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文/郑洁
□文/郑 洁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大规模的跨国并购案频频发生,并购战略有了一定的发展,并购的金额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企业都试图进行跨国并购。同时,我国政府也提出了“走出去”政策,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了机遇。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数目在不断地扩大。2003年中海油继收购里海油田股权之后,又在5月斥资5.43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公司天然气项目5.3%的股份,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购买澳大利亚天然气资源的中国公司。另外,TCL集团、海尔集团、万向集团等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10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金额达到了380亿美元。其中,资源行业在我国海外并购中占据主导地位,采矿、金属以及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的跨国并购数目达67宗,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不断加大海外并购的投资,但其成功案例却只有近1/3。2005年3月份,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中石化2008年12月15日以每股30.58美元收购坦根依卡石油公司,却由于定价的失误而最终失败。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
二、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效应分析
为适应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以推动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在全球有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我国大型企业都在海外寻找并购机遇,以求通过并购获得资金及技术等,但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积极效应。首先,由于跨国并购是与海外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及技术经验的公司合作,这有助于解决部分国企脱困的问题,使我国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其次,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后,将参与东道国市场的竞争,提高企业的效率,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技术外溢,加速技术在企业间的流动,从而更好地掌握先进技术以及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的质量;再次,跨国并购将有利于企业的劳动者待遇和技能的提高。通过跨国并购,我国企业将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待遇,还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科研结构的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的科研人员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最后,将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的投资风险。我国企业还能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商誉、新产品、新技术和整套先进的设备。另外,可通过并购当地企业,在当地的企业进行投资生产,绕过贸易壁垒,从而扩大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占有份额。
(二)消极效应。首先,跨国并购将使国内部分人员失业,在完成跨国并购后的第一步就是进行企业间的整合,由于国外的高管理水平以及对技术的高要求,使得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我国企业的部分员工将由于自身技术水平的低下而失业,进而导致我国失业率的上升;第二,企业之间对优秀员工的竞争加剧。由于跨国并购是海外公司和国内公司的融合,因此将加剧企业之间对优秀人才的竞争;第三,并购后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致并购最终失败,这使得我国其他企业的并购计划受阻。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全方位地分析跨国并购所带来的效应,以使我国企业成功地完成并购。
三、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并购战略不合理。企业并购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并购获得对方的核心资源,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战略。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较为复杂,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不是在一个完全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所以在跨国并购的进程中不能完全按照价值进行分析和遵循商业规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填补技术空白和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为由的前提下进行跨国并购,但是并未做出详细的并购策略以致在跨国并购中不但没有盈利,反而大大地增加了风险。
(二)企业整合能力较弱。并购之后,并购方企业和目标方企业将面临一段整合期,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实现经营管理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协同。在这个整合过程中,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使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互补,不能使各项资源真正的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的共享补充将导致并购失败。从联想并购案产生的亏损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事先没有做好整合计划,在并购后处理冲突的方式也欠妥等因素使得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均未达到预期效果。这显现出我国企业的整合能力较弱,特别缺乏国际经营经验水平的管理团队,在并购后不能有效的、合理的管理而导致并购整合失败。
(三)跨国并购人才匮乏。由于跨国并购人才的缺乏,在跨国并购的谈判中我国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如中铝并购力拓的功败垂成,就是由于3个月窗口期内市场环境的变化,最终使中铝的并购以失败告终。另外,我国企业的公关和传播能力较为欠缺。我国企业在收购过程中通常采用比较低调甚至沉默的做法,而在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做法将会导致我国企业在国外企业面前失去信任而丧失并购的好机会。
(四)金融保险体系不完善。在海外并购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可能遭遇到各种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政治风险将涉及到东道国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因东道国局势恶化而无法实现的货币汇兑等情况。然而,我国还未建立完备的海外投资保险体系,不仅缺乏有关海外并购保护的法律法规,而且也未成立官方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缺乏有力的保险体系的保障。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另外,政府的审批制度过于僵化,导致很多具有进行跨国并购实力的企业无法进行并购。
四、优化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
由于我国的跨国并购起步晚,在许多方面都没有完善,因此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使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获得更多的盈利。
(一)建立跨国并购战略体系。在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战略是首位的,由于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不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参与竞争的,所以在跨国并购中总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我国企业应完善跨国并购战略体系,以协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完成跨国并购,并能进行有效地整合以使我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升企业整合力。在西方国家的公司并购理论中,公司的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即公司并购时所呈现的两个公司合并后的总效能大于合并前各公司效能之和的现象。在并购之后,并购方企业和目标方企业将面临一段整合期,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实现经营管理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协同。因此,我国企业应提升企业的整合力,有效地完成企业并购整合,进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三)培养跨国并购人才。由于我国企业欠缺并购技巧以及谈判经验,使得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大都失败。如,公关的欠缺使得海尔跨国并购美泰克失利,海尔的沉默使美国公众认为海尔在回避问题,最终导致了海尔的败北。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培养相关的跨国并购人才,以在谈判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主导权。
(四)建立金融保险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海外并购浪潮的侵袭,我国政府应加大建立金融保险体系的力度,在政策上保护我国企业,如海外投资法等。我国政府应建立官方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在东道国发生政治变动等风险时能把损失减到最低。
另外,我国政府应放宽跨国并购的审批制度,使有能力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走出去。我国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世界产业寡头瓜分和占领全球市场的“新寡头市场”,这个环境下成功企业的特点为:全球扩张、市场垄断、超大规模以及技术领先。而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风”,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国企业应把握并购时机,通过并购去获得各种廉价的营销渠道、技术以及有价值的品牌。
[1]寇小林.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探讨.商场现代化,2011.
[2]王昱.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际经贸,2009.
[3]叶建木.跨国并购:驱动、风险与规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