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南京梅园新村民国住宅的保护与改造

2011-08-20

山西建筑 2011年19期
关键词:民国历史建筑

李 秀

南京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中华民国的旧都,南京的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南京基本保存下来且规模较大的民国居住区仅有两处,即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和颐和路公馆区。其中,梅园新村民国住区被划定为历史街区,它布局随意有序,住宅类型多样,在20世纪20年代始~40年代末逐步形成民国政府官员的中高档居住区。

1 梅园新村的基本概况与现状分析

1.1 基本概况

梅园新村民国住区范围为北端至竺桥路,南端至中山东路,西端至汉府街,东端至龙蟠中路,其间扣除军事用地、现代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所形成的不规则区域,面积约11 hm2。根据内部街巷地名,由南至北可依次划分为梅园新村、雍园、桃源三片民国住区。其中梅园以无院式别墅为特色。而桃源则以联排住宅为特色,其中最长的一幢主辅楼形式的联排住宅长度达52 m,在民国的居住建筑中亦不多见。

1.2 改造前的现状分析

梅园新村大量的民国建筑,原有的道路街巷格局,合理宜人的街道尺度(6 m左右的车行道,10 m左右的街道宽度,8 m~10 m的建筑高度),以及两侧历尽沧桑的行道树均赋予厚重的历史信息,给人以怀旧、亲切的感觉。但由于历史变迁、管理不善、时代发展等一系列原因,区域内产生了与历史片区不相协调的因素(见图1),主要表现在:1)除了少量文物建筑与近期修缮过的建筑外,多数建筑(含大门、围墙、门楼)已显破旧,局部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落水损缺、饰面风化、脱落的现象。2)区域内存在少量建筑质量较差,景观也较差,与区域氛围不相融的简屋危房。该类建筑多为解放后建造,即使通过修复出新等方法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沿线两侧违章搭建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是位于建筑屋顶、围墙内侧。搭建的屋棚不仅质量差,而且对于民国建筑的形式和院落格局影响甚大。4)交通条件较差,区域内部出入口较少,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局部路段人行道过窄(不足1 m),人车混行现象较为严重。5)街道内道路设施缺损,人行道板的颜色、式样与环境不相协调。各类杆线在小尺度的空间范围内显得更为凌乱。6)街道内存在一些形式、大小、颜色、质感与街区风格不相一致的广告、店牌、门牌、标语等,对民国风貌的影响甚大。

2 保护理念的探索

随着人们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探索和实践不断的深入,对历史街区实施保护的理念和策略也日趋成熟。面对有限的政府财力,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梅园新村变成一座民国博物馆来供大家欣赏;也不可能通过保护改造蜕变为产生经济效益的商业服务休闲设施。因此,针对梅园新村民国住区的具体情况和特殊价值,规划与改造中确立了全力保护、精心织补、以人为本、激发活力的基本理念。在全面保护民国整体风貌、重点保护各具特色的民国建筑以及院落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品质,以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生活质量,赢得居民的支持。

建筑是构成街区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国建筑是构成历史街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科学、系统的对现状建筑进行评估分析是进行保护改造的重要前提。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依据现状建筑的价值以及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影响程度可分成五类:1)文物建筑;2)民国建筑,即从建设时间、外表特征和内部结构判断为民国时代的历史建筑;3)似民国建筑,指解放后建设的、不超过三层的,尺度、外貌与民国建筑相似的建筑;4)现代多层建筑,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21世纪所建设的四层以上的现代建筑,其尺度和体量与该区域的民国居住建筑反差较大;5)棚户搭建建筑,多为解放后形成,无历史价值且环境恶劣、破旧不堪的危房简屋。对于文物建筑,按文物法相关要求由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修缮;对于民国建筑,将采取“整修如故”的原则,保持传统风貌。而内部设施及损坏的结构构件可进行必要的改造更新;对于似民国建筑,主要宜采取内部更新、外墙粉饰出新等方式,颜色宜以浅黄、青灰、灰白色为主,饰面可以青砖、斩假、水刷石以及辊涂拉毛等传统做法为主,使其和历史街区整体统一;对于现代多层建筑,可采用化整为零、立面分割,增加细部装饰等手法,削弱其体量感;对于棚户搭建筑,原则上予以拆除,考虑到拆建平衡,可根据规划要求部分新建,与保留建筑共同构成传统的肌理形态。

3 改造的工程内容与建设成果

3.1 对沿街的楼宇进行立面创新

对沿街的楼宇进行立面创新包括屋顶翻新、门窗更换、墙面整理、公共设施修补等等。尤其是对其中19栋民国建筑整修如故,包含大量的细微工程。如部分楼顶的大梁更换,墙体加固,檐口槽更换,雨水管、落水管全部换成黑色铸铁管等,并对其院内原有的厢房、耳房等也进行了修旧如旧。

3.2 拆除破、小、旧、违章建筑

共拆除沿街、院落及楼顶等“四小”建筑共800 m2,其中对大悲巷2号~6号/梅园新村41号破旧门面群进行改造,拆除后分别在原地建成两层共650 m2仿民国建筑,原住户三个月后搬回居住/经营;对沿线8个院落进行整治出新。

3.3 道路整治

道路整治包括路面整洁、路牙更换、人行道翻新、杆线下地、安装路灯、围墙出新、绿化美化、城市家具等,此次工程共更换人行道板2 193余平方米,新增民国风貌路灯10杆,新增绿地60 m2,对沿线13家管线单位,50余条弱电线路全部下地。共维修出新围墙300余米。历时三个月,该项工程于2006年10月20日基本完工。这片曾经陈旧不堪、商居凌乱的老街区,如今焕然一新,触目所及是青砖、黛瓦、青色路面,街坊清净,梧桐婆娑,民国风情宛然。文物专家称道,梅园新村堪称为历史街区修复的典范:原材料、原工艺、“原汁原味”;市民则称:街区整治不迁一户居民,不添一处开发用房,居民是改造工程的最大受益者。

3.4 阶段性成果

2006年对梅园新村沿线界面以及主要民国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改善。到了2007年,又对难度较大、情况更复杂的雍园进行整治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梅园新村民国住区的形象与知名度。2008年完成了以联排住宅为主要特点的桃源新村的整治,基本完成了以联排住宅为主要特点的桃源新村的整治,实现了对梅园新村保护与改造的总体构想。经过3年的精心打造,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基本整合完成。从汉府街或中山东路至梅园片区,可游览以独院式别墅为主要特色的民国建筑,从梅园新村路至雍园街进入雍园片区,可欣赏各类无院独立别墅为主的民国建筑,随后重新打通的步行通道直接进入桃源新村片区的联排式民国居住建筑群和传统街巷。宜人的街巷尺度,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深厚的文化内涵、清幽高雅的怀旧情调,让人留恋忘返,恍如隔世(见图2)。

4 结语

经历了保护与更新改造的梅园新村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无疑深刻地展现了人的尺度、个性化、手工技艺的民国住区比个性丧失为代价、现代造型的行列式居住建筑更为有意义有价值。从文化记忆、遗产连续性的价值来讲,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不仅是美学或视觉的连续性,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记忆的连续性。通过对梅园新村住区现状分析和改造记实,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加明确,因此我们更需要以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进行保护。

[1](中华民国)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首都计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蔡 晴,姚 赯.南京近代城市住宅评述:1930-1949[J].南方建筑,2004(5):9.

[3]刘宁旗.南京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保护改造记实——兼谈历史街区出新中不变、可变、善变的辩证关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7(1):21.

[4]董 卫,张政英.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J].理想空间,2006(15):10-11.

[5]王 盈,汪永平.南京梅园新村近代住宅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J].艺术百家,2000(4):5.

猜你喜欢

民国历史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新历史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