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小城市资源型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原因分析
2011-08-15陈海燕
□文/陈海燕 陈 龙
我国西部一些中小城市主要依托自有资源的初级开采等资源型经济维系地区经济增长,其中以采矿业、煤炭业经济最为典型。目前,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着转型的趋势,依靠资源型经济发展的中小型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发展接续产业,在社会行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布局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才能实现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依靠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西部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要完成转型升级十分困难,探究其转型升级困难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缺乏统一的转型规划
对于依赖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西部中小城市而言,当地政府对转型升级的统一规划重大。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只有政府统一提前规划,才能使各职能部门和各个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有章可循。这些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竭城市衰”的厄运,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做到未雨绸缪、规划长远。但目前西部很多中小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些地区的政府在转型方面虽然做了一些设计,比如一些城市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列入规划;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减免税政策;对企业在用电用水方面给予了适当的补贴优惠等。但总体看来,仍然缺乏统一部署,这样即使企业和政府具有了转型升级的认识高度,但由于缺乏整体的统一规划,导致转型升级仍处于初级阶段,显得盲目,无章可循。
二、资源型经济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导致地方更多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转型升级问题
资源型经济是随自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经济。一个地区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可利用程度也是受到限制的。现在西部中小城市GDP构成和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的是资源型经济,即使不进行转型升级,短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这就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转型升级问题。中国现有矿业城市按其开采年限,可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种情况。城市建市时间20年以内的属于幼年期,20~50年之间,步入中年期;超过50年,进入了老年期。西部中小城市的矿业发展时间不足20年,基本都属于幼年期。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力和生活方式,一个城市也有其少年、中年和老年期,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资源是西部一些中小城市当前发展的立身之本,资源型经济带动下的城市得以笑傲天下,依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些城市大多过分依赖资源的开发,只是在扩大资源开发规模上下工夫的多,在资源的深度加工上做得文章少,对本地优势资源以外的接续产业涉猎更少。靠山吃山,过分依赖资源的想法和做法非常有市场,结果养成了思维的定势与惰性,限制了发展的途径和空间,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格格不入。要想使这些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彻底摒弃注重眼前经济利益的认识,未雨绸缪,尽早对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进行规划。否则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今天可能就是西部资源型中小城市的明天。
三、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不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不到位
企业是转型的主体,只有对转型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转型才能顺利进行。现实的情况是虽然大多数企业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费用非常可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侥幸心理。西部中小城市利税大户都是资源型企业,而其中大多数属于招商引资引入的,经营者不是本地人,有时难免存在着经济利益至上的开发思想,对于开采过程中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无暇顾及或者是故意回避,从而造成采富弃贫等现象出现,造成自然资源浪费和破坏。而实际上,自然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考虑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除了企业自身的自觉行为外,还要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同时,利用国家、省(自治区)、市、旗县各级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四、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刚性成为转型升级的障碍
西部中小城市三种产业结构的比例往往表现为失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些城市GDP的构成过分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畸形。而且资源型产业都属于中间投入型产业,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后向关联度低,前向关联度高,乘数效应小,难以带动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限制了资源型产业对地方的关联带动作用,使得城市经济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转产难度大,造成畸形的城市经济结构。此外大量沉淀成本的存在使资源型产业结构呈现刚性,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设备、钻井、洞室等资产约占固定资产总量的35%,资源性固定资产具有很高的技术利用锁定性,这部分资产不能完全回收利用,很少能转作它用,形成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加大了企业退出资源行业的机会成本,也就缺少了进入其他行业和市场必要的固定资本的支撑,只能低效率地运营,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刚性,使资源性产业的退出存在很大障碍。
五、资源型企业解决了地区大量的失业人口就业问题
依靠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西部中小城市在过去的旧体制下积累起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下岗失业人员是地方就业的巨大负担,他们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掌握的技术水平有限,再就业困难。现有的资源型企业在改制转制的过程中接收了大部分下岗失业工人,为减除地方就业压力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企业要完成转型,过去的工人面临新一轮的上岗考验,对这部分工人的再就业培训的费用也较高,很多工人不具备再学习、再就业的能力,所以就业负担不能提前解除,就难以实现转型。如果在转型升级条件不成熟情况下强行升级会导致各方面配套措施跟不上,新增的就业人口也同时面临新一轮的就业挑战。
六、转型技术成本高,政府投入不足
创新是转型的灵魂,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通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资源产业链条,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二是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来源于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要想保持区域经济的长盛不衰,必须在某主导资源型产业走向衰落时,及时培育出新的主导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保持长久的竞争实力;三是开辟新的市场进而拉动相关产业的演进,科技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产品性能或提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来创造需求。市场需求的改变会转化为一系列的产业需求,从而对众多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但现实中完成转型需要的创新技术资金缺口非常大。政府在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的补贴等方面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投入较少。
七、突出的地区GDP增速和财政贡献掩盖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
西部中小城市目前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快速的经济增长的势头使人们很容易忽视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对转型升级造成障碍。现行GDP核算只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未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代价。这种代价一是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二是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加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自然资源开采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高估的GDP掩盖了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导致资源型经济大行其道,升级困难,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