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酒令艺术文献考录
2011-08-15黄斌
黄 斌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唐代酒令艺术文献考录
黄 斌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酒令艺术在唐代蔚然成风,散见的酒令材料极多,但专著文献尚不够丰盈。从文献存录的角度看,散佚严重,伪托者亦不少;从性质看,纯酒令文献少;从目录学分类看,学界对其之认识尚不清晰。
唐代;酒令;文献
一、引 言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指出:“据唐于逖《闻奇录》、清郎廷枢《胜饮编》和其它目录书的记载,除隋侯白的《酒律》外,这个时代产生了如下酒令专著:王绩《酒经》《、酒谱》(二卷),李《甘露经酒谱》,崔端己《庭萱谱》,刘炫《酒孝经》、《贞元饮略》(三卷),窦子野《酒经》《、酒录》,朱翼中《酒经》三卷,胡节还《醉乡小略》,皇甫松《醉乡日月》、《条制饮事》三十篇,李《骰子选格》。……除了《醉乡日月》外,这些书籍基本亡佚了。”[1]1由于种种原因,王昆吾先生对这些文献仅是罗列,未曾对著录情况详加论述。现借助王昆吾先生的学术成果,对此进一步加以论述。
二、酒令艺术文献考
(一)侯白,隋,《酒律》一卷
侯白,《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三》有传。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云:“唐人言蓝尾多不同,‘蓝’字多作‘啉’,出于侯白《酒律》,谓酒巡匝,来坐者连饮三杯,为蓝尾,盖末座远,酒行常迟,故连饮三杯以委之,故以‘啉’为贪婪之意。”[2]117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九“蓝尾酒”条云:“叶之说如此,予谓不然。白公三杯之句,只为酒之数巡,安得连饮者哉?……《唐书·艺文志》白有《启颜录》十卷,《杂语》五卷,不闻《酒律》之书也”。[3]243洪迈之说更有依据,此书疑是伪托,因书已佚,无从查考。若侯白真有此书,从叶氏所言之“谓酒巡匝,来坐者连饮三杯”来看,与酒令有一定的联系。
(二)王绩,唐,《酒经》、《酒谱》二卷
据《唐才子传》载,王绩生性简傲,好饮酒,时人呼为“斗酒学士”,以嗜酒妨政,故而屡遭非议,著有《酒经》、《酒谱》二卷。唐代吕才《东皋子集·序》云:“君(王绩,引者按)后追述焦革酒法,为《酒经》一卷,术甚精悉。兼采杜康、仪狄已来善为酒人,为《酒谱》一卷。”[4]4可见此二书乃酿酒之书,非饮酒行令之书。王昆吾将二书视为酒令艺术文献,有误。
(四)崔端己,唐,《庭萱谱》一卷
崔端己,生平不详。据《宋史·卷二百六·艺文志第一百五十九·小说类》载,同尘先生(即崔端己,引者按)有《庭萱谱》一卷。《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有《庭萱谱》一卷。《通志·艺文略·史地类第五·食货·酒》著录《庭萱谱》一卷,云:“同尘先生修饮酒令谱,谓之庭萱。”[5]785由此来看,该书与酒令艺术有一定联系,惜书已佚。
(五)刘炫,唐,《酒孝经》、《贞元饮略》三卷
刘炫,生平不详《。新唐书·卷六十五·志第四十九·艺文三》“小说类”言刘炫有《酒孝经》一卷,但未见著录《贞元饮略》。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史地类第五·食货·酒》著录这两本书,但只有《酒孝经》注明是刘炫所作《,贞元约略》未注明作者。《崇文总目》小说类有《正元饮(异)》三卷,但未题作者。“略()”与“异()”之别,当是字形相似所误。故而《崇文总目辑释》将之改为“《正元饮略》三卷,窦常撰”,并解释云“:本作‘贞元’,此避嫌名说,见前旧本。‘’伪作‘’,今校改。”[6]3748可见这两种“饮略”是同书异名。到元代韦孟《酒乘》以及明代袁宏道《觞政》卷“十之掌故”中,都提及刘炫有《酒孝经》《、贞元饮略》。而《宋史·卷二百六·艺文志第一百五十九·小说类》记载窦常有《正元饮略》三卷。由此可见,越往后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越为混乱,盖以讹传讹所致。《贞元饮略》究竟是刘炫还是窦常所作呢?经查窦常乃唐人,有《窦氏联珠集》五卷传世,由江西人褚藏言汇编窦常兄弟五人之诗歌而成。《四库全书·窦氏联珠集·提要》对窦氏五兄弟生平有简约介绍,云:“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但未见介绍其有《正元饮略》一书。疑此唐代之“窦常”即后文所述之宋代“窦苹”之笔误,详见下条。
(六)窦子野,唐,《酒经》、《酒录》
据宛委山堂本《说郛》所载,作《酒经》之窦子野乃宋代人窦苹,别本以有将“窦苹”误为“窦革”者,如中国书店1980年版之百卷本《说郛》作“窦革”。《四库提要·酒经提要》考辨云:“详其名字乃取于鹿鸣之诗,做‘苹’字是也。”其他诸书亦云窦氏乃宋代人,非唐代人,疑乃王昆吾先生失考所致。关于窦苹之生平,《四库全书》之《酒经》之提要云:“苹字子野,汶上人……当为仁宗(宋朝,引者按)时人。”余嘉锡余《四库提要辨正·酒谱》对窦苹生平有补充稽考,云:“苹所著,除《唐书音训》外,尚有《载集讨源》一卷,《举要》三卷,宋史艺文志文史类著录,则其盖博雅之士矣。”其《酒经》今存,但未见有《酒录》。据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史地类第五·食货·酒》所载,窦常撰有《酒录》一卷。结合前所言之唐代窦常之生平著述情况,疑此窦常之《酒录》即窦苹之《酒录》,盖“苹”、“革”、“常”三字字形相似,由“苹”误为“革”,又由“革”误为“常”。若“窦常”真的是“窦苹”之误,则前所言之窦常《正元饮略》有可能是窦苹之作,而非刘炫之作。存疑待考。
宋代曾忄造《类说》卷五十八亦收录有《酒谱》一卷,未注明作者,文字较为简略,只有十五条笔记式的材料,这些材料均能够在窦氏《酒谱》中找到大致相同的原文,故而《类说》中的《酒谱》乃不完整的窦氏《酒谱》。百卷本《说郛》著录的《酒谱》题为“二卷”[7]1,而非“一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是《酒谱》有内外两篇,故分上下两卷。其中外篇有“酒令”条,故此书关涉酒令艺术。
(七)朱翼中,《酒经》三卷
著《酒经》之朱翼中,有题为元代者,[8]P155]但大多数文献都题为宋代,疑王昆吾先生失考误为唐代。朱肱《酒经》又叫《北山酒经》,宋代李葆有《读北山酒经》(按:“读”有作“续”者,盖字型相近之误)其自序云:“大隐先生翼中,著书酿酒,侨居西湖之上,自号大隐翁,政和七年朝廷起为医学博士。明年坐东坡诗贬达州,又明年,以宫词还”。由此可知《酒经》至晚当作于政和四年。胡缙玉云:“翼中为朱肱之字,当题为朱肱撰方合全书之例,其称大隐翁者,《南阳活人书序》云:“命工于杭州大隐坊镂版,盖取所居地以为号也。”[9]P905翁同文《四库提要补辨·酒经》云:“《泊宅编》卷七页五有朱肱条谓吴兴人。”
《四库全书·北山酒经·提要》云:“是编首卷为总论,二、三卷载制麴造酒之法极详。《宋史艺文志》(见《宋史·卷二百五·艺文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引者按)作一卷,概传刻之误。《说郛》所采仅总论一篇,余皆有录无书,则此为完本矣。”《郡斋读书志》卷十二“杂家类”中“朱肱《酒经》”条云“:皇朝(引者按:宋朝)朱肱记酿酒诸法,并存蘖法。”由此可见,朱肱《酒经》是古代学术水平较高的黄酒酿造专著,王昆吾先生将之视为酒令文献有失妥当。《说郛》虽然收录朱肱《酒经》但并不完备《,四库全书·子部一八七·杂家类》所收之《北山酒经》乃其完备之本。另外明周履靖辑的《夷门广牍》“食品类”(万历刊本),亦收录此文,但题为“一卷附一卷”,所附之一卷乃前所言之李葆之《读北山酒经》。
(八)胡节还,唐,《醉乡小略》
据韦孟《酒乘》所载,胡节有《醉乡小略》五卷、《白酒方》一卷,从书名看《醉乡小略》约略与酒令有联系,《白酒方》当为酿造酒法之书。
(九)皇甫松,唐,《醉乡日月》、《条制饮事》
此书散佚严重,《醉乡日月》原有30门的规模,现在仅存14门。”部分散佚材料见于《永乐大典》、《唐语林》卷八、宋赵与时《觞政述》及《宾退录》卷四。另外宋代王灼《酒考》附收《醉乡日月》四条材料。有观点认为,因《醉乡日月》分为30门,故又称为《条制饮事》三十篇。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有详细论及,认为它是酒令艺术中骰盘令的重要文献,对于骰盘令的定型与发展有重要影响。他指出《旧五代史》卷34《庄宗纪》注引《五代史阙文》所说的庄宗“自制暗箭格”,《通志·卷69·艺文略七》所记的南唐李煜妃周氏的《遍金叶子格》、《新定遍金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上所述之文献见于《宋史·卷二百七·志一百六十·艺文志六》“杂艺术类”,但同中又有小异,原文如下“:李《骰子彩选格》一卷;刘蒙叟《彩选格》一卷《、寻仙彩选》七卷、《叶子格》三卷;李煜妻周氏《击蒙小叶子格》一卷、《偏金叶子格》一卷《、小叶子例》一卷。”其中“彩选”与“叶子格”乃同物异名。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从酒令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以‘叶子’为名的骰子选格代表了区别于博戏骰子令的另一种酒令形式,即令格化,条例化的骰子令形式。宋以后产生的各种骰子令格册叶——例如《红鹤》、《皂鹤》、《旧欢新格》、《升官图》、《百官铎》、《选仙图》、《选佛图》、《揽胜图》等等,都是骰子选格的余波。”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云:“唐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五代初犹然,后渐废不传。”前言属实,后语“后渐废不传”云云则有失精审。除了王昆吾所列举的这些叶子格外,后世还有诸多骰子选格的图式。例如蔡倏《铁围山丛谈》卷四所记的“消夜图”,清徐珂《清稗类钞》“赌博类”所记的“群仙庆寿图”、“八仙过海图”,清李绿园《歧路灯》十七回所详细记载的“西湖图”,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三所记的《忠佞升官图》等等都是骰子选格的变体。
三、结 语
需要指出的是,酒令形式灵活,可以与文字艺术结合为律令,可以与歌舞结合成为抛打令和歌舞著辞,可以与掷骰博戏结合成为盘骰令,还可以与体育结合(例如投壶、射柳)。同时,这些与酒令相融合的歌舞游戏形式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而只有他们与酒令结合的时候才属于酒令范畴,否则就仅是一种独立的游戏游乐形式。例如自骰子在唐代定型,与现在的骰子无异之后,掷骰博戏就渐渐发展为独立的博戏,如宋元时期的“打马”游戏,宋代李清照就曾著有《打马经》,“打马”一词在元曲中出现的频率也极为高。而叶子又从唐人的“诗牌”、“诗筹”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牌九(骨牌)、麻将。这些游戏具有竞赛娱乐功能,因而可以独立游戏,也可以用于席间助兴劝酒。因而那些关于这些游戏的论著,只要其行文主要目的不是劝酒,而是游戏,就不于此详加论述了,否则卷帙浩繁,难以囊括。
以上文献共涉及作者10人,文献14部。从存佚情况看,仅有一部残存,其余皆已散佚;从作者与时代看,有2人为宋人,有4部作者不确或疑为伪作;从性质看,有6部为介绍造酒之书,有3部性质不明,是否为酒令文献尚待更多的文献材料的新发现,有一部为博戏、酒令兼类文献,只有两部可确证为酒令文献。另外从收录这些书籍的目录书的分类情况来看,对于酒令在传统图书分类中的归属还是不明确的。有置于“食货类”的,有归于“小说类“或“艺文类”的,不一而足。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明代才有所改变。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当时的人们对酒令文献的本体性尚未有充分而清晰的认识。
综合唐代酒令相关文献著述与存录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唐代酒令最受欢迎的是叶子戏类酒令,对后世影响也最为深远;唐代有关酒令的零散材料甚多,具体可参见《唐代酒令研究》,但是真正独立的酒令艺术专书尚不多;在独立成书的酒令文献中,内容与酿造酒法杂糅在一起,尚未出现一部纯粹的酒令文献,而且这些文献散佚极为严重。以上三点充分说明虽然酒令这种通俗艺术在唐代大受欢迎,但当时的文人士子尚未独立的形成研究意识,其学术地位尚不高,因而还是停留在简单收录的阶段,缺乏较为深入的分析。
[1]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
[2](宋)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宋)洪迈.容斋随笔[A].笔记小说大观[C].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3.
[4](唐)王绩.王无功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清)鲍廷博.崇文总目辑释[A].后知不足斋丛书[C].台北:华文书局,1969.
[7](宋)窦革.酒谱[A].说郛[C].北京:中国书店,1986.
[8](宋)朱肱.酒经[A].知不足斋丛书[C].(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
[9]胡缙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64.
The Document Narrates Drinkers’Wager Game Tang Dynasty Record
HUANGBin
(School of Liberature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1)
Drinkers’wager game art becomes a common practice on Tang Dynasty,drinkers’wager game document creation has also got corresponding accomplishment.“Art goes deep into drinkers’wager game Tang Dynasty”to here having analysing in depth,claim credit for self very great.But be confined to the style cause,to the document self putting down in writing condition never compose detailed introduce that,therefore hereof slightly,write an essay supplementing,and tattoo with on this account to Wang Kun our Sir asks for advice
Tang Dynasty;drinkers’wager game;document
G255
A
1673-8861(2011)01-0089-03
2011-01-15
黄斌(1978-),男,广西钟山县人,广西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