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七十八日游记》看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

2011-08-15连永平薛秋昌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8期
关键词:游记国民日本

连永平 薛秋昌

【内容摘要】   《七十八日游记》是德富苏峰1906年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的见闻及感想,很好地反映了日俄战争后德富苏峰中国认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他在《七十八日游记》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中国人的自私自利、软弱、缺乏公益心、没有进取心、缺少国家国民意识等这样一种负面形象,并阐述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及政治局势的看法。不可否认,苏峰对当时中国(人)的认识是存在一定客观性的,但是苏峰的这些记述也是多有偏颇,行文中充满了作为“兴盛国家的国民”的自负与骄傲,以及对中国的鄙视情绪,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原因,造成了德富苏峰的上述中国认识。

【关 键 词】七十八日游记;德富苏峰;中国认识。

【作者简介】连永平,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

薛秋昌,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研究。

德富苏峰(1863-1957),是明治与昭和时期日本著名的新闻记者、历史学家、评论家,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1906年5月,苏峰在民友社同事伊藤源一郎的陪同下离开日本,视察朝鲜半岛之后,进入中国。在游历了日本在满洲的势力范围之后,经由山海关到天津、北京,然后南下长江流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长沙、杭州、苏州等地。苏峰在游历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日本驻中国官民的热情招待,与日本驻中国的官民、清政府的高官以及罗伯特·特等欧美的中国通进行了接触,了解了半殖民地中国的情况,并观察了日本在中国的权益扩张。在中国游历期间,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人作为殖民者在中国所获得的尊贵身份和优越感,深切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兴盛国家的国民,并且以此作为最大的骄傲”[1]。

他此次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的见闻,曾以日记的形式在其控制的《国民新闻》上连载,其后结集出版了《七十八日游记》。本书分为游记部分的“过眼记程”和感想部分的“触目偶感”。前者主要记述了此次旅途的见闻和感想,包括对风景名胜、各地风物的描述,他与中国政界、文化界人士的接触等;后者则主要阐述了他对当时中国及中国人的认识和评价。可以说,《七十八日游记》很好地反映了日俄战争后德富苏峰中国认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旅行背景

甲午战争前后,德富苏峰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由原来的平民主义、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支持自由民权运动,开始转向国家主义、支持战争。甲午战争期间,苏峰支持日本对清政府开战,把侵略战争美化为“开化落后、传播文明”的正义行为,鼓吹甲午战争是“膨胀的日本实行膨胀实践的最好时机”[2],成为狂热的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者。1894年出版的《大日本膨胀论》是德富苏峰对外扩张及侵华理论的代表作。

苏峰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大肆鼓吹要占有旅顺。1895年4月,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后不久,苏峰即怀着无比喜悦和满足的心情到访中国,在割让给日本的辽东半岛上进行短暂的旅行,却在旅顺听到了三国干涉还辽的消息,这给予他极大的思想刺激。《七十八日游记》中苏峰这样写道:“十年以前我曾经……来到此地……当时我踏破辽东半岛的一些地区后回到旅顺的时候,就传来了归还辽东半岛的消息。虽然气愤无比,但也毫无办法。那时,只是捧了一把旅顺港外的沙砾,用手绢包起来……至今还好好地保存着,我说这是我们仅剩的一点辽东的版图。”[3]

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控制朝鲜、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受挫,日俄在远东的利害冲突进一步激化。之后,日本以“卧薪尝胆”的精神,立即加紧对俄战争准备。1904年日俄两国统治集团掀起了长期准备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905年9月俄国被迫同日本签订和约,日本不仅成为朝鲜的保护国,而且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中国东北,为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当时腐朽的清政府却处于内忧外困、内外危机的风雨飘摇中。

时隔大约十年后,1906年,苏峰的中国之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踏上行程的。再次踏上旅顺的土地,苏峰与十年前的心境自然大为不同,他感慨地写道:“相隔十年的漫游,真是让人高兴极了……清新的阳光照在山林湖泊上,也照在我的心上,只觉得心胸一下子明朗了起来……心情真是好极了。”[4]

关于此次旅行的目的,我们从《七十八日游记》的行文中可以窥见一斑。“现在俄国又把所有的管理权作为一个引子还给了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呢?”[5]“结论一则”中则写道:“如果这本书能够引发出我国同胞关于远东政策的想法的话,那么可以说我的苦心就算得到了些许的回报。”[6]苏峰所到之处,经常对当地的铁路等交通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等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以使日本在中国的权益最大化。可见,苏峰此次中国之行虽然并非国家派遣,但在帝国主义思想影响下,使得苏峰对国家有着极为强烈自发性使命感,对中国的观察与认识始终站在日本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所以,苏峰的此次旅行,并非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而主要是考察日俄战争后的各地状况,为日本在中国的利益扩张进行考察。这些对研究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一期间苏峰的旅行日记《七十八日游记》中所体现出来的苏峰的中国认识。

二、德富苏峰的中国人认识

日本近代以来思想界所塑造的中国认识,都以中国为落后对象作为前提出发,进而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观点。苏峰也不例外,鼓吹帝国主义的德富苏峰眼中的中国像、中国人像,与作为“兴盛国家的国民”的自负以及面对还未形成国民国家的中国时产生的优越感密切相关。所以,苏峰对中国人的认识呈现出一种负面的印象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与当时大多数日本人所抱有的中国人认识是相同的:自私自利、软弱、缺乏公益心、保守、没有进取心等,但同时,苏峰也对中国的“人种”势力表现出了敬畏。

1.中国民众的性格认识。苏峰看来,中国人的生活、思想都是以“利”为中心的。“中国所有的问题用一个‘利字就可以解释了”“中国人没有正邪的标准,只有利害的打算”[7]。苏峰认为,利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和生命,无论判断什么事情总是考虑损失,利以外的事情丝毫不会引起中国人的热情,也不会让他们认真起来。苏峰举例说,有人深夜偷偷潜入旅顺的堡垒,捡拾落在地上或者埋在土里的未爆弹,甚至为此失去生命也不后悔;有的中国人为了贪欲而卸下门上的装饰物或者放火烧毁房屋等等。像这样的关于中国人利字当头的描写在《七十八日游记》中多有描述,很多其他的中国人性格特征大多与此有关。

自私自利产生了“花高价买和平”这样一种“软弱”。“贯穿中国古今的最有名的特点就是‘软弱……是整个中国的通病”“其国家的性质本来就是软弱,其国民性本来也是软弱的”[8]。并且举出万里长城的例子,认为中国软弱的特点,古往今来,从他们忙于防御懒于进攻这一点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因为软弱,便产生了放弃哲学,而且这种放弃哲学好像被上下各个阶层所接受。通过观察,苏峰认为:“中国人存在这样一个信条:对比自己强的人马上磕头,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从一开始就不争执。而对不可抗拒的力量就更是完全服从。”[9]

苏峰认为:“中国人的利是利己的利,其词义之窄简直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想找到一点他们关于公益心的言论,是根本不可能的。”[10]“缺乏公益心、公共意识也就是缺乏公德这一点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11]苏峰举例说在中国已经看不到像样的公路,乡村道路被农夫们随便侵占,各种垃圾都堆在路面上,城市的整个道路都成了垃圾场。这是中国人缺乏公益心、忽视公共利益最好的铁证,由一事就可知万事都是如此。苏峰评论说,这种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缺乏公益心、忽视公共利益的病态的利己心的结果导致人们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信任关系,不擅长共同生活、工作,这也是中国国运不振的原因。

苏峰虽然认为中国人是保守的人种,但是他们的保守不是因为保守而保守,而是因为受到形式的支配而不能超越。苏峰指出:“支配整个中国社会的就是形式……说中国人一辈子生活在形式里也不过分。而且这个形式不仅支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连他们的思想也支配着……居住的房屋、庭院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表现感想的文学等所有的东西都受着形式的支配……由于太注重形式,以至于他们的进取心也被磨掉了。”[12]所以他们只是不自觉地踏着前人的足迹往前走,而且那些前人也只是踏着他们的前人的足迹往前走。并且苏峰认为没有保守精神的保守,不如说是不在乎才更妥当。并举出紫禁城屋顶上的黄瓦绿瓦中的丛生杂草以及散落的到处都是甚至断裂的康熙、乾隆帝御笔所提的碑石为例,以此证明“在中国,很多东西都是建完就不管了,什么修缮保存之类的事简直就是做梦也不可能的”。苏峰感叹地写道: “中国人的不在乎让人觉得好像他们是在亲手毁坏这些东西……不是因为保守而保守,而是不在乎。”[13]

此外,《七十八日游记》中还展现出很多苏峰对中国人的负面印象,比如说苏峰认为在中国所有的关系都靠获取主义来维系,中国人的嗜好首推鸦片、赌博和色欲,中国人虚伪、粗俗、没有时间观念等等。

2.伟大的繁殖力。写了很多中国人负面印象的苏峰,却对中国的“人种”感到敬畏。苏峰认为:“中国人的繁殖力……说其是非常伟大应该是不过分的。”[14]中国多次发生的饥荒、流行病、内乱等事件虽然限制了人口的增加,但并没有战胜中国人的繁殖力。晚年,他这样写道:“在中国旅行看到的,实际上是非常惊讶于伟大的势力。而且,无论外国列强如何地欺凌中国,如何粗暴的对待中国,依然能够保持有力,深感是因为众多数量的原因。”[15]这巨大的人口不需要在乎时间,他们“不管是多么下贱的职业”都不辞劳苦地勤勉工作。其在“凡事不靠外力而是靠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精神”上,就连“堂堂的日本男儿”也要向“年轻的中国苦力们学习”,具有很强的繁殖力的中国人种的确是“世界上的一大势力”[16]。“因为有苦力的存在……才是使中国恒久屹立在世界上的原因……中国人的生命力和国民精神也在苦力身上体现了出来”[17]。中国具有“伟大的繁殖力”,这种观点也是当时日本人的一种普遍看法。

像这样,中国人自私自利、软弱、保守欠缺公共心等这样的一种负面印象,与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能忍受的具有“伟大的繁殖力”的“独立自主的人民”这样一种印象叠加的话,就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虽然软弱,但是作为一个人种是强有力的”,而且,这种“强有力”与中国的存在是毫无关系的,即使在政治的地图上清帝国完全消失了,中国人种仍然会强有力地存在着,或许会变得更有利[18]。

三、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

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严重打击。东南互保、庚子赔款等一系列事件也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于是,1901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新政。一系列新政比如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改革军事和教育、推行立宪政体等,在极大的范围内展开。

苏峰此次访问中国时正是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的时期。苏峰在中国期间,观察到许多中国的新现象,包括恢复国权运动、向西方学习、新思想书籍的推广、立宪政治的推行等。苏峰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前途多难,但是也使世人注意到中国的国民意识正在觉醒。

1.缺少国家观念。在苏峰看来,在中国有家无国,中国人心中全无国家观念,而且从来就没有过一个成型的国家观念。即使有一些爱国者也只不过是族人对族长的忠诚,而非发自国家观念上的行为。而像南宋时期的陆放翁发出的“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送山川”的感慨,只是寂寞的孤音,没有形成任何共鸣。苏峰评论说,中国人心里其实大都可怜岳飞、羡慕秦桧,说明在中国为国而死为君而死这样的事都是些不识时务的傻瓜才做的事,他们表面上被人赞扬,背后被人嘲笑。又举例说孟子训诫滕文公要以死报国,但同时又引用周王先帝的前例,告诫他必要的时候可以弃城而去。这其实也是缺少国家观念的权宜主义,是一种很方便的主义。

所以,苏峰对当时中国的认识就是:清朝不是一个国家,中国人缺少国家的观念。这与当时许多日本人的观点是一致的。苏峰通过观察认为,作为利己性的个人主义者的中国人厌恶一切政治性的干涉,先天性地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官员,但正如苏峰自己所言,当时中国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更露骨地说就是强盗与被盗的关系”“政府就连指甲垢那么一点点关照国民的心都没有”[19]。在这样的状况下,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度较低,缺少国家的观念以及国民的意识也是理所当然的。

2.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认识。苏峰在游历期间观察到中国的社会正在发生变化,开始向西方以及日本学习。苏峰曾经在《国民之友》上,发表关于清政府改革的文章,提出清政府应把铺设铁路以及废除科举作为改革的要务,这在苏峰1906年游历中国时应该说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现在清帝国已经完全废除了科举制,也铺设了铁路……20年前的空论现在都一点点变成了现实”[20]。商店里摆放的由中国人制造的西方杂货类商品正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官员们,客厅里摆放的是西洋式的椅子、桌子、沙发等,喝的酒是香槟,吃的点心是饼干,行礼则是握手礼;清朝的高官在客厅里向苏峰阐述了施行立宪政体的必要性。从这些情况就可以窥见中国当时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态之一斑。

到处张贴的“国民捐”“夫人国民捐”的广告显示了中国民众恢复国权热的高涨。而这些国民义捐是为了赶紧付清义和团事件的赔偿金,对此苏峰赞许地说这真是中国人值得称赞的地方。这也赤裸裸地反映了苏峰的帝国主义掠夺心态。随着新政的推行,仅仅数年时间,留学日本的中国人数量便从数百人激增到超过一万人 ,留学日本的学生成为了恢复权利的猛将。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在北京,比如在长沙很多书店都挂着“文明思想”的招牌,曾公祠堂的门上胡乱写着“アイウエオ”“无偿何能得自由”,岳麓山的云麓宫门上也胡乱涂写着“いろは”等日语字,从这些涂写能够看出社会风气向何处发展。

3.对当时中国政治局势的认识。虽然当时的清政府正在自上而下的推动立宪政治,以挽救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苏峰也从张百熙、汪康年等人那里听到了在中国需要立宪政体的议论,观察到面向立宪政体建设的一系列政策绝不是在空谈,而是会付诸于行动,一定会把它变成现实的。苏峰自己也认为立宪政治是解决清政府的政治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或者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苏峰通过观察,认为清朝是不可能维持现状的了。如前所述,苏峰眼中的中国人,是传统上缺少国家这一观念的,是极其自私自利的。苏峰认为这与立宪政治是不能并存的,也会导致清政府立宪失败。所以,苏峰对清政府推行的立宪政体建设实现的可能性虽“不是抱着一笑了之的态度”,但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21],认为由老式官僚自上而下推动的运动不会有成果。

但是,苏峰对清帝国的政治前途也并不抱绝望的态度,并提出建议说:“要想实行立宪政治,协调好代议制和获取主义的关系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22]苏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国民“国家的观念”。“如果清朝想要获得新生,与其建立新政,不如普及新式教育……如果新式教育没有产生效果,那么这个立宪政体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23]。也就是说,苏峰认为普及教育才是立宪政体的建设的先决条件。

四、德富苏峰中国认识批判

苏峰在《七十八日游记》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中国(人)诸多负面形象,将中国置于一个混乱无序、愚昧落后的位置上。苏峰在“著者前言”说其所记载的是“所见所感”,是“把当时所感觉到的东西完全按照当时的记忆写了下来”[24]。不可否认,苏峰对当时中国的认识是存在一定客观性的,但是苏峰的这些记述也是多有偏颇,根本无视中国由于连年遭受侵略、国力减弱、民不聊生的现实;完全忽视了正是由于帝国列强的连年殖民侵略才造成中国民众的食不果腹,置道德于不顾,为了生存铤而走险。苏峰的这种中国认识与当时日本国内的环境以及他的国家主义观是息息相关的。

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在亚洲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本人开始对日本文化、日本精神推崇备至,国民中鄙视中国的情绪在蔓延。因此,带着“自己是一个兴盛国家的国民,并且以此作为最大的骄傲”这样的一种心理到访中国的苏峰,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认识更多地充满了负面印象。

苏峰的此次旅行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日本驻中国官民的热情招待,接触到的日本人多是公使、领事、学士、绅商之类的,相比之下,与中国人的接触则很少,并且多是张百熙、汪康年之类的上层人物,与中国平民、日本的工人交谈、深入了解他们思想的机会很少,多是苏峰自己观察到一些表面现象,是苏峰自己心中的中国人像和中国像。这其实也是苏峰一贯的中国认识,在苏峰去中国旅行之前的著作中已经有很多类似的观点。所以,此次到访中国的“触目”“感触”,只是以之前所抱有的中国认识为基础,是以“兴盛国家的国民”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进行观察或者说确认中国的形象。

总之,《七十八日游记》对中国人以及中国的认识具有一定客观性,即使对今天的中国人及中国来说也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德富苏峰是站在日本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基石之上,以日式东方主义的思维来审视中国的,行文中充满了作为“兴盛国家的国民”的自负与骄傲,以及对中国的鄙视情绪,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原因,造成了德富苏峰的上述中国认识。

猜你喜欢

游记国民日本
探寻日本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日本神社
“国民”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