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忠恕之道”及其道德价值解析

2011-08-15温丽丽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道德

温丽丽

孔子“忠恕之道”及其道德价值解析

温丽丽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 增城 511370)

在物欲充塞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道德行为逐渐失衡。孔子的“忠恕之道”能够给予我们极大的道德启示,对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以孔子的“忠恕之道”为研究对象,解析“忠”、“恕”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说明“忠恕之道”的具体实践方法及对社会的道德价值。

孔子;忠恕之道;道德价值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充裕的物质生活背后存在着物质无法消除的弊病——精神的贫瘠与心灵的闭塞。面对被金钱冲淡的友情,被权力侵蚀的道德良知,被欲望腐化的人格理想,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如何正视社会物质与精神呈现的巨大反比? 如何医治社会精神隔膜、人情冷漠的弊病?必须寻找一剂重拯人们道德生活的良方。孔子“忠恕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所追求的人格修养、所崇尚的气节操守、所遵循的道义担当、所重申的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对于调治时下的社会环境和净化人的心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诚如瑞士神学家孔汗思在 1993 年世界宗教会议上提交的《世界伦理宣言》中所言:“经历数千年,在人类许多宗教与伦理传统之中都可以找到下列原理,并不断持续下去,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用积极方式来表达:‘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应该是通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家庭与社区、种族、国家与宗教的不可取消的、无条件的规范。”

“忠恕”贯穿孔子思想之始终。“忠”、“恕”合二为一,便是“仁”,“用算术的公式讲,便是 1/2+1/2 =1 ”[1]P105。 “子 曰: ‘参 乎! 吾 道 一 以 贯 之。’曾 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曾参悟出孔子的“一贯之道”即“忠”、“恕”二字。郭沫若先生有言:“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但他自己不曾说出这所谓‘一’究竟是什么。曾子给他解释为‘忠恕’,是不是孔子的原意无从判定。但照比较可信的孔子的一些言论看来,这所谓‘一’应该就是仁了。不过如把‘忠恕’作为仁的内涵来看,也可以说得过去的。……这种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的人道主义的过程,应该就是孔子所操持着的一贯之道。”[2]P90-91

何为“忠恕”? 孔子在《论语》中未明确指出“忠”的定义,只对“恕”予以明确定义。我们先解析“恕道”。《论语》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由此可知,孔子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凡事应该力求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意做的的事、所不喜欢的东西,决不强加给别人,不愿别人损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己也不应当以这种思想和行为去损害别人。观察“恕”的结构:“如心为恕,谓如其己心也”(《左传·昭公六年》),体现的亦是此种意境。

孔子“恕道”的实施在于统一“恕”内在精神的体认和“恕”外在行为的实践。体认是实践“恕”的内在思想根据和载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以对自己情感需要的体认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别人的情感需要,避免损害别人的情感需要。“不欲”等同于“勿施”。对己而言,“恕”就是要随机应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做事前应该考虑别人的感受而随时变换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达到己人合一。如孔子要求人们“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中庸·十三章》)。对人而言,“恕”重在关心二字。无论对人对事,都要细心体察,无丝毫害人之意。“恕”所倡导的以己度人,是认识他人的有效方法,是关心他人的表现。学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宽厚”、“容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与爱护,消除彼此的隔阂,共同和谐幸福生活才会成为可能。

在孔子那里“忠”的含义又如何? 《论语》中载有“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忠与恕同为仁,又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为仁,故推知孔子的“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能行,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能行。在结构上,“忠”字从中从心,也就是所谓“内尽于心也”(《礼记·中庸疏》)。

孔子“忠”的具体实践在于将“以己度人”和“以人度己”结合起来,统一自省和反省。对己而言,“己立己达”是对自己尽责,包含着丰富的以己度人的自省、内省思想。《论语》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里的“能近取譬”,就是以己度人。而要以己度人,首先必须要进行自省、内省。对人而言,“立人达人”是对别人尽责,强调以人度己的反省思想。以别人为媒介,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反应中了解自己。反省“是一个相互的镜子般反应的特殊重叠过程,是深刻的、彻底的相互反映”[3]P133。只有在他人关于自我映象的镜子里,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才能清楚地认知自我。此外,据《论语》所载,孔子的“忠”也要求对人“忠诲”(《论语·宪问》),“忠告”(《论语·颜渊》,“与人忠”(《论语·子路》),“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有了诚恳为人之心,才能善解人意,积极地、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忠”所包含的“立人”、“达人”,目的都在于使其成为有道德成就的人。两者不仅包含情感关爱和物质扶助,更强调在道德上用自己的品性德行去影响感化他人,由此形成一种相互激励、共同善进的人际关系。

孔子“忠恕之道”的“忠”与“恕”又不是孤立的,两者是相互联系、“一以贯之”的。“忠”对人的关爱是体现在有所为上的,是藉“己之所欲”去“立人”、“达人”的,是从肯定的角度去处世的;“恕”对别人的关爱是体现在有所不为上的,是“勿施”“己所不欲”的,是从否定的角度去处世的。前者强调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对方,给他人以快乐和支持;后者是感受到对方,同情对方,不去做有损对方的事。所以,“忠恕之道”是消极地有所不为和积极地有所作为的统一。

在道德日益浅薄化的现代社会中,立法取代不了伦理教育,法庭无法取代良心,讲道德与不触犯法律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现代社会道德的重建上,我们需要深挖孔子“忠恕之道”的现代道德价值,用以指导人们内在的道德思想,启迪道德认知。

首先,孔子的“忠恕之道”有着一种道德示范性价值。这种示范性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提倡的均是从自己,从别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由这些生活经历所树立的示范例子中引申出道德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对群众进行抽象的道德说教或硬性规定“应该怎么样”、“不该怎样样”,会欠缺一定的说服力,很难令人信服。如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立法虽能治标却不能治本,以德服人才能最终俘获人心。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忠恕之道”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和处境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就使双方在相互换位过程中增强了沟通,并从中悟出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道理。人与人的交往中,越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越应该用最有效地方法去处理,即遵循“忠恕之道”的内在要义,要想得到别人的真情回报,首先要有自身的真情投入。

其次,孔子的“忠恕之道”具有道德适应性价值。在任何一个国家,道德规范应该是所有人民都应了解且遵守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活在社会基层的广大农民和一般群众是我国人口的主体部分。对于这部分民众来说,共产主义道德目标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可能是深不可测的道德理论、高不可攀的道德原则。他们需要长期的耐心讲解教育才能逐渐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如何普及?我们有必要发掘一种较为普遍且容易被民众理解、接受的道德原则来指引民众从自己内心深处去趋善避恶,共创和谐社会。“忠恕之道”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凡事能与人为善,以理解、体谅、同情的心情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些都是大多数民众能普遍接受、践履笃行的。经常到基层进行道德知识普及,举真实事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为民众宣讲,民众定能较快接受并付诸于实践。

再次,孔子的“忠恕之道”具有道德启迪性价值。人们一旦道德行为失衡,首先从外部环境寻找原因,很难从内在道德自觉上去反省。“忠恕之道”能启迪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使得人们在自我修养方面重视内省,在道德思想上由他律上升到自律,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的能力。一件事情的成败,既有外在原因,但内因也尤为重要。做事失败了,应扪心自问足够尽心尽力了吗?如果没有外在因素的干扰事情一定会顺利吗? “忠恕之道”教导我们的正是遇到困难时不要怨天忧人,应习惯自省,首先从自身去找原因。若人们能够按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处理日常问题,便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根除个人主义,去掉私心私欲,处处以他人的存在和他人的利益为重,缓和各种矛盾,和谐整个社会。可见,孔子“忠恕之道”能启迪人们由道德低境界走向到境界,促使个人内在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孔子的“忠恕之道”能够给予我们极大启示,能够帮助我们判定日常生活中的好坏、善恶、美丑、忠奸,能鼓励、激发、引导、教育民众进行自省和反省,培养人们“己立己达”、“立人达人”的责任感,对于医治人们心灵闭塞和孤寂的弊病具有独特疗效。因此,在物欲充塞、道德日益滑坡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亟需孔子“忠恕之道”这剂良药,它能使人们饱受侵蚀的精神世界犹如雨后青山,摧之弥坚,仰之弥高。

[1]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2]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

责任编辑:孟毅辉

B82

A

1009 -3605(2011)01 -0101 -03

2010 -10 -09

潘旖妍,女,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视觉艺术文化。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道德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语·为政第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