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致富要取科技经——“科技列车沂蒙行”莒南县活动纪实

2011-08-27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莒南县沂蒙花生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科技列车沂蒙行”大型现场科普活动在莒南举行期间,专家们大力宣传和推广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给莒南人民送来了科技的曙光,大大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科技、支持科技、依靠科技的良好氛围。

莒南县是一方孕育辉煌的热土。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山东省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宣告成立。莒南是革命老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良好。上世纪50年代涌现出了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厉家寨三个受到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典型。今天,莒南发展的脚步也不曾停歇。近年来,莒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依托本地资源环境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建立起花生、蔬菜、板栗等十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莒南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5月14日,“科技列车沂蒙行”大型现场科普活动走进了莒南。

蔬菜大棚不需照搬寿光模式

莒南县的坊前镇是我国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花生种植是莒南的优势产业。全县花生种植常年保持在45万亩左右,莒南县花生总产已达13万吨。花生生产是当地不少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5月15日,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崔凤高研究员一来到坊前镇,就被当地的老百姓团团围住,大家有很多的问题急需要专家的解答。“今年的气候太不正常了,花生要想获得稳产该怎么种?”“现在花生的病虫害怎么这么不好治,有很多虫子都是原来没有见过的,该怎么防治病虫害”……崔凤高一一给老百姓们做解答,他还专门准备了关于“花生优质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讲座,针对村民们的问题,系统地讲述花生制种流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崔凤高讲授的知识讲到村民们的心坎里去了,一位听完讲座的村民兴奋地说:“种了这么些年的花生,今天才知道种花生还有这么多讲究呢!”村民们纷纷表示,听了崔凤高研究员的讲课很受启发,下一步将加强花生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花生高产稳产,确保增加花生种植收入。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专家王克安先后到岭泉镇淇岔河村、筵宾镇齐家河村、东上河村板泉镇小赵家村举办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讲座、现场指导和答疑咨询。岭泉镇淇岔河村制造鞭炮,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附近有名的“鞭炮村”。做烟花爆竹虽有利润,但危险极大,村里每年都要发生几起安全事故。近两年来,淇岔河村村委深刻认识到,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彻底转变发展方式。经过反复考察分析,决定发展高效大棚蔬菜。村里先后组织了300多名村民到蔬菜大棚村去参观学习。从制造鞭炮到种植蔬菜,村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

王克安一到村民们的蔬菜大棚里就发现了问题,他问当地村民:“你们现在建设的大棚是不是按照山东寿光那边的模式建的。”村民没想到专家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连忙说“是”。

王克安又说:“莒南的地理条件和寿光有所不同,莒南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所以你们的大棚里,湿度很大,这样对蔬菜生长十分不利。”村民们十分感叹,这个问题他们也一直在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专家们一来,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此外,茶叶专家赵振军先后到洙边镇培训中心、玉芽茶业公司基地、金龙湖茶叶公司、富硒茶叶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举办“茶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抗寒茶树品种选育技术”讲座,并对茶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现场指导,解答茶叶种植户的疑问。老乡们一个个带着问题来,抱着答案回。在整个“科技列车沂蒙行”大型科普活动中,老乡们来咨询时的茫然和得到答案后的豁然表情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送科技”活动井然展开

近年来,莒南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科技创新的助推下,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进入了一个亟待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阶段,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的外部压力和内在要求。实现莒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和建设“临沂经济强县、山东发展快县、全国产业名县”的战略目标,还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匮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偏弱、高新技术产业层次偏低、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节能减排降耗压力较大等一系列制约因素。

因此,参加“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的专家们在莒南举行现场科普服务活动期间,共分成农业、林业、畜牧、卫生、教育5个小组,于5月15~16日上午,分头行动,开展了系列现场科技服务活动。累计举办农业、卫生、核知识等技术讲座10场,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现场及远程指导、座谈20多场次,参加人员1000余人次,解决农业技术难题52个;广场健康咨询1000多人次,义诊病人3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000余份,深入医院查房会诊病人23人,对65个疑难病例进行了讨论;5家企业参加技术淡洽和技术对接,解决技术难题9个,达成合作意向3个。

14日下午和15日上午,莒南县还组织阜丰公司、三方化工、金丰粮油、玉皇粮油、仁和堂药业5家企业带着9项技术难题赴临沂参加了“科技列车沂蒙行”临沂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技术需求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洽谈会,达成合作意向3项。阜丰公司、碧海机械、义信重机三家企业参加了在市人民广场举行的临沂市“十一五”科技成就展。莒南县的“山东金丰集团”和“山东玉皇集团”是当地较大的粮油生产企业,近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为了帮助企业的发展,“千人计划”专家团的王飞教授等专程从临沂赶到莒南,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当他们看到“金丰集团”生产的“金胜”花生油虽然是富硒有机油,却没有将认证批号印在包装上时,建议他们一定要印上这样的批号,这样也是其产品价值的一种体现。

为扶持革命老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基层科技宣传推广普及工作和基层卫生室建设,科技部组织有关单位、企业向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小学赠送了价值10多万元的科普仪器和教学设备,建立了莒南县首个标准化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向莒南县科技局捐赠了一辆9万多元的科普用车,向县卫生局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500部血糖仪。

“科技列车沂蒙行”大型现场科普活动在莒南举行期间,专家们大力宣传和推广了农业、林业、畜牧、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给莒南人民送来了科技的曙光,大大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形成了关心科技、支持科技、依靠科技的良好氛围。这次活动的开展,必将推动莒南的科技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使新的科学技术在莒南这块红色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莒南县沂蒙花生
掏花生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平欧杂交榛在莒南县的栽培技术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