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之审视
2011-08-15张兵
张 兵
(淮海工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连云港 22200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覆盖高校校园,编织了一个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环境。校园网络传播条件给大学生创设了一个全新的发表观点、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公共平台,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分析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特点,研究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成为摆在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课题。
1 虚拟、独立: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之表征
1.1 校园网络传播条件创设了大学生虚拟的生活环境
互联网的虚拟性从物质层面上来讲,是指互联网的现实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它以文字、图像、声音、信息的数字化形态作为存在形式。从深层次来讲,互联网的虚拟性主要是指由于其存在方式的虚拟而衍生的时空虚拟、校园虚拟以及社会虚拟等。特别是随着三维动画等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世界里可以营造出越来越接近现实甚至超越现实的时空环境,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虚拟时空。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虚拟时空中,进行信息共享,进行人际交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虚拟时空中,虚拟班级、虚拟支部、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虚拟结婚等校园新兴事物不断涌现,构成了一个无限规模、信息畅通的校园网络虚拟世界,它客观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又深深植根于广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虚拟的网络环境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的空间和时间,校园网络传播条件颠覆了传统的校园信息传播模式和校园人际交往模式。
1.2 校园网络传播条件提供了大学生独立的生活空间
在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传播个体、受众、资源或者组织都是一个个无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网络节点,它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种独立个体的构建激活了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表现为学生对信息的主动自由获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甄选信息,甚至可以要求传播方提供相关信息,而非传统媒介下的被动接受信息。学生信息选择权的增大也同样意味着其决策判断能力的增强,因此就有做出独立选择的条件,使学生成为驾驭信息的主人,实现了信息接受的个性化。这种独立行为其实是在大量占有信息上的人格自由。这种自主、自由、独立的精神还表现为学生不容易被单一的舆论所左右,学生不会随意认同任何媒体给新闻事实所作的评价和结论。在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学生不满足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训导,而是希望与老师、学校、社会处于平等地位进行交流对话,学生更加喜欢平民视角的宣传报道。学生希望传媒能够客观地提供事件的事实,而结论和判断由学生自己去得出。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人人是主人,行动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它赋予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反映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2 平等、民主: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之精神
2.1 校园网络传播环境赋予大学生平等话语权
在传统校园传媒中,学生与学校之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学校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地位,而校园网络提供的信息传播环境打破了这种不平等关系。在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学生和老师地位相仿,都只有一个平等的虚拟身份,双方的身份还可以互换,不会出现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悬殊等尴尬,不存在谁教育谁的问题,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和校方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校园网络传播环境还实现了校园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信息一般不会被学校主观地加以控制,而仅仅停滞在学校的某个管理层面,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中下行占主导地位的现象,使信息上行传播变得容易,实现了信息在学校和学生中间的自由传递。组织最底层的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反映他们中间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校方也会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通过校园网络传播到学生中间。校园网络传播环境赋予了大学生平等话语权,强化了学生的主人意识。
2.2 校园网络传播环境赋予大学生民主精神
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外部社会环境,校园网络传播环境创设了学生自由表达意愿、自主行使民主权力的条件,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民主化。在校园网络环境中,每个人只体现出各自的计算机网址(ID号),而没有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约束和限制,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在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学生不仅会主动选择有效信息,而且会参与到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在校园网站的论坛、各种虚拟空间等载体中,充满着学生的各种意见、建议、观点,小到校园生活的某一话题,大到国际国内形势。校方可以就涉及到学生利益的决策,组织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投票表决,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校方这种相信学生有能力参与解决问题,并通过自我探索和表达获得自己收益的做法,体现了高校德育人本主义的理念。网络的交互性还打破了教育者与学生的传统固定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交互式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成为网络的主体,教育者尊重并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在更加平等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校园网络传播环境所形成的这种民主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民主意识日益加强,他们往往成为学校发展的参与主体。作为积极性和能动性很强的大学生,校园网络对他们的这种刺激和引导也能使他们有效地发挥反向作用,这也契合了事物之间能动作用的自然规律。
3 开放、渗透: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之挑战
3.1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挑战高校德育工作的效力
网络的开放性是指网络无中心、无边界性。校园网络传播对传统政治文化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它对“权威”与“中心”的排斥,而呈现出完全包容开放的状态。现实中存在着国界、省界等各种边界,而互联网所构成的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环境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环境。校园网络传播不受学校、民族、信仰、地域等限制,通过超链接、超文本等手段,将全球海量信息聚集在于网络之中。通过网络,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甚至歪曲者。人们无法准确知道网络信息源于何处、终于何处,学生在网络传播中体现出的只是一个个网址。像美国学者莫里森所说的:“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控制和支配信息流向。”学生可以将他们的诉求、观点、情感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发布到无限的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校园网络传播的如此开放性使学生的价值选择、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趋于多元,传统媒体所建构起来的思维模式和信息接受范式被校园网络传播所特有的开放性所解构。网络媒体已成为一种“弱控制”的传媒,部分传播权力由少数人的手中分散到了广大网民手中。校园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传播手段的多样性,信息流动的自由性,使得校园网络传播在内容和传播范围上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当前,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正面的和负面的、高雅的和庸俗的信息内容共同出现在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2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对于中国这样与西方经济、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西文化冲突、雅俗文化冲突、代际文化冲突、人文科技冲突等都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文化事实。”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中的负面信息不仅限于学生本人的制造和传播,还受到多种外来的非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与冲击。无论当下还是将来,互联网始终是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各种不同价值观交锋的重要战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和强势的技术遏制和消解其他文化元素,向全世界推广其奉行的政治思想、文化主张和价值理念,努力使他们的文化成为“霸权文化”。各种意识形态言论充斥着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也在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圈中粉墨登场。暴力、色情、民族歧视等各种不良网络信息在大学生校园网络环境中进行传播,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潮激荡,使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困难,价值取向更加多元。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的监控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有限,部分高校对已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利用率不高、效果不好,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欠缺,以及对互联网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斗争中作用的认识不足,这些问题均使我们高校德育工作,在应对敌对势力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攻击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4 主导、引导: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之要义
4.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
这里所谓的主导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在校园网络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在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环境这一宽广的领域,主流声音要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这里所指的主流声音就是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校园网络环境中的主导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邓小平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江泽民曾说,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在当今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互相激荡的情况之下,坚持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校园网络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尤为重要。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网络传播环境中的宣传、灌输,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以及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侵袭。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中,唱响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以创新的形式吸引学生眼球,以积极的内容占领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的空间,防止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消级舆论和落后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努力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
4.2 要发挥好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的引导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通过积极引导,对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的过程和内容进行有效干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具体到大学生校园网络传播环境中思潮的引领,就是要善于利用正确的权威舆论去影响和武装学生。培养理论告诉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信息传播特性,在网络传播中学会抢占先机,学会构造网络传播上的热点、焦点,使管理者的期望在大学生中得到群体性认同;同时,要使分散的个体产生共识,将零散的知识构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整体,从而最终成为网络群体的共同规范。引导网络舆论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强化学习,增强网络传播理论的理解,提高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并能够在大学生网络德育中加以实施。要精心设计网页栏目,精心打造网络热点,积极引导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党委有关部门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善于“炒作”、长于理解的大学生网络传播管理团队。他们要具备足够的洞察力,能敏锐地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要通过设计网络议程等手段,将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到教育管理目标之上。
[1]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17.
[2]丁严.网络传播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吴风.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袁洪群,范美香.高校德育融入大学生时尚文化新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6):70-73.
[5]周高琴.高校网络传播的管理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0(10):90-92.
[6]贺志军,薛亮.网络传播理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7(4):100-102.
[7]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