可能。随着食用菌资源的不断发现和消失,将来可供人类研究的资源也在慢慢减少。如何完善地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从野生食用菌开发新种类,现有种质资源的利用,培育新品种、发掘新功效新用途,是摆在我省乃至全国食用菌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3.2 菌种选育与改良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食用菌菌种在选育和引进改良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开发了许多新特品种。但随着现有生产品种的退化和菌种扩繁的无序,优良新品种的短缺已开始制约产业的发展。这种现状已唤起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忧虑和行动,因此,专用品种选育和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选育将会是今后食用菌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同时,相关的育种技术和手段也将成为科学家们探索的兴趣课题。

3.3 遗传规律研究

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但我国科学工作者对食用菌领域的许多现象本质仍缺乏了解。因此,研究食用菌生命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并将所解释的理论推动食用菌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食用菌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全息生物学、生物物理等相关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食用菌科学的现象也将层出不穷。

3.4 栽培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

这将是食用菌学科长盛不衰的研究方向。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自控技术、智能技术、先进机械技术等跨行业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融进食用菌栽培应用中,并随着对诸如“水培”等安全卫生的栽培模式的探索,将引导食用菌产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也会有更多的食用菌科技工作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将成为食用菌产业化主流。营养要求研究、子实体原基形成诱导机理研究、工厂化栽培技术参数建立将是今后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

3.5 栽培基质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栽培基质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尤其是代用料的开发,是食用菌科学很重要的应用研究方向。它关系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整个生物资源大循环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还原者,食用菌则是微生物种群中具有较强分解农业废弃物能力的还原者,要充分发挥食用菌有效分解和利用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研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工业下脚料和其它可供利用的安全废弃物的课题。同时,还应重视栽培原料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要避免食用菌栽培废料成为新的污染源,应变废为宝。开发更多的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扩大种养业的农怍物秸秆和粪肥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范围。为此新型栽培原料的发掘、废菌料再次利用的配方优化、预混料研究与应用将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3.6 食用菌新机械

食用菌产业新机械将是今后食用菌科学研究的新热点。食用菌生产机械化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食用菌产业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手工作业,尽管已有不少较现代的食用菌工业化生产,但服务于广大专业户和中小型农场的食用菌机械仍十分缺乏,在相当多的生产环节中(尤其在产品加工、原料处理等环节)缺少高效便捷的小型机械,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支持力度加大和补助政策到位,小型机械研制、菇房和环控设备的标准化与配套,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成套设备设施规范化,如,制冷与加热、除湿与加湿、新风与内循环等集成一体机的研制将成为食用菌学科研究当前的热点。食用菌机械研制开发将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3.7 食用菌功效的挖掘

随着天然、营养、健康食品在全世界的兴起,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药用真菌的作用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灵芝、猴头菌、虫草为代表的药用真菌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灵芝,在天然药用成分和功能因子的开发利用中,已确立了其重要地位,连欧洲国家和美国这些对我国传统中草药持保守态度的国家也开始接受。因此,发展药用真菌是食用菌学科的又一个趋势。但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要保持人工栽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与均一性;二是要注意降低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以保证其安全性;三是要发展深加工技术,尽量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四是要集中各学科力量,加大药用真菌药理药化的研究,为这类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3.8 产品和工艺向标准化、商品化和国际化发展

由以经验为主的传统生产转向按标准流程管理的现代生产,标准化已成为我国食用菌学科的一个重要趋势,并将在今后得到进一步加强。从食用菌原辅料、菌种、场地、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到加工等一系列环节的标准化,是需要许多食用菌科技工作者付出巨大努力的方向。今后,重要的问题是提高认识,加紧落实,加大检测和执法的力度,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

4.1 食用菌种质资源学领域

种类多样化:加强对我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的调查、菌种分离与驯化栽培研究,培育出新的种类。

品种系列化:为了稳定我省大宗食用菌产品的生产,香菇、蘑菇、银耳、木耳、茶薪菇、竹荪等需要培育耐高温、耐低温、适应不同栽培原料的专用品种。此外,我省工厂化周年栽培发展迅速,需要培育周期短、产菇集中、品质优的专用品种。

4.2 食用菌遗传育种领域

4.2.1新品种选育方面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杂交育种等手段选育高产优质兼抗病(如蘑菇疣孢霉、菇蚊菇蝇等)、高产优质兼抗逆(如蘑菇耐热、草菇耐寒等) 的食药用菌菌株,特别对我省的优势大宗食用菌如双孢蘑菇、香菇(花菇)、银耳、毛木耳、草菇等,应加大育种经费的投入;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如工厂化生产专用、制罐专用、不同颜色等) 的食药用菌菌株;人工驯化或仿生规模化栽培珍稀食用菌品种(如福建正红菇、绣球菌等);基因工程手段选育保健或药用功能菌株,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保健或药用功能蛋白质(如人生长激素、疫苗等)。

4.2.2育种技术方面

食药用菌DNA分子辅助标记杂交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本土野生食药用菌种质的创新杂交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选育;珍稀食药用菌的人工驯化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食药用菌不同启动子克隆、表达载体构建,高效稳定、无抗性标记转基因体系的建立,转基因食用菌安全性评价。

4.2.3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食用菌种质资源DNA指纹数据库及分子标记数据库的建立,并应用于品种的鉴定、鉴别及辅助育种;食用菌主要栽培性状(产量、质量、抗性等优良性状)的QTL分析及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本土重要野生食用菌的生活史及生长条件研究;开展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组(双孢蘑菇、草菇)数据的利用基因功能注释,蛋白质组学研究;食药用菌重要生产性状(优质、耐热、抗病、银耳与香灰菌互作等) 分子机理研究及相关基因的鉴定、开发和利用;食用菌(双孢蘑菇、银耳等)生物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

4.3 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围绕循环型生产和集约化生产发展趋向,创新循环生产模式,转化利用可再生、废弃资源,开发食用菌关键环节适用机械等。组织力量,重点开展如下攻关:

4.3.1食用菌工厂化等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中菌种、培养原料、生产周期等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菌株培育技术,菌种、瓶(包)及产品生产技术,原辅材料及相关配方选择标准及程序,以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4.3.2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环境参数的中央监控系统研究

研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环境精准控制原理,用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建立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的数学模型,研发出国产化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环境参数精准控制执行单元及以此为基础的中央监控系统。成功实现该系统在杏鲍菇和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上所需环境参数的数字化非现场控制。

4.3.3新型食用菌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为缓解“菌林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代用料生产,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松、杉、竹、桉、果、茶等下脚料,以及多种农业(如农作物的秸秆、玉米芯、麦秸、稻草、豆秸、麦麸、米糠等)、林业(如枯木、木屑、落叶等)和轻工业的废弃物(如酿造、造纸等)用于栽培食用菌的研究。

4.3.4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

从“菌种选育—菌种生产—栽培基质—场地管理—采收—运输—加工—产品贮运—货架”全过程,研究有效地预防、降低或消除各种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进而在“关键控制点”进行全面质量安全控制,建立适合于食用菌出口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并制定出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制订食用菌生产GAP、GMP、HACCP管理规范,并逐步推行,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程序化、规范化,保证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和安全性指标达到进口国的要求,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绿色壁垒”。

4.3.5对食用菌生产原料污染及废料处理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调查研究

明确污染物质的数量和种类;选定金属、农药以及杂菌等污染物开展处理和修复技术;验证修复后食用菌栽培基料的生态功能。

4.3.6低碳菌业研究,菌渣再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废料的循环再利用,再种菇、生产有机肥、做燃料。

4.3.7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包括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的筛选和施用技术,菇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菇类病毒病血清特异性反应的电镜检测技术的研究。

4.4 食用菌产品开发领域

根据我省食用菌资源特点,以提高食用菌产品品质、提高效率、拓展加工生产功能营养产品为目标,对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从而促进我省食用菌加工技术的升级换代,使我省由食用菌产业大省向食用菌产业强省转变。重点开展以下领域的研究:

4.4.1珍稀食用菌功能营养食品与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化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1)开展珍稀食用菌与福建特色植物资源之间的功能营养合理配伍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2)开展珍稀食用菌功能营养成分富集培养技术研究与营养保健产品开发;(3)开展珍稀食用菌品种的即食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开发;(4)开展珍稀食用菌休闲膨化食品生产工程化技术。

4.4.2珍稀食用菌活性物质提取与加工产品开发

(1)研究姬松茸、茶薪菇及灰树花等食用菌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用途的精深加工新产品;(2)利用松茸液体发酵代谢产物活性多糖开发免疫益生素产品;(3)利用茶薪菇酚类抗氧化物质开发抗氧化功能产品;(4)利用灰树花生物活性成分开发其精粉成品。

4.4.3珍稀食用菌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

目的是提高副产物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综合效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针对不同食用菌副产物,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食用菌加工生产后大量的菇柄、下脚料、异形菇等副产物,占整个食用菌产量的20%以上,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为此,资源化利用这些副产物,开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迫切需要。

4.4.4珍稀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

拟解决不能直接吃、不好吃的食用菌菇加工技术问题。尤其是对不能直接食用、口感差,但含有许多功能活性物质成分的菇进行精深加工很有必要。

5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进入21世纪,我省食用菌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提高食用菌产品国际竞争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食用菌产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由追求产量向注重质量和经济效益转变,实现食用菌产业新的腾飞,使我省由食用菌生产大省变为食用菌生产强省。我省的食用菌科研工作者将本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思路,发展食用菌学科。

针对我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三个转变:由量向质的转变、由高产值向高效益转变、由季节性生产向工业化生产转变。为了达到上述三个转变,最为核心的思想是生产精致化,依托科技进步,以研究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品为目标,为此我省食用菌学科将以完成下列研究任务为目标:

(1)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与利用:主要任务是推出新的珍稀食用菌种类。可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为珍稀食用菌驯化栽培和为栽培品种的改良提供新的种质材料。

(2)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选育:主要任务是为我省迅速发展的工厂化栽培提供高效品种。可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缩短栽培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

(3)栽培新原料开发:主要任务是食用菌生产原料本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可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针对不同的食用菌的营养要求对不同的原料进行配方优化。

(4)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主要任务是发展精致菇业。可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生产系统的全面优化。

(5)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主要任务是发展循环农业,提高综合效益。可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针对不同食用菌的菌渣成份组成,设计出最好的有机肥配方,优化生产工艺。

(6)食用菌采后处理技术:主要任务是扩大销售半径、方便食用。可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保持食用菌的风味与品感。

6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

虽然我省食用菌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但占全国的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产量、总产值已退居全国的第三和第二,产业优势呈逐渐弱化迹象。近年来,河南、山东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越我省,给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少的压力。国家农业部已经明确把食用菌列为种植业的第六大产业,建议政府明确食用菌行业的农业范畴,在政策层面上,将食用菌生产真正纳入农业生产的范围,其生产用地、水、电等方面享受农业生产的优费政策。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专项用于食用菌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改善食用菌科研的条件和环境,促进食用菌学科的发展。

6.2 强化科技支撑

1986年~2000年,我省食用菌研发队伍一直在全国占有领先地位,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00年以后,由于机构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等原因,食用菌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都明显减弱,产业技术体系处于解体状态,产业升级换代技术严重缺乏。在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年在福建省农科院成立了食用菌专业研究所,在福建农林大学成立了菌物研究中心,在福建省农业厅成立了食用菌推广总站。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还被农业部种植业司列为全国第三大食用菌专业研究单位。至此,我省重新建立了省级食用菌研发、推广和管理队伍,并迅速开展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基质等的研究、开发,但全省性新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成。2009年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食用菌产业创新体系,设立22个科学家岗位,我省有3位专家进入岗位。同年全国多个省份启动食用菌创新团队,全国食用菌创新浪潮已经掀起,但我省还尚未实施。

建议省有关部门尽快批准启动我省食用菌产业创新技术体系或创新团队建设,由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等联合全省主要专业单位组建省级食用菌创新体系,由创新体系规划、组织、实施我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有效组织不同特长的全省的科技人员进行分品种攻关,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效率与投入产出比问题。尽快恢复我省食用菌研发力量、创新成果和科技支撑作用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我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很大的产业基础,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可加快食用菌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我省食用菌产业继续发展并领先于全国。

6.3 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有些部门认为发展食用菌会破坏森林。其实食用菌包括草生食用菌和木生食用菌。草生食用菌是农业废料循环利用的主力军,木生食用菌也可以通过林木下脚料、代用料和新基质的研发利用来解决。我省及周边省份具有丰富的食用菌生产资源。继菌草技术之后,我省在食用菌栽培新原料开发上又有新的突破,成功地利用松、杉、竹、桉、果、茶及其它农作物等下脚料栽培食用菌,有效地缓解了“菌林矛盾”。另外,废菌料再利用也得到广泛应用推广,促进了农业良性循环。建议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菌业循环、生态保护,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6.4 加强食用菌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十分重视食用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我省食用菌研究方面的人才十分匮乏,老一辈研究人员已经退居“二线”,学科队伍的断层现象明显。真正从事食用菌研究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不足百人,人才储备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调整,将很难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科领域拓展的需要。加强我省食用菌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树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队伍。

6.5 迫切需要开展研究的领域

6.5.1食用菌基础研究

建立食用菌高科技研究平台(基因组序列)。创新技术、创新品种的获得需要有理论基础,开展食用菌基础理论取得的成果可为创新技术、创新品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我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但不是强省,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开展食用菌基因组学的研究,可发掘一批功能基因,为食用菌生物反应器构建提供基本“元件”(如高效启动子、特异性启动子、特异性转化位点、绿色筛选标记基因等),为食用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依据。发掘一批功能基因,建立一套技术,促进食用菌由农业领域向工业领域渗透,开拓食用菌新增长点。

6.5.2食用菌产业联盟的支撑技术研究

香菇、木耳、茶薪菇、竹荪、秀珍菇等食用菌是我省主栽的种类,由于生产周期长不适合于工厂化周年栽培。为了提高效益,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发展规模化生产,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原料供应商、栽培场、销售商等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产业联盟,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武装联盟,用系统工程技术来优化各个环节和利益分配。科研单位、种植企业、销售企业、原料供应企业联合,由销售企业提出产品质量要求,科研单位组织力量建立高效栽培的支撑技术(原料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高效生产技术、采后处理技术),新的技术体系在销售企业的基地(规模化生产场)实施,以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主要任务是对个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和无缝连接,建立技术规范,稳定产量和质量。解决新原料应用与质量控制,高优品种培育与应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的建立与应用,产品质量控制,采后处理技术。

6.5.3精致菇业支撑技术研究

我省食用菌工厂化周年栽培发展迅速,具备推动精致菇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可以开展精致生产的食用菌有: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银耳、真姬菇、草菇、蘑菇、北虫草、猴头菇、滑菇等。选育专用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机械设备的选型与组合,形成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流水线,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关键点控制技术,有效提高栽培厂的综合经济效益。以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主要任务是对个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和无缝连接,建立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技术规范,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稳定产量和质量。解决专用品种问题,高产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点的研究与集成。

[1] 张树庭,赵铭. 四十年食用菌研究及开展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食用菌2002, 21(6):3-6.

[2] 王泽生.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菌物学报,2005,24(增刊):1-7.

[3] 卯晓岚.中国食用菌业的特色、发展前景及所处地位[J]. 菌物学报,2005,24(增刊):7-8

[4] 卢敏,李玉.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发展展望[J]. 食用菌学报,2006, 13(1):1-5.

[5] 刘士旺. 我国食用茵产业发展与研究动态[J]. 中国食用菌, 2009, 28(1):60-6l.

[6] 卯晓岚. 中国食用菌物种资源回顾与展望[J]. 中国食用菌,2000,19(增刊):9-13.

[7] 宋玉清,陈维斌.国际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及对开展食用菌研究的建议[J]. 辽宁农业科学, 2004, (5): 39-40.

[8] 张金霞. 我国食用菌育种、菌种现状及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00,19 (增刊):36-37.

[9] 桂明英,等.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6,25(5): 3-5.

[10] 陈娟,苏开美. 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8, 27(5):3-8

课题组成员:

1、王泽生,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2、谢宝贵,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3、陈君琛,福建省农科院食品工程所副所长,研究员。

4、上官舟建,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5、林衍铨,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6、陈美元,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工。

7、蔡丹凤,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工。

猜你喜欢

蘑菇食用菌福建省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爆图团
蘑菇
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