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2011-08-15
据30个网点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度四川省禁用农药的使用得到了有效遏制,蔬菜、食用菌、水果和茶叶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较好,合格率稳步提升。
一、监测数量
2010年,四川省在30个县共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和茶叶4大类产品10887个样品,样品数量比上年增加3762个。其中,在30个监测县共抽检样品1170个,样品数量比上年增力130个,增幅为12.5%;检测参数较2009年有所增加,其中,蔬菜、水果检测农残参数由20项增加到25项,食用菌在只检测荧光增白物质的基础上新增检测11项农残参数,茶叶新增检测参数重金属铅。抽样数量逐年增大,监测项目不断增加,监测结果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二、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度,四川省蔬菜抽检合格率比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水果提高1个百分点,食用菌提高5个百分点,茶叶提高1.3个百分点。
三、原因分析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四川省从2009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当前高风险投入品和农产品为重点,全面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突出抓好春秋农资打假,将整治活动与日常指导、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着力源头综合治理。全省2009~2010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4万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0余万个次,整治重点地区1万多个次,查处案件3097起,查获不合格农资83万公斤。通过整治,有效遏制禁限用农药使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受到教育,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2010年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44项,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66万亩。同年,四川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加快四川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规划全省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全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7个,绿色食品192个,有机农产品6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通过标准化实施示范,带动农户按标生产,促进了安全优质农产品数量不断增长。
三是全面加强检验监测。2010年,开展省级监测15次,全年抽样总数增加到10887个,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3万余个。四川省农业厅坚持监测结果会商、排名、通报、致函和检打联动机制,对问题突出产品和产地,行分类指导、对症下药、督促整改。绝大多数市州接到通报后,积极整改,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观。
(四川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