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勒的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研究的述评
2011-08-15崔时婧
崔时婧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武汉 430073)
对泰勒的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研究的述评
崔时婧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武汉 430073)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创造的科学管理思想开创了从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性管理的新时代,但也没能停止人们对其理论的争论,泰勒科学管理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为人们争论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应该是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将两种方法灵活运用,使其共同促进当代企业的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变迁,科技的更新,信息的交融。
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企业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是因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实践中,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所谓科学管理就是泰勒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 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的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1]在他的思想里,还蕴含了朴素的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所谓人本管理,有两层涵义,一是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中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二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体力和智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2]
现在学术界对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否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存在着分歧,笔者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开展此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查阅 2000年到 2010年关于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否蕴含人本主义思想,到底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时发现以“泰勒与人本管理”为主题的学术期刊论文有 15篇。笔者经过梳理,发现研究者主要从定义和内容做出自己的阐述。
第一种观点: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李宝元教授在 2006年 10月发表的文章《回归人本管理—百年管理史从“科学”到“人文”的发展趋势》中提出,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产生于机器大工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信条是工人如牛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监控,他认为工业化时代的“科学管理”学派,基本上是把工人当作机器上加满了油的齿轮,泰勒制纯粹依据理性方面的技术规范来管理一个社会组织,是对人道主义的破坏,本身便是违反理性的。他还认为 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员工的“群体精神创造力”。研究者新疆大学古丽斯坦主任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昔日的科学管理显出其明显的不科学成份,其中最主要的是忽略了人本思想的重要性。”[3]研究者于慧越写到科学管理理论于 20世纪初由泰勒创立,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管理科学的诞生,但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始终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并没有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种观点:以研究者邱伟伟为代表,他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而这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着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研究者谢水明指出人本管理是泰勒科学管理的实质,他指出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相反,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他同时强调人本管理是把人当作最重要的资本,用相应的柔性激励机制、柔性的企业文化等实施管理。研究者李妮也对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她指出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本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丰富与补充,她也对泰勒的科学管理进行了肯定,但是对科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在文章中进行了说明并且用人本管理进行修正。研究者李雅春和王志也肯定了泰勒的人本思想,他们认为泰勒“将知识应用于劳动”的“任务研究”方法和工厂管理思想,作为早期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他们指出人本主义发展观点是以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哲学流派为基础的,人本主义观点是对内在品质、对人类内在美和天性健康的发现展示,是对人类探索其义务与意义的发展与展示。
第三种观点:研究者们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观点。研究者陈晔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不能生硬的将其定性为“物本管理”或者是“人本管理”并指出这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不客观、不全面的认识。“泰勒的管理学理论既有其强调效率的一面也有其强调人性化的一面,有软管理也有硬管理,不能单纯的说其是重物或重人。”[4]研究者肖柯在核心期刊《商场现代化》2006年 02期中发表文章指出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在 20世纪 80年代初风靡西方发达国家的,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一种管理思潮和管理模式,是相对于“物本管理”而言的,指在管理中把人当作最重要的资本,尊重人、关心人,一切管理活动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他还指出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管理 =科学管理 +人本管理。
这三种观点都承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对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等所做出的贡献及深远意义,笔者也认为泰勒的确开创了管理学的先河,其所创立的科学管理思想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管理方法,为后世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笔者也认同第三种观点,应该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思想相结合,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科学管理毕竟是有它的时代因素的,我们不能抛离它的时代背景去斥责科学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也需要有新的管理方式,尤其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
二、关于对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探讨的思考
通过对近十年来研究者对泰勒的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确对后世尤其是当时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有的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就是映照了“以人为本”,也有研究者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实际上还是“以物为本”,脱离了人的因素,尤其与当代社会的主流相悖,还有研究者认为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下面笔者就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下总结。
(一)坚持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以物为本”
第一,泰勒的科学管理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性的异化。“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工业革命全盛时期。文献中李宝元教授指出,在那个时期,“工厂大多是典型的业主制企业,资方管理人员,特别是工头往往凭经验随意对工人实施监管。”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认为管理中的人,特别是作为被管理者的雇员,都是任由老板、管理者使用的“会说话的工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督促工人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定额。显然,李宝元教授认为这是用技术规范来管理一个社会组织,其实质是对人道主义的破坏,本身是违反人性的。
第二,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中,他所提出的一些管理理论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是无法实现的。文献中研究者吉丽斯坦认为泰勒对企业资本构成的认识不够全面,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导致人被作为创作价值的要素之一,只注重如何通过制定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忽略了“人”作为生产要素也是资本构成之一,即人力资本。泰勒主张把工作任务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奖惩来保证制度的实施,同时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对无法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由主管人员直接实施控制。研究者吉丽斯坦认为这种强制性的制度管理与当今提倡的“人本管理”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针对这种观点,笔者也就有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以李宝元教授和吉丽斯坦为代表的研究者都承认泰勒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在一个特殊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清楚,对待人和事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笔者认为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变革需要新的管理制度与理论的诞生,泰勒的科学管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这种新的管理理论极大了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诚然,我们中国自古都重视“人”的因素,从古代的“民贵君轻”到当代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时代的进步,如果我们要求生活在资本主义下的泰勒在那时就完全拥有现代的思想和意识似乎是不现实的。
(二)坚持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以人为本”
朴素的人本管理是泰勒科学管理的实质,笔者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的观点罗列出来。
第一,一般认为,在激励方式上,泰勒只是单纯地依靠物质激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但实际上,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现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特点。泰勒曾经说过:“经理人员如果指望从他的工人们那里获得积极性,他就必须给他的工人以一般企业所没有的一些特殊的激励。要给予这种刺激,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法,例如快速提升和晋升,……提供比通常情况更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等等。更重要的是,这种特殊刺激还要结合着对他领导的工人以亲切照顾和友好联系一起进行。”通过泰勒的话,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本管理要素,是对泰勒辩证激励思想的最好概括。
第二,一般认为,在管理重点上,泰勒只重视工作任务,轻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缺乏人情味,但实际上,泰勒的科学管理做到了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统一。“社会人”假设主张:管理者应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满足职工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企业环境不仅包括硬环境,如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还包括软环境,如人际环境等。而为了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泰勒重视“舒适的盥洗室、食堂、讲演厅、免费听课、夜校、幼儿园、棒球场和体育场、乡村事业促进会和互助会等等”硬环境的建设,但是他深刻地认识到软环境的发展对于员工的重要性。泰勒认为应该注重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工人得到尊重的需要;强调人性化管理,借以创造宽松的环境。
笔者认为泰勒在某些管理制度上的确有重视人的因素,但是当时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泰勒始终要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的利益,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要想办法去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笔者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在他的管理制度中提及了改变工人的地位,如对工人进行精神鼓励,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只能属于良好的愿景,不可能真正得到实施,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泰勒的“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是对立统一的
管理学家玛丽·帕克·福列特指出:“我们应当记住,我们永远不能把人与机械截然分开。”加里·哈默尔指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无非就是对两样东西的追求:让管理更加科学,让管理更富人性色彩。”
文献中研究者肖柯认为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是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二者是有区别的,首先从人性假设上来说,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人是自私懒惰的,为了生计而工作,对泰勒来说,人不过是一种企业生产原料,人是生产所用的机器设备,可以购买得到。其次从管理目标来说,泰勒主张管理人员与工人要实现“兄弟般全心全意的合作”,重视工人积极性的发挥,对工人进行培训和开发,但是实质还是为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人本管理还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生活质量,以及组织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单纯追求企业利润。
笔者对肖柯的观点是认同的,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让工人持续地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试想,工人在经过长达一周甚至一个月的工作后,而在最后才给予他一些小的奖励,那么几乎没有哪个工人会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一般工人一定要计算他所完成的工作量,并清楚地知道如果他把工作做到最好,一天能得到多少报酬。对只受过初级教育,检查自行车钢珠的这些年轻女工或‘孩子们’,应该以来自领导的个人关怀或切实看得见的报酬等形式给予其鼓励。而且,这些鼓励应尽可能在每一小时后给出。”[5]所以,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泰勒的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文献梳理,笔者也有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仍然创造了管理学的里程碑,对当时及当代的社会产生过并产生着深远的意义。我们也应该借鉴泰勒的合理的科学管理的部分并运用我们以人为本的文化去发展企业,在借鉴的同时做到“扬弃”,还要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邓小平曾经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科学型企业管理思想,实施科学型企业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到以人为本的归宿。
当今企业的竞争并不仅是科技的竞争,还要做到信息的交融,战略的利用及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对待泰勒的科学管理时要扬长补短,但仍要以提高工作生产率为首位,促进企业积极健康的发展,同时还要做到贴近人、尊重人、满足人,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健康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工作体制,不断开展员工意见大会,听取员工合理建议,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企业立于长盛不衰的地位。
[1]马洪,孙尚清.现代管理百科全书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第 26页
[2]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 [M].浙江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第 4页
[3]吉丽斯坦.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
[4]陈晔.论泰勒管理学理论中“人”的因素 [J].中国商界,2009,(4)
[5]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C93-06
A
1009-5462(2011)01-0031-03
2011-03-15
崔时婧,女,河北邯郸人,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校: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