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备“三顾茅庐”辨*

2011-08-15胡以存

关键词:刘表荆州刘备

胡以存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刘备“三顾茅庐”辨*

胡以存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刘备“三顾茅庐”实有其事,《魏略》及《袁子》所载诸葛亮择主的异闻并非信史。刘备、诸葛亮的相互选择各有原因:与荆州士族关系密切的诸葛亮,代表荆州在野集团的利益支持刘备;客居荆州的刘备通过诸葛亮与荆州士族结盟,因为诸葛亮既能代表荆州在野集团的利益,同时,客居者的身份又不至于危及自己的根本。双方利益的诉求决定了“三顾茅庐”的必然性。

刘备;诸葛亮;“三顾茅庐 ”;利益

建安十二年 (公元 207年),已名动天下、兼皇叔之尊、47岁的左将军刘备,三次前往隆中草庐,拜访荆州既无显赫名声、亦无实际功绩的一介布衣、时年 27岁的诸葛亮。在他一再诚恳地敦请下,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并出山许其“驱驰”。千百年来,“三顾茅庐”一直被视为求贤的典范,无数士人都渴望这样的机遇。

刘备“三顾茅庐”,有论者怀疑其真实性,但更多论者肯定了“三顾茅庐”的必然性。在已有的解读中,论者或依传统观念赞叹刘备礼贤下士,并有方家进而推断,人才是《三国演义》的主题;亦有论者从诸葛亮的角度,称赞诸葛亮心系汉室;更有人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将曹操、孙权、刘备等集团当成“公司”,而把诸葛亮择主看成是一次“求职”,颇具新意①。但是,这些考察过多地强调了当事人的主观性,而对他们背后的集团利益诉求没有作充分的阐释。

一、“三顾茅庐”异说辨析

刘备三顾茅庐敦请诸葛亮出山,见诸史籍记载,亦为多数论者所认同。今人孙文礼先生对此多方面加以辨析:“此文可与书中其他多处文字相印证,又陈寿本是蜀人,对蜀地之事较为熟悉,因而此说为学界所认同。一般说来,刘备访请诸葛亮往返几次且屡屡碰壁,知情者必然不少;又诸葛亮身为蜀汉重臣,其出身来源必然为朝野所议论,而他本人也十分看重,不必虚饰。依此,既能体现作为君主的刘备礼贤下士、赤诚待人的个性,又能突出作为臣子的诸葛亮的卓越才华和深受信任的特殊地位。”[1]孙先生的辨析是令人信服的。

但也有文献对此持异说,裴松之注引《魏略》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2]913

《魏略》的作者鱼豢是关中人,仕于魏,限于见闻,再加上魏蜀对峙的偏见,《魏略》记魏事精审而于蜀汉记载殊多不实,裴松之已有所批驳②。偏见与局限,于敌国史臣修史在所难免。

历史上,“北行见备 ”确有其人。《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徐庶为“单家子 ”,早年“好任侠击剑 ”,后来弃武从文,“折节学问 ”[2]914。既非世家子弟,又不知名于当世。以刘备枭雄之姿,徐庶如果没有显示出过人才干,是很难得到器重的。再说,既然徐庶主动北行,勇于自见,则用世之心昭然若揭。以徐庶之能,在缺少谋士的刘备手下献计献策,脱颖而出,自是常理。

《魏略》在记徐庶一事亦有传闻失实之处,称刘备溃败率众南逃时,徐庶与诸葛亮犹跟随其后,直到徐母被曹军掳获,徐庶才离开刘备北投曹操。对这段经历,《魏略》则云:“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2]914石韬与徐庶后来均仕于魏,见诸陈寿《三国志》,然鱼豢于徐庶投刘备一事,或讳言或失载。以诸葛亮与徐庶的密切关系③,则“北行见备”一段公案,鱼豢误闻误记亦在情理之中。

客居荆州的北方士人甚多,但大都思念北方故土,独徐庶与诸葛亮追随刘备。作为诸葛亮的好友,陈寿明确记载徐庶主动前去拜访刘备,并深受先主器重,是可信的。受到刘备重视的徐庶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便顺理成章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正是前有司马徽的推荐,后有徐庶的颂扬,这才有了“三顾茅庐”。若是诸葛亮主动投靠,在荆州寄人篱下的刘备怎么可能会把与荆州大族关系密切的诸葛亮“以诸生意待之”呢?

又据裴松之引《袁子》,诸葛亮似乎有投顺孙权的可能,“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2]916考《江表传 》云:

(诸葛瑾)在南郡,人有密谗瑾者。此语颇流闻于外……权报曰:“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子瑜答孤曰:‘弟亮以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其言足贯神明。”[2]1233

既然是“此语颇流闻于外”,看来这件事在当时很引起过一阵猜疑,袁孝尼所言不知是否即此事。诸葛亮在赤壁战前赴吴结盟,为孙权所赏识,想利用诸葛瑾的关系把他留下,是可以理解的。诸葛亮没有改投孙权,除诸葛瑾所说的原因外,恐怕还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诸葛亮代表着荆州士族的利益,与江东大族有冲突之处;第二,江东孙氏,限于划江自保,尽管周瑜、鲁肃等人以建功立业自许,但受江东大族的掣肘,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这同诸葛亮的志向不符;第三,诸葛瑾在江东已受重用,诸葛亮必受限制,因为无论是江东大族还是孙氏,都不可能允许诸葛氏势力过于强大。所谓“不能尽亮”,大抵如此。《袁子》所云“亮不肯留”者,亦因亮以备部属身份出使江东之故,同于诸葛瑾所言“弟之不留”,故而孝尼所记,必在三顾之后明矣④。裴松之虽然引录袁孝尼的说法以备异闻,但他自己并不相信,正是他态度审慎之处。

二、荆州势力的分化与选择

既然我们肯定“三顾茅庐”的可信,那么,隐藏在这个行为之后的,究竟是什么呢?“三顾茅庐”并不单纯是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的个人行为,而是两个政治集团的“联姻”。

诸葛亮在荆州,很快便融入荆州当地社会关系网中。按丁宝斋先生的说法:“诸葛亮一家与襄阳大姓家族之间,有姻亲关系、同窗好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跟随刘备、诸葛亮入仕蜀汉而成为臣属、僚佐的关系。”[3]关于这点方家论述甚多,兹不赘述。

融入荆州利益集团之中的诸葛亮,不像王粲等汲汲于北返故里。好友孟公威欲北归,诸葛亮劝阻道:“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⑤但是,有着如此广泛的社会关系的诸葛亮,并未出仕,而是仍旧选择了高卧隆中,待时而动,这是由荆州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荆州刘表政权的根基并不深厚牢固,从一开始,刘表便只能依靠荆州部分世家大族尤其是蔡氏、蒯氏等势力,而不能团结所有的力量,荆州世家大族的分裂,甚至部分地反映在刘表两个儿子刘琦与刘琮的斗争中。刘琮受蔡氏支持,而刘琦则寻找另外的帮助。“深器亮”的刘琦为了在父母、兄弟、权臣威逼之下安身,屡次向诸葛亮寻求“自安之术”。以刘琦的地位,却向诸葛亮咨询关涉身家性命的大事,可见诸葛亮的重要性,亦可视为刘琦向蔡、蒯之外的荆州豪族寻求帮助的信号。刘琦后来同刘备走到一起,是顺理成章的。

这是当时荆州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王晓毅先生曾作过分析:“当时的荆州地区,既存在着以刘表为核心的政治当权派集团,蒯越、蔡瑁、韩嵩、傅巽、刘先、宋衷等人是骨干分子;又存在着以庞德公为代表的地方在野名士集团,司马徽、庞统、诸葛亮、徐庶、石韬等青年名士在其周围。”[4]在野名士成员关系十分密切,而以庞德公与司马徽为核心。庞德公许“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庞统少不知名,庞德公使其访司马徽,“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2]953。成员之间的交往见诸史籍的有向朗、马良等。《三国志》载:“(向)朗少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直、韩德高、庞士元皆亲善”;“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2]1010。《三国志·廖立传》云:“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2]997

这个集团中的代表性人物,如庞德公、司马徽及黄承彦等,都不与刘表合作。据《襄阳耆旧记》记载,庞德公被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刘表“乃自往候之 ”,德公犹不应 ,“表乃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托言采药,因不知所在”[5]。颖川人司马徽是荆州官学中宗师级的人物,“人谓刘表曰:‘司马德操 ,奇士也 ,但未遇耳。’表后见之 ,曰:‘世闲人为妄语,此直小书生耳。’其智而能愚皆此类”[6]。荆州士族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黄承彦,尽管与刘表连襟,亦无仕宦经历见诸史籍。

刘表“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阽危,必有谗慝间其中者”[2]655,以诸葛亮之明,当然不会夤缘钻剌,仕宦于荆州。高卧隆中待时而动,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不光是诸葛亮个人的行为,也代表了这个集团的意向。随着北方时局逐渐明朗,坐守荆州的刘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此时,蒯越、韩嵩等荆州实力派皆劝刘表服从曹操,刘表犹疑未定。在野的荆州士族将目光转向了北方军阀刘备。

刘备在袁绍被击溃后,于建安六年 (201年)投奔刘表,此时荆州安定,人才繁盛。收买人心是刘备的强项,在徐州时他因得到糜氏、陈氏等大族的支持得以接陶谦为州牧,后来又据徐州叛曹。来到荆州后,刘备仍然发挥他的这个优势,“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2]876。刘表的疑心不无道理,据《三国志 ·伊籍传》载,伊籍是刘表的同乡,又在荆州为官,却与刘备“常往来自托”,后来随之入蜀,深受刘备信任。

据《襄阳记 》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 ,曰 :‘诸葛孔明 、庞士元也。’”[2]913以司马德操的威望与地位,刘备前去拜访并不意外,难得的是司马德操居然一改平日的谨慎小心,主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与庞统⑥。司马徽难道不明白刘表对刘备的防范之心吗?

刘备去拜访司马徽,是否想延揽他为己所用?按他一贯的作风,这种可能性极大。刘备去“访世事”,司马徽答“识时务者在乎俊杰”,那所谓的“世事”为何,岂不是很明了吗?司马徽最终没有跟随刘备,但他却推荐了诸葛亮与庞统。事实证明,司马徽推荐的这两个人,对刘备的事业有着绝非寻常的意义,几乎可以代表整个荆州在野士族的鼎力支持。

刘备刚到荆州时,诸葛亮还很年轻 (21岁),来到荆州时间不长,大约刚刚同蒯氏、庞氏结亲,与徐庶等师事司马徽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刘备当然不会知道、更不会关注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推想起来,诸葛亮被司马徽许为“卧龙”应该是稍晚的事情,此时他已在荆州立下脚跟,学问日进,为荆州士人所瞩目。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裴松之根据《出师表》推断为建安十二年 (公元 207年),诸葛亮时年 27岁。“三顾茅庐”,应该是刘备看到荆州情况日益危急,不由得加紧活动。而荆州士族,也因迫在眉睫的危机分化更为激烈。蔡氏、蒯氏等既得利益者及北方士人是欢迎曹操的⑦。以庞德公等人为代表的在野集团,在曹操军事压力下与刘备走得越来越近,刘备访贤于司马德操及司马德操推荐诸葛亮、庞统二人,都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

三、三顾何以是草庐

以刘备政治经验之丰,他当然对诸葛亮及庞统的背景了然于胸。但意味深长的是,司马德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与庞统,而诸葛亮与庞统得到的待遇却迥乎不同:与充满传奇与理想光环的“三顾茅庐”相比,庞统获得刘备重视要坎坷得多。

被司马德操许为“南州士人之冠冕”、又为庞德公“从子”,庞统出仕较诸葛亮早。他作过南郡功曹,赤壁战后,周瑜领南郡,他还曾作为属官送周瑜丧至东吴,在东吴颇有盛名。后刘备借得荆州,庞统也只是一个耒阳令,而且后来还被免官。最后,居然是东吴大将鲁肃向刘备修书荐举 (附带着还有诸葛亮的作用,“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但怎么看似乎都不是主要原因),由刘备亲自考察,这才重用庞统,“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同样作为司马德操所荐举,为何刘备对诸葛亮与庞统的差别如此之大呢?对于庞统而言,根本看不到司马德操的推荐在刘备那儿发挥任何作用,难道刘备根本不重视司马德操的评价,所以“三顾茅庐”也不可信吗?

根本的原因,在于刘备的取舍。尽管司马德操把诸葛亮、庞统当作荆州青年才俊的代表来推荐,但是,诸葛亮与庞统二人在荆州的根基、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诸葛亮本为琅邪人,汉末大乱中因叔父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前往投靠刘表。诸葛氏本不是汉末著名的高门大姓,来到荆州之后,是诸葛亮主动融入到荆州势力集团之中,他娶黄承彦的女儿,与刘表及蔡氏拉上关系,又分别将两个姐姐嫁与蒯氏与庞氏,不仅与在野势力关系密切,而且与当权集团也关系匪浅。这种姻亲关系,正如恩格斯的论断,“对于骑士或男爵,像对于王公一样,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7]

与荆州豪门有密切的联系,但在荆州并无任何实际的根基,这是诸葛亮与庞统 (以及马良、向朗等荆州本土才俊)的关键区别。同孙吴政权由淮泗集团入主江东一样,刘备也是以客军身份寄居荆州,如何处理主客关系,这是一个极端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在半生闯荡中,刘备也具备了一定的势力,但组成刘备心腹集团的,无论是关羽、张飞、赵云,还是糜竺、孙乾等,都不具备主掌全局的素质。刘备想要取得荆州利益集团的支持而又不会被架空甚至是取代,就势必要寻找一个能拉拢荆州利益集团而又不会威胁自身地位的关键人物。这个理想的人物,便是诸葛亮。

之所以选中诸葛亮而不是庞统或其他任何人,是因为诸葛亮确实已成为荆州利益集团的重要节点,刘备拉拢了诸葛亮,就可以凭借诸葛亮的社会关系,达到与荆州在野集团结成联盟的目的。而被刘备选中的荆州利益集团的代表者——诸葛亮,并不能完全代表与掌握荆州利益集团,因为他自己也只是一个客居者,而不是真正的荆州土著豪门大族。

在吴、蜀两个客居集团政权中,对本地利益集团的利用与打压,一直是个很敏感的问题。田余庆先生论及到的李严兴废,也是将其与蜀汉主客集团之间的矛盾联系起来考察[8](巧合的是,作为益州利益集团的代表加以吸纳团结的李严,也不是本土人士,而是客居益州的荆州人)。这个因素,在未入益州之前,刘备接管荆州时便已加考虑了。

建安十六年,刘备受刘璋邀请入蜀,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镇守荆州,而带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入益。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直跟随刘备,是元从集团的核心,也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心腹,以之守卫荆州,自然是为了高枕无忧,但完全排斥荆州人士,难免会引起疑议,故而让诸葛亮亦留守荆州⑧。而刘备带走入蜀的庞统、黄忠、魏延⑨、马谡、陈震、霍峻等,全是荆州人士。实际上,随同刘备入蜀的荆州人士,远不止此数人,仅仅依据延熙四年杨戏所作的《季汉辅臣赞》里的统计,便还有邓方、辅匡、刘邕、张存、习桢、冯习、张南等。

当然,刘备之所以选中诸葛亮作为突破口,除了诸葛亮的身份之外,他的才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诸葛亮高卧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目的是观察时局,待机而动。这一点不仅可以证诸“隆中对”,亦可从他对刘琦的安排窥见一斑。刘琦向诸葛亮求自安之计,诸葛亮以申生与重耳作喻,教他出守江夏。这固然是诸葛亮为刘琦安排的出路,但何尝不可以视为诸葛亮伏下的一支奇兵呢?刘备当阳大败,诸葛亮出使江东,谈到自己的军力时说:“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2]915,刘备的嫡系全部收拢来才万人,不过与刘琦的势力相当。关羽收集残兵败将,刘琦所领的却是生力军。可见,尽管诸葛亮没有主动归附刘备,但他并不是庸碌无为地困守在隆中作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魏略》误记,非为无因。

得到大儒司马德操的推荐,再加另一个推荐人徐庶的才能为他所亲见,故而刘备对诸葛亮不可能不重视。建安十二年 (公元 207年),在曹魏大军即将南下入侵荆州的前夜,47岁的左将军刘备,从新野南下前去拜访 27岁的诸葛亮。无论刘备的目的为何,总之,他去了三次,礼贤下士的形象也因之确立了。

四、余论

从文献记载与历史进程两方面看,刘备“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司马徽、徐庶等人的推荐是不可或缺的,但诸葛亮身后所代表的荆襄豪族的势力亦不可小觑。事实上,在实现“跨有荆、益”的过程中,无论是赤壁战后刘备“借荆州”,还是蜀汉在益州立国⑩,荆州士族 (以及作为荆州士族领袖的诸葛亮)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三顾茅庐”之时,当依于荆州无尺土之资的刘备,得到诸葛亮及荆州士族的支持,确实有如鱼得水之感。

当然,以当世英雄的名望及左将军之尊,去拜访一个小自己 20岁而未有任何实际业绩的年轻人,刘备这一举措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也为“三顾茅庐”赢得了绚丽夺目的光环。由此,“三顾茅庐”千百年来一直被渴求得到重用的士人视为君臣际遇的典范,在他们的理想中不断地被重新描述。

注 释

① 可参阅于朝贵《一部形象生动的人才学教科书》(载《三国演义学刊》1985年第 1辑)、孟祥才《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 5期)、王仕军《诸葛亮投刘备的深层原因——经济学角度的粗略解读》(载《学习月刊》2006年第 8期)等相关文章。

② 记蜀汉事,《魏略》有过于荒诞者,如记后主的奇遇,被裴松之评为“以事相验,理不得然。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余言,异也”(《三国志·后主传》)。《魏略》亦有不同于本传者,如记姜维降蜀事,裴松之评为“此语与本传不同”(《三国志·姜维传》),记孔明死时安排,裴松之评曰“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三国志·魏延传》)。

③ 徐庶南客荆州,“与诸葛亮特相善”。诸葛亮为蜀相后,回忆起知交,对徐庶思念赞叹不已,一则曰“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此不惑”(《三国志·董和传》);再则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三国志·董和传》)其情谊之笃,可见一斑。时人对此皆有所闻,亦合常情。

④ 刘表“外宽内忌”,作为亲戚的诸葛亮,即使有江东孙氏重臣张昭的推荐,似乎也不应该如此贸然地前去拜见孙权,更不应该让人有所耳闻,毕竟荆州与江东孙氏结怨极深。

⑤ 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魏略》)。

⑥ 据《司马徽别传》载:“(司马徽)有人伦鉴识,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辩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

⑦ 蔡瑁少时即与曹操有旧,归曹以后,尽管“为时人所贱”,但曹操仍然青眼有加,官封“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至于蒯越,先助刘表定荆州,归顺曹操以后,曹操在写给荀彧的信中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三国志·刘表传》)荆州名士韩嵩,早就被拜为侍中,授零陵太守,荆州平定后,更被曹操授予大鸿胪的印绶。(《三国志·刘表传》)

⑧ 马良在诸葛亮入蜀时亦留在荆州,但马上被召为左将军掾,其弟马谡则随刘备入蜀。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亦指出,刘备信任关羽甚于信任诸葛亮。

⑨ 义阳人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经历不详。

⑩ 当然,荆州士人在刘备伐吴一役中也起到了重大作用,参见拙文《诸葛亮为何感叹法正——谈谈诸葛亮在伐吴问题上的处境》,《文史知识》2010年第 3期。

[1] 孙文礼.“三顾茅庐”相关问题考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2):62.

[2]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丁宝斋.诸葛亮与汉末襄阳大姓[J].文史哲,1999(6):45.

[4] 王晓毅.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文化[J].孔子研究,1994(1):45.

[5]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校注[M].舒焚,张林川,校注.武汉:荆楚书社,1986:38-39.

[6]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6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思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77.

[8] 田余庆.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M]//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

The D iscr im ination of Paying Three Visits to the Cottage by L IU Bei

HU Yicun

(Normal School,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Hubei 435003)

Paying Three Visits to the Cottage byLiu Bei is indeed the case.The recordation that ZHU Geliang set outmaster by"Wei lue"and"Yuan Zi"is not true.The alliance between ZHU Ge-liang and L IU Bei is important to each other.ZHU Ge-liang that is on nobility’s behalf in Jinzhou supported L IU Bei,and L IU Beiwanted to obtain the alliance.The mutual demands of interestsmade the alliance inevitable.

L I U bei;ZHU Ge-liang;Paying Three Visits to the Cottage;interest

K207

A

1671-7422(2011)02-0065-06

10.3969/j.ISSN.1671-7422.2011.02.016

2011-01-2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三国题材的穿越类玄幻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09b416;黄石理工学院课题“民间历史知识体系初探”,项目编号:2009yjr79B。

胡以存 (1971— ),男,湖北英山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及历史的研究。

(责任编辑 尹春霞)

猜你喜欢

刘表荆州刘备
读懂刘备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刘表: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刘备与徐州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虎狼之地难中立
刘备的爱
刘表托孤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