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肾功能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1-08-20龚晓云
龚晓云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残余肾功能(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尚健存肾组织的滤过功能和内分泌功能。RRF不仅能有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尿毒症产生的毒素,还可以维持机体水、盐平衡,控制血磷水平,对防止血管钙化、心脏肥大等方面起保护作用,从而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为探讨RRF对PD患者临床各生化指标及生存率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因终末期肾衰(ESRD)在本院行腹膜透析(CAPD)治疗≥3个月的8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4例。全部采用Bexter公司PD-4双联系统腹膜透析液,进入观察前均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后制定透析方案。透析剂量按美国NKF-DOQI腹膜透析充分性工作组建议: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总肌酐清除率(Ccr)至少达60L/(周·1.73m2),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患者总肌酐清除率(Ccr)至少达50L/(周·1.73m2)。按rGFR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A组 rGFR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临床随访方式。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腹膜透析时间。在透析过程中,每3个月进行1次临床随访,检查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钙、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h出液量(包括尿量及透析出超量)等。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基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本组随访6~30个月,平均1年半。共死亡16例。其中A组死亡12例(30.8%),B组死亡4例(8.9%)。2组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目前,残余肾功能(RRF)对腹膜透析(PD)效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既往研究证明RRF状态与透析效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只要RRF存在,机体就能有效清除尿毒症产生的毒素、某些中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并能部分控制血容量,减少透析时间和频率,且能产生一定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活性维生素D3,患者的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就不会太严重,相对而言保留RRF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RRF完全丧失者[3]。本研究中rGFR≥1mL/(min·1.73m2)组患者的2年的生存率高达91.1%,而rGFR<1mL/(min·1.73m2)组的2年生存率69.2%,提示残余肾功能对CAPD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s) ? 表2 2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比较(±s) 表2 2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B组比较,*P<0.05 ? 与有RRF的患者对比,无RRF患者的贫血程度重、营养状态差、钙磷乘积高、超敏C反应蛋白高。众所周知,血红蛋白<100s/L、低蛋白血症、高磷血症、高钙磷乘积均提示患者预后差,死亡风险上升,存活率下降。有报道腹膜透析患者Kt/V在一定范围内(1.62~2.13)与生存率无关,同时也与患者血压、贫血程度等指标无关。炎症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并与动脉硬化相关[4]。最近的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及炎症因子与RRF高低呈负相关,肾功能不全导致炎症介质增加,并通过增强氧化应激激活单核细胞、产生细胞炎症因子[5]。这些都与本研究中无RR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这一结果相符。随着RRF的减退,临床过程中必然需要提高腹膜透析剂量以达透析充分,但增加的透析剂量,一方面并不能代替RRF对中、大分子尿毒素以及急性期反应蛋白(例如CRP)、炎症介质的清除,另一方面,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以及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均可以增加机体的炎症反应[6]。表明肾脏溶质清除和腹膜溶质清除是不相等的,RRF更为重要。 总之,RRF对PD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腹膜清除效能不能弥补的,不能简单地与腹膜清除率等同对待。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慢性肾病患者RRF的重视程度,当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衰(ESRD)时,更要加强对RRF的关注和保护,尽可能地延缓患者进入无尿阶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俞雨生,张炯,王金泉,等.残余肾功能状态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6):520~525. [2]俞雨生,韩国锋,沈克勤,等.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5(4):31~35. [3]李剑文,陈林,刘日光,等.不同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10,41(4):26~29. [4]Wang AY,Woo J,Lain CW,et a1.Is a single time‘point 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ive of outeom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J Am Soc Nephrol,2010,14(7):1871~1879. [5]Panichi V,Migliori M,De Pietro S,et a1.C-reactive Drotein and interleukin-6 levels are related to renal func-tion in pre.dialy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J].Nephron,2010,91(4):594~600. [6]Menon MK,Naimark DM,Bargman JM,et a1.Long-term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a cohor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1,16:2207~2213.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基本临床资料
2.2 2组腹膜透析效果分析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