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严复翻译原则中的“雅”

2011-08-15王言

关键词:严复原文译文

王言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外语系,广东 从化 510900)

论严复翻译原则中的“雅”

王言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外语系,广东 从化 510900)

在中国翻译界,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十分流行,每一个学过中国翻译理论的人都了解它们,对于“信”和“达”,翻译界并无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雅”,不同的学者见解不一,笔者认为:“雅”指的是原文的风格,做到“雅”就是指保持原文的风格。本文将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严复的“雅”的原始概念,不同的人怎样去理解它?2.笔者对“雅”的态度?3.怎样做到“雅”?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将把严复的理论和泰特勒的翻译原则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联系起来,然后解释我们怎样去理解这种联系,如何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笔者认为这将是本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信达雅;功能对等;源语;译语;笔调;文体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对于“信”和“达”,翻译界并无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雅”,不同的学者见解不一,笔者认为“雅”指的是原文的风格,做到“雅”就是指保持原文的风格,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就这一观点展开讨论。

一、严复“信达雅”的概述以及关于“雅”的不同理解

关于“信”和“达”,大多数学者都没有异议。大家都一致赞同严复先生提出的看法——即 “信”表示译文要忠实原文;“达”表示译文要表达通顺,符合“目标语”(Target Language)的表达习惯。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对“雅”的理解,中国翻译界有很多学者专家都曾著书立说,阐述了他们心中“雅”的含义。下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严复先生关于“雅”的原始表述: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为译事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而雅。”(罗琼,1981:16)

不同人对这一段关于“雅”的文字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总的说来,这些观点可以被笼统地分为两个方面:即消极派和积极派。消极派认为严复的“雅”的学说,观点陈旧,表述不科学。他们引用严复先生自己关于“雅”的一些看法作为佐证,试图证明,严复本人也认为“雅”不能跟“信”和“达”并存。严复曾经说过:

“信达而外,求其而雅,用汉字以前句法,则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罗琼,1981:16)

从这段表述,那些反对“雅”这一提法的人找出了自己的一些根据。他们认为,严复自己都承认,“雅”意味着雅致,古雅,现世的文字是无法做到“达”,“雅”并存的。在这一派观点中,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伟大践行者——瞿秋白先生,曾经评论到:

“严复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王圻暖,1984:20)

尽管,关于“雅”的提法,有上述的消极看法,但是还是有很多学者是坚定的支持严复先生的这一理论,在他们看来,严复的“雅”不仅指的是译文要雅致,古雅,确切的表述应该是:“雅”指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文采,风格和笔调。在“积极派”中,笔者认为张经浩先生的看法最具代表性也最易于理解。在《论翻译》一书中,张先生是这样说的:

“其实严复关于‘雅’的用意和根据早在他的《天演论——译例言》中就说的很清楚了,他说:‘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信达而外,求其而雅。’原来‘雅’指的是文章应该有文采,不能平淡无奇。其目的是为了争取读者。”(张经浩,1996:61)

在笔者看来,张经浩先生的这一关于“雅”的解释,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对于以张先生的理论为代表的“积极派”的观点,笔者深表赞同,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二、笔者关于严复“雅”的态度

在“信,达,雅”的翻译三字经中,“信”和“达”已经深入人心,无需赘述,我们争论的焦点在于“雅”。笔者不认为,“雅”的提法是陈旧的,不科学的。相反的,笔者认为,严复先生,“雅”的理论是简洁,正确和实用的,我们应该对这一理论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要根据实际需要,努力去实践“雅”。以下就是笔者的一些依据:

(一)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不能脱离该事物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否则我们的判断就会陷入不科学的境地。

关于严复“雅”的翻译理论,我们同样也要历史地分析,不能脱离严复先生所生活和学习的历史时代,更不能脱离严复翻译理论在当时的环境下所面对的读者的历史背景。严复提出了“雅”,的确是强调译文要古雅,雅致。结合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我们不难看出,他的“雅”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众所周知,严复生活在清末民初,无论是他海外求学,还是学成归国施展抱负,都没有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正统的书面语言,还是奉文言文为正朔的。所以,无论是严复还是他的理论可能的受众们,都还是习惯文言方式的旧式知识分子。在他们眼中,只有古韵古雅的文章,才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他才提出:“信达而外,求其而雅,用汉字以前句法……”

(二)我们应该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发展之中。严复的“雅”,针对的是他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在当时无疑是极其先进的,至少他是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第一人。今天,作为后人的我们所理解的“雅”,则应该是变化,发展并符合我们所处的时代。事实上,很多学者和研究者,正式这样运动变化的去理解严复先生的理论的,只有这样得到的看法才是正确的,全面的。

“后来的翻译理论家给严复的雅注入了新的理解即雅指保持原文风格,原文雅,译文则雅,反之亦然。”(冯庆华,1998:18)

上面这段引用就很能说明问题,还是用张经浩先生的看法来加强一下这个理解,在《论翻译》一书中,张先生提到:

“严复的雅是指文章的色彩,即译文不能平淡无奇,只“信”不“达”,译了等于没译:只有“信达”而不雅,译文中,原文的风格笔调便荡然无存。所以“雅”是对“信”与“达”的必不可少的深化与补充。”(张经浩,1996:61)

由此可见,对严复“雅”的理论,持积极观点的学者是这样理解的,这样的理解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最好体现。

(三)理解事物要运用普遍的联系的观点,切忌孤立僵化。如果把严复先生的理论,结合其他翻译理论家的论述,综合起来看,就很容易找到,严复理论的可取之处。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学者——Alexander Fraser Tytler就提出过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即:

1.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original work.

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the writing should be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3.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c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严复的信达雅来自泰特勒的三原则,信来自第一原则“再现原作之意”。达来自第三原则“顺通”,而雅来自第二原则“风格”,“笔调”。(林录南,1994:739)

泰特勒是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实践家,而严复则学成于英国,所以他的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受到泰特勒的影响也在所难免。

而纵观现代的国外翻译大家,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为严复“雅”的理论找到相应的依据——这就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耐达的“功能对等原则”。 (谭载喜,1999:20)

“等效原则的关键因素就是接受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也十分注意接受者的感受,功能对等表示两种对等:一边是原文和原文的读者,一边是译文和译文的读者”(金缇,1998;30)

金缇先生的见解无疑给严复的翻译理论和耐达的原则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具体来讲我们应该如何把二者联系起来呢?下面让我们仔细的看看耐达先生的“功能对等”原则,在这里我们引用严久生先生的一段话:

“一般来说最好用对等来讨论译文的适度范围,因为从来就没有完全的对等,各种不同的译文,实际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对等。这就是说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的对等,只是近似的对等,这种对等观总是包含着已知和经验的因素,分为最高和最低的对等,最高效应是读译文者应该基本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最低效应则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该能够达到或想象的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严久生,2001:18)

在这里,耐达提到了“等效原则”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Minimal standard”or the“Maximal standard”(Nida,2001:8),我们的核心都应该是读者,我们应该关注译文是否给“目标语”读者带来了“源语言”,给它的读者那样的感受或者是近似的感受。

严复的“雅”同样也是关注读者感受的,这一点上文诸多学者在论述“雅”的含义时,都已说得很明白了。由此不难看出,严复的“雅”所要求的译文保持原文的文风、笔调,完全可以用耐达的“功能对等”来解释。

三、如何实践“雅”的理论

一种理论,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而不付诸实践,无疑会丧失其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已经能够为“雅”的原则,找到很好的理论依据,接下来就是应该如何去实现它。在这一点上,刘宓庆先生做了很深的研究:

“对翻译来说,为了把握和体现原文的风格特别是反映出原作家的写风格,我们应该:第一,注重学习,着手在翻译以前对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方法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深刻了解;第二,注重分析,分析作家在这个作品中如何使用语言体现他的个人风格;第三,注重调整,真正做到文随其体,话随其人。”(刘宓庆,1998:589)

所以要真正的实现“雅”,广大译者,一定要学会分析,分析原文,把握原文的题材和体裁以及作者的个人风格。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翻译要做到“文随其体,话随其人”。

最后借用艾默生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们的探讨:“The years teach much which the days never know.”——Emerson says(Pu Rao,2001:6),翻译理论是一门科学,如果想有更高的造诣,我们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

[1]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Pu,Rao.The Quotations[M].Chengdu:Sichuan University Press,2001.

[3]Steiner,G.After Babel[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Tytler,A.1790.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A].In Yuping Shen(ed.),2002.Selection of The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C].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5]Wilss,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6]曹宪国.汉英词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金缇.论等效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9]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0]林录南.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11]罗琼.翻译研究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1981.

[12]谭载喜.语言文化与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3]王圻暖.翻译论文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4.

[14]严久生.语言文化和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5]张经浩.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严复原文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译文摘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I Like Thinking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