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探索
2011-08-15唐迎欣
唐迎欣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语文教学探索
唐迎欣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通识教育的特点。通识教育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只有转换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从传统“工具语文”向当代“人文语文”的飞跃。
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是高校素质教育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门课程,虽说近年来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但现实的境况是:“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而其课程定位模糊、教材五花八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也是不争的事实。从2009年开始,很多学校启用新版的大学语文教材[1]。大学语文教师只有转换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主要原因也许在于教学理念的滞后。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就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理念的滞后直接影响着教材的编写思路,导致许多教材选文喜以历代名家名篇(尤以文学方面的)为主,体现出“高雅”的格调。还有的教材就是按照文学史的线索,依次精选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的文学作品。也有的教材则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定位始终偏向于文学。
当今的社会已呈多元化态势,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纯文学的教学语境事实上已不存在。如今学科之间的边界正变得十分模糊,文学研究也在进行着艰难的文化研究转向。很多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正在转换自已的研究视点,去解读新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像流行音乐、影视文化、时尚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学等都相继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必须面对新的文化语境。这就要求大学语文的教学适时地从课堂辐射到课外,将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
二、教学理念的转换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通识教育的特点,通识教育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2]。这门课程应当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要及时转换大学语文的教学思维,以满足大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
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当今的时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学科不再是纯粹的单独存在,总会与其他的学科交叉、融合,大学语文也需要在融合中创新发展。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把语文强调为纯工具性或纯审美性的教学观念,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贯通文学、历史、民俗、哲学甚至地理、天文等学科,让学生在“大语文”观下受到教育。对文本的解读必须进行整体关照,不能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只寻找文本的社会学意义,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意味。在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薄弱、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就肩负起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要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科之间实现共通、融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以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自由性
“大学语文”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课程的总学时为54节。我们所使用的“桂版语文”选入的文章是60篇,按照每篇2课时计算,54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就要求给授课教师一定的自由度,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擅长的领域内多讲、精讲,前提是你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在考核方法上也应给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由。据汪曾祺先生回忆,“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3],在汪老的记忆中,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严的,也要求考试,但一般都只是学期结束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就完事了。重要的是,联大中文系的读书报告不重抄书,而重有无独创性的见解,怪论也会存在。不过,自由不同于随便,这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高要求:教师要精通,还必须对学生很了解,而学生也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文化延伸法
“语文”从大的层面说,可以延伸到“文化”。每篇文章多多少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因素。教材当中的文章,有些是可以通过“文化延伸”的方式来集中讲解。这一点与大学语文提升人文素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面对新的教学语境,我们要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对文章进行综合关照,即全面考察其与政治、经济、哲学、艺术、宗教、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而不能孤立地看待文章本身,要深刻挖掘文章中潜藏的文化意蕴,如人生智慧、价值观念、精神趣味、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授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序》时,我将此文的经济思想与中国目前的经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讲解。我认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司马迁清晰的经济自由的思想、他关于经济活动以及对商人的看法给当下的中国提供了很多借鉴。在论述政府和民间经济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1]305观点在时下中国听来也有振聋发聩之感。事实上,司马迁的民本思想以及对商人求利抱持的平和开放心态,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讲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徐霞客的《三里风物》这些文章时,教师用“隐士文化”作为大的线索进行串讲。中国古代某些能人做隐士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理想行为,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保持自己独立操守的一种选择。在混乱的时代,许多高义之士隐居于山间林下、江河湖海,保持着一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即使是在相对稳定的年代,也有大量志不入凡流的隐者高士,成为某种学术精神的献身者,他们一方面潜心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为世间名利所影响,不为短暂的荣华富贵所引诱;另一方面,他们醉心学术事业,成就了一番学术伟业,最终名垂青史。“显与隐”、“入世与出世”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很多知识分子都会面临的选择的问题,结合一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如果没有隐士思想支撑着一个以“修齐治平”为终极理想的传统士大夫的精神底线,那些在朝廷和权贵面前宁折不弯的傲骨,将会被悲凉与绝望击溃。
再如,教师讲述阿波里奈的《蜜蜡波桥》,首先从法国的桥文化与诗歌的关系入手,提醒学生这首诗在法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对诗歌的外围意义的探讨接着转向文本自身,可以辐射出一系列的问题:《蜜蜡波桥》是否代表了阿波里奈的诗歌成就?同是表达爱情,它与中国的诗歌在情感的抒发方面有何区别?从而引出了对阿波里奈的“图画诗”的分析以及用比较的方式从文化差异方面切入对中西诗歌异同点的横向分析,让学生多方位的领略这首“流淌在诗行间的爱情挽歌”的独特魅力。
(三)互动式教学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死抠字词、逐字逐句逐篇分析、强制性要求背诵等乏味教学方式。大学课程要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应该是互动交流的。
“桂版语文”在编写体例上与传统大学语文教材不同,对文章的生字生词关注不大,有些文章特别是古文,有许多文字障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上这类课时,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做一些准备工作。因为有网络,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完成文字识别的工作,进而完成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这种方法改变了古文教学由老师一人翻译讲解为主的单调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由于课前阅读是一种障碍性阅读,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索,运用中学所学的知识,既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由于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及不足,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和补充,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教师的知识再聚合。
(四)多媒体的使用
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多媒体因其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极大的共享性在教学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多媒体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能够灵活地进行文字、图像的相互转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调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使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冲动。比如讲授吴冠中的《说树》,这是一篇由画家所写的文章,与画家擅长的题材有关。利用多媒体可以放入大量吴冠中的绘画资料,并与西方的同类绘画进行比较,通过具象的资料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吴冠中绘画“中西合壁”的特点,理解为何作者如此喜欢以树入画,又为何要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树是如何成为人的象征,人精神的对应物。在给音乐学院的学生讲授梅兰芳的《养鸽》时,除了运用大量与梅兰芳有关的图片资料,我还调入了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视频及反映其演艺生涯的影片作为辅助资料,以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修养与爱好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式可以有多种,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这对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善于引导而非强行灌输,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需求。
大学语文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语文教学要承担传播人类文化的重任,教师除了借用教材上的文章提升学生的人文思想,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注重传授新知识,以期实现“人文语文”的飞跃。
[1]黄伟林,李咏梅.大学语文[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2]通识教育:让学生生活更有意义[EB/OL].http://www.forex.com.cn/html/c203/2010-02/1229489.htm,2010-02-03.
[3]刘仰东.汪曾祺忆母校——西南联大[N].人民政协报,2011-01-27(5).
On Teaching of the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NG Ying-x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as the characteristicsof 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is a nonprofessional,non-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at aids to train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just as the moral,emotional,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Only the teachers transform their teaching ideas and focus o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the traditional“Tool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hange to the“human Humanistic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ill come true.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eaching ideas;teaching methods
G623.2
A
1673-8861(2011)01-0120-03
2010-12-25
唐迎欣(1971-),女,广西灌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2008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