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以“明清小说鉴赏”课程为例
2011-08-15蔡建满
蔡建满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以“明清小说鉴赏”课程为例
蔡建满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要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探索出适应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精讲—交流—实践”三步骤贯穿于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每一个专题,有利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良好初衷。
文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拓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内涵,弥补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可是,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安排了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但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教无动力,学无压力”是目前存在于高职院校文学类通识课堂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造成虽然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但与我们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无关系。教学内容浅泛、教学方式单调、内容陈旧、忽略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学生读、看、说、写等实际能力的培养是这种教学模式的致命弱点。要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探索出适应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明清小说鉴赏”课程是面对全院的大学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着眼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学生能力和智慧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该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就在于其中的人和事是栩栩如生的,文学语言是富于感染力的,传达的信息是富于哲理的。明清小说上承魏晋志怪、唐传奇和宋元话本,下启现代小说,它从诗歌、散文、戏曲中、从各种各样的艺术中吸收营养,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其中,诞生于“康乾盛世”中的《红楼梦》更是迄今为止中国小说无人企及的顶峰,它写出了一群女性的悲剧,写出了一个百年望族的衰落,写出了人生的痛苦和无奈,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可以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和人生启迪。明清小说的上述特点,使它有条件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明清小说欣赏”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基本性,使之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二是整合性,使之有利于不同学科学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三是深刻性,使之有利于发展人的完备理性、健康人格、美好情感;四是时代性,使之能够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根据一年来对通识教育课程《明清小说鉴赏》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精讲—交流—实践”三步骤贯穿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每一个专题,是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精讲
有人认为,文学类通识课程就是泛泛而谈,多少让学生了解一点就可以,有的偷懒的老师干脆整堂课都放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将文学欣赏课变成了影视欣赏课[1]。实际上,教师在文学类通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采取“抓住一点,略及其余”的精讲方式,挖掘文学作品中重要问题的深层次,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忌“先作者,后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最后艺术特色”这种面面俱到的老模式,其它问题不是完全不讲,但要力求简略,数语带过,或者吩咐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明清小说欣赏》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作家作品非常之多,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特定的文艺思想和哲学思潮。比如《金瓶梅》赤裸裸的性描写背后,是晚明肯定人欲的社会思潮的反应。《儒林外史》向读者展现的是封建社会晚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对科举的批判,也隐含着对政治的批判。所以教师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搬用老套路,先介绍内容,然后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总结艺术特色。“抓住一点,略及其余”的讲析方式应该是建立在教师对作品的全局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取舍的基础上。不能只求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一味搜奇猎异。就是说,那些能提升人的精神素质的知识,渗透着方法论的知识是我们首要选择的,像那些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对文学史影响深远的作品,如《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等,都要结合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向学生进行精辟分析。当然,对于以上具有世界影响的巨著,教师讲析时也可以不止一个“点”,而可以设置多个“点”,做到“多管齐下”以免有遗珠之憾。此外,教师在讲授文学课时,在内容上要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对比。比如将《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行侠仗义的人文精神与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贯通,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艺术上分析作家施耐庵创作的艺术手法之后,还可以讲述《水浒传》对源于墨子的绿林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时,要注重中西文化的交流,教师讲授《水浒传》要适当穿插题材或体裁相关的外国文学作品,如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视角、风格的相同和不同点。
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结合生活提问,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问。譬如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就可以从法制角度,分析当事人的是与非。在具体内容上,要在关键处提问,在内容的变化处提问等等。提问的意义就在于提出问题本身,并不一定在于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教师也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图书馆查阅书刊资料尝试自己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予以配合,促进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学生便可以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经验。最后教师可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二、交流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展开民主式讨论,是教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指向和兴趣,从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把平等、民主的教学思想引入课堂,以民主对话式的讨论法进行教学。这里的民主对话式的讨论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分小组讨论、个人辩论等方式。这样展示出来的不仅是学生个人思考练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结论的思考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居高临下,要放下架子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要具有驾驭全局的气魄,要具有始终引导讨论交流紧扣话题的能力。在文学学科中,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总会留下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应重视培养学生适应形势变化,寻找更好的方法,而不过于重视结果。比如讲叙《水浒传》时,可以结合电视剧《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形象,对潘金莲进行讨论,并对武松杀潘金莲的事件进行评判。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得出的结论应是多元的,探究文学作品的过程应是活泼的,情境是和个人经验密切相关的,角度也和自己的偏好有关。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即使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某个专家的看法,那也仅仅是一己之见,聪明的教师绝不会简单地肯定一个结论而否定其它,要多设计没有结论的讨论题,通过这种没有结论的交流或争论,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当然,搞好交流的关键是设置有讨论价值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讨论题目。但目前很多高校文学类课堂普遍人数过多,有的甚至达到100人以上,相对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每次15人的数量,根本就没法比[2]。笔者认为,文学类通识课堂每次应以50人左右为宜,每次讨论交流应有18—25人参加,不能让大部分人当看客。
三、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通识教育的重中之重,文学类通识课程也可以做些尝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离不开第三个步骤,即实践的步骤。实践要有针对性和相关性,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是,在每次课堂上,可以在每次课后留十到十五分钟让学生将本次课的要点记下来,并简明扼要地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然后由学习委员收上来,交给老师评阅。高级阶段的实践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比如,采用现代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组织课内实践,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展短文写作、演讲辩论、热点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全系或全校学生中组织学作品朗诵比赛,观看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组织课堂讨论,分析欣赏古今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分析欣赏作品、发表意见、展示自我。还可以让学生直接扮演小说的人物角色,例如,学习完《三国演义》后,可以根据小说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张昭和虞翻等人,模仿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进行辩论。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结合校园开展的文化活动,指导学生举办将小说中的重要情节改编成小剧本,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演出。或者指导学生写一些小的评论,如要求将电影《赤壁》和《三国演义》中的第四十三回至五十回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电影《赤壁》的得与失,让学生尝试向杂志社投稿,一旦稿件被采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使用网络资源,上网搜索阅读相关作品的文本,观赏视频资料,选择其中的优秀片段在课堂上欣赏、评析,也可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经过这样相关性的实践练习,等于让学生从有关知识中走了一个来回,对于作品的理解一定更深刻,得到的收获一定很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创新的理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精讲—交流—实践”三步骤贯穿于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每一个专题,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顾及到了教师中的引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教无定法,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文学类通识教育课堂教学被动的局面,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良好初衷。
[1]周密.21世纪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7).
[2]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Literatur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in General Education
CAI Jian-ma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410100,Hunan)
Totruly realize the teaching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literature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must be reformed,must hold classroomteachingthis center link,explored adapt tothe students need pattern of classroomteaching.Will"earnestly-communication-practice"three step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literature throughout every project,course to play the main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ers guide,cultivate the students'learning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torealize the good will of general education.
literature; teachingmode; general education
G712
A
1671-5004(2011) 05-0136-02
2011-9-16
本文是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研教改课题(编号为10JY28)的阶段性成果。
蔡建满(1970-),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与播音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和大学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