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YP印象及启示

2011-08-15李世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高职

李世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府,也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建校20年来,学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被世人所称道。今年6月,笔者有幸受学校委派,到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学习,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感触很深,在此愿意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些印象和体会,与高职教育界同仁共享,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NYP印象

NYP是南阳理工学院的英文缩写,之所以叫NYP印象,是因为毕竟时间短,就像雾里看花,有些认识可能片面、不准确。

(一)广泛的校企合作

到了NYP,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它与企业之间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到教学工厂(教学企业)的建立以及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安排、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研发等各个方面,都有企业的影子,有企业的广泛参与。

NYP的校企合作有先天优势,因为其前身是有企业背景的各个培训中心。新加坡1965年独立,从70年代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人才的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计划,建立了大批有国际企业背景的政府培训中心。1992年,为适应新加坡经济的转型,政府整合经发局下属各学院和中心,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NYP成立之初,教师大多来自各个培训中心,他们不但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而且与企业、政府部门都有很好的人脉关系,这样无论是安排学生实习和就业,还是教师培训或承揽项目,都有很多便利。即使现在NYP招聘教师,也都要求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这使得NYP与企业之间有一种天然联系。

尽管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计划性很强,像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系等方面自不用说,即使在校企合作方面政府也有干预。比如,政府规定企业的员工要定期培训,企业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学生和毕业生,政府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等等。

在NYP,无论是到企业实习还是做企业项目,或是教学工厂和教学企业的建立,都围绕专业教学目标进行,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是为了盈利。因此在NYP的校企合作中,保证了学院的主导地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

(二)超强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NYP之所以有广泛的校企合作,并且在合作中占主导地位,除了学校与企业间的人脉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其创新和研发能力。在NYP处处体现着创新的元素,如校园各个场所的无线时钟、个人感应信箱、点名用的读卡器(进门拍)、上课后宿舍自动断电装置(断电后空调就不能用)等等。尽管这些可能并不是什么高端前沿技术,但都是NYP自己的教师研发出来的。

NYP特别重视师生研发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高技能。NYP的每个教师都做综合性的工作,除上课外,还要做学生个人导师、项目开发导师等。每个系都有自己的研究所或者中心,如工程系研究机器人,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研究新药和新材料,信息系研发手机软件,数媒系研制动画片,设计系研究新产品造型,工商管理系在搞企业电子地图的开发和制作。

在NYP有一句名言:学校的目标不是你认识多少企业,而是有多少企业认识你。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靠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靠学院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三)无货架寿命理念

NYP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学院文化中有一项叫“无货架寿命理念”,是说它的员工和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是不同的,没有保质期,因此谈不上过期,即使上了年纪,也不会落伍,也能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这靠的是其师资培训工程。在NYP,每年有20%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企业或研究所等接受培训。NYP的培训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培训时间长一倍,国家规定年均培训时间不少于12.5天,NYP规定年均培训时间不少23天。培训内容往往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确定,譬如为适应世界范围内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学院在这方面大力投入,提高教师的相关能力。

NYP教师的培训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是派出去学习,比如学院要导入一项新科技,如果需要200名教师懂得相关知识,只需要把6~8名种子教师派出去学习,其他教师就靠种子教师来培训。然而,更多的是内部相互交流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譬如林靖东院长每次出国回来都要给系主任带回一摞书,一段时间后让系主任提炼心得与他人分享。

我想这也是NYP具有超强创新和研发能力,保持学院持续发展动力的原因所在。

(四)深入研究市场需求

在NYP的办学策略中,占据首位的就是市场导向。这里的市场导向是指新专业的设置,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更要考虑学生及其家长的需要。即使社会很需要,企业很短缺,但如果学生不喜欢,肯定也招不来学生。因为现在的孩子上学不是为了找份工作,而是要找份满意的工作。特别是女生,不仅自己不想做挑战性比较大的工作,家长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辛苦的工作。

所以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专业的设置及命名、就业岗位名称要讲究,培养规格不要太低,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五)超前思维

超前思维也是NYP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NYP有一个发展专注指数,强调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目光不仅放在现在,更重要的是盯住未来;不仅关心生存问题,更要关注发展问题。

对NYP而言,目前生存不是问题,因为每年教育部都会根据中学毕业生人数分配招生指标,新加坡每年大约有4万初中毕业生,约20%进入工艺教育学院(技校),25%~30%上初级学院(高中),50%升入理工学院,五所理工学院每所招5 000人,所以招生不成问题。办学经费也不成问题。发展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日常经费生均13 000新币,其中18%是学生学费,其余82%由政府拨付。尽管如此,在NYP,上上下下都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新加坡地方很小,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或一些优秀学生向欧美流失得很严重,加之新生代对职业和工作环境的挑选,像NYP这样的理工学院也将面临生源不足的挑战。因此他们要图谋应对之策:一是国际合作办学,目前,其海外交流学生占40%左右,费用由学校和学生各承担50%,包括在中国每年要招200~300名学生;二是准备办本科,新加坡政府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留在国内读本科、硕士、博士,要增加大学的数量(现在只有三所本科大学),NYP在积极谋划和争取。

(六)制度的顶层设计

NYP的机构设置与我国高校也大不一样。比如,在NYP的组织结构中,有一个受院长直接领导的策划与发展部,相当于学院的智囊机构或法规处,负责学院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规划的制定。这种制度的顶层设计,可以避免部门立法的很多弊端,使学院发展更稳定、更长远,也更科学。

因为由各部门所主导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受部门利益影响,难有实质性突破。所以要实现学院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部门利益最大化,最好由一个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不管具体事务的部门来设计制度和改革方案。

(七)研究教育和受教育者

平时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我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难管,越来越不懂事,总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一些年轻教师还经常被调皮的学生气哭。实际上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新加坡,在NYP,教师们也有同样的感受。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正视这一现象,因为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在高职层次,录取的学生分数相对较低,甚至有一部分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即使升成本科也同样面临新生代学生的教育问题。

NYP的很多做法值得学习。它的教师在研究教育、研究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他们在研究Y世代的人有着怎样的特点和需求,需要怎样的沟通、教育和管理。

(八)经验积累与分享

NYP还有其引以为傲的一点,就是建有庞大的经验积累与分享(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简称AES)知识数据库,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其目标是保存企业项目以及非项目(非学术性、行政案例)的知识与经验,提高师生对企业项目及其他解决方案的了解等。最早是为了开展自动化项目以配合“教学工厂”理念的执行,之后逐渐演变为教师与学生分享项目经验的案例学习库。目前学习库中已经存放了接近5 000个项目个案,有实际项目、虚拟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和讨论课项目等,有来自企业、政府、军队、学院的,有来自项目教师、科目教师的,还有来自学生的。只要有学习借鉴价值都可以放在库里。AES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存和积累学院师生在项目以及非项目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无界化共享,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了解和资料搜索的效率,也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资源保障。

为便于将存储的项目提供给大家分享,学院采用了统一的存储格式,规范了系统工作流程。又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等,设置了限制、守密、机密等三个使用控制等级,既保证积累的各类经验供大家分享,又有效保护了相关的知识产权。

二、启示和借鉴

上述内容,因国情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有些方面无法复制,但更多的做法却可以给我们启示和借鉴。

(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加速高职院校的转型和升级步伐

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其经济发展的类型和阶段密切相关的,伴随着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今天的NYP已经走上了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的道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升格、改制等途径建立了一大批高职院校,既成就了许多青年学生的大学梦,也满足了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发展速度会降低,发展方式要转变,经济在转型,产业要升级,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意味着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90后”的孩子更自我,对职业的选择更挑剔,很多脏活、累活不愿意干。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做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拓宽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升级的通道,甚至搭建起高职院校培养工程硕士的立交桥。高职院校的决策者要积极谋求学校的升级转型,职业属性应逐渐淡化,技术属性要增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以增强学校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二)校企合作要有新思维、大视野

一是校企合作要互利共赢。在我国,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的共识,但为什么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难有长期的实质性合作呢?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很难从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反而会由于安排大量没有工作技能和经验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影响正常工作。所以,如何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是摆脱目前校企合作窘境的关键。NYP的“教学工厂”是一种创新式的校企合作。比如其校园超市,学校提供经营场所,企业输出营销管理模式并派送商品,由工商管理系的学生销售和管理。企业投入不大,却扩大了市场和品牌影响力,还为自己培养了后备军。这样的合作,企业积极性一定很高。

二是学校要在校企合作中占主导地位,把能否系统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作为校企合作好坏的衡量标准。无论是学生的顶岗实习还是师生的项目研发,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为了广大师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而不是把实习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甚至谋取私利的摇钱树。这就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有利条件和机会,与企业共同或单独承接项目开发任务,让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任务。这样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掌握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一定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会广受社会和企业欢迎。

三是校企合作要有大胸襟、大视野,要面向世界,加强与外国政府、高校及跨国公司的合作,通过国际化项目和交流,培养年轻学子的创新和国际化思维,这也是扩大学校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三)用人机制要有创新,夯实基础,做强师资

林靖东院长在介绍NYP成功经验时说:“只有能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学校,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赢得企业的主动合作。只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学校才能得以长远的、更好的发展。而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学校必须超前发展,要培养超前发展的老师。”所以高职院校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办好学校的最重要的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要实施“请进来”战略。要抓住金融危机这一有利时机,把那些有专能、经验多、重创新、关系广的企业优秀人才引入学校。因为他们对本行业比较熟悉,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使高职院校能更好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和项目开发,安排学生实习和就业,也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技术创新能力、项目研发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选派部分有潜质的教师分期、分批到相关企业和单位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一到两年,大力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了,是真正的行家、专家了,也就有了权威,就会像一块大的磁铁那样吸引学生和用人单位,因为他们知道在某所学校、在某个老师那里可以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

三要建立教师执教能力培训中心,加强教育教学规律研究。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掌握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改进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授课方式,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将教师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教学、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要特别注重对教师的再培训。不仅仅局限于学历进修,还可通过脱产培训、“传帮带”和经验分享等途径,建立起教师专业能力开发系统,将教师变成能工巧匠,将能工巧匠变成教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教师的“增值++”。

当教师的市场价值高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市场价值时,就会有更多企业将本单位的项目或技术难题交给学校去做。企业有求于学校,以学院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也会水到渠成。

(四)密切跟踪市场,准确把握培养定位

一是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开发专业、设置课程。不仅要看到企业现在的需要,更要为企业将来的生产服务。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生产组织状况决定着我们目前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

二是要宽基础、强素质。NYP的经验表明,有了比较宽厚的基础,学生才会有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毕业生到任何一个用人单位,必然也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一个人是否优秀,不单是看他能否立即上岗,更要看他能否适应多重岗位的工作及其可成长性。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夯实专业基础,增强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三是准确把握专业规格定位。NYP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其起点要比我们的学生低,但是其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却是助理工程师等研发或管理岗位。反观我们的培养目标绝大部分是在一线操作工层面上。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要在校学习三年。由于专业技术含量低,学生在就业时没有不可替代性,许多地方就出现了农民工与高职生争岗位的情况,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不是高职院校的任务,要提高专业的技术含量,除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五)加快推进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院内部运行机制

从2008年开始,随着生源总量的逐年下滑,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面临重新整合和洗牌。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如何发展?NYP的经验表明,应以系为本,扩大系级管理权限,管理重心下移,责权利统一,最大限度地激发系级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使学校声望和品牌价值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

学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涉及学院内部利益关系调整和利益博弈,这既需要决策者更大的决心、更大的魄力与更大的行动相结合,更需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从全局高度对改革进行运筹。顶层设计的关键是敢不敢在利益关系调整上“动刀子”。不经过改革的“阵痛”,不可能真正提高整个学院的办学效率和效益。

(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无界化资源共享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要优化、整合现有的各网络系统,简化信息平台;二是要建设类似于AES的教学资源库,收集储存学院的教学项目、实训实习项目、科研项目、企业项目及学生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党务团务管理、其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不仅可以促进各系、各部门间资源的无界化共享,也可以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安排方面更加灵活合理,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姜家吉,周泳全.教学工厂企业化经营方案初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2]李汾娟,李程.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期项目教学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1(9).

[3]邓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潘玉琴.从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高职
初等教育学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西行学院
校企合作五反思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