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1-08-28王丽娜
王丽娜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够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此,降压治疗已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策略,血压控制达标是整个降压治疗策略的核心[1]。本研究旨在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患者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患者。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80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病程2~30年,平均7.5年,轻度高血压39例,中度高血压41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合并冠心病25例,高血糖8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72例。房颤8例,早搏5例,ST改变10例,肝肾功能均正常。全部患者用药前均检查血、尿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并停用各种抗高血压药物两周。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中美合资辉瑞(大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每天给药1次;晨7时左右顿服5 mg,对连续服药四周未降到理想水平者,增至10 mg,总疗程6周,服药期间停服一切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服药期间每天分别于9:00和16:00各测血压1次,由专人负责,所用血压计、患者肢体、体位等均严格保持前后一致。门诊患者要求休息15 min后再行测量,连续测压需达两次以上读数一致。在观察血压的同时,观察心率变化及副作用,并对治疗前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对比。
1.3 疗效判断标准[3]:①显效:舒张压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 a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不足10 mm Hg,但已达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 mm Hg-19 mm Hg;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 通过对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 疗效的观察,发现显效37例(46.3%),有效39(47.5%),总有效率93.8%;与治疗前相比,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4~6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降低,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分析(± s,mm Hg)
表1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分析(± s,mm Hg)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80 155.45±11.83 103.22±6.48治疗后80 129.33±5.41 81.72±5.84
附表显示,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而且头胀、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早搏消失3例;5例房颤患者室率均从>100次/min降至90次/min左右,服药4~6周时,6例ST改变稍好转。
2.2 实验室检查 80例患者服药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对比检查均无明显变化(P>0.05)。
2.3 不良反应 本组大多数对苯磺酸氨氯地平耐受性良好,出现头痛6例,面部潮红8例。但均较轻微,1周后消失。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3 讨论
3.1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属二氢吡啶类,化学结构与硝苯吡啶相似。其半衰期长(35~50 d),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60% ~65%),口服后西药浓度达峰期时间6~12 d[2];缓慢持久,治疗显著。能抑制钙离子经慢通道流入心脏及血管组织,扩张血管作用缓和,避免了血液浓度的迅速变化,从而明显降低了与血管扩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心率无影响。对冠状血管的扩张作用,改善了心肌的供氧。但主要作用部位是外周血管系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95%有效。本组服药2~3 d后血压有下降趋势,至1~2周明显下降至正常范围。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临床证据和循证证据最丰富的CCB,多项研究也显示其安全性好,具有强效、持久、平稳的降压特性[4]。
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故肝功能不良及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同时适用于哮喘、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文献报告: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增加肌酐清除率,保护肾脏之作用,可安全地用于肾功能不全者降压治疗。每日只需服药1次即可维持24 h血压稳定,且不受患者胃肠功能和食物的影响,可与大多数药物一起服用,长期服用无耐药性,它是一种长效、安全、使用方面的抗高血压的药物,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理想药物。
[1]胡春松,胡大一.高血压治疗原则的进展及我国高血压治疗策略的特点与变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80-382.
[2]刘力生,龚兰生,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4:253.
[4]孙瑜,刘晓琰.高血压治疗药物临床选择.上海医药,2007,28(9):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