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危害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2011-08-15张双娟黄河浪
张双娟,黄河浪
(1.南昌航空大学医院,南昌 330034;2.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昌 330031)
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虚拟、娱乐和没有国界等功能,因而受到了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多数人的青睐,如网上通讯、网上购物、在线阅读和信息查找以及聊天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2009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到该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居全球第一,从网民的分布看,青少年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我国现有的网民总数中,大学生占60%以上,10%的大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的倾向[1-2]。 IAD 是指对网络的病态使用,是网络技术下的一种心理疾病[3-5]。
关于网络成瘾的诊断目前国内外各有不同。美国心理学家K.Young[6]根据修改后的病态赌博诊断标准制定出互联网成瘾的判断依据;我国学者认为,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可界定网络成瘾: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7]。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 h,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7]。
1 IAD的现况与危害
1.1 流行现状
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上网人员中21~25岁者占76.20%,而且在庞大的青少年网民中,高校大学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8]。 郭明等[9]调查了南昌市3 508名大中学生IAD的情况,结果显示该人群IAD率为14.3%;姚应水等[10]报道的IAD发生率为14.17%;而王立皓等[11]报道,在大学生中 IAD者只占3.6%。调查结果如此悬殊,原因是多方面,如网络普及程度、年轻人群的分布密度,以及调查时间、抽样方法和调查工具不同等均可能造成差异。从IAD人群分布特点看,男生多于女生,低年级学生成瘾率比例大于高年级,城市籍学生多于农村籍学生,医学类和理科类大学生IAD发生率高于人文社科类学生[12]。
1.2 成瘾的因素和动机
已有的研究认为,大学生IAD的因素与一般人群有所不同,其有下列几方面。1)IAD的个人和人格特点。现在普遍认为,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人格特点者易导致网络成瘾[13];IAD者还有明显抑郁的表现、轻度的躁狂等,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上。2)客观环境因素。除网络环境外,IAD与家庭环境、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有很大的关系。张兰君[14]在西安市四所大学的学生中调查发现,在IAD倾向的大学生中,其大多数父母教育严格、惩罚严厉、监视控制倾向较为明显,似乎提示过度严厉的家庭管教环境可能是IAD的一个影响因素。王立皓等[11]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研究表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等多种需要很可能是导致大学生IAD的动机之一。3)满足某些心理上的需求。张宏如[15]经诸多文献分析,认为网络依赖或IAD可概括其存在4个心理特征:①崇尚时尚,认为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是现代青年人的“必修课”,否则就与同学交流时没有话题;②兴趣爱好缺乏品位,不能组织健康向上、积极的文娱活动,而网络上神秘和丰富的内容足以吸引网迷者全部的热情,因此把上网作为第一位的消遣活动;③寻求自尊,网络游戏中,游戏的渲染性使网恋者获得现实生活中不易得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尊感,且还可以宣泄内心的愤怒和情仇纠结;④为满足青春期性冲动的需求,当缺乏科学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不能从有效途径接受科学的性知识和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经网络来寻找感官刺激和猎奇感,以补充生活中的平淡,满足心理生理的需求,因而频繁地浏览与性有关的网站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1.3 主要危害
IAD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1)阻碍学生完成学业,即成瘾者出现情绪的始动机能失调,和与客观刺激不相符的过高或者过低的反应,表现出情感反应迟钝、情感淡漠和焦虑、非社会化等,从而阻碍学业的完成。据报道[16],上海某高校退学、留校察看和留级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溺于电脑游戏和网上聊天而荒废了学业;武汉某高校调查成瘾者中50%的人学业受到影响。2)危害身体健康。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约3/4的学生出现过与IAD有关的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状[17]。 梁彩花等[18]报道就 11 名经过 3 d 完全的网络生活参与者进行测试发现,其注意力、反应能力、稳定性等几项客观指标均有明显的降低,并导致能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功能紊乱、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体质量减轻、免疫功能降低、运动迟缓和易激动等。3)造成心理和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诺丁汉大学最早研究网络病的心理学家克格里弗斯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会严重导致心理变态,其严重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烟”[16]。另有研究[19]表明,因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交友或游戏会导致社会孤立和焦虑感,使抑郁和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从而渐渐疏远了同学、老师、朋友和亲人。朱克京等[20]指出,在IAD的大学生中人际关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者占47.05%,过度上网者遭家人、朋友抱怨者占65.29%,为上网放弃重要活动者占80%。
IAD发病机制目前提出多种模型,其中从医学生理学等方面关注较多。有人认为成瘾行为与多种神经递质有关,如r-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β-内啡肽等[21]。长时间上网可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并诱发种种疾病;又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等。还有研究提示,长时间上网会可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随之将使人表现得更加颓废、消沉;有人认为抑郁、不适感、焦虑的增加与多巴胺的水平上升呈正相关,而成瘾行为可能与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恢复、消除焦虑情绪、重新体验快感关系密切[22]。
2 网络依赖和IAD干预
众所周知,互联网毕竟不是可卡因、酒精或尼古丁,人们对它的迷恋大多是由于自我放纵和缺乏自我控制,且某些心理特征的人群对其更具易感性。为此,人们提出了系列干预策略与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3-24]。
2.1 正确认识危害和合理使用网络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1)建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制定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建立积极而正确的认识目标上;2)合理安排时间,适度上网;3)与同伴相互约定控制上网的时间并相互监督;4)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在现实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与自制力;5)扩大人际交流范围,多与老师同学沟通;6)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困境或挫折,调整情绪等,以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办法;7)若感到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缺乏充足的资源或无法胜任时,应懂得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2.2 积极倡导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生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其内涵,倡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一体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科技生活,改进网络指导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心,多彩的生活,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地摆脱恋网情节或心理。
2.3 加强心理咨询
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广泛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开展门诊或网上心理咨询和健康救助,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从实际出发,为上网者提供自我表现、心理宣泄的适宜场所,营造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学校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开设IAD干预的专题讲座,并寻求其父母的积极配合。
3 IAD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IAD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网络依赖与IAD的研究也更加需要深入,尤其是对有效防控措施的研究更加迫切。就目前的研究现状(尤其在我省)来看,多停留在成瘾人群的现状描述,实质性问题探讨甚少;另外,就目前IAD的调查方法、对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缺乏统一或公认的标准,因此在全国各地调查所得结果、数据上表现出差异也较大,因此,其可信性尚有待进一步验证;在IAD影响因素方面,目前的研究难免局限和欠深入,如成瘾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其焦虑、人格特征改变等与当今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影响,在研究上缺乏广度和深度;在IAD的预防与控制方面研究力度不够,尤其对行之有效的措施探索、使用及干预后的效果评价报道甚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必然趋势,重视青少年网络依赖与网络成瘾问题十分必要,一切教育工作者和卫生工作者都应积极地投入到网络依赖与网络成瘾的干预和研究,为捍卫青年学生的健康而努力。
[1] 邹居禄,宋娜.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J].心理与交往,2009,2(1):42-45.
[2] 卢艳荣,李淑环,刘凤阁.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1):100.
[3] 陶龙泽.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91-93.
[4] 陶宏开.孩子都有向上的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2-55,72.
[5] 周荣,周倩.网络上瘾现象、网络使用行为与传播快感经验之相关性初探[J].中国传播学会,1997,2(12):8.
[6] Young K.Internet addi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ogist Behaves,1998,1(3):237-244.
[7] 王晓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界定成因与防治[J].校园心理,2009,6(3):196-198.
[8] 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9):31-36.
[9] 郭明,喻芳.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8(2):5-8.
[10] 姚应水,高尘,周访华,等.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4-846.
[11]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96.
[12] 周青,韩雯琛.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3):126-128.
[13] 李秀敏.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6):74-75.
[14] 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79-280.
[15] 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98-400.
[16] 张宏宇.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23-324,327.
[17] 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0,15(4):7-9.
[18] 梁彩花,潘红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7):46-47.
[19] 林绚辉.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74-76.
[20] 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798.
[21] 薛云珍,卢莉.网络成瘾的形成、表现及机制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3,24(8):60-62.
[22] 范萌.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1):83-85.
[23] 杨伊生.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策略研究[J].心理研究,2009,2(1):18-22.
[24] 余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与预防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