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洞灌浆封堵施工技术研究

2011-08-15李润成蔡金丽

山西水利 2011年10期
关键词:富水隧洞水文地质

李润成,蔡金丽

(1.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02)

1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处于青藏、滇缅巨型构造带与川滇经向构造带复合部位的松潘—甘孜地槽褶皱带东南部。从展布的地质构造形迹看,该工程受近东西向(NWW—SEE)应力场控制,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展布的紧密复式褶皱和高倾角的压性走向断裂,受NNE向主构造线与横向(NWW—SEE)扭—张性断裂交叉网络的影响,构成了河间地块地下水的集水和导水网络。

洞线从西向东揭露的地层依次为T3—T2Z—T1—T2Z—T3—T2d等,为非可溶岩与可溶岩地层相间分布。按设计岩溶层组类型划分:T2Z为纯—不纯间层型中等岩溶化区,T2b为纯连续型较强岩溶化区;按含水层(组)划分:T2Z属中等—弱富水性,T2b为强富水性,T3属很弱富水(亦称相对隔水层)。按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划分:T2Z为西部溶隙—裂隙散流型Ⅳ水文地质单元,T2b为中部管道—裂隙汇流型Ⅰ水文地质单元。

本隧洞属强富水性地层,根据开挖洞段T2b和T2Z地层地下水出露特点分析,所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以渗滴水、线状渗水、岩溶裂隙与管道(溶洞)集中涌水、高压喷水等多种形式出现。大都从岩体结构面、溶蚀破碎带及断层、管道与溶洞中喷出。

上述水文地质现象表明:开挖掌子面逐渐远离向斜轴部和相对隔水层;由于前期富水段贮水已大量排泄,该构造单元潜水位大幅下降;大气降水补给量低于排放量。

通过观测隧洞开挖段发现,可溶岩地层富水性、岩溶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与设计预测有较大差异:一是T2Z地层由于紧靠火山岩T1地层,有不纯大理岩间层,岩相变化较大,但纯连型岩溶化层厚度一般大于100 m。揭露的岩溶发育程度和岩溶水富水性不亚于T2b地层。二是T2b地层总涌水量为2.90 m3/s,但揭露时T2Z地层看,两处瞬间涌水量是目前总量的3~6倍。三是按设计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划分,T2Z和T2b应同属管道—裂隙汇流型水文地质单元。由于二者处于各自特有的自然地理背景,导致岩溶地下水富集类型的差异明显。

2 灌浆堵水施工方案

地下水被揭露后予以封堵灌浆,其工程实例不多,也没可供参考的规范,尤其是在高压、大流量环境下钻孔灌浆,目前隧洞工程施工中遇到的较少,给灌浆工艺的把握及灌浆质量与验收标准控制带来极大难度,因此在隧洞灌浆施工过程中,尽量吸取成熟的灌浆经验,参考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洞内所揭露出的个别地段存在普遍渗漏水,出水形式众多的特点,拟采用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总体方案进行处理。一般富水区、富水区、强富水区的线状渗水、贯穿大裂隙出水,拟先对局部集中渗漏岩体结构面出水进行封堵,以保证出碴和下一道工序施工,减小施工安全隐患。待施工条件具备时再对全洞段进行高压固结灌浆施工。特强富水区的较大渗水拟采用引排封堵法,岩溶管道(溶洞)集中涌水段拟采用模袋灌浆封堵技术、索囊灌浆封堵技术、特种灌浆材料封堵技术对岩溶管道(溶洞)进行封堵,并最终进行隧洞高压固结灌浆。底板两侧及底板出水拟采用局部集中封堵,在边沟开挖至设计高程后,根据出水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封堵。

封堵灌浆所用的材料主要以水泥为主,当涌突水部位封堵难度较大时,视情况分别采用特种浆材和化学浆材。灌浆封堵最大压力按钻孔揭露水压力加上2.5 MPa进行控制。

通过灌浆封堵使出水洞段形成一个环状防渗固结体,既防止了高压水的浸入,又提高了出水洞段围岩的承载能力,保证了隧洞安全。

3 几点认识

第一,全面了解掌握隧洞地层岩性、构造,熟悉岩溶水发育情况及其出露特点,各种渗漏水涌水情况、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等,对制定堵水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第二,根据现场渗漏水情况,制定适宜的灌浆封堵方案,结合施工中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预案,在施工前,无论是从设计角度,还是从施工角度,都应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堵水方案,同时作多种预案备用,确保在遇到高压大流量涌水时有据可依,使堵水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装置。合理的机械设备配置是实现施工方案的根本保障。必须选择有针对性的机械设备和常规设备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必须选择有效的灌浆材料。在材料采购之前,尽可能对国内外有关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并采购少量材料到现场,根据现场地下水特点做对比试验,最终选择既经济又有效的材料。

第五,制定合理的施工工序。施工工序应该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来制定,同时结合现场施工特点综合考虑。

第六,配备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作为实施方案的主体,配备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培养懂灌浆堵水、并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是确保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第七,在遇到技术性难题时,多作专题性讨论会或专家咨询会,充分听取各方建议,从而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富水隧洞水文地质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富水砂卵石地层锚索施工工艺工法
超级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矿区富水性评价应用研究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工隧洞衬砌中的应用
掘进巷道构造富水性电法探测综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