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11-08-15吴彬
吴 彬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业及民用建筑之中,而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承载力和桥梁的安全使用功能。出现断桩,将会给工程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长。本文就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断桩的原因和一般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1 常见的断桩形式
1)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充填。因首批混凝土浇灌不成功而断桩,首批混凝土浇灌质量,是整个水下灌注混凝土桩的第一关键,由于导管下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坍落度大,流动性小,而未获成功,再灌时由于上层混凝土受孔内泥浆水的影响,使其呈砂、石子和夹泥层松散现象,就形成了断桩。2)塌方引起卡管而造成断桩。由于地质情况不了解,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从导管中下落时产生较大冲击,如土层质量不好,护壁质量较差,会使孔壁坍塌。坍塌的土方使导管的埋深增加,若提起不及时,将卡住导管,并长时间提不起导管,轻者造成断桩,重者导管被埋入孔内。3)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引起卡管而断桩。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地上混凝土的配合比有一定的区别。当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流动性过小时,进入导管内的混凝土不能及时挤出导管,一旦时间过长,混凝土在导管内初凝,提不出导管,或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或原灌注混凝土面上积上一层较厚的沉淀物,即造成断桩。4)起吊设备失灵造成断桩。导管升降是灌注混凝土桩成功的重要因素,若起吊设备在灌注混凝土中出现故障,轻者延误混凝土的灌注时间,重者造成断桩。5)导管内进水造成断桩。灌注混凝土桩的导管是由长 1.0m左右、厚 3.0 mm的钢板卷成的直径为 200 mm~350mm的导管组成的。导管之间连接时,一般用 5mm左右的橡皮止水,使每节导管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导管的要求是必须不漏水。特别是在灌注桩的底部时,水压力较大,若法兰盘不平,止水橡皮安装失误或老化,会造成导管内进水。钻孔里的泥浆一旦进入导管,大部分水泥随泥浆飘浮,使混凝土转变成砂、石子和沉淀物的混合体,且密度相当大,混凝土无法再继续浇筑,时间一久有可能断桩。6)桩身出现空洞体。原因是未采用“回顶”法灌注,而是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产生疏松、空洞现象。7)其他原因。灌注过程中因突降大雨,造成道路泥泞,进料困难,灌注工作受阻,进间过长,即有可能发生断桩。另外,导管埋深过大,起吊系统失灵和导管提漏,处理不及时也会造成断桩。
2 断桩的处理
断桩按其中断位置分为深层断桩和浅层断桩。中断灌注时,若混凝土面距孔口较远,称为深层断桩。距孔口较近,称为浅层断桩。深层断桩发生在开始灌注桩不久,混凝土面距孔底较近,而钢筋笼又埋深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应放弃灌桩,提出钢筋架,重新钻孔至原孔底,进行二次灌注。如果断桩出现在灌注一段时间后,钢筋笼架埋深较大,不能提出。应当提出导管,弃掉废料,排除导致断桩故障的同时,将小于钢筋笼直径的滚筒钻下至断桩处,并将泥浆及混凝土完全取净,进行第二次灌桩。
发生浅层的断桩,应采取沉井接桩法。首先用土填充钻孔,以不影响附近的施工,待混凝土完全凝结后进行处理。沉井是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构造物。处理前,准备与桩径相同内径的混凝土管,移至桩的设计位置,然后在井内挖土,使井筒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徐徐下沉,再接第二节井筒。节与节之间用钢筋绑扎,以免相错。直至下沉到断桩位置,对已经凝固的混凝土凿毛,清洗干净后进行接桩,连同混凝土管浇筑成一体。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谨慎小心,出现问题必须及时且合理的进行处理。
[1] 桥涵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桥梁工程[D].济南:山东大学,2004.
[3] 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6.
[5] 基础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6] 范晓龙,孙 皓,温俊萍.某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事故分析及处理[J].山西建筑,2009,35(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