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实践和思考——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2011-08-15孙劲松
孙劲松,袁 媛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探索本科生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推进全面学分制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淮阴工学院从2009级学生起,在计算机、机械、交通、生化、电信、数理、经管、人文、艺术等9个二级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1 试行导师制的基本情况
遵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适应学分制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1.1 导师制实施的模式
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有许多种类:按学习时段划分,有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有学习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按培养对象划分,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按推动的主体划分,有学工系统推动型和教务系统推动型。
哪种导师制模式更适用,这是学校在实施导师制前研讨过程中议论较多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选择了由学工系统推进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程导师制模式。
1.2 导师工作的内容
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围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督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面,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
1.3 导师的选聘和学生的分配
根据学校文件的精神,要求导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热爱学生,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熟悉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各二级学院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有的学院在2009级全部新生中实施导师制试点,有的在部分班级、有的在部分专业中试点。在全校2009级实施试点的59个班级中,共有新生1042名,选聘导师172名,其中正教授15名、副教授36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98名、实验师2名,未评职称的博士6名、硕士14名。
1.4 导师工作的考核与评比
将《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学生调查问卷和所指导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状况作为导师考评的依据。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导师,学校将授予“优秀导师”称号,并给予表彰和奖励。考核不称职的导师,取消其资格且两年内不得聘任。对符合条件而拒绝承担导师任务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导师工作的任务承担情况及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参考依据之一。
2 导师制试行阶段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教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认真做好导师工作;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健康主动的姿态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达到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综合发展的效果。
2.1 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局面
通过实行导师制,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对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导师制把班主任职责与教师业务指导融为一体,使学生管理从以“管”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导师们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同时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进行必要的辅导,结合辅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可使学生少走弯路、健康成长,从而促进了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构建了师生思想交流的平台
在形成全员育人良好局面的同时,提高了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教书”和“育人”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教师真正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通过深入细致、活泼多样的导学活动的开展,导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所求更为了解。一方面,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便于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另一方面,导师是专业教师,便于从专业学习入手,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有关情况,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再则,过去教师与学生接触大多限于课堂,师生交流较少;实行导师制后,师生的交流加强了,导师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对学生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促进了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当代90后大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个性化明显增强,对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求知若渴。这就要求导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形成一个合理的教育教学知识结构。由于导学活动是师生交互式的教育活动,导师除能把握本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发展前沿外,还要懂得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而给学生以帮助、引导。因这一方案的实施,许多教师师德修养得到提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科研能力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2.4 推进了学分制的改革
导师制是本科生学分制有效运作的必要保证。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社会经验有限,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具体条件并不一定认识得很清楚,对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也难于把握,无法独立地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在选课时比较盲目或片面、一味迎合个人兴趣,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偏颇。而导师制的实施,一是帮助新生完成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方面的过渡、提高;二是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选课,并端正学习态度;三是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和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3 实施导师制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近两年的试点推行,导师制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学生更快地适应了大学生活,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等等,但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3.1 导师资源的相对匮乏
实施导师制要有较高的生师比,但目前学校的生师比大约为20:1。结合现状,在实施导师制的9个学院中,平均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为6~12人。但随着导师制工作的进一步的深入,学生的数量在增长而导师的数量相对不变,这制约着导师制工作的推进。
3.2 少数导师工作态度消极
导师的责任心是推进导师制顺利实施的保证,但少数导师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本该是学工系统的事务,思想上、责任上缺乏对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工作不积极,敷衍塞责。此外,与未担任导师工作的教师相比,导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指导学生。而与教学、科研相比,大多数导师所得到报酬却远不能反映他们所作的贡献。这就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或不愿意持续担任导师,易使导师队伍不稳定。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失去对导师的信任及与导师交流、沟通的热情,从而使得导师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3.3 班集体建设复杂度增大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班级,一般不配备班主任,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指导工作,由辅导员和导师共同完成。由于辅导员负责的班级太多,各个班级的导师也太多,在处理班集体问题上要考虑的因素会很多,没有在采取班主任制时那么容易与单纯。
3.4 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加大
以前,辅导员面对的是8个左右的班主任,现在他们需要面对的是50~60名左右的导师。辅导员们一般是具有初级或中级职称的年轻人,现在他们面对的是年纪相对较长的教授,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大。
导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辅导员注重集体的建设,在这过程中由于工作职责划分的不是很明确,会出现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复或交集中的空白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有问题不知道该找谁解决的现象。
4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路与对策
结合淮阴工学院试行的实施情况,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与研讨,分别召开了管理部门研讨会、导师与学生座谈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4.1 提高对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原有的本科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本科生导师制正是能适应并推动这一转变的教育教学制度。实施导师制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风建设、适应学分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实施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研究、注重创新,由党政共同负责,学工、教学系统联动实施。
4.2 完善导师制的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是实现其良好效果的保障。首先要建立由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校级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各二级学院亦成立相应机构,负责导师制推进的日常工作,为导师制的实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其次,确定导师制运行的模式,确定由学工或教务系统作为牵头部门,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再次,确立导师选聘的范围,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真正把导师工作的任务承担及个人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此外,若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必须在经费上予以保证。
在师生比例偏低的条件下,推行导师制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导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困境,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逐年递增,从时间和精力上就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容易出现导师制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可根据各学院的具体情况分类实施,对于教师量充足的学院,可选择“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4+0”全程导师制模式;导师数量不足的学院可选择“2+2”的半程导师制模式,即在一、二年级实行班主任制,到三、四年级实施导师制;针对有些学院专业老师不平衡的状况,还可以选择在部分专业中实施导师制,部分专业实施班主任制的模式。
4.3 明确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定位
正确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间关系是保证导师制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辅导员负责“面”上的工作,统筹一个年级或部分班级的学生教育管理任务,侧重于学生干部队伍和班集体建设;导师负责“点”上的工作,侧重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干部选拔、评奖评优、贷助补免等集体性事务。在教育主体方面,导师源于教师,是专业教育的主体,侧重于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教育;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侧重于大学生的品德培育和全面发展。在职责内容上,辅导员被赋予教育和管理的职能,导师则偏重于教育的职能。在教育方式上,辅导员一方面向学生实施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同时还要通过管理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导师则更侧重于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教育,同时通过个别辅导、谈心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4.4 发挥导师组的团队作用
为了加强导师间的交流与协作及增强班集体建设,需要由同一班级的导师成立导师组,遵循个别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指导原则,从中选择一人担任导师组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整个班级导师的工作安排、汇总材料、经验交流和教育管理的统筹工作;对于实施“4+0”模式而导师又相对缺乏的学院,对于1~2年级的班级,可把导师组长制定为班主任,其他导师根据需要参与导师工作。
导师组使学生与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接触范围在无形中扩大了,学生有学分制、专业上的问题可以找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征求意见,克服了只找自己的导师商量,而很少征求其他导师意见的局限性;导师组的工作也使得导师制工作中存在的班集体建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5 调动高年级学生骨干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导师制的实施使得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导师的重点放在学生个体的发展教育上,导师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班级建设的问题,但是由于导师自身科研教学工作繁忙,班集体建设工作只能是框架式的管理,而辅导员在年级管理中也很难顾全所有班级。所以,为了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可以从高年级中竞选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作为辅导员或导师助理参与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
高年级学生骨干是新生的榜样,他们了解新生的性格特点,没有代沟,便于交流与获取信任。他们工作积极性高,想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再添绚烂的一笔,会把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体会以及所见所闻无私的告诉新生,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他们了解学校、导师和辅导员,可以协助辅导员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抓好班风建设,可以协助导师了解同学真实的表现及想法,便于帮助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各方面起到很好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1]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1):76-78.
[2]郑礼平.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J].教书育人,2005(26):4-6.
[3]李亚玲,鄢家利,王东杰,等.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思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9-74.
[4]孔垂谦,何莉.论本科生导师制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J].理工高教研究,2009(1):14 -15.
[5]兰英,周克勇.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7):234-235.
[6]左军.本科生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09(7):65-66.
[7]李波.对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8):166-167.
[8]左军,杨碧瑜.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9(1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