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2011-08-15崔其升
推行课堂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口讲话。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愿说。言为心声,只要学生开口说,那一定是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说的内容也不可能是言之无物。
2005年,杜郎口中学有三位教师第一次被其他学校邀请去讲课。临走前,三位教师来到我的办公室。细谈之中,他们说准备采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讲课,让学生自学、预习、写预习笔记、做知识储备,并说只要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理解得多、挖掘得深入,这节课就算成功了。我告诉他们,这只是方法之一,但不是重点。因为去讲课的学校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这次上课让学生发言、质疑,让学生争辩、演讲,学生没有基础,估计教学效果不理想。我提出了一点建议:首先,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讲出来,同时展现出自己精彩动人的一面;其次,告诉学生,第一节课不讲具体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彼此相互熟悉,让每个学生到讲台上作自我介绍,并让他们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也许刚开始学生说得很一般,但随着教师的点评、烘托,课堂的气氛慢慢地就会热烈起来。学生了解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式后,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四个思”,即思考、思维、思路和思想,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四川成都的李镇西校长,到杜郎口中学来过三次。有一次在广州讲课,他讲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蒲松龄的《狼》这篇文言文,他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讲授。第一个班级是按照自己的老方法,讲得头头是道,分析得非常深刻、具体,甚至连字的古义、今义、不同的读音都讲得清清楚楚。第二个班他用在杜郎口中学学到的方法教,让学生自己来讲,并让学生自己出试题。第二天把两个班召集到会议室里进行测试,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试卷,结果第一个班比第二个班平均分低了13分。
杜郎口中学课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以前一节课是45分钟,学校把它分解为“10+35”模式。教师最多占有10分钟,不管是讲课、组织课堂还是点评课堂,剩下的35分钟都属于学生,评估组严格按照讲课时间给教师打分,凡是教师讲课超过10分钟的课堂都是0分。有的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科学,有点独裁。如果这些专家是当事人、学校领导者,可能也会同意这种做法。因为教师们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习惯,决定了他们往往一开口就收不住,整节课就讲过去了。其实,课堂并没有太多深奥的知识,只要教师让学生在这个时间、空间当中把嘴巴张开,就是最大的成功。
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正是学生的依赖性和教师的包办性造成了今天许多课堂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让学生把封闭的嘴巴张开,营造一种有利于沟通的氛围,让学生“你说我辩,快乐无限”,这就是课堂改革应该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