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宁市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考
2011-08-15范小东
范小东
(海宁市河道管理所 314400)
对海宁市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考
范小东
(海宁市河道管理所 314400)
生态河道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分析了海宁市生态河道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省政府提出的“建万里清水河道,展江南水乡新貌”的号召,就该市生态河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生态河道 建设 思考 海宁市
1 全市河道基本概况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南端、钱塘江北岸,全市陆域面积731km2,人口65.5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皮衣之都”之美誉。行政区域内有运河(下河)和上塘河(上河)两大水系,境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构成了以“六横九纵”为主的河道网络体系。现有大小河道2469条,长1932km,常水位面积27.53 km2,水面率5.44%,常水位蓄水量为3998万m3。
2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2.1 供水保障率低
海宁市境内河网分属运河(下河)和上塘河(上河)两大水系。其中运河水系地处海宁市域中、北部,流域面积524 km2(占71.7%),平时河道常水位2.80~3.00m(吴淞高程,下同),警戒水位3.80m,危急水位4.80m;上塘河水系分布在市域南部沿海高区,流域面积207km2(占28.3%),平时河道常水位4.20m,警戒水位4.80m,危急水位5.80m。由于上塘河水系水源取自运河水系,属单一杭嘉湖平原水源;同时全市地处流域下游,是太湖南排的洪水走廊,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大,因此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2.2 属双重性缺水地区
海宁市河道分布虽密,但规模偏小,全市常水位水面积仅39km2,水面率5.44%,比全省平均值低0.96个百分点,比嘉兴市平均值低2.16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57.1m3,是全国的29.9%、全省的36.5%。同时,全市河网水质大部分为劣Ⅴ类标准,属典型的资源性、水质性双重缺水地区。
2.3 地形易涝不易旱
海宁市地形狭长,东宽西窄,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沿钱塘江地面高程在5.3~7.5m之间,北部沪杭铁路以北地面高程在3.5~5.2m之间,形成“南部易旱,北部易涝”的特点。随着“引江济太”工程、南排骨干河道的建成运行及市域内几座大型电力翻水站和与之配套灌溉泵站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抗旱能力已得到明显增强。但相对于抗旱能力的增强,由于受地面沉降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市排洪除涝能力却相对薄弱,形成了“易涝不易旱”的新特点。
2.4 水环境治理需要加强
在“南治旱、北治涝”的治水总方针指导下,海宁市广大人民群众先后创造了“轮番上工、推磨转圈”和“因地因时制宜、坚持四个结合”的河道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治水效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受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河道淤积和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退化,脏、乱、差、浅现象较为突出,引、排、蓄、供水等功能弱化,水环境仍不容乐观。
3 对生态河道建设的建议和设想
根据浙江省政府提出的“建万里清水河道,展江南水乡新貌”的号召,海宁市宜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围绕防灾减灾和改善水环境的目标,把生态河道建设作为全市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特别要认真贯彻“尊重自然、科学治水、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思路,力求走出了一条建设(修复)生态河道、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之路。
3.1 树立正确的河道建设理念
由于传统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措施主要采取护岸等硬化措施,分隔了水陆生物的连续性,影响了河道自净功能,对河道生态功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投资较大。因此,在编制规划时应将全市河网水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建设来考虑,强调功能与生态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逐步放弃传统非生态河道建设,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环境水利转变。
3.2 采取“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确定、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
首先将基本功能消失殆尽的部分骨干河道和农民居住集中、淤积堵水严重、水质问题突出、对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河道列为首批整治对象。这批河道整治方式先是通过上填(安全带)下挖(河底)边拓(河口)的方式使河道达到防洪和引、排水要求,再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植物绿化和水土保持措施,使河道能明显改善水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恢复河道原有基本功能。其次是抓好面广量大的农村镇村级生态河道建设,主要是疏尽淤泥,两岸采取以种树、造林、植被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着力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和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河道面貌。
3.3 走资源平衡、节约高效的综合整治路线
在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大量淤泥的出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而河道两侧的耕地都能堆放(堆高为淤泥沉积后20cm左右,不影响灌溉),能有效满足施工需要。因此,可采用以还田施肥为主,抬高圩堤、填平低洼等措施为辅的堆放措施。这种措施既保持了泥土资源的相对平衡,又能有效改善河道两侧耕地土壤,增加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清淤方式可主要采用成本最低,效率高、速度快,清淤彻底的泥浆泵进行水力冲挖。河道清淤时间尽量安排在每年冬春季节,以不影响每年的主粮食生产。在做好清淤工作的同时,同步实现植物水土保持措施。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就能有效稳定河道形态,大大降低淤积速度,在下轮河道整治中只要清淤就可以了,从而极大降低了建设投资,也避免了河道与耕地的主要矛盾,使生态河道的建设走上一条良性道路。
3.4 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
生态河道建设应按照“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亲近,和谐自然”的原则进行修复。一方面是通过对河道清淤,腾出水体空间,加大河流蓄水量,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河道两岸划出一定空间,以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保护边坡,防治水土流失。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大胆冲破常规束缚,应用“人工活木桩”原理,选择具有木桩作用的直根系植物来抵御常水位处的水流冲刷,下部配备水生植物以缓冲水流。并根据土质、水文条件及其变化情况来配置适宜的物种,实现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性。这样使河道整治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使河流廊道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使其具有健康性和可持续性。但实践证明:对于其中通航的高等级河道则仍宜采用护岸等防水土流失措施,或至少在河坡临水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水土流失措施,以减少船只过后形成船行波对河坡的冲刷而形成的大面积坍塌现象,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3.5 坚持建管并重,巩固整治成果
河道管理是充分发挥工程整治效益的关键。为此,应以巩固河道整治成果为出发点,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整治步伐的同时,坚持建管并重、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建立和完善河道长效保洁工作、河道日常巡查等管理机制。
4 结语
实施生态河道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为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一个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已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对海宁市这样人口稠密、河流众多的江南水乡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