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应用与思考

2011-08-15洋,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案例内容课堂教学

杨 洋,李 锬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应用与思考

杨 洋,李 锬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思考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应用中的五个问题:课堂导入对学生背景的适应性,导入内容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课堂导入中的问题设置与解答,课堂导入的时间控制和频率控制,多种课堂导入方法的结合。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链接起来。

教学;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1]。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2]。

关于课堂导入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小学教学为多。罗长春总结了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质疑导入、头脑风暴导入四种方法[3]。其中故事导入、质疑导入(有文献称之为悬念导入)为普遍接受的导入方法。此外,杨文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提到了画—画导入、阅读导入、音乐导入等方法[4]。郭岩在英语教学中提到了预习导入、问答形式导入、背景知识导入、举例导入、表演式导入、讨论式导入、演讲式导入等[5]。华中科技大学高利芬老师提到了比较导入法、幽默情景假设导入法、热点话题导入法等[6]。

笔者结合高校本科教育特点以及管理专业特点,设计了一套课堂导入方法体系,并应用到本科教学中,包括知识导入、案例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等多种课堂导入方法。在课程结束时,笔者又针对各类课堂导入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共回收问卷 42份),听取学生的建议并总结经验。归纳起来,笔者认为,有五点问题值得思考。

一、课堂导入对学生背景的适应性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某种方法对某种情况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它可能就不是最优的方法[7]。因此,课堂导入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而有所差异。

(1)课堂导入对学生专业的适应性。一般来说,对于理工科的学生,采用问题型、知识启发型课堂导入方法效果较好;而对于文科学生,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更灵活,可选择的范围也更广一些。以笔者所在的管理专业为例:管理类专业更倾向于培养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因此,从专业知识、管理案例,到生活体验、人文历史,都可以应用到课堂导入中去。而且,由于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也是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形式。

(2)课堂导入对学生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即使相同专业的学生,针对不同学位,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中提到本科生要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硕士研究生要能够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博士研究生要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对于本科生教学的课堂导入当以实践和应用为主,比如案例导入、故事导入等;而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课堂导入当以前沿理论为主,比如学术文献导入或问题导入。

二、导入内容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

课堂导入是为课堂主体讲授服务的,因此导入的内容必须与接下来的讲授内容相关联。那种仅仅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入并不是好的导入。一般而言,课堂导入内容与主体讲授内容之间的包含关系可以分为三大形式:

(1)集中式——课堂导入内容与接下来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相呼应,即利用课堂导入来引起学生对教学部分内容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听完整堂课。根据这部分所在位置又可以细分为:与开始内容相呼应、与中间内容相呼应、与结尾内容相呼应。

(2)发散式——课堂导入内容包含的范围很广,而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只是其范围中的一部分。即先给学生画一个很大的圈,让其对整个圈感兴趣,然后聚焦于一点来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3)要领式——课堂导入表达了接下来整堂课内容的要领,两者一一对应。

三、课堂导入中的问题设置与解答

问题式导入法是一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适应于各类学生。它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问题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造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景。其中,设置悬疑是问题式导入方法的较高境界——悬疑强调问题的系列性和逻辑性,学生必须通过一层层的抽丝剥茧才能解答问题,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

关于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答案可以引发学生争论,效果可能更好),而且问题不一定要在导入时给出答案。在悬疑式导入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寻找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在本课堂中一定要有答案,或者是部分答案,否则会让学生失望,变成故弄玄虚,既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也使学生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导入的时间控制和频率控制

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出教学内容,因此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喧宾夺主。笔者对 42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占73.8%)认为课堂导入的时间控制在 3~6分钟较为适宜。

另外,由于每节课上课之前都需要有课堂导入,因此相同的导入方法不适宜连续使用,以免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45.2%的学生认为,当同一课堂导入方法连续重复出现 3次后,就会产生厌烦的感觉;19%的学生认为连续重复出现 2次后,会产生厌烦感觉;14.3%的学生认为连续重复出现 5次后,会产生厌烦感觉。因此笔者以为,同一课堂导入方法最好不要连续重复出现 3次。这也提示了不注重课堂导入的老师:由于没有刻意关注和设计课堂导入,其惯用的方法很容易出现重复,进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五、多种课堂导入方法的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导入方法的结合。比如可以将知识导入与案例导入联合起来使用,通过知识来解释案例,或者通过案例来说明知识;也可以将案例导入、故事导入和问题导入联合使用,在案例、故事的结尾设置一系列问题。比如有位教师在讲授经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之前,预先设计一个小漫画故事进行启发;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讨论故事主人公的行为以及事件的背后原因、规律。在讨论中,学生尽情地想象和发挥,进入了开心、舒畅和兴奋的状态,既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又充分调动了听课的兴趣[9]。

总之,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很好地设计导入方法,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将要讲授的知识链接起来。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合理的课堂导入,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1]李高峰.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探讨[J].教育艺术,1999, (5):31-32.

[2]裘大彭,任平.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 [J].人民教育, 1994,(2):42-44.

[3]罗长春.浅谈经济生活课中课堂导入的设计[J].教育导刊,2007,(10):31-32.

[4]杨文惠.导入方法:设计与应用——兼论导入设计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92-195.

[5]郭岩.从“神话与传说”一课看大学英语课堂的导入艺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157-159.

[6]高利芬.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方法探索[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2):260-263.

[7]任训学.现代教育技术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17-38.

[8]陈方根.工商管理类专业素质教育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102.

[9]祝祥泰.活跃课堂气氛的几点做法 [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9):30-31.

Abstract: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s,five ques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ass introduction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These questions includ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lass introduction method with the backgrounds of students,the correl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introduction and classroom,the questions and ans wers of class introduction,the time and frequency control of class introduction,and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class introductionmothods.Thispaper states that awell designed class introductionwill not only inspire the study interestsof the students,but also help them link themastered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with the new knowledge which will be learned in the class.

Key words:teaching;class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method

The D iscu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 Introduction

YANG Yang,L I Tan

(School ofManage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G424.21

A

1001-7836(2011)09-006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9.029

2010-12-30

获“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杨洋(1978-),男,安徽宿州人,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案例内容课堂教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主要内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