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视阈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生成的探索
2011-08-15苏力
苏 力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江苏苏州 215008)
现代学校制度视阈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生成的探索
苏 力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江苏苏州 215008)
师生关系在现代学校制度视阈下,其本质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反映师生间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具有独特的特征,而且是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适应的。和谐社会下的师生关系应具备现代学校制度视阈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在描述其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探索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生成的可能路径。
现代学校制度;高校;师生关系
一、现代学校制度视阈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机构治理要求的,以科学合理的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秉承现代教育素质观,学校既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又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民主化的治理结构,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以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现代学校制度不是一个固定的制度体系,它在实践过程中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很难孤立地去划分,它们处于一个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具体体现在:自主性和民主性的统一、人本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生态性与和谐性的统一。这些特征反映在高校师生关系方面,至少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性和民主性相统一的师生关系
自主性不仅指高校教师、研究人员教学科研的自由和权利,还包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管理,包括学生在入学、专业的选择、修业年限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有更多选择自由,可以自由选课、自己决定学习重点、自由提出和发表各方面的意见和观点等内容。从特征层面看,学校机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都具有独立性、主体性、平等性、能动性的性格特征[1]。要做到这些,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品质和自由的权利。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者,而不必受制于他人。其次,在对待学习和自身发展方面,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应该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培育情感、提高能力、发展自己的创造力[2]。
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实行民主治校,在学校内部需要一种保障自主性的民主制度基础。现代学校的民主性首先体现在全体学校成员具有的理念方面。学校民主是民主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应包括三层内涵:学校民主具有体现个人尊严与价值的道德意义,学校民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学校民主也是一种学校成员的生活方式[3]。
(二)人本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学校要“以学生为本”,走出传统的办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象牙之塔”,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合,实现学校的开放,不仅在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开放,而且要面向学生的“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实行开放,把传统的机械式的培养模式变成有机的、生动的培养模式。全面关注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的多元需求并充分反映个体差异性,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必须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环节上,放在激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放在民族素质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上,这一切都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三)科学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师生关系
现代学校制度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高校所培养的人,应该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掌握可持续发展知识,养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学校制度要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成果表现为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声誉的提高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增强。高校的责任是在人的主体性、多样化发展的行为中实现社会主流价值的追求,同时能够有力地推进现代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学习型学校、发展型学校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理念,使家庭更幸福、社区更和谐。
(四)生态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师生关系
和谐寓于系统性之中,和谐性是系统存在所要求的、必要的,和谐并不回避矛盾,和谐就是各种矛盾被解决在一个系统当中,它不是要回避矛盾、消除矛盾,而是正视矛盾和积极地解决矛盾。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并不回避师生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对立和冲突,而是师生之间先知与后知、已知与未知、多知与少知的矛盾,教师有必要使这种矛盾成为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张力,而不能让其成为师生之间的阻隔。师生关系既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又指向社会生活的理想。在生态性与和谐性相互统一的学校环境里,合作互动、民主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作用得以重建,其关注的重心从外在学生情境转向情境共存,学生将作为独立主体的人,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主动地自由表达,且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教师和学生都能开发潜能。
二、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比严重失衡,师生关系日益冷漠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单个老师所对的学生数越来越多,教师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学生。同时,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各高校出现了纯粹的教学,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很少关心,有些教师上课甚至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了事,上完课就走人,压根儿就没有想要关心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关心教师,学生上课就是为了获取知识、混学分、拿文凭。教师与学生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久而久之,师生关系逐渐冷漠化,学生和教师在校园遇见行同陌路,这种现象在各大高校都很普遍。
(二)学生对高校的期望值同现实的差距以及自身的个性差异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期望值是人们对需要满足程度的一种估计,与之相对应的是实现值,二者越接近,心理的需求越趋近平衡。现实的大学不再是他们童年以来一直梦想的象牙塔,专业的枯燥、感情的困惑、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对前途的迷茫、就业的焦虑等导致不少大学生心理落差很大,消极逆反,愤世嫉俗。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主流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社会的贫富差距、拜金主义、多元化价值观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冲击,加上个别学生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坎坷,偏激型、孤僻型、敏感型、抑郁型等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这些学生和同学和教师在人际上都存在不和谐的音符。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平台发展和建设中,移动通信及软件平台等,都具备明显的双边市场特点,比如一类平台的服务或交易,在此种背景下两端市场可以借助相应平台实现必要交易,不需要借助其他方式开展其他工作。在此环节中不同平台企业也能够在不同的市场作用下获取经济效益。
(三)社会的功利主义向高校蔓延,功利性师生关系滋生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人际交往越来越注重实用主义,功利性明显,高校这一片净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和影响。随着社会人际交往功利性和商业化现象的凸显,不少教师心理失衡,将学生视作获取利益的载体。当班干部、评优、考试不及格,要给相关老师活动送礼等,高校师生关系变得微妙、复杂和庸俗化。这样的师生关系只能让贫困的学生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让家庭富有的学生产生腐败心理,成为既得利益者一族而更加趾高气扬,在高校引发很恶劣的影响。目前,功利性的师生关系在高校中逐渐成为一股浊风,污染了学生的心灵净土。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维系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物质利益或其他。师生之间交往的功利性,极大地扭曲了师生关系。
(四)学生评教的不恰当使用导致师生关系的畸形化
在我国的高校,20世纪 90年代以来学生评教日益普遍。教师的敬业情况、师德教风、教学态度、业务知识、教学方法、课程的学术前沿性等许多方面,都被纳入了学生评教的指标,作为判断、评估教师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的奖励、惩罚、职称、聘任、淘汰等生计与升迁问题挂钩。从罚劣到评优,学生的意见动了“教师的奶酪”[4]。这使大学里师生关系正在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学生评教有被错误使用和错误引导的倾向,有被异化的危险。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评教的异化源于学生不能本着自己的良心、客观、公正地评判教师的长短与得失,其具体表现在学生评教时出现的势利、儿戏、任性、报复等种种不正常心态。从教师的方面看,学生评教的异化在于教师面对学生的评判结果,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出一些失当的回应。比如,迎合学生、报复学生或厌教心理等。师生双方的实际反映表明,过于看重学生的评教的结果,无疑会给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而使师生关系受到严重的扭曲,教育评价也丧失了应有的导向功能。
(五)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导致师生冲突
社会转型期的宏观背景,中西方交互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地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优秀的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传统教育观的教师往往不喜欢锋芒毕露、个性张扬的大学生,而更加青睐学习用功、循规蹈矩、文明礼貌的大学生。而大学生所持的标准是有创见、有冒险精神、多才多艺的高才生。当一些教师发现学生持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与自己大相径庭时,往往会运用教师的权威和习惯势力去影响和规范学生。这样,师生之间就往往会发生冲突。
三、现代学校制度视阈下构建和谐生态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的关爱是和谐师生关系赖以进行的基础
师爱来自于教师的“弘道”理想与使命,来自于将传道授业活动与自己的理想、使命融汇而成的整体,来自于自我实现感。要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有义、情感丰富的人,成为对真理执著追求的人,教师必须将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理想、信念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成长寄予殷切的期望,并通过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真理的追求[5]。
总之,教师要培养平等关怀的心态,教师的关怀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动力。教师的平等关怀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师生应用心去沟通,教师真诚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建构一种温暖互动的教学氛围,形成一种互相关爱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的理解是和谐师生关系优化的核心
理解是人对生命的理解。人通过了解人类的历史来理解人自身;理解人的生命的意义,通过求知、探索、思考、领悟等方式来理解人的生命;理解是人对人的理解,即一个人通过语言分析和心理移情来达到对他人的理解,或者通过交往,达到彼此的认可和共识。理解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人通过关注自己生命的意义,通过思考并践行人生价值来展示着生命。
人的天性或“内在自然”的发展是有秩序的,高校教师必须适应大学生的“内在自然”的发展水平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视阈来思考教育,来实施教育。当教师和学生相互敞开心扉的时候,当双方话语中所包含的实际意义和言外之意有切实交流的时候,师生之间才开始了真正的理解。
(三)新型的教学相长观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
在文化传承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在师生关系中,有一种文化反哺现象。随着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增长,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同时,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学生开始对教师的价值取向进行思考和评析。学生对教师所主导的价值观念不再是简单地认同,这种心理变化反映在高校师生关系上就是逆反心理的出现,只有合作才能避免这种逆反心理,所以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亲密交流基础上的双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信任并尊重他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总之,新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民主平等的、合作互动的、积极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师生都将成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教师将不再是教育活动的唯一组织者,也不再是知识信息的垄断者。取而代之的将是教育活动内容由师生共同确定、共同分享,共同探究、分析、讨论;教育形式由师生民主协商选择,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共同的活动任务,达到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的合作互动体现了师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集体精神,是时代赋予师生关系的新特质[6]。
(四)教师的高素质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现代教育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素质高低的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贯彻生态式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对高校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从而完成帮助学生社会化的任务,同时也要关注自我的改变与成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教育评价观方面,教师应该确立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评价标准,必须明确教育的价值是面向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真理的本领。
(五)关注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归宿
当前,贫困生问题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中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数字表明,高校贫困生比例已超过 20%,贫困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容易形成封闭、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敌视社会、教师、同学的心态,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高校要完善扶贫帮困制度,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积极采取对策,解决好贫困生问题,将贫困生纳入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轨道上来。要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正视教师,既尊重教师,又把教师作为良师益友对待。同时,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在就业方面,加强职业规划、技能培训、面试指导、心理疏导和其他帮助,大学时代应该是一个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良师益友往往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存质量,更要有长远眼光,就学生职业发展和理想实现多进行沟通、教育和指导。
总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在实践中有赖于教师自觉消解身份、年龄、知识和传统等因素生成的文化霸权,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权利,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断优化师生交往的过程,建立和谐生态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每个高校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
[1]张金福.中国大学自主性:概念与制度环境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9):30.
[2]傅定涛.文化纬度的大学师生关系论 [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8.
[3]陈如平.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性 [J].人民教育,2004,(1):11.
[4]潘艺林.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J].江苏高教,2006,(1):92.
[5]张相乐.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2004,(10):100.
[6]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1):47.
G645
A
1001-7836(2011)09-0048-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9.020
2011-03-24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SGSY2009YB302)
苏力 (1973-),女,山东济宁人,讲师,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