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选课《现代科技》课程建设与教学探索

2011-08-15杨雄珍谢祥徐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贺州现代科技课件

陈 恒,杨雄珍,陈 浩,谢祥徐

(贺州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广西 贺州 542800)

公选课《现代科技》课程建设与教学探索

陈 恒,杨雄珍,陈 浩,谢祥徐

(贺州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广西 贺州 542800)

贺州学院公选课《现代科技》已开设4年,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了该课程建设与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如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公选课;课程建设;教学探索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个性优势、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75-78。《现代科技》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课程,是一门文理渗透和知识交叉的课程。实践证明本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 教材选择

选择适合本校教师、学生使用的教材至关重要。我们先后选择使用了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编的《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报告》、刘啸霆等编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刘金寿等编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宗占国等编的《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第3版和第4版,发现宗占国等编的《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第4版教材更适合我校学生。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它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地描绘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更新教学观念,有积极的作用。

2 教学内容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第一部分介绍自然科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起源、宇宙的结构层次和物质的基本单元、非线性科学等热点问题;第二部分介绍现代高新技术,主要介绍生物技术、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由于课时有限,为体现出本课程的特色,我们把第一编定为学生课外自学内容,课堂上主讲第二编。我们把第二编分为九个大的专题。为避免枯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激光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两节结合,讲述前沿技术“光通信”并及时补充当时有关方面的新信息,又在“信息技术”中补充“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内容;为让学生了解现代高新技术,加入了当今前沿的“高技术与新材料”;在“生物技术”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和交流前沿科学“克隆技术”与“基因工程”,在“空间技术”中结合实际重点讲述我国“神州七号”的发射。

3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贺州学院各系部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为其专业课学习提供科学技术背景知识。

它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所介绍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意识,学会科学思维。教育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抵制迷信,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比较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

4 课堂结构

因每次课均为4课时,长时间连续上课,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针对此情况,我们把每次课分为4个部分:专家讲座、课本选讲、学生讲坛、精彩视频。

4.1 专家讲座

课堂上所选讲座视频多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和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栏目中的精彩科技讲座视频,还有CCTV网上学术报告厅中的部分精彩科技讲座视频,这些视频中主讲专家多为院士、外籍院士或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名校教授。这些专家都是某一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科普讲座高屋建瓴、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具有很强的科技性、前沿性、趣味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起他们对科技领域的广泛关注。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现状与展望”、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查尔斯.汤斯的“激光的故事”、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萧佐教授的“空间科技与人类文明”、中科院院士白春礼的“纳米科技的现在与未来”等。另外,我们还及时从网络上精选较新的科普性、趣味性较强的专家科技讲座作为补充。

4.2 课本精讲

课本内容浓缩了现代科技的精华,较系统地呈现出现代科技各领域的发展概况及前沿发展趋势,内容集科学性、知识性、新闻性、趣味性于一体,很适合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精讲”其中的核心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精讲”是整个课堂的核心,要落实好“精讲”环节,需要教师预先认真研究教材、学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讲”内容、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最后还要用精练的语言“精讲”知识、用适当的多媒体手段“呈现”知识。“精讲”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要“精”,教师要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二是方法要“精”,体现“新、活”的特点。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提出疑问,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小结归纳,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可引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必须注意所引用的例子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在精讲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和“演员”的作用,既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3 学生讲坛

以适当的方法把学生合理分为若干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自主选定一个当前学生们较为关注的科技课题,然后分工协作,收集材料、制作课件、反复演练,最后在课堂上学生讲坛时间依次呈现给大家。此活动打破了课堂壁垒,把学习活动有效地延伸到了课堂以外,让学生较深地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等主流学习方式的魅力。部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思考、课后上网收索相关资料并动手操作,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内容和兴趣制作了如“机器人简介”、“3G手机”、“电脑发展史”等较受欢迎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富有趣味性的课件,并在课件中链接有相关科技网页、丰富的科技图片和大量的科技视频,课件直观、形象、内容丰富,课堂展示效果较好,做到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展示现代科技知识。此栏目深受学生们欢迎,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很多同学在小组合作、资料收集(图书馆、网络)、网络使用、课件制作、组织演讲等方面受益颇多。

4.4 精彩视频

科技视频具有丰富性、直观性、动感性的特点,感染力强,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是现代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资源之一。尤其是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即时性的科技视频,如:我国神州飞船五号六号的发射、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发射视频等,本身就是活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对现实科技热点的关注。开课4年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收集科技视频,现已积累了大量可用于教学的清晰度高、科技含量高、内容较新、趣味性强的精彩视频。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感性认识,引起他们对科技领域的广泛关注。

5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

5.1 采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因而具有独特的优势[2]65-68。在当前“厚基础、宽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知识面越来越大,而学时数却相对减少,特别是公选课,课时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授课效率和改善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花了大量时间,从各种渠道下载、收集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科技视频、动画、图片,制作了一套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动态画面展示科技发展的全过程,利用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科技内容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科技内容具体化,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代科技》课件有声、像、图、文及大量视频,给学生的感官刺激是多方位的,通过对多种感官的刺激,从理论到实际都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汲取信息与知识。并且课件及时更新,融科学性、知识性、新闻性、趣味性于一体,紧跟科技前沿和热点。这样教学,既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有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5.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我们发挥科技前沿知识的魅力,抓住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营造了一种“能够充分展开自主性、协作式学习,变一言堂机制为对话式机制”的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展开一定程度的“师生对话、学生研讨、专题演播(课件、科教片)”等活动,并就学习的专题内容,布置学生课下展开网上调研和图书浏览,广泛展开讨论,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这样教学,既能有效开发、启迪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又能使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6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平时课堂作业、表现和期末课程论文相结合。

我们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分量,以促使学生平时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这种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借鉴,现已初步形成为一种比较合理的有效的考核方式。即以平时课堂作业、表现和期末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为: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适时安排3次课堂作业,其内容与阶段性教学内容相关,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上交;课程结束时,布置一篇关于现代科技的课程论文,教师预先划定论文选题范围,给学生一定时间查阅、收集资料,然后在课程最后考核时间内统一时间地点集中完成。这样既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避免了论文抄袭的情况。最终成绩的评定标准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70%。这样的考核能给学生一个较为公正的评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曹颖.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06(1).

[2]郭学勤·关于高校选修课课程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5,27(1).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Quest of Elective Course“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 Heng,YANG Xiong-zhen,CHEN Hao,XIE Xiang-xu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00)

The course“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s been set up 4 years in our school,this paper combines teaching practice,the first step discussed some relevant problems about the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such as the choice of textbook,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structure,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etc.

elective course;curricular construction;teaching quest

G642.0

A

1673-8861(2011)01-0133-03

2010-07-07

陈恒(1972-),男,河南开封人,硕士,贺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物理教育、科学教育。

贺州学院2009年立项课题(2009J GA20)。

猜你喜欢

贺州现代科技课件
给传统诗词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游贺州紫云洞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印象贺州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吾城·吾乡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