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2011-08-15常春
常春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常春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个概念。高校非主流文化反映了大学生文化选择的多元性,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在此基础上理性思考非主流文化的优势和弊端,我们要充分重视其消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非主流文化;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对策
一、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界定
学界对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有着大同小异的概括及界定。一般认为,主流文化“指一个社会中由传统、政治权力、社会权力通力维护和阐述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为这一价值体系服务的一切文化设施”。而非主流文化则是相对主流文化而言,具有自己独特本质的,作为对主流文化或是补充、或是背离甚至反叛的,主流文化之外或主流文化缺位时所有文化形态的总和。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按多数学者论述,这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是与社会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如黄色文化、灰色文化及黑色文化等。本文所探讨的是狭义非主流文化。
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中仅为一部分人接受的文化,体现的是接受其影响的大学生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大学生文化选择的多元性。
在寻常百姓的理解中,刑事案件通常是与“人命”挂钩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命案”。所以法院的法官在面对“命案”时,往往都是慎之又慎,而且对当事双方的调解工作也十分重视。但是俗话说得好:“人命大于天。”“命案”的调解工作却不是那么好做的。
二、高校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火星文”——文字文化
文字是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字的发明使得文化得以流传至今。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交流中出现了新兴的文字——“火星文”。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如“侽喷叐”(男朋友)、“伱傃谁”(你是谁)等等。“火星文”的命名体现了主流文化对它的异化态度。而火星文作为校园内一种流传甚广的文字,具有形式独特、个性鲜明的特点。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火星文所体现出的,是青年人对图像表达的回归,是满足于符号表象世界的所谓“后现代”群体的宣言。火星文有其独特的符号系统,它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进而成为非主流文化的标志之一。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强化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
(二)“个性混搭”——穿着文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表示,组内均数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当代大学生衣着形象中,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式和标准,“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正体现了大学生在衣着方面有彰显自己个性和独特气质的表达。但我们仍可以从大学生“五光十色”的衣着当中,发现大学生外在形象审美品味的欠缺与不足,通过调查显示,部分女大学生对时尚、时髦和潮流的理解就可以窥见一斑:认为时尚就是“短裙+染发+首饰”,时髦就是穿大多数人不敢穿着佩戴的服饰,潮流就是“追逐影视明星服饰”,缺少对“适合身份、适合场合”的穿着美的本质理解。这些现象也折射高校教育中“美育”的缺位。
“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去占领”。面对部分大学生狂热追捧非主流文化的行为,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宣传和指导,根据不同高校的校园历史文化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主流文化导向措施,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主流文化。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国思想品德教育,竭力控制劣性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自由蔓延,坚决抵制反主流文化和种种错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特别是作为主流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是主流文化之于大学生“真正接受、终生受益”,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并能自觉践行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不能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挤占它,在大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和对新奇事物好奇心较重的情况下,更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去扼杀它,堵截它。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才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要以客观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来对待非主流文化,要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和承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努力为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加强沟通和引导,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
(四)“只俗不雅”——宿舍文化
(二)挖掘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用
三、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构成了高校的育人环境,具有导向、调适、辐射和凝聚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
无幅流风机时满载地铁车厢截面的温度云图,如图5所示。因无冷风直吹作用,且废排风口在其附近,故车厢中部的热量通过该处排出,造成这个位置的温度较其他部位高。由于乘客密度增大,人体之间的辐射热量增多,造成人体附近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最高温度大约为38 ℃。
(一)非主流文化在拓展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视域,使他们比前辈们有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但是同时,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不断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的理想、目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所引发的心理冲突。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个体试图会把分化的两个部分统一起来。如果大学生进行严重危害性的统一,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形成错误的,甚至是反社会的“理想自我”。
非主流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一把双刃剑,其表现为:
而非主流文化中存在着很多消极的诱惑,大学生生理正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各种矛盾突出,而他们大部分心理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对满足自己需要的方法和手段迷茫,思维独立性较弱,自制力较差,善于模仿心理认可的人和接受一些不良的暗示而实施不道德甚至触犯犯罪的行为。
(二)非主流文化在利于培养大学生价值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具有“自主、自立、自信、自强”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但是同时,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突出表现在个性自由与传统约束的矛盾、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矛盾、强调个人主义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矛盾等方面。这种文化冲突与矛盾使大学生思想易产生焦虑和迷茫,而焦虑与迷茫程度越深,他们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就越强,这就容易导致对主流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的怀疑和反对。
(三)非主流文化客观上锻炼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但是同时,也会使有些大学生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误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受非主流文化消极面影响,也会使有些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陷入庸俗化、功利化的泥潭。此外,非主流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大学生价值标准及意识与行为转化出现双面性。他们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贵,忽视规则,不愿承担责任,责任感淡化,容易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使得一些平日不可能做、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增加,由此引发的道德失准的现象越来越多,造成自由意识的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习惯于以集体主义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支援西部、见义勇为等行为观念上认同,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认同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考试作弊、违背承诺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四、高校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对策
当有两个或多个可信度值满足改进后决策原则时,选可信度值最大的一个作为优先的决策结果,其他满足条件的可作为备选结果。
(三)“鱼目混珠”——广告文化
大学生们的才华横溢,在宿舍文化构建当中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宿舍文化”所延伸出来的“室风”对寝室内的每一个成员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考研宿舍”、“公务员宿舍”屡见于媒体报端。同时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大学生的宿舍文化,有伤大学生形象之“雅”,宿舍门口贴着对联“无房无车无追求”,“聊天聊地聊女人”,横批是“无聊斋”,甚至在宿舍门上贴出“地狱之门”的标签等等。非主流“宿舍文化”以“异类”为噱头,势头正盛,其品味不高、质效不佳,消极颓废的心声和玩世不恭的人生体验使得校园里充斥着不思进取的颓靡之风。
借用非主流文化的一些形式,注入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非主流文化之所以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肯定有其可取之处。比如说有些非主流文化内容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它的形式很新颖,很吸引人。我们可以用这种形式来包装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教育,使得高校价值观教育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非主流文化消极因素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要正确把握社会期待与大学生主观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在这个切入点上做文章,做到既能实现教育目的,又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其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规律,采取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注重交流和沟通,避免强制性的说教;最后要切实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鉴赏力,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四)更新理念,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大学校园的宣传栏里,除了校方“名师讲座”、“招聘宣讲会”、社团活动等宣传项目之外,混杂着更多的是“非主流广告”,如寻偶广告、租“钟点房”求助、交友信息、寻“枪手”广告等等。这些广告文化所影射出的“供需关系”的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和沉思。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化,程序化和实践环节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的参考依据。酒店管理专业以学校“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学校“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为指导,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酒店及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酒店及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复合人才。
(五)建立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舆情机制
·隐球菌感染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肺炎的患者应在抗隐球菌治疗2周内尽早进行HAART。对于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过早进行HAART可能会增加病死率,故HAART应考虑适当延迟,一般以正规抗隐球菌治疗后4~6 周启动 HAART 为宜[9,24]。
目前,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已经引入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这对于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和干预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而对于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态势,高校却没有相应的应对机制,使得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造成消极的冲击没有有效地进行预警,因此,事件发生后难以提出实效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法。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能够预测校园文化发展的舆情机制,能够在非主流文化尤其是那些反主流文化产生消极作用的萌芽状态,就能做到预警并形成相应的应对方案。
②应明确基层水利发展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点扶持对象。积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有关政策,对城市工商业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按5%的“税中税”税率实施带征,通过实行“三税带征”,建立农村生态建设基金,用于农村生态建设和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据统计,2007年上述三项流转税总计收入24 259亿元,如按5%的税率征收,每年可征收“农村生态建设附加”1213亿元。
综上所述,高校主流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正是由于非主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特殊地位,并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所以,高校应该通过实效性的渠道,不断巩固主流文化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同时要及时追踪和研究非主流文化。通过对其进行合理限制、理性同化、合理吸收等过程,有效引导高校非主流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的素质目标主要体现在所表现的成果图应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效果图所表现的内容应符合客户要求;必须符合国家住宅室内设计规范(GB20096-2011);设计表现内容应与功能相结合;这是对学生素质目标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效果图能完全体现方案设计意图;效果图应与行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专业准入主要体现在对已经设计好的施工图不能擅自改动;所表现的效果图方案不能从网络下载、复制、抄袭其它已经是成果图的作品;在效果图设计表现过程中,应与设计师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注: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2008AZZ133)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章淑兰.辩证地看待高校非主流文化[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6,(6).
[3]杨新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4]张宝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非主流文化引导的思考[J].思想政治研究,2010,(4).
[5]丁钢.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9).
[6]王兆云.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7]于友三.高校寝室文化的价值观与建构[J].学术交流,1999,(2).
[8]李睿.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对策探讨[J].林区教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