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2011-08-15张志坚高乃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政治课课外教学模式

张志坚,高乃云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 61004.)

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张志坚,高乃云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 61004.)

在 2.世纪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课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理念,这一教学模式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思想政治课;课堂同步;课外异步

教学的创新集中体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从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出发,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笔者在近三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对“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思考,认为这种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建立了以“互动”观念为核心的新型范式;强化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性与启发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理念,多渠道地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一个“悖论”现象的反思

在 2.世纪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不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部门和广大的思政课老师,在每个场合都强调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并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以期待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从人财物的投入到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手段和保障等方面给予极大支持。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对“概论”课这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远不如对专业课重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1],作为学生的一方之所以并不完全买账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教学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很多的逃课现象,“人在曹营心在汉”者甚多,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通过近三年对我校部分班级同学的交流,对形成这一“悖论”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矛盾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加大了多元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分裂与冲突。各种文化体系、价值观之间的激烈碰撞,一方面激活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其自主意识和多元化意识日益发展。同时,多元文化观与价值观的思维取向与传统的思政课教育及其倡导的一元价值观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教学模式的陈旧落后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质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复性造成一些学生的厌学心理。内容的重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学与中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二是各门思想政治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反映在学生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对考试存在“容易过关”的幻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付了事。

三是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和考试方法的机械化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学习”和“应付考试”。传统的教学和考试方式,一方面,教师唱“独角戏”,孤掌难鸣;另一方面,学生“被动挨打”,很难有自我发挥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师生各自“在水一方”,难以形成真正的互动交流,教学的实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二、“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特点

“课堂同步”教学和“课外异步”教学是完整统一的教学过程的两个环节。“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

一是“课堂同步”教学阶段。师生在同一时空条件下进行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正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回答国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整个教学过程,运用课堂讨论、教师答学生问、由学生主讲几个问题等形式活跃课堂,最后由教师及时总结。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师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对话和交流。主要形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把授课内容的一个方面让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出来。当代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应该给他们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从而让大学生喜欢上这门课。这种教学方法以小组集体的形式出现,评委由学生选出,当场打分。这样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同时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他们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课外异步”教学阶段,也就是第二课堂即社会实践环节。这个阶段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对老师给定的课外思考的选择、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自主决定。教师既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概论”课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接触的人和事无疑是更生动真实的教材。通过各种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开展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式学习,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概论”课社会实践环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校园,为了配合第一课堂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二是在假期,教师制定暑期社会调查参考选题,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结合“概论”课程内容,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自主寻找调研单位,到市场或社区调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有主题、有思路、有成果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或专题报告,教师从中筛选出优秀的论文编辑出版论文集。

总的来看,“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制约着课外实践活动的效果;同时,后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实践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信息反馈,也为教师下一阶段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依据。

“课堂同步”和“课外异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改变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从被动的“让我学”改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较好地实现了枯燥的政治理论进头脑的教育目的。

2.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提问。有利于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学生之间进一步相互了解,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了师生的人际关系,突出了沟通和民主。师生双向互动,平等对话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社会交往人格。

51为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其敏锐的观察力提出新的观点,为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给予了新的启迪。

三、该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课堂同步”教学和“课外异步”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经过三年来的局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和该模式本身的不成熟性,只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尝试,如课堂讨论、师生双向提问、课外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辩论赛等。

这些实践主要表现在:(1)在课堂讨论中,就“联系实际,说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大学生怎样才能很好就业?”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每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撰写了发言提纲。(2)在课堂辩论赛中,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利大还是弊大”、“大学生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等问题展开辩论;(3)许多同学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其参加校内外辩论赛和演讲比赛,2008级彝学院辩论小组取得校级辩论赛亚军的好成绩。(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受学生之邀,担任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教师,为学生举行文化讲座,参加讲演协会活动,并担任点评嘉宾。(5)这三年来本教研室编著了《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学习十七大优秀论文集》、《团结凝聚民族魂》等论文集,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事例,既证明了思想政治课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的重要指导作用,也侧面证明了“课堂同步”教学和“课外异步”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课外异步”教学中如何保证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指导;二是一部分学生的课外作业相互抄袭和“网络抄袭”现象如何杜绝;三是如何克服课外书目数量不够,无法保证学生“人手一册”的问题;四是教师课外工作量加大如何计算工作量的问题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抹杀这种模式的优点,事实上这些问题通过研究和探讨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创新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熊晓琳.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60.

G642.0

A

1001-7836(201.)09-0074-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9.032

201.-02-2.

张志坚 (1972-),男,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乃云 (1981-),男,四川大邑人,讲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课课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