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2011-08-15何秀贤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贷款资金财务

何秀贤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何秀贤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经历了一个生源扩招、新校区建设的规模扩张期。学校建设高峰期过后的还本付息压力已使部分高职院校举步维艰,教学、科研的正常经费无法保障,在建工程后续资金难以为继,面对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对此,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和管理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化解。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因资金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资金使用效果差而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给投资者带来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存在财务风险,高职院校同样存在财务风险。就高职院校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主要是规模扩张后带来的还本付息风险。对此,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和管理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化解,否则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会对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负债经营,当负债投资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率时,企业获得负财务杠杆效应,降低了股东的投资收益率。如果经营不善,一旦发生亏损时,则直接耗损股东资本,直至导致企业破产。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学校是社会公益组织而非盈利组织,其经费主要应由国家财政拨款。但是,近年来由于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严重不足,学校为了发展只能寻求向银行贷款或向社会集资。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近几年通过合并升格而成立的,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普遍都经历了一个生源扩招、新校区建设的规模扩张期。扩招导致新校区建设中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一系列刚性支出,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和社会引资。

学校与企业不同,学校负债建设不能追求投资收益,没有资金造血功能,其偿债能力主要来源于有限的学费收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尤其如此。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高峰过后,却面对着巨大的还款压力,除正常每年付息外,目前大部分融资进入还本期,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已使部分高职院校举步维艰,教学、科研的正常经费无法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由于资金不足严重滞后,在建工程、配套工程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效益差,面对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今后生源的逐年减少,财务风险将显得更为突出,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局面。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

近年来,由于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成倍地增长,而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严重不足,学校为了发展只能寻求向银行贷款或向社会集资。沉重的债务负担,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导致学校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

(二)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形成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由于受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决策者们没有树立起应有的风险意识,新校区建设中盲目攀比,没有量力而行,建设项目缺少科学论证,重复建设,浪费严重;加之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缺位,使各高职院校向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随意性很大。这就造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建设规模过大、负债规模超越了自己的偿债能力,给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三、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强化风险意识,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要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决策时要考虑风险因素和防范的办法,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价机制、风险对策决策机制和信息传递及责任机制,将风险管理纳入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

(二)加强债务管理

1.科学规划,适度举债。学校的基本建设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攀比。建设项目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偿债能力等因素,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在进行贷款决策时,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今后的偿债能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论证贷款的可行性,确定合适的贷款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和还款计划,周密论证,严格控制,将学校的债务负担降至最低。

2.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对已到位的贷款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原则,保证贷款资金用在既定的项目上。贷款资金要根据项目的进度分步到位,防止贷款不足而影响项目的进度或者贷款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应注意不同贷款种类的组合,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在贷款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应实行严格的会计核算及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贷款项目或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要加强对资产使用的监督管理,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和评价,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3.科学规划负债期限,合理安排资金投入时间,严格安排还款。根据学校的近远期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负债计划。正确分析财务状况、偿还能力,将长、中、短期负债有效地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落实还款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增收措施,广开财源,增强偿债能力

1.财政拨款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所以首先要争取政府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应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偿还高校建设中的基本建设贷款,这是化解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

2.学费收入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学校偿还银行贷款的主要资金保障。各高职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费收入管理,确保学费收入按期足额到位。要将招生管理、后勤服务、困难资助等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以提高学生入学报到率和交费率,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用足、用好,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按时发放到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学费的拖欠。

3.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包括引进企业资金,与企业合作办学,接受企业或个人的捐赠等。学校通过改革可将部分后勤服务功能社会化,引入社会资金办学,以缓解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4.充分利用教学师资、教学设施、科研开发等资源优势,通过为企业培训职工、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科研开发、教学设施出租等手段,在为社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收入。

(四)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1.加强预算管理,科学地编制财务预算。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管理原则。安排预算支出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按管理层次将控制支出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各级预算执行单位,通过各个部门子目标的完成,来保障单位总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的执行和完成。

2.加强日常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合理调度和有效控制,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配置,形成合理的资金流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实施严格的经费支出审批制度、内部审核制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费用开支定额(标准),并将定额(标准)落实到部门,通过定额(标准)管理控制经费支出。平时要精打细算,勤俭办事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唯有如此,才能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五)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高职院校的监管,严格审批建设项目和融资方案,建立起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经费监管运行机制,严防各高职院校盲目发展,超越自身能力建设,促进各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 王崇保.高校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防范措施[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2] 赵国忠.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之对策[J].当代经济,2009,(1).

2010-11-15

何秀贤(1957-),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贷款资金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