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成活率影响因素及其综合效益分析*
2011-08-15宋海燕
宋海燕
(定边县马莲滩苗圃,陕西榆林 718600)
沙柳(Salix psammophila),别名北沙柳,属杨柳科柳属落叶丛生灌木或小乔木,耐寒、耐旱、耐风沙、抗沙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通过种子和扦插繁殖,适当沙压和平茬更新,很快形成灌丛[1],在流动、半流动沙丘甚至形成纯沙柳群落[2-3]。自然分布主要在鄂尔多斯市的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陕西榆林地区、宁夏河东地区、青海、甘肃、新疆等地[4]。沙柳是沙区人工栽培最广泛、经济效益较好的生态经济灌木树种之一,也是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边缘和半流动沙丘分布最广的灌木型先锋树种[2],也是优良固沙树种。
沙柳是沙区重要的灌木资源,由于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分布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作为优质家畜饲料,牧民的生活燃料,以及生产刨花板、纤维板、造纸等的重要原料。因此,探讨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沙柳的综合效益,对促进沙柳大面积防风固沙造林以及沙柳综合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沙柳概况
沙柳是我国沙荒地区和黄土丘陵地区造林的优选树种,干旱沙漠地区绿化的先锋树种,具有优良的固沙保土作用。在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分布面积十分广阔,主产于陕北榆林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和榆阳等县(区)风沙地带。但目前榆林市各林业部门还没有关于沙柳面积的准确报道。从有关资料获悉靖边县种植沙柳有4万hm2左右,神木尔林兔镇保存沙柳面积1.33万hm2,榆阳区现有沙柳种植面积20多万hm2。
随着“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沙柳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其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日趋明显,也成为保证榆林大漠纸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原料。随着大漠纸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鄂尔多斯沙产业的迅猛发展,榆林沙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 沙柳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造林的目的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而沙柳作为沙区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必须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采取综合的造林治沙技术抑制流动沙丘的移动,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沙埋,提高流动沙地固沙造林效果,以达到固沙造林的预期目的。
2.1 流动沙丘不同部位对沙柳成活率的影响
沙地造林是防沙治沙工作中最重要的生物措施。但由于沙地水分条件的限制,科学合理的造林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沙柳喜光、耐旱,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沙柳根系分布趋于向坡上部生长的特性,以“分区治理、突出重点、适度造林”的现代防沙治沙理念,充分利用沙地已有植被的活力和恢复能力[5-6],将沙丘顶部到中上部作为沙丘中下部的水源补给区,重点在沙丘中到下部进行沙柳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度,发挥沙柳的防风固沙作用,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达到自我恢复、协调发展的目标。
2.2 不同造林模式对沙柳成活率的影响
从野外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沙柳适宜在平缓覆沙地、沙埋区或流动沙地中下部生长。在沙化土地治理过程中,不同的造林模式对沙柳成活率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态学、林学、生态经济学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根据沙丘地形地貌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造林模式建立固沙阻沙林带,适度恢复沙地植被,降低风蚀、沙移。在沙丘起伏较大,沙地流动强烈的区域,沙柳造林是一种单纯沙柳治沙模式[7]。通常采取2 m×4 m的品字形配置方式,逐渐演变成行间距为2.5 m两行一带,带间距为4~6 m的行间品字形配置方式。这种造林模式的优点是造林后沙柳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固定流沙的作用。
2.3 采用深栽方法可以提高沙柳抗旱能力
旱生性根系的发达程度是植物抗旱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沙柳造林选用3~4年生的健壮种条,采取机械开沟或人工挖坑深栽措施,促使沙柳萌发更多的不定根,有效的增加沙柳地下部分的深度、广度和生物量,增强沙柳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增强沙柳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提高沙柳成活率,促进沙柳的抗旱性,从而引起地上部分的覆盖面积和生物量较浅栽沙柳都有了明显的增加[8]。
3 沙柳综合效益分析
沙柳在农林牧和其他行业均具有多种效益,归结起来可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加以评价。
3.1 生态效益
沙柳是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主要乡土树种,也是当地主要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利用其抗风蚀沙埋优良特性,可在流动沙丘的迎风坡或背风坡脚、丘间低地营造防风固沙林,降低风速,阻止沙丘流动,减少风沙危害。新种植沙柳在3~4年内即可形成地上枝叶繁茂、地下根系发达的灌丛,沙柳林则形成纵横交错的防护林带或林网,有效的防治流动沙丘的前移,改善区域环境[9]。随着沙柳的生长,地表粗糙度增加,近地表风速降低,使风沙流的结构发生变化,土壤风蚀减缓,流沙被固定,沙地肥力、理化性质逐渐改善,植物种类、植物覆盖度逐渐增加,沙地气候也有所改善。近年来,榆林大漠纸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鄂尔多斯沙柳产业的迅猛发展,沙柳种植面积呈现扩大的趋势,生态效益总体上得到改善和进一步加强。为此,沙柳的防风固沙生态效益和沙柳产业发展也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3.2 经济效益
沙柳及沙柳产业的发展带给沙区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种植沙柳的农牧民在沙柳平茬后出售的枝条获得的直接经济收入。如鄂尔多斯天骄公司每年因收购沙柳支付给农牧民的资金多达1 000多万元,这些收入对于当地农牧民改善生活生产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0]。通过沙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拓宽了收入渠道,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增加国家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等。目前,榆林有年产10万t的大漠纸业沙柳制浆造纸生产线,鄂尔多斯有以沙柳为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厂、刨花板厂、纸浆造纸厂以及正在建设的生物质能源发电厂,这些厂家在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当地运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增加了富余劳动力和运输行业的经济收入。
3.3 社会效益
榆林沙区经过长期的荒漠化治理,筛选出了沙柳、紫穗槐、樟子松等优良的生态治理树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沙柳作为荒漠化治理的先锋树种之一,为治理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沙柳产业形成规模之前,沙柳平茬复壮后的柳条仅作为薪炭林和家畜饲料,经济利用价值不高,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随着榆林及周边地区造纸业的发展,促进了沙柳人工造林和集约化经营,沙柳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经营沙柳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带给榆林沙区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健康发展[1]。总之,沙柳防风固沙林的营造和平茬复壮产生的柳条对于沙柳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物质资源,同时调动了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沙柳生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沙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发挥,加快了榆林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带动区域生态建设和沙柳产业的良性发展。
[1] 安 保,白永祥,田志.沙柳生物学特性与造林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3(4):24-26.
[2] 董 鸣.陆地生态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3] 刘瑛心.中国沙漠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 丁志刚,任安海,苏亮明.浅谈沙柳的生物学特性、自然分布及平茬复壮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4):36-37,39.
[5] 王治国,辛在柱.流动沙丘沙柳分区造林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3):18-20.
[6] 杨埃清,越文斌,张彦,等.毛乌素沙地沙柳不同季节造林试验研究初报[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7(3):17-18.
[7] 杨埃清,张 彦,贾志增,等.沙柳林营造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6(1):17-19,13.
[8] 原鹏飞,丁国栋,赵 奎.流动沙丘沙埋对沙柳生长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53-55
[9] 高 飞,高 永,高 强,等.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7(2):39-42.
[10]王文才,吴兆军,云继业,等.沙柳与鄂尔多斯沙区机关年纪发展关系[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