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机智
2011-08-15徐如涛
徐如涛
1
许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是炎夏。我和母亲走在一条没有遮阴的幽静小路上。母亲步履匆促,累得我气喘吁吁,一边走一边用手指揩脸上的汗珠。我实在热得受不了,央告母亲:“妈,歇一会儿吧!”
母亲鼓励我说:“再坚持一会儿,就到了。”并不停下她匆匆的脚步。
又走了大约500米的距离,年仅九岁的我再也没有信心了,又累又热又渴,多么希望有一块阴凉的地方啊,哪怕太阳消失一分钟也好。我带着哭腔说:“妈,就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母亲回望一眼她热汗淋漓的儿子,温和地说:“走进我的影子里吧!”
我立即躲进母亲的影子里去,轻松地走完余下的路程。
2
朋友说,他有一个跛足的弟弟,是八岁那年的一场车祸落下的残疾。此后,弟弟一直很忧郁。在校在家都不愿多说话,节假日更不愿出门。
那年十一国庆节朋友去郊县玩了一天。第二天早晨,母亲打电话给他,说弟弟在家很孤单,催他早点回去。在过铁索桥的时候,朋友捡到一部相机,他就利用这部相机拍下很多隽秀的风光。
赶到家时,看见孤独的弟弟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无助地凝望。他说,弟,我回来了!然后取出相机给弟弟看。
弟弟一边欣赏相机里绮丽的风景,一边摩挲着相机,眼里流露出无限的向往。朋友忽然道:“弟,这是上天赐给你的礼物,你可以用它记录下美好的一切。”
弟弟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闪射出光彩。
怀揣美丽的梦想,弟弟的性格一天天开朗起来,并痴迷上摄影。他的摄影作品先后获得省市及国家级奖项。如今,已是省摄影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呢。
3
有一位在中学实习的老师,班里有一个因为口吃很不合群的学生。因为开口说话同学们就笑,后来干脆缄口不言,就是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也很少开口。
这一天他们学习王愿坚的作品《七根火柴》,这是一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感人至深的小说。为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实习老师临时决定让大家分角色朗读课文。任务一下,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这时,实习老师发现坐在后排的那个口吃的孩子一直默默地低着头,一只手抚弄着课本。实习老师灵机一动,安排他扮演主人公无名战士,并给他十分钟时间准备。同学们深感意外,实习老师也不知自己做得是对还是错。
朗读很快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了。那是一名掉队数天、饥寒交迫、奄奄一息的战士,他微弱而断续的声音经过这个学生一字一顿的朗读,竟是那般的神似。当他读完无名战士说的最后一句话:“同志,记住,这……这……这是大家的!”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老师理所当然地表扬了他,他是最出色的饰演者。第二天早读的时候,他朗读得格外投入。以后他虽然仍然口吃,仍然难免被同学取笑,但是他再也无所畏惧。一个月后,实习老师就要离开了,在欢送的班会上,他是发言最积极的一个,实习老师说:“我没有听见他一句口吃的话。”
爱是世界上最深厚的情感,它能让平凡变伟大、卑微变崇高、愚钝变智慧。因为有爱,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并且不着痕迹。我相信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机智源于内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