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西富川“刘娘”传说与民间信仰

2011-08-15麦益娇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白龙富川淮南

麦益娇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浅析广西富川“刘娘”传说与民间信仰

麦益娇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民间叙事——传说的角度入手,将传说研究与信仰民俗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呈现刘娘传说和民间信仰,考察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极具文化价值。

富川;刘娘传说;刘娘信仰;民间信仰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东连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与钟山县、西与恭城县接壤,北与湖南省江永县相连。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总人口30.4万[1]。县内族群众多,以瑶族和汉族为主,主要分为几类:汉族有“民家人”、“梧州人”、“客家人”、“保庆人”;瑶族有“平地瑶”、“高山瑶”[2]20。

这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讲述了民间女子刘三妹的传奇故事。刘娘信仰则是在“刘娘”传说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性民间信仰。当地人将传说中的刘娘视为地方保护神,心理上认为她具有管风雨、促生产、保平安、佑生育等功能;基于生产生活功利性的需要,对她产生信仰情感和依赖。刘娘传说和信仰还是淮南河流域共同的地方文化认同,是村落间联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

一、刘娘传说

刘娘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富川梧州人居住地大多有相关传说流传。有的把她叫做刘三妹,后来又将她传为造山歌的刘三姐,也有把她传为姑婆山的刘姑婆;更有的地方相信她就是有名有姓的真人,叫刘丽珠或刘凤娥,因被白龙仙子点化修炼成仙姑,传为刘仙娘,后人亲切地称其为“刘娘奶奶”。

《富川县志》载:“刘三姐生于富川之淮溪,尝夜守鱼梁,与白龙交,蛇驱鱼入梁,所得独伙,后生子,俱为龙,会蛮人来侵,三妹剪纸为蜂,散入空际,噬蛮人尽死。三妹卒,邑人以为神,遂祀之。后屡著灵异,有司闻于朝,敕封淮南王。”[3]1这里所说的“刘三姐”,即富川“梧州人”信奉的地方保护神“刘仙娘”。

(一)“刘仙娘”的主要故事情节

根据在各乡镇采集到的传说①,将故事的主要基本情节概括如下:

1.涝溪山双石庙双石大王的儿子白龙在淮南洞的龙潭修炼成仙。

2.刘三妹受兄嫂欺负,要经常去河边捞鱼。

3.白龙看不过,变成后生帮助三妹。这被三妹的兄嫂看见,乘机把她赶出家门。

4.三妹到淮南洞,与白龙婚配,生下一对儿女:郎君、小娘;白龙助三妹修炼成仙。

5.三妹叫家兄来接外甥;舅舅误伤了变成小鱼的郎君、小娘;三妹急忙拖着麻线飞去救儿女,麻线拖成“麻江”,将原来的淮南河变宽变深了;白龙发怒冲毁外家。

6.成仙后的三妹经常治病救人,被称为刘娘。

7.明洪武年间,刘娘“剪纸为蜂”,助国平定南方番乱,受敕封为“得道刘仙娘”。

8.刘仙娘不恋朝廷,只求回乡造福百姓。皇帝赏赐其回乡建“淮南殿”。

9.恭城的云溪、太尉赶石山群来富川堵峡口垒湖,被刘娘识破。石山不走了,变成了白面山和红岩山。

10.刘娘与云溪、太尉斗法胜出,收他们为淮南殿的先锋和后卫。

11.刘娘收留结拜姐妹——莫仙娘和歌仙刘三在淮南殿[4]27-33。

(二)刘娘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有:刘三妹、白龙、云溪、太尉、歌仙刘三、莫仙娘、郎君、小娘等;自然物形象有:淮南河、龙潭、淮南庙、麻江、白面山、红岩山、峡口等。

当地广泛流传刘娘传说的主要原因:一是刘娘遭遇不幸,得到白龙的帮助,后与白龙婚配,练得仙术为人治病解难;二是刘娘助国败击番兵,皇帝敕封“得道刘仙娘”;三是刘娘不恋朝廷功名,只愿回乡造福百姓。

二、刘娘信仰民俗的调查

富川民间关于刘三妹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而能成为当地民众信仰对象的刘娘,则是与白龙有关的刘仙娘。2008年7月,笔者对刘娘信仰做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搜集到直接和间接的田野资料。

刘娘的信仰圈,以富川瑶族自治县南部的柳家乡为出发点,包括从东南角的白沙镇、莲山镇到中南的富阳镇再至西部的城北镇。这几个镇是汉人和瑶人杂居的地方,他们自称“梧州人”或“瑶人”,共通的一种方言为“梧州话”。从南至北,截止葛坡镇,绕到城北镇,多是位于省道(S20161)南端乡镇范围内,包括从东南——南部——西南——西部;更广的影响范围乃至毗邻的恭城、八步、钟山等县和湖南的道县、江永、江华等地②。

省道北端的新华乡、福利镇、石家乡、葛坡镇、麦岭镇、朝东镇不怎么信奉刘仙娘,原因在于:有些乡镇虽流传刘娘的传说,但主要以本乡镇的神仙信仰为主,很少供奉刘仙娘像。在省道南端的白沙镇、莲山镇、柳家乡、富阳镇、城北镇则流传较多,庙里也会有刘仙娘神像或神位。在信仰圈范围内的各庙宇中,供奉白龙和刘娘神像的有:柳家乡的淮南庙、富阳镇涝溪山双石庙、莲山镇大莲塘统管庙和白沙镇水源庙等。其中,只有柳家乡的“淮南庙”将刘仙娘和白龙王的神像放在主位。刘仙娘“信仰圈”影响范围传至毗邻的恭城、八步、钟山等县和湖南的道县、江永、江华等地,与淮南庙里供奉的其他人物形象的传说有关。因为“刘娘传说”中涉及的人物形象还有贺州(八步)的云溪、恭城的黄太尉、湖南永州的刘三妹、金花庙的莫仙娘。

文章把分析要点放在其源头(或说出发点)的柳家乡淮南庙。

(一)刘娘信仰的显性空间场所——淮南庙

富川县柳家乡影响最大的庙就是供奉刘娘和白龙的淮南庙。而淮南庙又有淮南古庙、淮南灵宫和淮南宫殿三处之分。

1.淮南古庙(柳家源淮南河边)

“淮南古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即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今已有六百余载,庙址在今柳家乡西岭山下,淮南河畔。为刘仙圣母、白龙帝君等众诸神坐殿之所,历年庙会热闹非凡,富钟两县黎民,俯身敬奉,甚是灵应。据历史记述,明朝初时,明太祖登基遂敕封德道刘仙圣母、白龙帝君、郎君小娘诸神,登坐淮南宫殿,万民感其德泽,敬奉朝拜,香火盛极,庇佑一方,风调雨顺,万民俱乐,遂代代相传,至今深入民心。然淮南古庙,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③淮南古庙原建在柳家源口淮南河北岸,即现柳家初中校园南面。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重修《富川县志》第三卷“营建志·坛庙”里记载:“淮南庙,在柳家源,过旱祈祷辄应。同治三岁(1864)疫,庙前出一灵泉,饮之立愈,活人甚多。”(标点笔者注)《古今图书集成·方兴汇编·职方志》“寺庙考”有一条目:“龙母庙,在柳家源遇旱祈雨辄应屡验。”[5]20734因为刘娘夫君为白龙,因此也可称其为龙母;且除此淮南庙外,柳家源亦无其他关于龙母的庙。1967年6月17日淮南庙被拆。由此可证实淮南古庙确实存在过。

今富川县柳家乡存在两个淮南庙:凤岭村洪岩山“淮南灵宫”、茅樟村“淮南宫殿”。这两个庙都是为供奉刘仙娘而建,前者建于1996年,后者建于2003年。供奉的神像即为刘娘传说中的八个人物。

2.淮南灵宫(凤岭村红岩山脚)

20世纪60年代,古淮南庙被毁后,民间偷偷安神像于红岩山洞。“红岩山,县南二十里。岩通数里,内有深潭,不知所抵。山前有寺。”[6]卷一这里记载的是“红岩寺”,即民众安放刘仙娘等神像的岩洞口小庙。传说刘娘有安身之处后,民众所求更是应验,所以这座小庙香火很旺。而且每年庙会时节,有许多爱探险的人举着蜡烛、火把或电筒结伴入岩洞。据说里面景观很美,有很多通道,可知的有三层,且多深潭。漆黑的卡斯特地貌岩洞里,照明是个问题,所以很危险。想进岩洞的人都得先在洞口的小庙拜过刘仙娘以求保佑。后于1996年建“淮南灵宫”于洪岩山侧。这之后到2003年,六月十三庙会以及各村举办的“刘娘出游”活动都是以“淮南灵宫”为中心展开的。

3.淮南宫殿(茅樟村旧祠堂)

当地传言:古庙旧址处刘娘与白龙显灵,师公起卦言神仙思回归旧址,然旧址已为它用,不能再建庙;问仙,仙说:某天某时天将变,何处有树为雷电所击劈,便以此树为神像,此处立庙。是日是时,果然,茅樟村旧祠堂旁一樟树遭雷劈。人们便想将旧祠堂改建为庙供奉刘仙娘,请仙“入阴”问神可否,诺然,便于2003年立“淮南宫殿”。庙内有碑刻序文表明信仰刘娘:

“相传,明洪武年间,藩兵侵犯,民不聊生。刘娘为救国救民挺身而出,巧用蝗蜂毒蛇阵(天兵阴将),击败藩兵得胜回朝。明成祖朱棣降旨敕封得道刘仙娘。然刘娘不恋朝中高官厚禄,提请封银三百两,返回富川庇佑万民。君皇恩准,刘娘谢恩回到富川柳家,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下山凤地建立淮南庙,与祖籍双石庙的夫君白龙帝君,孩儿郎君小娘、贺州的云溪、恭城的黄太尉、湖南永州的刘三妹、莫仙娘等八位神仙共同庇佑各地臣民。自永乐年间始建淮南庙以来,富川各地乃至毗邻的恭城、八步、钟山和湖南的道县、江永、江华等地,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由于年深月久,至民国初期淮南庙已修建三次。第三次毁于公元一九六七年古历七月二十六日。”④

淮南宫殿座落于淮南河北岸的茅樟村南面,在淮南古庙旧址东面相距不远的地方,是由茅樟村之前用作小学堂的旧祠堂改修而成。庙的后面有几棵大樟树,据说淮南宫殿里的神像就是用那棵被雷击中的树雕刻而成。

(二)刘娘信仰民俗

1.朔望日祭祀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当地信众(尤其是妇女)去淮南庙进香拜刘娘奶奶,祈求庇护,称为“下茶”。若是祈愿或还愿的话,或割活鸡献鸡血,或献熟猪头等。求签,往往是信众遇到麻烦时,寻求心理安慰的一种方式。每逢朔望日,淮南庙的头人和解签人便会在庙里为信众解签。“敕封得道淮南宫殿(或灵宫)白龙帝君刘仙圣母,左边郎君右边小娘,金花庙莫仙娘娘刘三姐妹,观音圣母把庙老仙满堂神像,三百年前四百年后,话不乱讲签不乱出,有好讲好有丑讲丑有求必应”(录音整理)。求签者也可以自己摇签筒。当摇出一支签时,守庙人便会以“灵签落地,大吉大利”结束此项程序。然后由头人解签。当地信众相信刘仙娘是他们的保护神,会排难解惑。求签的内容是贴近生活的,具有现实功利性,如求子、求升学、求平安、求姻缘、谋旺、求财等。解签人,一般是庙会组织的头人。据笔者观察,解签人以劝人为善、戒骄戒躁等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劝导信众,很少采用明显涉及迷信的手段,是助人向善的,只不过借着神灵光环。

2.农历六月十三:刘娘诞日(或得道日)祭祀

传说,农历六月十三是刘仙圣母的诞日,六月十五是白龙帝君的诞日。人们便于六月十三办起祭祀刘仙娘的庙会。其实,据黎荣辉⑤言:“刘仙娘是生于公元1352年(壬辰年)八月十五日亥时,成道于永乐年六月十三日”。而据柳家村邓怀先说:“六月十三是古淮南庙立庙之日,也可理解为刘娘得道成仙之日”,只是民众中误传此日是刘娘诞日。问及信众,她们也多说六月十三是刘娘生日。不管六月十三是刘娘的诞日或是得道日,人们在这一天办庙会祭祀刘仙娘却已经形成传统。

据红岩山“淮南灵宫”墙上的壁画,可知古时淮南庙会的盛大场面。信众带着供品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刘仙娘祈福。人们自愿捐献“善款”凑资金办庙会,请戏班来唱戏,组织舞龙舞狮等活动酬神娱神,也是自娱自乐。人们来这里祭拜神灵、求签祈福或解惑、许愿还愿、看戏、逛集市、游玩、走亲戚、凑热闹……直到现在,“梧州人”农历六月十三惯节已经成了像端午节、中元节一样的时节。有的村十分重视这个节,如柳家乡、古城镇、莲山镇,尤以柳家乡为最。

3.白露“刘娘出游”祭祀仪式

每年秋收后至白露期间,都会组织“刘娘出游”的庙会活动,以酬神报神祭神等,每三年或五年举行一次大型的。神像出游前一夜,庙会组织者请来公举行“调庙”仪式,历时好几个小时。期间,公边作法事边唱念“请仙娘”等词,如“拜发功曹书状请,淮南庙里请刘娘。仙娘正坐淮南庙,功曹成书到庙堂。判官接书从头看,番师专奉请刘娘”⑥。八位神灵的传说从出生到成仙、功绩等一一道来,请起各神灵,据说是要经神灵同意才能动神像,否则不灵验。第二日,按照各村庙会头人们商议的顺序,刘娘等神像被抬着出游。第一个村要派人来庙里“接刘娘”。公“问”仙娘是否可以出巡。如果刘娘要到的村庄神龛没有搭好或不合意,则神像是搬不动的,表示仙娘不满意,得重新建。神像在每个村巡游的时间为两天一夜或两天两夜,除祭拜神灵外,所到之地都会请戏班唱戏,酬神也娱人,十分热闹。刘娘游过第一个村后,下一个村要派人去接。依次游完九村。

以2008年为例,白露的“刘娘出游”酬神活动共有七个村子参与,按以下顺序进行:

“淮南宫殿”→龙头(俗称“下流寨”)→新寨→茅刀源→下源洞→柳家源→新立寨(莲塘仔)→茅樟村(茅樟湾)→“淮南宫殿”。

三、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

(一)刘娘信仰的形成及其原因

民俗习惯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其形成和传承是有一定历史根源的。因为有传说,民间有了自己的历史和对周遭世界的认识,也就有了自己的信仰,有了庙宇和祭祀活动;而围绕着信仰对象的各种祭祀活动,就会形成一定地域性的祭祀圈;如此,村庄、乡镇的历史与民间传说、民间信仰形成紧密的联系。

刘娘信仰的形成与刘娘传说及相关祭祀活动密切联系。传说塑造了从“刘三妹”到“刘仙娘”的形象,才有了刘仙娘信仰。祭祀刘仙娘的活动和仪式是刘娘信仰的行为表达方式,通过神圣化的祭祀仪式让民众对刘娘产生敬畏之情,把她当作保护神,对其依赖。传说塑造神仙形象和祭祀仪式强化信仰的过程是统一的,互相作用,共同促成了刘仙娘信仰的形成,也使这一信仰得以存在和传承。

刘娘的传说中,相传她是塘流西瓜地的刘三妹,地名是确切的、真实存在的,姓也是真实的,名倒是概指;而一些情节中提到的地方,如西岭山、淮南河、麻江、龙潭、鲤鱼坝的白面山、凤岭的红岩山等,都是现实确存的风物。有了刘娘的传说,她的仙迹流传到一定的范围,也就出现了供奉她的庙宇:淮南庙等,而且形成一些祭祀仪式,在富川梧州人聚居地便形成一个个祭祀圈。刘娘的功能逐渐由地方保护神更细化为生产、生活、生育等的保护神,也就成为了民间信仰的对象。

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一旦在生产、生活或生育等人生途中遭遇非正常事件,便会想到刘娘奶奶,对其进行祭祀,向她祈祷保佑、寻求安慰。在每年秋后,收获粮食,人们便感恩刘娘和白龙保佑,举行游神的活动酬谢神灵,也是向神灵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耕种植业对自然气候的需求,使得这一地方人们对他们认为管风雨的龙神产生依赖。他们认为刘娘与白龙关系特殊,一定会保证他们生产生活对风雨的需要,也就形成对刘娘依赖的心理。

(二)淮南庙的建立与地方文化的认同

我们还可以从刘娘传说叙述和信仰活动中看到相关村庄历史、村落关系、村庄的文化和村民的生存状态,以及村落间基于共同信仰和祭祀出现的联合,形成地域性的认同观念。

人们通过传说,把刘娘神圣化,将其塑造成得道成仙、英勇救国、不恋功名、造福百姓的地方保护神,是人们心目中救世主的形象。这个神圣化的过程,也为形成刘娘信仰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因此,富川县的刘娘传说结合了民间特有的一些地方性文化资源,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信仰崇拜。民众通过传说赋予了刘娘各种庇护功能,使她能够解决民间的各种疾苦。

刘娘能够成为地域保护神,成为村落和地域民众信仰的中心对象,除了她具备令人信服的神奇灵验传说之外,还与村落间的文化需求有关,具有地域内道德教化的作用。对刘娘敬奉和祭祀仪式,因时间地点的固定性、参与人群的集中性,不断地惯性化。如刘娘出游的程序,形成以公引领、头人组织、信众参与的整个过程,已约定俗成,人们自觉遵守,也巩固了村落间的协作关系。

淮南庙的建立与地方文化认同关系密切。六百多年里,淮南庙经历烧毁、重建、修复,这也对刘娘传说和信仰的传承产生影响。从淮南古庙建立(1368年),刘娘信仰曾盛极一时,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断,再到八十年代复兴。淮南河流经的九个村庄(龙头、柳家源、茅樟、凤岭、新寨、茅刀源、下源洞、新立寨、军田等)及附近的一些村子,只要条件允许,在农历六月十三和白露时节,都会举行庙会或游神活动。可见,淮南庙里的刘娘奶奶和白龙爷爷成为这一地方认同的象征和标志。围绕这一个共同的庙宇和信仰,此地各村庄在祭祀过程中得以联合,也加强了生产、婚姻等联系。

广西富川的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娘传说塑造的民间奇女子刘三妹的形象,经过岁月的淘洗、乡民的口头叙述、山歌传唱,已深入当地民众心中。刘娘信仰更是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农业的发展对气候的需求、人生道途的各种磨难、心中的各种追求夙愿等,使得人们心理上对刘娘构成依赖之情等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从传说基础上形成和传承的刘娘信仰在其流传的区域社会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它就像一条绵延不息的长河,流淌了千年,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间川流不息,正在变成鲜活的文化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归属感。

注释:

①主要信息来源:邓怀先,40多岁,富川柳家乡村民,瑶族,小学文化,会看地,民间称“地理先生”;采访时间:2008年7月14日。

②信息来源:唐庆得,瑶族,富川新华乡人,富川县文化馆退休人员,现在县电影院附近摆书摊,热衷于民间文化搜集研究,编著有《山国揽胜》、《富川民间楹联集》等资料。采访时间:2008年7月16日。

③“淮南灵宫·序文”碑刻,由柳家乡凤岭籍人徐长乐撰写。

④“淮南宫殿·序文”碑刻,由柳家乡茅樟村籍人黎荣辉撰写。

⑤黎荣辉:瑶族,近60岁,在富川县电视广播局工作,采访时间:2008年7月16日。

⑥引自2008年采访茅樟村头人所得“觋公作法用经书唱本”复印件。

[1]富川概况[DB/OL].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hzdq/fcx/fcgk.htm,2008-04-01.

[2]富川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富川瑶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罗岗生,李莲芳.刘三姐研究资料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4]富川瑶族自治县文化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富川资料卷(内部资料)[Z].

[5]古今图书集成,第17册第1423卷[M].北京:中华书局·巴蜀书局(影印本),1985.

[6](清)顾国诰.富川县志·山川[Z].光绪版,1890年刻本.

Discussion about the Legend and Belief Custom of Liu-Niang in Fuchuan,Guangxi

MAI Yi-jiao
(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0)

There is a moving legend about Liu-Niang circulating in Fu Ch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in Guangxi.The legend and belief about Liu-Niang had a profound impact to the local culture and Psychology of groups.Starting from one point of Folk Narrative:legend,we combine the folk legend to folk belief for study.By showing the legend and belief about Liu-Niang,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end and People’s living.From those can be seen:the belief of Liu-Niang,which formed and heritaged on the basis of its legend,had some cultural values in its spread regional community.

Fuchuan;the legend about Liu-Niang;the belief of Liu-Niang;belief custom

K892

A

1673-8861(2011)01-0050-04

2011-01-16

麦益娇(1986-),女,瑶族,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

猜你喜欢

白龙富川淮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杨万里撰并行楷书《故富川居士罗子高行状》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变色龙
变色龙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民国时期淮南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千与千寻
富川瑶族自治县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