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老区人民送实惠——“科技列车沂蒙行”费县活动纪实

2011-08-27董俊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费县沂蒙板栗

文|本刊特约记者 董俊

“科技列车”农业检测专家正在费县胡阳镇瓜果大棚提取样品进行检测。

“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为费县送来了丰盛的“科技大餐”,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了解科技知识,指导生产生活;组织业务骨干,虚心向专家教授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增才干,为打造“一城五地”、建设生态费县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这座小城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这座小城素有“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的美誉;这座小城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著名弟子“笃圣”闵子、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明代监察御史王雅量、大学士张四知等名人故里;这座小城还是蜚声世界的优美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

这里就是地处山东省东南部的沂蒙山区,位于蒙山之阳的临沂市费县。

5月14日下午,“科技列车”来到了这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名城。在当天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费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杜昌伟指出,这次“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为费县送来了丰盛的“科技大餐”,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了解科技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组织业务骨干,虚心向专家教授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增才干,为打造“一城五地”、建设生态费县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为林业产业发展支招

近年来,费县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果业生产,并积极建设20万亩核桃基地,以此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后劲、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2.1万亩,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全县年产核桃242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9.1亿元,仅此一项受益群众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起到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据杜昌伟介绍,当前全县从事核桃生产的人员达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6%。2010年核桃产业纯收入2.4亿元,占农业产值5.1%,占社会总产值1.5%,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4%,在主产区占农民收入的65%,年出口创汇额5万美元。2006年成为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核桃生产步入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金芍药牌”核桃通过了“有机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评为临沂市首届沂蒙优质农产品十佳品牌,并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绿缘合作社被命名为“临沂市十佳合作社”。费县山沟沟选送的“芍药山1号核桃”被命名为“十佳经济林产品”。

为了加快费县核桃产业的发展,费县县委、县政府充分把握这次“科技列车”带来的机遇,积极与专家对接,邀请此次“科技列车行”的随行专家——著名核桃专家,长江大学的高焕章教授进行现场指导。专家组一行先后在费县费城镇北马庄村、芍药山乡核桃峪村、朱田镇尤家村以及马庄镇张胜庄村举办了核桃技术培训班,果业局技术人员及核桃种植户400余人参加了培训。

高焕章教授介绍了国内外核桃产业发展的情况。针对核桃种植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费县核桃栽培中存在的核桃栽植密度过大、核桃实生繁殖面积过大等实际问题,提出了移栽或间伐、高接换头的管理措施,并详细地讲授了核桃树地下管理、整形、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方法等内容,认真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核桃园现场进行了指导,果农受益颇深。

在费县的林业产业中,除了核桃,还不得不提板栗。费县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生长的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糯性强等特点,国内外颇负盛名,是山东的名贵土特产,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此次“科技列车行”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板栗种植技术教授张文通过现场考察之后,对费县板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目前果园栽培比较密,建议引导果农从产量到质量的观念转变,针对果树进行专项培训,另外板栗的价格忽高忽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希望政府发展产业链,搞加工企业,做旅游产品开发。”

在费县,除了依靠科技支撑发展林业产业,品种创新和名牌战略也成为林产品效益增长的重要举措。先后注册了“沂丰”牌板栗、核桃、梨等系列干鲜果品,“芍药山”牌核桃、“卓雁”牌马头崖板栗、“红丹脆枣牌大枣、“中金一号”牌金银花等享誉国内外。

为农民解燃眉之急

在林果专家为当地百姓做讲座的同时,另一支蔬菜和畜牧养殖专家队伍也深入农户家中,为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棘手问题。

费县薛庄镇的村民种植了3000多亩瓜类水果。5月14日下午,山东省蔬菜所副所长陈运起给附近的果农讲起了瓜果种植的注意事项,慕名前来的100多位果农听得津津有味。果农邱月荣还拿着两个畸形的甜瓜,让陈运起给做个“诊断”。

陈运起看了之后说,“这瓜出现畸形,不是病理原因造成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大棚的湿度不当。回去看看大棚里是不是太干了。”陈运起的分析给邱月荣吃了一颗定心丸。“那就好,俺还寻思要不要打药呢,您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费县南张庄村村民孙百军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养了3000多只蛋鸡。但是最近几天,平时每天2000多枚的产蛋量,忽然一下子跌到了100枚左右。就在他以为鸡生病了准备处理掉的时候,“科技列车沂蒙行”专家魏祥法来到他的养殖大棚,给他解了燃眉之急。

魏祥法在看过鸡的症状之后告诉孙百军,他养的鸡没有得病,只是打禽流感疫苗的时间不合适,“一般来说,蛋鸡110天左右打疫苗是最合适的,进入产蛋期之后,就不能打了。这种情况过几天产蛋量就会恢复正常的。”

两天后,孙百军养殖的蛋鸡每天的产蛋量回升到300枚了。他感慨道,“幸亏有专家来给我看看,要不然我一糊涂,损失就大了。”

力争打好“科技”牌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费县“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根本,以投入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兴工,创新发展”这一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破解科技发展难题,认真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按年度认真完成各项规划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0年,费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44%;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

“自2006年以来,费县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96项,其中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58项,获得项目经费1064万元;共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32项,其中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41项;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8家,民办科研机构92家,科技型企业80家;专利申请量为626件,专利授权量为338件。‘十一五’期间,费县先后多次被授予科技工作先进县区。”杜昌伟介绍说,“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费县还重点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示范园、百万农户致富、科技特派员等支农惠农科技工程,让科技真正植入农村发展的全过程,成为支撑和引领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费县沂蒙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
山东费县:抓好县级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