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罗马书》谈谈“彼此接纳”的问题
2011-08-15彭家海饶文娟
彭家海,饶文娟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基于《罗马书》谈谈“彼此接纳”的问题
彭家海,饶文娟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罗马书》是使徒保罗写给罗马基督徒会众的一封书信,一直以来它都是圣经以及基督教研究学者们非常热衷于研究的一部圣经作品,此前的很多学者都对罗马书做出了非常详细地诠释和研究。本论文主要着眼于保罗在面对罗马基督徒会众中两派(即外邦基督徒和犹太基督徒)的彼此敌视而提出的要他们“彼此接纳”的问题,并加以详细解释。这个问题还可以联系当今多元化的世界许多不和平因素,比如文明的冲突、宗教的冲突、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尤其是战争问题加以分析,并将保罗的“彼此接纳”思想进一步发展,希望当今世界各种文明、宗教、民族和国家能够互相对话,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以及互相接纳。
《罗马书》;彼此接纳;多元化;冲突;对话
一、引言
《罗马书》堪称为新约圣经中最雄浑有力的文本之一,它是使徒保罗写给罗马的基督徒会众的一封书信。使徒保罗是一名希腊化的犹太人,是罗马公民,他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大约公元6年,保罗出生在奥古斯都统治期间的大数城,并在那里长大。在信奉耶稣基督以前,保罗曾是一名热心的法利赛人,积极地逼迫害基督教徒。后来在神的启示下,保罗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从此他在基督里获得了新生,成为“耶稣基督最小的门徒”,一心为传教奉献自己,直至殉道。我们都知道,保罗作为使徒的任务是向犹太人以外的外邦人传福音(即弥赛亚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这福音被犹太人看作是耻辱,但是保罗认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神的义正是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1:16-17)这一段文字也几乎可以概括出全书的命题,即神的公义:福音的能力。
二、罗马书的内容简介
《罗马书》主要讲的是神的公义在基督福音中彰显神的荣耀,使人不在自身文化夸耀而能在救恩历史中得怜悯,凭信心称义并信服真道。整封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保罗给福音下了全面的定义,称自己是罗马信徒欠债的报佳音者,并阐明神的公义这个主题;第二部分是神的公义给世人(这里的世人既包括犹太人也包括外邦人)称义,即世人罪恶的行为与神的公义的救赎;第三部分中心意思是神的公义在圣灵群里新生活的自由,即新的荣誉价值体系的建立。在这一部分当中,保罗要求会众能够从死亡、罪恶,律法(即文化优越感)的权势解脱得自由,从圣灵的权利得新自由;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神的公义在救恩历史中得概括性,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最后一部分是神的公义在群体生活的公平及彼此性,即会众应当在恩典及爱中互相合作,信心软弱及坚固的信徒之间也应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
三、保罗“彼此接纳”思想在《罗马书》中的体现
本论文的重点是放在《罗马书》的最后一部分的中心意思上,即通过最后一部分的经文来谈谈保罗希望罗马基督徒会众能够“彼此接纳”。
《罗马书》经文当中曾有两次出现了“接纳”这个词,它们分别是:第14章(不可论断兄弟)第1节:“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①第15章(神的福音一视同仁)第7节:“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于神。”笔者想首先解释一下这两处经文,为什么保罗要说:“你们要互相接纳”这种话呢?这里的“你们”到底指的是谁呢?根据许多前人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当时的罗马基督教会存在两派:一派是外邦基督教徒,另一派则是犹太基督教徒。这两派基督徒都有着各自的优越感,所以对对方可以说是不接纳,更严重可以说是敌视。首先我们来说说外邦基督教徒的民族优越感。罗马人在很多文献当中都称外邦人为“化外人”(barbaros),类似于我们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这个词我们在《罗马书》中也见过,在罗马文化中,化外人都被认为是未开化的、非理性的、凶狠的、好战的、敌意的、混乱的,并在所有方面都与开化的罗马人相反。而外邦基督教徒的民族优越感也表现于此,他们看不起犹太基督教徒,认为他们是化外人,觉得自己是帝国子民,有着更优越的‘基因“,更高级更开化一些。与此同时,犹太基督徒同样也有一种民族优越感,虽然他们不是罗马民族,但是他们认为神首先拣选了以色列民族,而以色列民族以外的人都是外邦人,并且以色列名族有着神的律法,所以他们也有着天生的一种民族优越感。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优越感导致的冲突以外,两派间有个更重要的冲突来自于,外邦基督徒认为自己是”信心坚固的“,与之相反,犹太基督徒则是“信心软弱的”。如此一来,“信心坚固的”外邦基督徒便以一种极其傲慢的姿态而瞧不起“信心软弱的”犹太基督徒。(关于“信心坚固的”和“信心软弱的“,笔者在下面解释经文时会详细谈到。)由此,这两派基督教徒在罗马教会当中一直是彼此不接纳,彼此敌视的。这种冲突已经影响到罗马基督教的合一,所以保罗在《罗马书》中也花了很大篇幅来调节两派的矛盾,他说道:“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罗马书》3:9)“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个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10:12)
下面我们首先来分析第一处经文,在这里,“信心软弱的”指的是罗马基督教徒中的犹太基督徒,因为他们是 “那软弱的,只吃蔬菜的”,(《罗马书》14:2)这句话的意思是针对犹太基督徒死守律法而说的,因为保罗说过“因信称义”,而不是藉着律法称义,他要求犹太基督徒“放弃认为律法是有权威的,不再把自己与上帝的律法捆绑在一起,”进而“使双方都接受”保罗的原则,即脱离律法的自由。不要成为律法的奴隶,而是成为“义”的奴仆。经文后半句“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情”指的是保罗希望双方能够彼此接纳,两派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友爱,对疑惑的事保持缄默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因为保罗希望两个不同的群体能够在各自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互相共存。不仅如此,在第十一章里,保罗还特地用了橄榄枝的例子来驳斥外邦基督徒的傲慢,“旧枝子”被用来比喻犹太基督徒,而“野橄榄”则是比喻外邦基督徒,他说道:“你是从那天生的野橄榄上砍下来的,而且逆着性的接在好橄榄枝上,何况这本树的枝子要接在本树上呢?”(《罗马书》11:24)这句话是在告诫外邦基督徒修得傲慢得意,在神的恩典面前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一律平等,神没有拒绝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是神所保存的信心群体。还有,保罗论到神的救恩顺序时说道:“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这里的希腊人泛指希腊化的罗马帝国公民)。”这也是对外邦基督徒的民族优越感的颠覆,告诫他们不要以为自己“信心坚固”就觉得自己是最光荣的而瞧不起别人,不要忘记了犹太人才是最先被神拣选的民族,按照救恩顺序,最先得救的应该是犹太人。
对于犹太人的民族优越感,保罗在《罗马书》中同样也做了驳斥。犹太人自以为自己民族有着神的律法、行过割礼就“夸口”,以为凭着行律法就能称义,这也是不对的。保罗说道:“你若是行律法的,割礼固然于你有益;若是犯律法的,你的割礼就算不得割礼。”(《罗马书》2:25)“真割礼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罗马书》2:29)“所以凡是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律法能在神的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马书》3:20)“所以我们看定了,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循律法。”(《罗马书》3:28)“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1-23》)
下面解释第二处关于“接纳”的经文。这一处经文是对上面三个小节(即“不可论断兄弟”、“不可使兄弟跌倒”以及“要叫邻居喜悦”《罗马书》第14章和第15章1-6节)的总结。保罗在“不可论断兄弟“一节中如此写道:“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罗马书》14:2-4)这几小节的意思是告诫外邦基督徒,不要论断兄弟,也就是犹太基督徒,因为他们虽然“信心软弱“,依律法行事,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都遵循律法,而不是遵循”信心“。即便是这样,他自有他的主人(神)在,神已经接纳他,你这外邦基督徒不可论断神的子民。第二小节:“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罗马书》14:20)“你有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马书》14:22)这一小节保罗同样是在告诫外邦基督徒,不要让自己的兄弟在食物上跌倒。不要因犹太基督徒不吃很多食物 ,就因此看不起他们,让他们跌倒,自己必须在神面前守着自己吃食物的信心。第三小节,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待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各人务要叫邻居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罗马书》15:1-2)“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一心一意荣耀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罗马书》15:5)这里保罗同样是希望“信心坚固的”外邦基督徒能够让自己的邻居“犹太基督徒”喜悦,效法耶稣基督接纳大家一样。而且大家同样是服侍神的,一心是想荣耀神的。彼此之间需要同心,而不是敌视。
所以讲完这三小节之后,保罗就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了我们刚才所引用的关于“接纳”的第二处经文。即“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于神。”
四、保罗“彼此接纳”思想的现实意义
谈完保罗对于“彼此接纳”的思想,笔者想进一步结合当今世界现实来将保罗的思想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也正是处于类似保罗所生活的多元化的时代,并且我们这个世界的情形比当时那个时代要复杂得多。当时的罗马帝国征服了几乎整个西方世界,这种情况不也让我们想起了当今世界的情况吗?想想当时被罗马帝国用武力征服的国家及民族,同时也让我们想起了今天的许多国家、组织及个人,最突出的就是南斯拉夫、伊拉克、阿富汗、伊朗、本·拉登等。虽然今天并没有像罗马帝国那样明目张胆地建立强大的帝国的国家,但是世人心里应该都很清楚,今日的世界超级大国的先进与发达岂是当年的罗马帝国能比的?今天,号称和平、民主、博爱的超级大国和它的一些“兄弟盟国”不就是在实行它的霸权主义吗?想想19年前的海湾战争,11年前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九年前的阿富汗战争,7年前的伊拉克战争,近几年伊朗的铀浓缩问题,想想本·拉登集团的恐怖袭击。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些战争的详细的过程,仅仅看看结果我们就能够非常明白。难道武力和战争就能解决问题吗?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强大的武力背后,只会是“口服心不服”。在这些超级大国的霸权政策下,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反击,“九一一事件”,伊朗总统内贾德强硬在铀浓缩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还有很多很多针对恐怖事件。当然,我们是不赞同恐怖事件本身的,但是我们要追根溯源,恐怖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霸权主义吗?我们看看这些战争之后,难道人类就和平了吗?世界就太平了吗?远远没有,我们经常都能听到新闻里报道世界某个地方又发生几起爆炸事件,某个地方有多少万的难民,某个地方发生了暴乱,某个国家多少人被海盗绑架,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是战争的后果,战争带来的只有伤痛,无一好处。我们依稀还记得,美国历史上那以海明威为首的“迷惘的一代”作家们,当年的他们都是在国家打着“光荣”“为国牺牲”的口号和旗帜下去参加一战的,他们本以为自己能够真的为国家为了正义而战斗,结果去了战场他们亲身经历的是什么呢?是血腥,是死亡,是伤痛。此时的他们方才明白原来自己上当受骗了,他们明白了自己不过是美国当权者争权夺利的棋子罢了。于是他们“迷惘”了,对自己的国家不再报以希望。这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很多次,之后的朝鲜战争,再后来的越南战争,每一次受伤害的都不仅仅是被打的那一方,美国人自己同样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虽然是多元化的,但是远非和平稳定的。战争最根本的起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互相接纳,如果你能够接纳与你不同的人,那么就不会出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么多不稳定因素了。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保罗的“彼此接纳“问题升华,来进一步谈谈当今多元化世界的和平稳定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谈谈“彼此接纳”引申的“宗教宽容”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的了,但是用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最早提出宗教宽容说概念的是近代自由主义奠基人洛克,宗教宽容的本意是允许个人选择并非国家认可的宗教信仰形式的政策。宗教宽容的思想曾经被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运用在了宗教的教派纷争问题上,他们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宗教宽容论,并将它运用于实践,同时开始了近代的宗教改革。在宗教宽容上,他们主张冲突方应该秉持宗教宽容的思想而放弃冲突,同时倡导政教分离、国家对宗教问题保持中立,宗教只负责宗教事务,不应干预政治事务,反对宗教问题的政治化。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用宗教宽容来解决宗教斗争双方的仇恨,希望各国能够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而彼此接纳。
此外,“彼此接纳”的思想也可以进一步引伸出“文明冲突论”。在以上提到的“九一一”等事件发生之后,很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文明冲突论”,认为这类似的恐怖事件、战争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论”,被视为美国保守主义的宣言,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他说道:“冷战后世界政治的主线,不再是国家利益或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宗教文明的冲突,其中最突出的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冲突。”②自1993年提出文明冲突论思想以来,他和他的理论一直是备受争议和颇受责难的。因为,文明冲突论本身确实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观点,因为,有跨国宗教存在的国际社会不可能只是宗教冲突的场所,还可能是宗教对话的平台,尽管“宗教往往被看作是世界政治动荡不安的根源,但是宗教本质上,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和平、人道主义关怀与和平主义的来源。”
那么基于上面的“文明冲突论”,我们便可以将“彼此接纳”问题升华至宗教多元主义对话问题。虽然世界各大信仰非常不同,但是从根本上它们都是我们称之为上帝的终极实在在生活中同等有效的理解、体验和回应的方式。希克认为,真正的对话姿态理应是多元论的,因为这种态度可促使人们转变观念,从“以某宗教为对话中心”转向“以终极实在为对话中心”。③宗教多元论是一种理论假设,其道理可用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盲人摸象”来喻明。怎么评价众盲人的不同说法呢?希克指出,我们显然不能断定哪一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并没有作为裁判准则的“终极观点”;④每个人、每一类宗教都深受自己传统文化的限制和束缚,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真理的认识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因此,进行宗教对话可以使各个宗教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交流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本着各个宗教是和平、人道主义关怀的终极根源的信念将自己对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与他人进行对话与交流。
以上笔者从宗教方面阐述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互相接纳的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金苹果”即利益的角度来谈谈保罗的“彼此接纳”的问题。金苹果是希腊神话中的宝物,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因它而起,它最重要的一次出现是在人类英雄帊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众神均受邀参加婚礼,唯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受到邀请。厄里斯怀恨在心,在婚礼上将一个金苹果呈现给宾客,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为了这个金苹果争执不下,其他神害怕得罪这三个女神也都不敢发言,天神宙斯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做评判。三位女神为了得到金苹果,分别开出诱人的条件:赫拉给他无上的权利,并保佑他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雅典娜愿意赐给他智慧和力量,鼓励他有勇气去冒险,闯出一条英雄般辉煌的路;阿芙罗狄忒答应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爱上他并做他的妻子。帕里斯想来想去,觉得权利和统治等他以后继承他父亲的王位就可以了,英雄的道路他自己有的是一身好本事大胆去闯,但爱情却不是每天都可以遇到的。于是就将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忒。后来帕里斯在阿芙罗狄忒的帮助下拐走了斯巴达的王后——美女海伦,从而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看完上面的故事,我们是不是感觉到古代的战争跟今天的战争如出一辙呢?神话中的诸神因为一个金苹果互相争斗,而人类世界也是因为这个金苹果而大动干戈,很多人都说红颜祸水,认为美女海伦是特洛伊战阵的始作俑者,其实不然,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金苹果,用我们今天的话说那就是两个字——利益。这也是今天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能够“彼此接纳”的根本原因之一。当今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所谓的国际经济秩序或者说是规则也都是那些富国们商议定下的,那么这样就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富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侵害穷国的利益,这也导致了彼此不能够“互相接纳”。
保罗教导我们要互相接纳,“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因为人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更何况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别人的做法和想法我们可能不理解,而且很疑惑,但是请不要去辩论,因为他人有他人的信仰和利益,即使你不愿意接受,但是也没必要去辩论说这是好还是坏。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凡事以和为贵,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个世界岂不是就由五彩斑斓的颜色变成了单调的一种颜色,失去了本应有的多姿多彩吗?在我们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样,因此我们都要学会“接纳”,互相尊重,尊重别人同时你也就是尊重自己。同样,利益有没有好坏之说,只是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如果大家不能彼此接纳,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害别人的利益,最终导致的必定是两败俱伤。但是,如果人们能够有这种“接纳”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出现战争以及任何不好的事情,每个国家,不论是富国还是穷国都能够很好地发展自己,和平、稳定才能够促进发展。
注 释:
①《圣经》2009年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以下《圣经》原文均引自此版本,笔者不再赘述。
②刘骞:《美国宗教学者关于宗教与国家安全关联性的研究述评》,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③④张志刚:《论五种宗教对话观》,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2期。
[1]圣经[M].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9.
[2][美]杨克勤.经宴:罗马书、论神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3][美]杨克勤.孔子与保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美]杨克勤.圣经修辞学——希罗文化与新约诠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5]戴继诚.宗教与国家安全[J].社会主义研究,2008,(6).
[6]李力,曾强.宗教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宗教与安全》介评[J].现代国际关系.2005,(9).
[7]刘骞.美国宗教学者关于宗教与国家安全关联性的研究述评[J].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8]张黎.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冲突与文明对话[J].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9]张志刚.论五种宗教对话观[J].世界宗教文化,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