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构成——以华东交通大学南区校园为例
2011-08-16陶燕
陶燕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南昌330013)
建筑空间艺术具有时间维度已是大家的共识,空间的序列随着人们体验的时间展开,亦即空间序列随着人们的“步移”而“景异”,最终在人们的印象中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意向的空间环境。“步移”的空间载体是道路,“景异”是人们在行进过程中体验到的不同空间环境。本文定义的高校校园空间环境中的线性空间指的正是沿道路形成的空间,它是师生生活中“行”的物质载体,承担着交通、交流、休闲、观赏等功能,并形成具有一定环境特色的线性景观,对塑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及特质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是校园环境中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华东交通大学南区(见图1)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为例,应用形态构成的方法,对空间要素的形式与情态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构成的特点。
1 线性空间的内容
1.1 线性要素
交大校园中的线性空间要素主要有:线状要素,如道路、桥、廊、湖岸等;线性排列的环境要素,如路灯、绿化、座椅等;道路两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边界、轮廓和面域。
1.2 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是指以上要素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形成的、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空间。如交大南区校门入口线性空间(见图2),由道路、桥、绿化、路灯、南面的校训牌共同构成;校门和校训牌是校园中的重要标志物,二者形象特征明显,分别处于线性空间南北两端,相距约100 m;跨湖而建的桥丰富行人的空间体验,道路两边对称种植几株枝叶繁茂的雪松,沿路种植约1 m高的绿篱,使得这一线性空间界限清晰、导向明确,空间氛围宁静、庄重,成为校园中最具特色、识别性最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校园入口景观环境。
图1 华东交通大学南区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the ECJTU southern campus
2 线性空间的特性
人们通过眼睛获知物体的形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视觉心理活动,应用理解、联想、转译等方式,最终形成对物体的印象和形势的感知判断,并赋予物体以意义及情态特征。物体形式是客观存在,而形势判断则因人而异,它与人的经验、习惯、好恶、经历等及人对物体的关注程度有关。线性空间的特性,一方面涉及到线性空间的形式特征,另一方面则与感知线性空间的审美心理有关。
2.1 线性空间的形态特征
线性空间的形态特征主要受道路线型、空间肌理、色彩、尺度等要素的影响。
2.1.1 道路线型
线条具有引导方向和延伸空间的作用,直线型道路给人简捷、明晰、快速通过的感觉,同时也有庄重、肯定的意味。如教学路,是横贯校园东西、联系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的主要道路,其线型笔直、肯定、流畅,满足大量学生上下课快速通行的交通需要。
曲线型道路可以让人放慢脚步、放松身心,在行走中油然产生悠闲的感觉,让人们去更多关注身边和眼前的风景。如月亮湖边的休闲步道(见图3),顺应自然的湖岸线而设,步行其中,美丽的湖景水色尽入眼底,成为课余师生散步休闲和放松身心的地方。
图2 校门入口空间Fig.2 Entrance space of gate
图3 沿湖休闲步道Fig.3 Leisure trails along Lake
2.1.2 肌理
构成线性空间的材料有很多,不同材料表面的纹理和质地不同,具有不同的肌理效果。石材坚硬,植物柔和,金属明亮,这些材质形成的环境都会对线性空间氛围产生影响。图4月亮湖畔的卵石铺地,由不同粒径、颜色各异的卵石铺成,贴近湖岸的卵石颜色深、粒径大,突出路面较多,感官上不适于行走和接近,这种距离感、疏远感和不适感正好可以营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视觉上则以卵石的自然形态呼应水景。离岸线约2~3 m的步道采用小粒径、颜色暖且浅的卵石,铺贴出各种图案,形成亲和、有趣的游步道。两条小道距离时近时远,其间种植柳树、紫薇、水杉、棕榈、栀子、茶花等植物,随四季而变幻着形态,在尺度稍大的空间布置休息座椅,满足人们驻足观景的需要;晨曦中的早读、晨练,黄昏的谈天说地,使得月亮湖岸不仅是交大一处自然美景,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图4 湖畔线性空间Fig.4 Lake linear space
图5 彩色铺地Fig.5 Colorized floor
2.1.3 色彩
由于色彩具有冷暖、进退等视觉心理特征,空间的色彩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交大校园建筑总体呈现暖色色调,校园中的游步道大部分采用彩色地砖铺贴,根据周围环境变化图案和色彩,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给人亲切宜人、放松身心的感觉。如图5所示,教师生活区休闲广场的游步道,由于其中心为水池,周围小径采用自然的曲线引导人流,同时沿小径采用蓝色的地砖呈流线型铺贴,既保持了小径的流畅,也让人产生流水的遐想,与主景产生协调的景观效果。
2.1.4 尺度
尺度的含义是物体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它与尺寸有关,同时还受环境、比例及视觉心理的影响。线性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上的大小及空间要素的形式及变化等直接影响空间效果。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他的《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一种“外部模数理论”,他说:“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 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交大的线性空间基本上都沿道路种植各种层次的植物,随地形有所起伏,因而不会感觉单调。主要道路多为双车道人车混行的形式,线性空间的参与性很强,具有较强的活力。
2.2 交大特色的线性空间
通过调研发现,交大师生对校园环境中参与性强、特色突出的线性空间印象深刻,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2.2.1 绿荫大道
通过问卷调研发现,84%的师生认同交大植物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色:种类繁多、层次丰富、四季变化、搭配适宜。给师生印象较深的植物,共有42%的师生认为是樟树,16%的师生认为是桂花,腊梅占6%。樟树是交大校树,数量最多、历史最久,樟树枝蔓舒展、姿态优美,树冠覆盖下的线性空间具有围合感、领域感和归属感,校园中由樟树形成的绿荫大道富有景深感,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成为大家最喜欢的线性空间,也成为了交大的重要环境意象存在大家的记忆中(见图6)。
2.2.2 散步道、游步道
交大校园环境宁静幽雅,广大师生在课余喜欢走出户外感受自然、散步交流。早晨学生们在宁静的小路上早读、晨练,傍晚老师们从家里出来,沿着校园道路散步、交流,成为交大一道特色风景线。
图6 绿荫大道Fig.6 Shade avenue
如校园中的华西路(图7),由于离教学区有一定距离,由北到南连接了家属区和国防生操场,很多师生和家属常选择这条路散步、游玩,人与环境的互动性较好。华西路北段树荫浓密,教师宿舍掩映其中,道路一侧设有户外健身场地,中段西侧是教工活动中心和俱乐部,对应的东侧是一个开阔的室外活动场地,用各色地砖铺贴;南端通往2006年建成的国防生大楼及周边训练场,视野开阔。这段线性空间富有变化,植物的疏密带来空间的明暗变化,建筑的远近形成空间的开与合,人们的行为造成空间的闹与静,空间序列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2.3 街道
所谓街道,不仅指道路、建筑、绿化等形成的线性空间,还包括在这一空间中人们停留、交流、观赏等行为,街道的活力可以带动一片区域的活力。
在交大校园中,因为某些特殊的时间,而使得一些线性空间的功能发生变化,具有街道的特性。如从一食堂到二食堂之间的华东路南段(见图8),两边是学生活动中心与篮球场,每年9月初,由于学校迎新及各种社团活动而成为学校最具活力的场所。其原因主要是道路两侧建筑与环境结合紧密,布局紧凑,疏密适宜。道路的西侧从北到南依次布置着各种活动场地:露天剧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排球场、篮球场、活动中心前广场。学生活动中心前小广场是校园娱乐生活的焦点,在此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更有趣味十足的英语角、舞会、音乐会等。整个华东路掩映于茂密的樟树绿荫之下,配以各种花卉和灌木丛,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图7 华西路Fig.7 Huaxi Road
图8 华东路Fig.8 Huadong Road
3 结论
校园环境对师生来说,是学习、工作,也是生活的场所,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因融入师生的情感成为高校人文精神的载体。交大校园中以道路展开的、充满活力的线性空间,是校园中独特的风景线,生活其间的师生用自己的精神和行为熔铸到这一空间精神的塑造中,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学子的朝气蓬勃、老师的言传身教,感受到团结、严谨、求实、勤奋的校风。学生毕业后,对母校的情感会更加深厚,曾经住过的宿舍、学习的教室、排队吃饭的食堂、上学和游玩的道路,都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随着时间积累成为对母校深厚的情感。交大在校园环境的发展中,始终保持了校园总体规划思想,尊重在交大茁壮成长的树木、建校初期就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楼,因为它们对交大来说,已经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意义!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颜慧,杨易栋.延长的空间,延伸的思维—对校园线性空间的分析[J].华中建筑,2006(7):35-37.
[5]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邱少俊,胡远航,王丽晔.中等尺度环境意象研究及其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以大学校园意象为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