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设计单位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2011-08-15周竹青

山西建筑 2011年3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技能单位

周竹青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设计单位作为“知识行业”之一,单位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一种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设计单位乃至其他所有单位当前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才一直是设计单位之间业务竞争的核心。如何积累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是每个设计单位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然而,现在设计单位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已成为设计单位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设计单位人力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设计单位职工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如:普通型员工相对富余,高素质的设计和管理人才匮乏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使得设计单位人才的总体素质令人担忧。

1)培训定位待明晰。培训的目的应该是满足单位长期发展的需要。目前,单位在培训前对需求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培训课程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导致培训需求不明确,使培训变成一种应急式、随意性的工作。同时,单位在经费紧张时,培训工作就相对减弱了。因而,培训项目未能与单位的长期发展目标完全和紧密地联系起来。

2)培训对象待纠正。职工培训主要是针对中基层干部及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忽视对高管层及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或者笼统培训管理层,这样,职工的素质愈来愈高,而高层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3)培训方法待改善。培训应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中心,关键在于改变学员的技能。在培训方法上,大多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老师讲,学员听”,从而产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职工失去对培训的兴趣。我们还需要研究能够切实改变学员技能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国外探索出的讨论式、讲演式、案例分析等培训方法值得借鉴。

4)与培训配套的监督机制待健全。通常培训的学员都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地参加到培训中去,单位也往往重视培训的前期准备、策划和选择过程,当进入实施阶段,培训开始后就很少有人过问,忽视了对培训的监督和沟通,直到结束时才进行简单的考试。培训过程中缺少监督和沟通造成事倍功半。

2 设计单位人力资源培训不足的成因分析

1)培训机制有待完善。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都处于原生态或自发成长状态,除了学校里学来的知识,主要就是靠单位老职工的“传帮带”以及自己在工作中边摸索边学习。单位缺少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长远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技术上很难站到国际或国内设计的前沿。

2)单位人力资源培训的观念亟待更新。在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上,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通过不断开发而不断增值的增量资源,更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像所有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只关注对其使用,而不考虑补给和折旧。应当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点投资与投入对象。

3 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1)建立健全正确的培训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价值导向和发展理念。与被动式培训相对应,主动式培训最根本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换言之,人是主动式培训的核心要素,人既是培训的过程,也是培训的目标。培训根据工作中人的需要而设立,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突击式、速成式的“培训”。与以往的培训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式培训是基于受训者在单位战略目标下合理范围内的自愿和兴趣。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受训者的能力,促进人和组织的协同发展。

2)建立合理的培训方法。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等综合因素,灵活、合理地运用培训方法。一项培训可以将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地运用培训方法,既可以消除培训的枯燥感,也可以使培训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a.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学习或补充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利于更好地领导、管理下级;提高管理人员在用人、决策、沟通、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根据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可以综合运用模拟法和游戏法等方法,注重对管理人员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b.在岗培训。主要方法有教练或实习法,是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常用的方法。让一个人通过实际做某项工作来学会某些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还有工作轮换和特别任务法都适用于在岗培训。也可设立助理职务,用于培养未来的高层管理人员。c.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培训。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侧重导向活动。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单位规章制度、工作内容、应尽职责、人员关系、单位的期望有所了解,使其尽快而顺利地融合到组织并投身到工作中,进入职位角色。

3)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训。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替代传统的物质资源优势。“以人为本”已逐渐成为所有单位的共识,人文因素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体竞争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良好的人文素养让人站在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高度看问题,十分有利于活跃、丰富和完善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人的见识水平,增强人的创造能力。单位职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越来越需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必须渗透于所有职工的内心之中。

4)完善和健全人员培训模式。a.从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向全方位培训。以往的培训,培训内容是针对一项具体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而进行的。而在现在乃至未来的培训中,除了要求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掌握沟通技巧、团队工作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甚至包括技术技能、领导艺术、人员管理、战略计划等各方面的知识。b.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查培训效果、培训目标实现的程度,可以提高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便于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采用的评价形式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郭京生,张立兴,潘 立.人员培训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胡 斌.现代企业员工职业化训练整体解决方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高文举.培训管理[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技能单位
高级技能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秣马厉兵强技能
协办单位
拼技能,享丰收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