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深刻的教育变革
2011-08-15杨立军
杨立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8)
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对广播电视大学来说,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建设开放大学。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创办了 30多年,被国际公认为就是中国的开放大学,并且因其办学规模惊人而获得“巨型开放大学”之名。但是,电大在办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同时,却长期在夹缝中求生存,像一个戴着镣铐的舞者,艰难而痛苦。电大在大学办学自主权、学历教育办学层次、办学水准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大学相比,仍然处在一个相当尴尬、难堪的境地。因此,当《纲要》微言大义地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时,让人不得不敬佩起草者和决策者的智慧。仅仅六个字,既没有否定电大实际就是开放大学的历史事实,也没有忽略电大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还有很大差距的客观现实,同时又没有说明如何办好开放大学,暗示我们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所以,当各级电大都满腔热情地建设开放大学的时候,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翻牌和华丽的转身,而是一个理念纠集、机制冲突、利益博弈的过程,其中有国际潮流与本土模式的相互交融,有战略选择与现实考量的彼此妥协,有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的矛盾交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也许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背后隐藏着的是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变数,就像“一艘行驶在大海上却要重建的大船”,无疑是一个艰难而又惊心动魄的过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当中,我们必须多一点大局观、前瞻性和辩证法,多关注实质性的东西,把握住趋势和方向,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是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发展轨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远程教育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1969年建立的英国开放大学首先开创了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的新局面并取得了成功经验,随之,日本放送大学、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开放大学、泰国素可泰开放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开放大学、伊朗培亚米·诺尔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台湾空中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著名的开放大学或远程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还成立了国际远距离开放教育理事会 (ICDE)和亚洲开放大学协会 (AAOU)等国际组织。正是在世界远程教育发展潮流的影响之下,经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和决策,借鉴英国开放大学模式,于 1979年建立了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大学。
由于受英国开放大学的影响,电大一开始办学,就表现出与传统教育迥然不同的开放特征。一是教育对象开放,学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择优录取学员;二是办学体系开放,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街道,经批准都可以举办电大教学班,形成了开放的办学网络;三是教学资源开放,通过广播电视播出课程,无论是否电大学生,只要愿意都可参与学习,教学资源社会共享;四是学业制度的开放,学业考核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证书。
1988年 5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明确指出电大是一个 “远距离教育系统”,确定了全国电大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和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
1993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995年 8月,国家教委转发了《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电大的发展总目标是,通过扩大开放办学程度,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为更多的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把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这是官方在确定电大发展方向和目标时,首次使用了“开放大学”的概念。
1995年 8月,国家教委批准电大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进行教育改革试点。“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完全用开放教育的理念进行设计,采取开放办学的制度和办法,学生以自学或收听收看必要的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课为主,不组班教学,接受适当的个别化教学辅导,实行完全学分制和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 5年,累计注册 49万多人,促进了电大办学的开放,推进了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
1996年 4月,全国电大在安徽黄山召开会议,共商电大教育面向 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大计。会议对国家教委批转的《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的若干重要问题形成了共识,明确了电大教育面向 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基本思路,号召全国电大为到 20世纪末至 21世纪初,实现把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的总目标而奋斗。会议提出了电大教育跨世纪发展“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的两大命题,指出“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是发展总目标的两大显著特征。
1999年 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要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4月,教育部发文批准中央电大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从实践上加快推进了面向全国的远程开放大学的建设步伐。8月,教育部又转发了《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意见》提出电大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在下世纪(21世纪)初将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总目标,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可靠的教学质量,在与普通高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共同构建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开放教育试点是遵循远程开放教育基本规律,按照建设中国开放大学的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实现了电大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 3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又依托全国电大系统,建立了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和延伸了电大的功能,形成了电大办学与服务并举的新格局。
2008年1月31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她在讲话中指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伟大实践,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创举,广播电视大学为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我国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她要求广播电视大学要坚持“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2008年 2月,教育部转发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提出“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是,按照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总目标,把电大系统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一流的远程教学资源、一流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一流的远程教育教学研究、一流的远程教育队伍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综合办学实力居于世界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前列。
2010年 7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纲要》强调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此前的 5月份,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全国电大党委书记校长会上讲话指出,“根据《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电大教育未来的发展,应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着眼于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发挥系统整体办学优势,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努力把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要求电大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围绕在现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基础上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国家远程开放大学,加强探索和实践。
回顾广播电视大学 3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轨迹,那就是广播电视大学始终自觉地朝着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方向而不懈努力。在实践探索层面,从早期举办的自学视听生教育,中期举办的注册视听生教育,到近十多年来举办的开放教育,无不体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征。在发展目标的定位层面,从 1995年确定把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到 1999年提出把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到建校 30周年时提出“努力把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都是把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都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可以说,建设开放大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现实要求,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是必然选择。
二、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是一场深刻复杂的教育变革
有一种观点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就是开放大学,“有开放大学之实,无开放大学之名”。电大建校 30周年之际,中央电大英文校名已正式更为 COU(中国开放大学)。最近,教育部正在研究以中央电大为基础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方案,已经批准挂牌的上海等几个省级开放大学也都依托于电大来建设。由此看来,从电大到开放大学,似乎就是“翻牌”、“正名”而已。但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电大距离真正的开放大学还有很远的距离,目前在很多问题上还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从国际上看,开放大学在办学自主权、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上与普通大学甚至名牌高校没有多大差异,英国开放大学办学实力名列全英大学前十名,香港公开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国的电大或者今后的开放大学,在这些核心问题上差距实在太大了。在国内,电大长期沦为“五大”之列,不入主流,建设开放大学,政府能否给予其大学应有的办学自主权,电大自身又是否具备承担和行使这些主权的能力,这还都是问题。
此次《纲要》出台,提的是“办好开放大学”,普遍的解读是不是新办,而是在已有基础上办得更好,这个基础就是电大。这样的理解应该是对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办好。这涉及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对国家而言,能否给予开放大学高等教育法早已规定的大学办学的六大自主权;对电大而言,是否具备了办好开放大学的条件和能力。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
1986年 3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暂停招收自学视听生的通知》,决定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停止招收自学视听生,电大从创办以来实行的自主招生制度被取消,办学受到严格的计划控制,办学规模持续下降。1995年开始的注册视听生试点实行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电大系统负责办学和教学,自学考试系统负责组织课程考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系统客观存在的利益冲突,“教考分离”变成了“教考脱节”,考试通过率对办学造成很大困扰,试点举步维艰。1999年开始的开放教育试点虽然取得很大成功,全国电大在校生规模达到 200多万人,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教学及学习支持服务工作都有很大提高,但中央电大至今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省级电大甚至没有专科发证权。这既不适应电大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对远程开放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中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水准和声誉。因此,办好开放大学,从政府层面来说,首先应该切实解决好开放大学的体制问题和办学自主权问题,明确界定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职能,赋予开放大学基本的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学历教育的办学资格,最好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为开放大学提供必要的保障。
《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等战略构想,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大学的三大任务是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远程教育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未来开放大学的任务大概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除了要解决办学体制、办学自主权等重大问题,还必须积极应对面临的外部、内部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普通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民办教育的崛起和高校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教育市场的竞争,将会给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非学历培训已成为日益活跃的教育竞争市场,随着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重点大学的介入和民营培训机构的发展,及其在市场定位、项目开发、品牌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对未来开放大学拓展非学历教育市场,推动非学历教育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在国家整个教育体制改革和电大推进开放的进程中,电大系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电大系统不断被分化弱化的趋势,影响了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加大了规范管理的难度。电大在队伍、资源、机制等方面与事业发展的不适应,也成为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和办好开放大学的制约因素。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克服这些方面的不适应,也是建设开放大学所要正视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任为民,施志毅.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