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创新与风险补偿机制研究
2011-08-15张卫东
□文/张卫东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创新与风险补偿机制研究
□文/张卫东
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对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保险和风险补偿保障体制提出对策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流程;风险补偿机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是具有专门的高新技术人才,知识与技术较为密集,其从事的日常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专业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企业,从创业开始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实际上是高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过程,是从实验室的成果到走向市场的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对资金需求以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其采用的融资方式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是一种具有很强周期性的动态融资过程。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需资金规模较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这样小规模资金提供贷款的成本偏高,甚至可能使贷款的边际收益为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风险性和高失败率也是风险厌恶型银行为之提供贷款的另一大障碍。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只能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
(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金融缺口存在刚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靠自己的能力,这种金融缺口很难缩小。加上自身信用短缺,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建立起有效的担保体系,造成了银企之间互相缺乏信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刚性的融资障碍,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高科技产品投资大,投资周期长,且贷款流动性差。由于高科技企业技术与产品以及市场的高风险性,资金所有者或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上普遍采取谨慎性原则,不愿承担较高风险,中小企业融资代价较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较难。
(四)融资制度安排低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一般最短也要经过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有的甚至要半年左右,这让生产周期短,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望而生畏,而且贷款即使申请到也往往成了明日黄花。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和风险补偿创新
(一)构建基于融资流程创新的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是一种综合评价,其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充分体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要求,既要用定量的方法去判断,也要用定性的方法去分析。因此,通过从探讨和解析理论出发,分析一般企业信用的影响要素,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来研究,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二)政府的宏观导向及政策突破
首先,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各项政策扶持力度。第一,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立法,从国家的高度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建立制度;第二,成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管理机构;第三,建立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组织体系;第四,建立能够为中小企业银行有效服务的辅助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很重要的是信用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有政府出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以降低投资主体的信息收集成本和融资主体的道德风险。
其次,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导向作用。第一,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拓展。应当创造条件适当引入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或国外的机构投资者,有效扩大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从而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更多风险投资的支持;第二,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主流化。在风险资本组织形式上,目前宜以公司制风险投资机构为主,逐步引入有限合伙制基金形式,在风险投资机构内部,注重设计有效的法人治理机构;第三,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再次,发展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第一,从现有政策性银行派生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部门,并通过立法强制,保证政策性银行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第二,新设政策性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允许地方财政发债或担保发债,解决地方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
(三)构建以政策性银行为核心的融资体系。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失效,从而需要市场以外的力量予以介入或干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政府在管理中小企业上具有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推荐经营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给政策性银行机构,贷款后还可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这很好地弥补了银行在信息方面的不足。
(四)构建以商业银行为基础的间接融资体系。首先,建立起一个以民营中小银行为核心的多元化的间接融资体系。因此,政府应首先尽快以立法的形式来确保中小企业的利益和融资渠道的畅通,工作的重点应当逐步转到对中小银行机构的监管上来;其次,融资制度的创新。包括银行担保业务的创新和信用评级体系的创新;再次,融资工具的创新。包括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融资租赁的创新和银行期权的创新。
(五)构建资本市场融资体系。构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直接融资体系主要是建立覆盖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特别是在技术产权交易基础上建立的场外交易市场。不同层级的资本市场,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融资规模和允许使用的资金交易方式,依靠各自适用的制度框架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以计算处理因信息不完全而带来的潜在的放贷风险。资本市场的层级越高,融资规模越大,需要披露的信息量越多,融资风险也就越大。资本市场层级结构跨越了非正式的银行制度和正式的银行制度的连接点,形成了一种涵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资金交易方式,并在地理意义上按融资规模由小到大向外扩展的倒金字塔式的空间结构。
(六)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构建。创业者或业主完全依靠个人力量为企业融资,包括个人积蓄和向亲戚朋友借钱,是创办企业的首选资金来源。除业主筹资外,亦可动员员工筹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自我融资,即是以部门管理,员工都投资,以入股的形式进行融资,这样公司流动资金增加,有利于公司设备的增加和厂房的扩建。
三、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保险和风险补偿保障体制对策建议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障体系建设,在现有相对开放的金融体制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融资信用保障体系。
(一)科技保险介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科技保险是科技与保险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是要开发产品,制定措施,出台鼓励科技保险创新发展的支持政策;二是要统筹考虑,稳步推进,实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
(二)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内部监控系统。
(三)加速建立外部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由国家通过税收等法律、政策积极引导,促进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的建立;另一方面由各商业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组织,采用会员制,由感兴趣的中小企业参加组建中小企业联合会,定期对其信用情况进行排序、公布。
(四)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开展财务代理业务。金融机构通过财务代理这种长期、连续同中小企业打交道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取企业在资金运用方面的信息,准确把握企业的资信情况。
(五)建立最接近于中小企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信息不完全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由于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同中小企业可以保持零距离接触,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了解被投资人所从事的经营活动、财富状况、社会关系等,从而取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优势。
(六)加速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因此,在妥善处理好融资信息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信用担保是进一步解决银行惜贷问题的有效方式。
[1]程全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
[2]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5.2.
[3]邓彦.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5.
F83
A
(作者单位:河北省科技管理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