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在新农村民生建设中的功能论析
2011-08-15向洪
向 洪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廉洁文化在新农村民生建设中的功能论析
向 洪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民生建设中,廉洁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枢和科学保障作用,为改善农村民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代语境下,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对于推进农村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新农村民生建设;廉洁文化;功能定位
民生问题是一个关系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在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民生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农村民生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层次,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层次全面推进、和谐发展,农村民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廉洁文化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与农村民生建设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如果说推进农村民生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廉洁文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民生建设的民族文化内在动力。
一、廉洁文化:新农村民生建设的价值中枢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这就告诉我们,“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经济基础是决定民生幸福的根本前提,改善农村民生,必须以解决物质文明层次的问题为首要。因而,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改善农村民生必须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保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改善农村民生的“路线图”。其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就是改善农村民生在物质文明层面的重大举措。面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中条条关注民生,在新增投资中,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安排了340亿元,占到了新增1000亿元投资的1/3。在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用于民生工程的占4000亿,而用于农村民生工程的投资也达到了3700亿,这也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民生的重要体现。然而,过去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要保证中央关于农村民生建设各项举措的落实,要确保改善农村民生各项资金的到位,就必须要有“廉洁政治”和廉洁的社会氛围作保证,而廉洁文化正是“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氛围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道德基础。
廉洁文化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为改善农村民生订立了重要的道德准绳。首先,廉洁文化能够端正党风、净化政风。廉洁文化是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弘扬廉洁文化能够提高农村基层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从精神上培养他们对廉洁品质的崇尚与追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这就为消除农村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腐败现象提供了道德、信仰层面上的制约,有利于减少因腐败行为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其次,廉洁文化有利于提高群众素质。廉洁文化以其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和鲜明的廉洁价值取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村群众的素质,使群众在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中,以诚信为本,自觉地进行利益整合、协调利益冲突、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廉洁文化可以醇化社会风气。弘扬廉洁文化有利于抵制农村的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消除不良风气,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通过上述途径,廉洁文化就能够合理协调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有效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
关注人和人的生存问题是伦理思想的主要话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必须注意到,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生态的恶化反过来又制约农村的发展,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诚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2]因此,旨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建设也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生态文化与廉洁文化在当代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攫取利益,不惜牺牲破坏环境的代价,其实质就是不廉洁,故生态文化与廉洁文化在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存境遇问题上具有一致的伦理诉求。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有利于使人们确立关于自然的道德意识标准,使人们认识到关爱自然、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廉洁、节俭行为的一种表现。大力弘扬廉洁文化,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角度出发,围绕生态文明观、文明发展观和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这个重点,能够促进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观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洁文化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存境遇提供了伦理道德依据,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成为人们关爱环境、维护生态的伦理基础。
二、廉洁文化:新农村民生建设的科学保障
经济基础是决定民生幸福的根本前提,但民生问题也与政治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正如陈云指出:“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应该成为重要国策。”[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改善农村民生必须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农民的政治权益,这主要涉及农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尊重,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依法保障,农村社会稳定能否得到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否有效实现等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是明显滞后的。制度、体制的不健全,民主法制意识的缺失,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益得不到充分的实现和维护。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腐败等不正之风,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再加上有的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粗暴、简单、过时、不当,使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下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甚至出现了信任危机,一些农民群众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冷漠倾向,致使农村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是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前提,在党群关系紧张、党群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农民的民主政治权益即农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很难得到保障。“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改善农村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有的农村地区“黄、赌、毒”泛滥,偷盗抢劫事件时有发生,农民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矛盾纠纷,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群体性事件,这些都直接危及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
廉洁文化为改善农村党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受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还有一定的市场。廉洁文化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以社会领导力量为研究对象,它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思想,能够在农村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能够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因此,在农村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农村基层的党群关系就能得到改善,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增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农民的政治冷漠就会变成积极的政治参与,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就会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此外,廉洁文化通过加强思想建设、道德教化、社会廉洁意识重塑等形式引导农村社会政治发展,能够促进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廉洁政治文明深入人心,使群体氛围得到优化、家庭环境得到净化,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从而为改善农村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农村民生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较大,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农村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教育、医疗、财产、生活水平等方面。近几年虽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据有关统计,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村居民收入4140元,城市居民收入1378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廉洁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伦理文化,它包含了“以民为本”、“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政治道德观。[4]“以民为本”要求为政者体察民情,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这就要求为政者对广大民众“爱之如一”,这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诉求具有一致性。“天下为公”要求为政者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主人,提出要尊重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既然是为人民谋利益,就应该对全体人民一视同仁,做到公平正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基本价值,它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目标,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廉洁文化的这些政治价值观,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全社会树立了一个标杆,人们(特别是执政者)的思想和行动只有向这个标杆看齐,才是真正的“向善”。以这些理论指导农村民生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优良的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农村民生建设必须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温家宝强调:“解决民生问题,第一要有制度的保障”,“有了制度的话,就不会轻易改变,它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5]这充分表明了完善的制度对于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廉洁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廉洁、廉政制度建设思想,在监督和引导社会政治力量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就是当代廉洁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明确指出反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7],这就是当代廉洁文化在廉政制度建设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廉洁文化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建设创新的思路,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创建长效机制的理论来源,在农村基层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当中,廉洁文化是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因此,可以这么说,廉洁文化为农村民生建设提供了思想和制度的双重保障。
三、廉洁文化:新农村民生建设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
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以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等形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可以说,文化是民生之魂,没有文化,就没有健康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明确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又一重要主旨。在现代文明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处于长期被忽视的境地。因此,大力弘扬包括廉洁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善农村民生、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
作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廉洁文化能够传承廉洁理念,引导社会舆论。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八荣八耻”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些都是廉洁文化所倡导的美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弘扬廉洁文化就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自身的一些消极因素也逐渐在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反映出来。在农村社会,有的经营者是非、善恶、美丑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诸如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掺假制假、偷税漏税、不讲诚信、欺诈行为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些消极思想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们的利益,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农村大力弘扬与“八荣八耻”内容相关的廉洁文化,让人们明辩荣辱是非,才能使广大农村群众知荣弃耻,褒荣贬耻,凝聚人心,激发活力;才能使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维护,增进农村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8]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洁文化能够打造主导社会价值,优化意识形态,塑造清廉人格。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也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着廉洁文化,廉洁文化建设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农村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首先,廉洁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大众化文学艺术,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容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大力发展和繁荣那些切中时弊、与时俱进的廉洁文化艺术作品,能够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群众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还能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高尚的社会美感,这种美感有利于人们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是与非、善与恶。这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稳步、顺利开展就具备了深厚的社会土壤。其次,推动与廉洁文化相关的知识、理论、信仰走进农村学校、家庭和社会,将使农村群众在接受廉洁文化熏陶的基础上,自觉地形成与廉洁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相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再次,弘扬廉洁文化对于提高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农村基层领导干部通过学习与廉洁文化相关的知识、理论、文艺作品,才能深谙“为政之要,曰公与清”的道理,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腐败即是丑恶,廉洁即是美好,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维护群众的各种利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0
[4]沈其新.廉洁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83
[5]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7-3-17(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
[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1)
On the Function of Clean Culturein the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untryside
XIANG Ho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 410208,Hunan)
Clean culture is a core element in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In the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of anew countryside,clean culturehas an irreplaceableroleasacentral valueas well asascientific insurance,and provides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sis for improving rural people’s livelihood.In the present context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vigorously promoting clean cultureis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for carryingforward thelivelihood construction of thecountryside.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of anewcountryside;clean culture;function targeting
D261.2
A
1671-5004(2011) 04-0005-03
2011-7-30
向洪(1973—),男,湖南凤凰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