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路企业管理中执行到位的思考
2011-08-15刘平
刘平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2武汉市铁路局人事处,湖北武汉 430071)
对铁路企业管理中执行到位的思考
刘平1,2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2武汉市铁路局人事处,湖北武汉 430071)
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建设是铁路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转型的重要保证。文章针对铁路企业执行力建设不尽人意的现状,提出了保证工作执行到位的具体措施,即科学地确定执行目标、加强团队执行能力建设、提高执行目标可操作性、强化执行团队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打造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强化成本意识等。
铁路;企业管理;执行力;执行到位
铁路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加强执行力建设,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决定铁路企业战略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1]。当下,铁路企业正在谋求转变发展方式、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要想有效实施铁路企业的战略转型,让铁路企业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同时获得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并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让铁路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共享铁路改革发展的成果,笔者认为,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铁路企业执行力建设现状
由于历史、管理体制及内、外部环境等原因,铁路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与世界500强相比,与国内联想、海尔、华为、TCL、青岛港等著名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管理团队执行力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确立工作目标的科学性不够,过分追求完美和政绩
由于长期以来铁路企业政企不分,计划经济色彩较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错位现象,导致一方面工作管得过死、过细,基层缺乏自主空间;另一方面又工作标准层层拔高,运输生产任务鞭打快牛、年年增加,致使基层执行起来不计成本、不问过程,甚至弄虚作假,疲于应付。比如,在铁路建设中,部分工程为了实现50年、100年不落伍的目标和迎合地方政府的要求,建设标准不切实际的一再拔高,设计图纸改了又改,有时仅仅因为领导一句话就推倒重来,类似大跃进时期的“三边工程”不断涌现。有些执行目标可以作为一个工作导向或工作标杆,但要基层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如,铁路企业以往提出的设备修护要“零缺陷、零故障、零误差”,就没有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动态变化、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人员的作业素质等实际条件,在目标的执行上是有难度的。又如,以往提出的“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工作理念,从根本上讲,也是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相违背的。它在革命战争年代和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非常时期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它常态化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则是不可持续的。
(二)领导层集体决策、科学决策和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铁路企业的国有属性、社会公益属性和半军事化管理,其经营管理者绝大部分是通过组织任命或组织选拔的方式产生,大都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训练和管理实践,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多以“官员”自居,更谈不上像韦尔奇、郭士纳、张瑞敏、柳传志等企业精神领袖那样,以个人魅力去影响、塑造企业文化,再像传教士一样去布道、宣传自己的企业经营理念。另外由于铁路企业“一把手”大都具有绝对的权威,企业重大决策中常常出现“一言堂”,导致一方面企业正职的决策能力和认知水平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决策由于副职参与不够,部分副职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准,害怕管理越位,遇到矛盾往往回避或上交,导致执行效率大打折扣;三是在决策制定后,很少有领导者真正重视和关注决策执行的细节问题,缺乏深入基层的务实作风和遇到问题一盯到底的较真精神,工作执行抓落实的延续性和力度不够。
(三)缺少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执行层存在中间梗阻和责任缺位问题
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执行力建设的基本载体和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对于企业战略的认知和贯彻程度往往直接影响战略在企业中的有效执行。由于铁路企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和“官本位”思想严重,实际工作中,多数铁路企业中层管理者大都满足于简单地执行上级的决定,更多的是强调忠诚于领导、与上级保持一致,缺乏对领导意图和企业战略的深层理解和灵活把握,往往就事论事机械执行、盲目执行,导致领导意图或企业战略在基层难以有效落实。另一方面,由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的问题再加上部门之间的“利益壁垒”和官僚作风导致了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与企业执行关键流程不配套,出现“谁都管,却谁都管不好”的“责任者缺位”现象,需要高层领导花费大量精力从中协调和督促。这样,往往出现高层认为下级不尽力、而基层又埋怨上级不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现象。
(四)基层干部职工工作主动性缺失,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执行力
长期以来,由于铁路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粗放式经营作风,更多的是采取单向行政命令式的“家长作风”,忽视了基层干部职工的真实感受和实际利益,缺乏与基层干部职工的有效沟通,在企业管理中,干群矛盾不断积累,管理效率较低,导致管理“严不起来,落不下去”、“职工干惯了,干部看惯了”的问题,现场惯性违章违纪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杜绝。甚至有的干部职工认为,既然你讲“按劳付酬”,那我就“按酬付劳”。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被动式管理导致基层干部员工惰性滋生。中、低层管理者一味等待上级的任务与命令,缺乏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工作依靠上级的推动,养成了“管理上的懒汉”;而管理者的惰性又导致职工上行下效,“领导不催我,就不做”的思想在职工中逐渐滋生、漫延。
二是应付式管理导致执行力扭曲。管理者总是在应付上级的各种指令和关注的热点,追求表面化的业绩,对基础性的管理和关键流程的盯控重视不够,表面上说重要,就是不抓落实。结果,导致企业内部埋头做事的人不如会应付来事的人,大家都把精力用在修炼应付能力上,执行力被扭曲。
三是事务性管理导致企业执行效率偏低、反应迟缓,管理者陷入事务性工作难于自拔。由于缺乏有效的授权和真正的分工负责,工作上,无论大事小事都找上级领导,非等领导拍板才能执行,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目标实现的延误或落空。
四是工作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由于铁路企业组织机构庞杂、管理层级过多,路局、站段管理跨度过大,大企业的通病和官僚习气较重,往往难以形成迅捷有效的沟通、协调通道。同时,出于维护领导自身权威或部门利益考虑,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信任和情感互动,相互之间未能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往往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埋怨、事倍功半,抓不住关键。
(五)缺乏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塑造
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企业家个性的一种体现,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也是促进企业执行力形成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现阶段,绝大部分铁路企业高层领导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往往通过提炼企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谱写局歌,设计企业标识,编写员工手册等来凝聚职工合力,传承企业管理理念和价值观。但是,很少有铁路企业注重培养企业执行力文化。因此,铁路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迎接竞争,在进行机构、资产和人员优化重组、重新设计制度机制的同时更要关注职工思想、心态等文化层面的转变要让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从内心深处自觉自发地接受企业“执行”理念,让执行力文化扎根企业。
(六)未真正树立成本意识和精细管理思想
实行成本预算管理是企业有效管理和执行到位的应有之义和基本前提。铁路企业由于国有属性和历史沿袭,“崽卖爷田心不疼”的浪费问题长期以来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基层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执行力。不管是在企业的日常运营生产中,还是在大规模铁路建设中,真正能落实成本管理“一票否决”的铁路企业和高层领导不多。甚至有人从中“浑水摸鱼”,搞“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培养广大干部职工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个人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教育,真正树立成本意识还任重道远。
二、加强和改进铁路企业执行力建设的举措
执行力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约束和管理。战略、人员、流程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企业执行力的精髓所在。在优化组织设置、强化制度建设、重塑关键流程的同时,要从科学地设立执行目标、提高管理团队执行能力、健全沟通和协调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真正以人为本和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铁路企业执行力建设。
(一)确定科学的执行目标和执行手段是保证工作执行到位的前提
执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动的方向、目标、目的;二是指行动的手段、方法、措施。所谓执行到位,即将自己或团队负责的工作做到位[2]。每个人若将自己的工作做到位,真正做到分工负责、岗位负责、逐级负责,那么,由每个做到位的人所组成的团队,其执行力就得到了充分体现。要保证执行到位,首先,在确定执行目标、行动方向上要讲科学、切合实际,根据基层当时的周边环境、人员状况、技术条件、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做到科学决策。不讲科学、脱离实际的执行目标,注定是无法执行到位或难以“真正”到位的。要切实健全并落实铁路企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细化决策内容,规范决策形式,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建立决策评估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真正实现重大事项决策的闭环管理。要突出决策前的调研论证环节,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中民智。其次,在制定行动的手段、方法和措施上要讲科学。科学的工作手段、方法和措施是保证执行到位的重要前提。一项工作,完成的途径和方法可能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我们做足准备工作,预先考虑各种可能,选择切合实际的方法来保证执行到位。三是企业管理要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而不是“领导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决策和任务执行到位。
(二)加强执行团队能力建设是工作执行到位的基础
执行是要由特定的群体来完成的。特定人的思想、工作态度、文化背景、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决定着执行方法的运用、执行途径的选择和适合投入的量化,也决定了执行过程的发展方向,决定了执行是否准确到位,从而最终决定工作的成果是否圆满。所以,要想执行到位,首先要根据执行者的修养、态度、知识和技能,选择正确的人或团队,让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1]。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加强执行团队能力建设,根据铁路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和岗位特点,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分层次提高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履职能力[3]。要立足长远,有意识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建立自己特需和关键岗位的干部人才储备,扎实开展“十百千万”和“一三三四”人才培育工程,重点抓好“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经营管理干部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和行车主要工种人员”等5支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选拔、培育,努力打造本部门、本单位团结一心、勇创一流、纪律严明的执行团队。要有意识地将具有发展前景的干部和员工送到艰苦而重要的岗位去锻炼,从而建立人才梯度储备制度。
(三)提高执行过程的可操作性是工作执行到位的关键
简洁明了的操作步骤在执行时才会得心应手。在企业管理中有句话:“做好了,才叫‘做了’”[2]。如果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过程和结果,往往导致结果与工作预期相差较远。因此,领导要加强对下属执行过程中的引导,尽量细化,明确执行步骤和标准,提高执行的准确性,做到“行动快、布置准、内容实、要求严、效果好”,保证工作压力层层传递、措施层层落实、工作布置事事有结果。同时,执行者在行动之前又要以圆满的结果为导向,对每一个行动步骤或环节要多想几步,想深一些,注意随环境、条件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在执行过程中,上下级之间有效的沟通也是保证执行到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3]。领导要时时关注所布置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为下属提供指导,帮助下属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保证下属执行不出偏差。作为执行者,在执行中一方面要加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落实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上级及时反馈进度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得到上级的理解和指导。
[摘 要]进一步健全执行体系,加强执行监控,落实目标管理。按照各项工作环环相扣、规范有序、高效运转的要求,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协调职能,明确岗位职责。坚持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完成制、首问负责制等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着力解决规定笼而统之、责任不明确、流程不清晰、承接不紧密、标准不具体、要求不细化、协调配合不畅、信息传递慢等中间梗塞问题。实行过程控制,建立健全上下级间的督察督办、情况调查、指标分析、定期报告等沟通互动机制,做到每项工作都有布置、有落实、有跟踪、有结果、有反馈,确保执行信息真实、执行过程可控、目标按时兑现。
(四)强化执行人责任意识是工作执行到位的根本
执行要到位,首先责任要到位。责任不到位,执行必定缺位[2]。铁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制度层面上来说,无论是岗位职责、作业标准、技术规范,还是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等,制度都是比较完备的,但具体落实情况却仍差强人意。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中真正强化执行人的责任意识,让制度从墙上走下来,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就现阶段铁路企业职工素质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而言,建立在能力和工作业绩上的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是强化责任意识、保证工作执行到位的根本保障。只有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增大个人“犯规”成本,真正做到“有功必奖,有责必究”,“奖得人眼红,罚得人心跳”,才能让其不敢失职、不愿失职、不能失职[2]。与此同时,要强化考核兑现的及时性,注重以正面激励为主,运用正强化来保证执行人责任意识到位[3],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用“心”做事,而不是简单的以罚代教、“一棒子把人打死”。其次,要充分发挥铁路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独特优势,真正发挥党工团组织的组织优势、骨干优势、宣传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在工作中形成有效合力[4]。在严格考核问责的同时,要问清缘由,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真正让被考核对象心悦诚服,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才能让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在工作中愿意做到最好,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或应付了事。
(五)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工作执行到位的保证
铁路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以人为本,让职工当家作主是我们的基本治企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现在管理为了人、管理依靠人、管理细化到每个人[5]。管理要以人为起点,最后又回归到人的发展为目的。因此,我们在强调责任落实和工作考核、强调企业发展的同时,不能疏忽人的心理感受和员工的发展[5]。人本管理不仅关心人,更关心人的发展,从政治上、思想上关怀员工,保证员工身心健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管理的互动促进管理效应最大化。青岛港的人本管理是我们铁路企业值得学习的成功例子。同样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青岛港以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为根本,倡导“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治企理念[6]。企业高层既要注重情感化管理,又要注重物质化激励;既要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又要注重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企业管理者的真情真意才能换来员工的真心实意,并转化为无穷无尽的力量,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企业要做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教育人,以领导班子的模范行动引导人,以科学务实的用人机制激励人,以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调动人,以常抓不懈的学习培训培养人,以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塑造人,以细致入微的关心体贴温暖人。企业要落实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员工为本,尊重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企业成果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做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6]。共享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又成为激发员工进一步参与共建的强大动力。把人的工作做充分了、做到位了,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工作的执行与落实自然也就到位了,企业的发展也就可持续了。
(六)打造良好的执行力文化是工作执行到位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促进企业执行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7]。要将铁路企业塑造成一个执行力组织,就必须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执行力文化,并将其打造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要有意识地教育引导企业广大干部、员工树立责任意识和专业意识,积极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特有企业文化,筑牢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7]。第一,从员工入手,构筑企业执行力文化。要把“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融合在企业文化里,印刻在员工心目中,使之成为每个干部职工的一种守则、一种信念和一种精神力量,让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够真正接受“执行”的企业文化,根据各自的岗位特点,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从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并做好每一项工作。第二,夯实执行力的思想基础。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教育、引导、灌输形成。要长期坚持开展企业精神教育,灌输企业核心价值观,用企业文化统帅全体干部职工;开展荣誉感和使命感教育,灌输“企兴我荣,企衰我辱”的思想,做到忠诚于企业,自觉为企业争光;开展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灌输“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的工作”等观念,做到自警自律,恪尽职守;开展企业发展目标教育,灌输居安思危、反骄破满、树立愿景等观念,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企业目标融为一体。第三,以“执行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在干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六有六必”的执行意识,即有责必履、有规必循、有令必行、有行必果、有坚必克、有过必究。大力倡导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的理念,坚决克服个人和小集体利益至上思想,严禁有利则干、无利则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力倡导“权力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义务”的观念,坚决克服“在其位不谋其政”、“居其位不尽其力”的问题,严禁遇事找借口、工作打折扣;大力倡导“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风气,克服被动执行、选择执行、机械执行、盲目执行的现象,严禁不作为、乱作为。
(七)树立成本意识是工作执行到位的根本目标
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铁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想真正落实市场法人主体地位,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3]。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树立成本意识,要讲求投入产出比,“以合适投入获得最大成效”[2]。不讲条件、不计成本的执行方案,要尽量少干、巧干或不干。铁路企业要实现集约发展,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要有一批有经济头脑、按经济规律办事、不仅会“干”而且还会“算”的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我们现在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砍掉企业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成果。如果不讲成本,哪怕及时完成了工作任务,那也不能称之为“执行到位”。
综上所述,铁路企业要想有效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转型,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管理团队执行力建设;必须以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为前提,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能力胜任的执行团队;在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和考核激励的同时,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上下形成合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忠诚文化、执行文化和奉献文化,才能实现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我们才能说企业管理工作是执行到位了。
[1]余世维.赢在执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2]吴甘霖,邓小兰.执行重在到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3]雷蒙德·A·诺伊.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4]林治波.企业的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OL].(2007-07-16)[2011-06-08].www.moc.gov.cn/2006/jiaotongjj/qingdaogfz.
[5]赵文明.中国式经营——中国顶级CEO商业思想精髓[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6]周天勇.企业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OL].(2007-07-16)[2011-06-08].www.moc.gov.cn/2006/jiaotongjj/qingdaogfz.
[7]李兵.提升国有企业执行力的对策和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上旬刊).
Some Ideas about Effective Execution in Railway Enterprise Management
LIU Ping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2;2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Wuhan Railway Bureau,Wuhan Hubei 430071)
The construction of execution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am will 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ple businesses in the railway enterpri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ecution of the enterprises.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guarante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namely,setting performance targets scientifically,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ecution of the team,improving the maneuverability of the performance targets,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of the executive team,stimulating people to take initiatives,fostering favorable atmosphere of improving execution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cost.
railway;enterprise management;execution;effective execution
F272
A
1671-7422(2011)04-0013-06
10.3969/j.ISSN.1671-7422.2011.04.004
2011-06-23
刘平(1973—),男,湖北孝感人,工程师,硕士生。
(责任编辑 陈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