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程预结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011-08-15李丽枝
李丽枝
0 引言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一个新建工程项目有初步设计方案应编制工程概算;施工图设计应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应编制竣工结算。工程概算是初步设计阶段所设计和核定的工程造价;工程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阶段所计算的工程造价;工程结算是按施工图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图纸进行修改,变更,工程量增减,材料代换,价格调整等发生变化后的工程造价。因此可知工程预算是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两者紧密相连。本人通过对审核工程项目的概算、预算、结算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一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一些方法。
1 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中的问题和原因
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所编制工程预结算理解上的问题
对编制工程预结算以及有关政策理解不透,执行中普遍存在的工程量编制的质量低劣,特别是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短,不能仔细地去看图纸,而且编制工程量清单人员参差不齐,造成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如果在审核中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投标人会利用错误的工程量采用不平衡报价,以在中标后通过索赔等手段在工程结算中获得额外的收益。
1.2 套用定额上的盲目性
编制人员对工程工作内容及项目特征描述不正确,乱套和重套定额。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工程工作内容没有作深入分析,定额包含什么,不包含什么没有搞清楚。
对此问题的对策是:在做预、结算前一定要认真看图,了解施工方案及工艺,以免有的项在套定额子目中哪个高就往哪个套。例如土建工程中,砌筑内墙脚手架套定额只能按楼房各层不同的高度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而不能套用整个楼房高的子目。另外还有多套重套子目时常发生。往往多套重套子目是指工程辅助性项目不应再套定额,例如安装工程中的卫生器具在套定额时已包括辅助项目如截止阀、连接管等,往往在套定额时,辅助项目又重复套。
1.3 套用相近子目中的差异性
在编制工程预结算中,有的工程项目在套定额时没有依据,自行套定额,自行定价缺乏依据。国家颁发的定额是依据标准设计图以及有关规范和常规的施工方法编制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的涌现,在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中发生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当今的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子目没有套用相近子目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可循,在套定额时不免带有不合理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把实际工程中发生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当地管理部门反映,由他们测定,增加补充定额,这样可以避免工程预结算不合理,建设单位也要慎重考虑,妥善解决这类问题。
1.4 编制人员水平
编制工程预结算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各种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编制工程预结算需要具备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责任性极强的编制人员去完成,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编制人员首先应认真看图,吃透设计要领,准确计算工程量,因为计算工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预结算的质量,而且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一个预结算编制人员的素质水平。计算工程量不准确有时是编制人员水平的问题,有时是编制人员专门加大了工程量为投标方获得更大的利润,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1)编制人员没有认真看图,马马虎虎,不认真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是多算了工程量就是少算了,要么重复算,要么漏项。2)由于从事预结算的编制人员相对缺乏,熟悉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定额的人比较少,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还有些编制人员仅仅通过短期的培训或边学边干,无证上岗,还有不懂业务,张冠李戴,临时搭班子,不分专业凑合着干,这样必定会影响计算工程量的准确性,影响工程预结算质量。3)编制人员不深入施工现场,不了解施工工艺,闭门造车,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想象来做,编制的预结算偏离实际工程。因此编制人员一定要深入现场,及时了解工程的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果不深入施工现场,只看图纸和认同工程施工人员的设计变更、签证来做工程预结算,这样算会偏离实际工程造价。4)有些编制人员思想觉悟不高,责任心不强或者不听从领导的旨意,不顾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甚至有的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弄虚作假,高估冒算,加大工程量等,使工程造价失控。
2 加强对工程预结算工作管理的建议
工程预结算的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工程预结算管理,为避免工程造价的重大问题发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工程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建立一套具体职责、分工明确又能起到监督作用的规章制度。编制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持证上岗,使预结算工作健康运行。2)要建立编制标价交底制度。编制交底主要明确三方面:a.施工图纸设计与结构技术要求。b.招标文件对标价的要求。c.拟选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技术组织措施等要求。这就要求从管理人员到具体编制预结算人员认真看图,熟悉图纸,使计算工程量准确,避免多算和少算。3)建立工程预结算复核制度。工程预结算编制完成后,除编制人员要对工程量、套定额、取费等仔细检查外,还应安排审核人员进行复核。特别是在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出错的可能性很大,通过复核过程来发现一些错误。例如计算量计算错误,漏项,计价不合适等存在的问题。4)建立完整的施工过程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来控制结算工程造价。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来设计没有预料的实际情况或者业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改变施工做法,材料,功能等以及施工图以外的不可预见的非常规的施工造成停工,窝工等需要工程变更。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最终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当中。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有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做好工程量的确认,如存在工程量清单中不包括的施工内容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将需要办理工程签证的内容落实清楚;其次编制人员审核变更或签证签字的内容是否清楚完整,手续是否齐全,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5)严格把握材料,设备采购价格的审核关。因为工程在建时,工程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成本的 63%,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编制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对大型设备,装饰材料要进行动态管理。例如电梯,空调设备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等在建筑预结算中材料成本占很大的比例,要建立完善材料信息体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动态情况,使材料、设备等价格合情合理。6)熟悉和了解合同条款。合同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编制预结算人员要熟悉鉴定的合同条款有关工程造价方面内容,利用合同条款来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全面履约,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当施工承包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可向施工承包方提出索赔,以免造成国家损失。7)编制预结算人员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掌握建筑法律、法规、定额子目以及施工规范、工艺、技术措施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了解建筑市场行情和发展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预结算存在的问题,以免对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迫在眉睫。编制工程预结算人员也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做一名合格的预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