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

2011-08-15田兴学孔劲松

山西建筑 2011年34期
关键词:结构层平整度面层

田兴学 孔劲松

路面平整度指的是道路表面竖向凹凸量的偏差值,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较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较差。

1 平整度特性及影响因素

1.1 平整度与道路效益

路面平整度是反映道路路况、道路使用功能及道路综合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平整度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以及路面所受冲击力的大小和使用寿命,不平整的道路表面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的振动作用,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影响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的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料的消耗,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油耗指标和平整度值的相关系数大约为0.6~0.7,与裂缝的相关系数0.4~0.8大致相同,较车辙深度的相关系数 0.5~0.6略大。道路平整度差,路面易积水,加速路面的水损坏,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增加道路养护费用。

1.2 平整度特性

路面平整度为道路质量指标,有其特殊的性质。首先,路面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的平整状况直接相关联,各结构层的平整状况又与各工序紧密相关,所以路面平整度是路面各结构层及各工序的效果之总和。其次,路面平整度的要求反映了道路整体状况,要求在道路修建及使用期间始终符合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规定的标准。再次,路面平整度在路面完工后就已确定,通常很难进行改善或弥补,路面平整度通过行车感觉很容易显示出来,明显地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功能。

1.3 检测方法

路面平整度主要采用3 m直尺或平整度测定仪进行测定,低等级公路主要采用3 m直尺,高速公路采用平整度测定仪较多,目前使用的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器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纵断面测定(直接式检测类),即测出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然后对测出的纵断面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第二类为车辆对路面的反应测定(响应式检测类),即测出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变化的力学响应,然后对测出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换算主要是通过对标准仪器测得的结果进行标定而得到的。通常第一类和第二类检测方法均可用于路面施工质量的验收与评价及路面周期性评价。第二类检测仪器一般需要借助于第一类检测仪器进行指标标定。

1.4 平整度影响因素

路面平整度受许多方面影响,外在因素为自然条件及交通条件,包括水文、地质、环境、交通量、车速等。内在因素主要受道路设计与施工所决定,如摊铺工艺,碾压工艺,横接缝处理,配合比设计,下承层病害等。另外受路基强度不均匀、结构断面的变化、修筑材料的非均质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路面结构强度的不均匀性,在荷载作用下导致路面变形不均匀,从而影响路面平整度。

2 平整度施工控制

为保证路面平整度要求,必须在设计与施工中精心控制。要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首先在做道路设计时要充分综合考虑路线走向的水文地质以及以后的道路运营等各个方面。另外,要取得优良的路面平整度,须依靠优良的施工装备,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经常和及时的养护来保证。

2.1 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对平整度的好坏也是决定性的。在施工前要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要处理好结构层结合、施工接缝、施工时间、交通管制和施工准备等工作。

2.1.1 结构层结合

从路基至路面面层,自下而上各层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平整度由路基底层逐层向上传递,因此要从路基施工时就对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在路基施工时,若对平整度不进行很好的控制,就造成路基平整度较差,施工基层时就会使基层铺筑厚度不均匀,压实时造成压实效果不均匀,平整度不好,平整度再从基层向面层传递,前面控制不好,到施工面层时再严格控制就来不及了,在施工面层时要想将原先平整度缺陷进行补救,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只有进行层层控制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路面平整度。

2.1.2 减少接缝

由于施工中断而形成的断面接缝是影响平整度的一大因素,特别是横断面接缝。接缝造成局部压实效果不一样,进而影响结构平整度。施工时,采用全幅摊铺施工来杜绝纵向接缝,若路面较宽,则采用两台摊铺机械相距一定距离同时进行作业,全幅一块进行压实。组织好拌合站、运料车辆、摊铺机之间的工作能力配合,尽量减少摊铺机在工作过程中停机现象,以减少不必要的横向接缝。

2.1.3 交通管制

在进行基层和面层施工时,要对施工段进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基层在施工及养生过程中,车辆若在上面行驶会对基层造成很大的破坏,必须杜绝一切车辆通行。面层施工时,施工段应严格进行封闭,压实完成后,因沥青路面温度仍较高,沥青混凝土还未形成强度,车辆通行难免将沥青混凝土石子带起,有时还会产生车辙,从而影响面层平整度,故在面层施工完后,仍应封闭一段时间交通,待沥青混凝土温度达到常温,完全稳定后再开放交通。

2.1.4 施工时间

基层施工时间控制有两个方面:

1)施工季节,施工季节决定施工时的大气温度,低温季节施工,结构层形成强度慢,对路面的平整度会产生一定影响,高温季节施工,水分蒸发较快,也会影响结构层平整度;

2)施工段施工时间,施工时间过长,影响结构层质量,同时影响平整度。油层施工时若大气温度较低,会造成沥青混凝土散热较快,造成碾压时温度不能达到要求,影响压实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车辙等病害。

2.1.5 施工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施工开始前,充分分析原料供应能力、拌合站拌合能力、运输车辆运送能力、摊铺设备摊铺能力、压实设备压实能力、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及各环节配合协调能力,做好施工各环节部署,使各个环节协调同步开展。对施工用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并让技术人员随时待命,以对施工时机械突发故障进行及时修理,保障施工的连续性。

2.2 施工机械

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尽量选用性能优良的机械,运输车辆要尽量选用大吨位的,摊铺设备尽量选用能全幅施工并带有平衡梁的,压实设备尽量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道路施工选择的各施工机械工作能力要相匹配,不然将造成窝工,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2.3 施工工艺

2.3.1 混凝土拌制

沥青混凝土的拌制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面层的铺筑。在沥青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除了实验检测的各项指标内容外,还应该包含各项指标在拌制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或波动性。质量不稳定的任何一种沥青混凝土,在规范机械化的流水作业施工中,都难以保证平整度标准。控制沥青混凝土质量及其波动范围,是保证铺筑层平整度的首要条件。

2.3.2 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凝土运输要选用与摊铺机相适应的运输车辆,运输车应为自卸车,车厢底板及周壁应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1∶3)混合液。在运输途中车上应用帆布覆盖,做好沥青混凝土的保温,以使运至现场的沥青混凝土温度满足施工要求。运输中尽量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2.3.3 混合料摊铺

摊铺作业的平整效果对铺筑层的最终平整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摊铺作业的平整效果除了与机械本身的性能及前述的基准控制等因素有关以外,主要取决于对摊铺机供料的均衡程度。运料车应避免碰撞摊铺机,摊铺机应保持匀速前进(前进速度通过试验段试验确定),以保持摊铺机供料的均衡,这样才能使摊铺厚度、密度均匀一致,这是保证平整度效果的基础。

2.3.4 混合料碾压

沥青面层的碾压是其成型的主要工序,也是确定路面面层平整度的最后一道工序。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温度:碾压的目的是为了使沥青混凝土获得最大密实度,并使铺筑层表面达到要求的平整度。沥青混凝土的控制温度决定着碾压效果。各阶段碾压作用的温度不应低于如下要求:初压105℃~120℃、复压70℃~105℃、终压55℃~70℃。

2)程序:碾压作业分三个阶段进行。初压是为了使混合料达到不发生水平位移的稳定状态,以便进一步复压时获得最大密实度,终压则是消除轮迹的最终成型碾压。碾压作业必须按下列规则进行:先边后中;由下而上(纵横坡);先静后振;碾压时驱动轮在前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已压部分行驶,绝对禁止任何机械车辆在未冷却的铺筑层上加速、制动、拐弯、调头、停置。

2.3.5 接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和减少接缝,但受摊铺宽度限制及各种原因造成的作业中断,工作缝的形成也难以避免,这成为影响铺筑层平整度最多的部位。在进行接缝时,要将接缝处已成型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尽量接近新铺筑沥青混凝土,再进行新沥青混凝土施工,尽量减小冷热不均造成的高程差异,影响工程整体平整度效果。

[1]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2]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4]药桂芳.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24):301-302.

猜你喜欢

结构层平整度面层
城市道路路面石灰土结构层设计合理性的分析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道路结构层整体抬高加固方案在S20大修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疲劳寿命的高模量材料结构层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