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算命?

2011-08-22杨秉辉

食品与生活 2011年8期
关键词:珀尔健康长寿端粒

杨秉辉

“未卜先知”是神仙的本事,人们可望但不可及。但人们都希望能预知凶吉祸福、以趋利避害。于是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卜而知之”,以致古今中外产生了许多从星象家到算命先生的人物,甚至有人以此为业,为人测算酒色财气,混口饭吃罢了。不过自古以来祈求长寿的大有人在,没事找人算算能活到几岁的大约不多,因为算出来活得长,恐有恭维之嫌,说是活得短,岂不自触霉头。

不过最近却有了一个科学算命之法。说是科学,确是货真价实的,三位美国科学家为此得到了去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物学奖。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一分为二分裂时,其细胞核内叫“染色体”的遗传物质的顶端部分会被磨损,这易被磨损的部分叫做“端粒”,一旦这端粒磨损殆尽,细胞便不能再行分裂,而趋死亡。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都死了,人当然也活不成了。所以,端粒的长短应与人的寿命相关。因此近来在欧美国家一下子开出了若干为人检测端粒长短的公司,他们声称只要花两三百美元,验一次血,便知寿命长短。此言既出,褒贬不一,连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两位都表示了截然不同意见。

看来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也绝非易事。事实上如今的人,有几个是因“细胞们”都不再分裂了,而寿终正寝的呢?所以看来,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也未必能“算命”。不能“算命”并不影响三位科学家研究端粒、端粒酶的成果在生物科学上的意义。因为诺贝尔奖不是“文王神课”奖。

无独有偶,最近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的珀尔斯教授,提出了一个叫“寿命计算器”的、计数人的寿命的方法,其法是先设定男性可活到86岁、女性89岁,然后有60个加减法要做。比如:与家人和睦、与朋友常聚+0.25岁,住处空气好+0.5岁,开车用安全带+0.75岁,阳光下常用防晒油保护皮肤+0.5岁,而很少用则-0.5岁,排便不规律-0.5岁等。这个“计算器”倒是真的在计算人的可能的寿命,应该也是科学的,尽管比不上得了诺贝尔奖的那么“科学”。

60个加减法虽略嫌繁琐,但影响人寿命的因素恐怕还远不止这60条,所谓“百密难免一疏”。要是珀尔斯教授疏漏了哪一条影响个10~20岁的,那么这60条也就“白算”了。还有,教授的“计算器”可能更适合美国人,比如美国成人几乎都开车,用安全带减少了遭受伤害的几率,所以给他加分,中国人大多不开车,根本不具有开车伤害的危险,为什么却得不到这个加分呢?当然,也要看到这个“计算器”积极的一面,它告诉人们健康的生活行为有利于健康长寿。比如:

饮食方面:不每周吃快餐+4岁,而每周吃快餐多于5次-2岁;很少吃烤鱼、烤肉+1岁;吃大量甜食-1岁;吃得很多以致肥胖-5岁。

行为嗜好方面:吸烟或暴露于二手烟-4岁;在吸烟的条款下还要加:每天吸烟-0.5岁、每天吸烟10支-5岁、20支-10岁、>40支-15岁;每天饮啤酒或含酒精之饮料>3杯或白酒>4杯-7岁;不从事危险的性行为也不注射违法药物+10岁。

运动方面:有每天锻炼30分钟的天数:每周7天+5岁、3天+3岁、很少-1岁。

心理方面:善于减压+1岁、不善于减压-2岁;对走向衰老感到乐观+2岁、悲观-1岁等。

老子说过“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的命运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健康也是人的命运的一部分,而且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要人们自己去争取的。要想健康长寿的人,面对美酒佳肴动不动心?吸烟是折寿“大户”、下不下决心戒了?运动费时费力、愿不愿拿出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在网上闲聊的时间去运动?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些“减压”的方法来减少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其实这些还都不是取决于自己吗?

算算能活多久,不如拿出点毅力来争取活得更长久、更健康。

猜你喜欢

珀尔健康长寿端粒
爱情使我的父母健康长寿
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珀尔修斯斩杀蛇发女妖美杜莎
人民健康长寿的中国
一位台湾老板的健康长寿经
盐酸阿霉素与人端粒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黄帝内经》中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