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

2011-08-20杨胜江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淀粉酶胆总管胆道

杨胜江

重庆市黔江中心血站(重庆 409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

杨胜江

重庆市黔江中心血站(重庆 409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以基础治疗加手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比较两组在腹部症状、体征、肠道功能、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急诊手术患者治疗组较对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行择期手术患者治疗腹部症状、体征、肠道功能、血淀粉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可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 急性胰腺炎 诊治体会

急性胰腺炎(AP)是以急性上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及出血,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常见急腹症[1]。是由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所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消化的化学性炎症,病情凶险,病程复杂,病死率较高。AP病情轻重不一,其中多数为轻型,病死率不超过2%,近20%~30%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P。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1999年9月-2009年12月符合AP诊断标准[3]患者共60例,其中梗阻性10例,非梗阻性50例;急性胰腺炎轻型58例,急性胰腺炎重型2例。APACHE评分均>8分。发病72h内46例,72h以上10例;有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56例,伴黄疸10例,伴腹胀55例。合并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11例。血、尿淀粉酶均升高,B超和(或)CT检查均提示胆囊结石并胰腺增大,伴胰腺周围积液56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胆总管扩张15例,胆总管炎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25例行择期手术治疗。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1.70±6.20)岁;对照组男性 14 例,女性 16 例,年龄(41.10±5.9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1)基础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抑制腺分泌,保护胃黏膜,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有合并症者需治疗合并症和(或)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2)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治疗(48h内做手术10例)。主要针对胆道梗阻且症状及体征严重者。采用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和(或)小网膜外引流术。术后继续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以中药治疗。择期手术治疗50例。主要针对胆总管无梗阻,无结石,无扩张或轻度扩张且内径<0.8cm者。先行基础保守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血清淀粉酶正常1周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若胆囊内结石较小,为防结石从胆囊内经胆囊管掉入胆总管,则先显露胆囊三角,用钛夹夹闭阻断胆囊管,再采用顺逆结合法将胆囊切除。(3)中药治疗。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生大黄20g,厚朴12g,当归 12g,枳实 12g,柴胡 12g,香附 20g,黄芩 10g,胡黄连 10g,白芍 15g,木香 10g,延胡索 12g,芒硝(另包)15g,黄芪 20g,党参20g,茯苓 12g,甘草 10g。将上药(除芒硝外)煎水取汁 200mL,将芒硝研细加入药汁中,在呕吐基本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口服或从胃管中注入,每日2次,共5~7d。急诊手术患者待肛门通气后开始服用,择期手术者自入院后12h给药1次,以后每日2次。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腹部症状、体征、肠道功能、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行急诊手术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例出现胰漏,处理组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d左右(P<0.05)。

2.2 行择期手术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腹部症状、体征、肠道功能、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行择期手术患者疗效比较 (d,±s)

表1 两组行择期手术患者疗效比较 (d,±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治疗组 25对照组 25腹痛、腹胀3.52±1.25△4.85±2.33△肠道功能恢复2.58±0.83△5.21±1.95△血淀粉酶恢复3.03±1.98△5.77±2.91△住院时间18.83±4.16△23.18±5.25△

3 讨 论

AP的发病因素较复杂,常见原因为胆道系统疾病,主要为胆道结石和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时细菌毒素、游离胆酸等通过肝胆胰间淋巴交通支到达胰腺激活胰酶,引起AP。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原则,先依靠影像学检查鉴别有无胆道梗阻[4],有梗阻者需先解决梗阻。有胆道梗阻或出现胆管感染者,为解除胆道梗阻,应先在纤维十二指肠镜下行胆道口括约肌切开取石或鼻胆管引流,赵志坚等[5]研究指出,联合内镜下早期治疗ABP是安全有效的。

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常伴胆管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坏疽等。早期症状、体征均较重,非手术治疗难以解除病因和控制感染而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急诊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治疗效果明显。非梗阻性患者胆囊结石,尤以细小结石如泥沙样结石等所致的胰腺炎,其仅为诱发因素,早期手术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手术创伤对胰腺造成二次打击导致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多脏器损害,增加术后感染机会。因此,在密切观察病情的情况下行非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待症状、体征缓解,血、尿淀粉酶正常后行胆囊切除术。

中医学认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属胆系疾病,本病由肝胆疏泄失常引起,致肝气不舒而气血瘀滞,肝气犯脾上见腹胀腹痛,肝气犯胃致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加之手术、麻醉等刺激,更加重肝气不舒,瘀血阻滞。治疗以行气通滞,舒肝止痛,化瘀调中为主。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含的活性单体对胰蛋白酶等多种胰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此方中以柴胡、香附、大黄为君药,予行气舒肝通滞为主,辅以厚朴、枳实、木香、延胡索、芒硝、白芍等行气通络止痛,黄芪、党参、茯苓、甘草、黄芩、胡黄连等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本观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腹胀及体征缓解时间缩短,血、尿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下降迅速,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近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属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

[1]高海莉,黄新堂,吕向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11):939.

[2]Rettally C A,Skarda S,Garza M A,et al.The usefulness of laboratory tests in the early assessment of severity of acutepanereatitis[J].Crit Rev Clin Lab Sci 2003,40(2):117-123.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5.

[4]叶显道,吴伟.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5,10(1):56-57.

[5]赵志坚,张阳德,张洋,等.早期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源性胰腺炎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2):119-121.

[6]薄付宁,张淑文,王宝恩.中药大黄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6):362-363.

R576

B

1004-745X(2011)08-1313-02

2011-03-26)

猜你喜欢

淀粉酶胆总管胆道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