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警察教育必须坚持精英教育的道路
2011-08-15林少菊
林少菊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警察教育必须坚持精英教育的道路
林少菊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警察教育精英化是警察特殊职业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警察教育特别是公安警察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精英教育的道路。应坚持择优录取入学,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采用严格的淘汰机制,最终将优秀的警务人才输送到各级公安机关,实现精英从警。
警察教育;大众化;精英教育;办学模式
上世纪末,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跨越。短短十年左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5%左右提高到了23%[1],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中国警察高等教育应当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警察高等院校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这是警察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需回答的问题。它直接影响警察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笔者认为警察教育特别是公安警察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精英教育的道路:择优录取入学,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淘汰机制;最终将优秀的警务人才输送到各级公安机关,实现精英从警。
一、警察教育精英化是警察特殊职业的要求
警察,是一个“和国家一样古老”的职业[2]。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且作为国家暴力机构的一个部分而产生的。虽然世界各国在警察概念的表述上有一定差异,却都认为警察是一类特殊的职业,是在国家统治和管理中,依据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法律赋予的国家权力,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特殊机构和特殊人员所承担的特殊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新中国的警察从成立之日起,就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作为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我国警察既有与世界警察相同的职责,又比世界其他国家警察有更高的要求: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我国警察是共产党的枪杆子、刀把子,这是世界其他国家警察所不具备的职业要求。可见,我国的警察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众化的职业,从来就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可能去从事的职业,而必须是经过一定的选拔,经过一定的教育与训练,经过一定的养成和岗位适应的“优秀人才”,如此,方能不辱使命。中国警察的特殊职业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政治建警”从来就是警察队伍建设的要求,中国警察要担负起法律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首先,在政治上必须坚定、过硬,经得起各种考验、冲击和诱惑,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严明的纪律与作风,良好的职业操守等。
对人民警察的政治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有关规定和文件中均有体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
作为人民警察,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养成过硬的政治素质,在政治上必须绝对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警察职业永恒的警魂。要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要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牢牢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要严守纪律,勇于献身。警察要以服从为天职,作为一支纪律部队,人民警察必须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党的指挥、听从命令、令行禁止、遵守制度、按章办事;要在执法过程中,临危不惧,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安危,勇往直前……只有具有这样政治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二)扎实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警察专业知识和警务技能。
警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要随时应对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的执法活动。在打击犯罪的活动中,不仅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还要运用法律武器和各种警械武器。在诸如交通管理、人口管理、消防管理、危爆物品管理、公共秩序管理等各项警务管理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要应对突发性事件、群体事件和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治安事件等,这就需要人民警察熟悉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精通各类管理和办案程序,会做群众工作,会协调调解。同时,警务工作还需熟练掌握驾驶、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盘查、搜查、逮捕、押解等各类警务技能。
特别在当前,人民群众认为警察一定能为自己排忧解难,什么事都能处理,对警察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这样,警察业务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三)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是一名合格警察必备的条件。“跑得过、打得赢”是一名警察最起码的要求。在警察的执法活动中,警察不仅要付出脑力、精力,还要付出大量的体力。中国警察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面临的危险和冲突事件,是其他公务员不具有的。所以,现实的斗争和执法活动要求人民警察有过人的精力和体魄,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
要较好地履行警察的职责,除了强健的身体,还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当前治安形势复杂,各类犯罪频发,大量处在基层的民警,每天面对的是各类矛盾、纠纷冲突和违法犯罪活动,心理的压力和情绪上的紧张,时刻考验着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民警,才能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
人民警察在各种执法活动中,不仅要与社会各行各业打交道,还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办理治安、刑事案件时,还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要很好的履职,要求警察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特别在当前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作为人民警察,更需要有较为全面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写、会讲、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有常人所不及的职业敏感和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当前,公安警务工作改革、信息化的强力推进,公安工作急需创新,创新管理、办案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人民警察的创新意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警察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高、风险大、工作难度和强度大、富有挑战性,并且要绝对忠诚、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特殊职业。警察这种职业要求是由警察所承担的职责、任务,警察机构的性质、地位,警察的公众期望所决定的。警察这一特殊职业,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必须要在广大有志人员中,经过特殊的选拔,特殊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培养出这样一支由优秀人才组成的精英团队。警察教育精英化正是警察特殊职业要求决定的。
纵观世界各国的警察管理,绝大多数国家都推行“精英从警”[3],招募条件虽在年龄、学历、经历上有细微差别,但几乎都有较高文化程度、警察学校专业培训、品德优秀、身体健康、专业考核合格的要求。有些国家实行“宽进严出”,实行严格的教育训练考核和淘汰制度,只有优秀的、全部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正式从警。有的国家入警淘汰率“高得惊人”,如澳大利亚新警在培训中将淘汰85%,仅有15%的“精英”才能转为正式警员。在大多数国家,严格招募条件,即使招募的新警一般还有10%—30%的淘汰率。[4](P88-118)
二、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安警察教育一直实行精英教育
中国的警察教育从专门的在职培训发展到学历教育,从中专发展到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现在,全国公安警察本科院校有18所,还有一些省、市(区)办有警察(公安)高等职业学院。这些警察院校在公安部、公安厅行业主管下,一直坚持精英教育。
从1978年至2000年,公安警察院校一直实行的是“入学即入警”、“招生即招警”的政策。畅通的就业出口、“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报考公安警察院校。由于报考人数众多,公安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招生条件。公安警察院校根据这些条件,对报考公安警察院校的上线考生,往往要实行严格的政审、面试、体检、体能测试、心理测试,从考生中按 4∶1、5∶1、6∶1 的比例进行挑选。不说在“精英教育”背景下,能上线的本身就很少,再经过这样严格的挑选,进入警校的更是同类中的优秀分子。甚至上了本科线、专科线的学生,有些放弃本科志愿,选择上中专性质的“警校”。我们相信,这些精英完全是出于心中一份神圣的追求。
2000年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招生条件表明公安警察院校“择优录取”就是精英教育。
1.政治条件。凡报考公安普通高等学校的考生,除按《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5条、第6条规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外,还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政治审查。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
2.身体条件。报考公安普通高校的考生除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身体健康状况标准外,考生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男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身体匀称;以及对视力、听力、口头表达能力、五官外表等要求。体能测试成绩合格(有50米、1000米、立定跳远、俯卧撑等项目要求达标)。
即使在2000年以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各高校纷纷扩招,公安警察院校仍然实行的是“按需招生、择优录取”。虽然不包分配,但在社会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公安警察的公务员身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公安警察院校毕业生在录警政策上的“主渠道”优势,仍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公安警察院校,给公安警察院校“择优录取”提供了条件。
在实际招录过程中,公安警察院校的同志们都有很深的体会,许许多多的考生怀着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一腔热血,以及对神秘的侦查破案的由衷向往填报了公安警察院校。由于名额录取有限,对这些考生只能优中选优,被选上的兴高采烈,落选了的虽然可以上其他大学,但表现出极大的遗憾。
严把招生录取关口,选拔优秀人才进行专业培训,不过是“精英教育”的第一环节。
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是打造“警界精英”的方法途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第二条指出,公安院校是培养训练公安民警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管理。
公安警察院校的学生入学难,毕业也很难。学生入学后,要经过各种严格的考验、锻炼,还要通过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训练。根据公安部颁发的公安专业的教学计划,学生入学首先要接受军训一个月以上的考验。在烈日下,长达30—40天的军训,对新入学的警校新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军训中,他们要学会忍耐、吃苦,要学会服从、守纪,要学会团队协作,要培养集体荣誉和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性格等,特别在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的情况下,过不了这一关,就不能继续进行后面的学习。每年,都有学生吃不起这个苦,经不起这种考验而自动退学、转学、转专业。
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才是金子。在公安警察院校中实行的严格警务化管理,对学生仍是严格的考验。升旗、出操、排路队、入警宣誓、警容风纪、一日生活制度、夜间紧急集合、长途拉练……不允许缺课请假、不允许化妆烫发、不允许谈恋爱、不允许吸烟喝酒、不允许睡懒觉、夜不归寝或留宿他人等等,这些严格的纪律、严格的管理,正是警察良好行为习惯和警察意识的养成教育。在这里,讲的是服从、讲的是奉献、讲的是纪律。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严格的管理、训练,培养出优秀的警务人才。这样的人才,正是公安警察机关需要的人才。
按照公安部下发的公安警察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公安专业教学只能由公安院校承担。这些公安专业课程紧贴公安实战,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动手实训占很大的比例。如射击课、驾驶课、刑事技术课、侦查综合训练课、擒拿格斗、警务战术等,不仅理论上要掌握基本原理、知识,还要会操作,熟练运用。达不到这样的学习要求和标准,公安警察院校严格按照淘汰制予以淘汰。
如前所述,在西方许多国家的警察院校,也是采用较高的淘汰率来保证培养的人员能适应警务工作岗位。笔者曾考察过丹麦、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院校考察,他们也有一定的淘汰率。如丹麦,淘汰率高达10%—20%;英国警察学院根据《伦敦大都市警察法》和《警察训令》,严格警察的招募,同时每个学期都有4%的淘汰率[4](P10)。严格的淘汰制度,保证了优秀的人才能进入警察队伍,这本身就是一种“精英从警”的要求。
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按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的要求,在学习成绩的考核,训练成绩达标,警务化管理考评等方面,也大都采取了淘汰制。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有较严重违纪违规、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以及一般违纪行为造成较大影响的学生,都会采取退学和开除方式进行淘汰。这样,从源头保证了警察队伍的高素质和精英化。
三、新形势下公安警察教育坚持精英教育的主要途径
当前新形势下,公安警察教育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新世纪高科技、经济全球化及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世界警务改革的形势,都对公安警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公安警察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公安警察院校纷纷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抢战先机,获得了跨越式发展。15所公安警察院校先后升格成为公安本科院校,这些学校在发展中优化了师资结构,提高了教学水平,改善了办学条件。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公安队伍的建设。
毋庸讳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公安警察院校仍然面临一些困惑。如公安警察院校按需招生带来规模效益小,公安警察教育是否需要放开或继续以前的模式,部分省、市在录警时,不再对公安警察院校毕业生实行特别的招录政策,而是面向社会大学生招录等问题。
新形势、新挑战,公安警察教育应当明确自身优势和特色,坚持“精英教育”,才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严格按需招生,择优录取,为“精英教育”奠定基础
如前所述,警察不是一个大众化的职业,而是一个要求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职业。因此,在公安警察院校招生时,就必须按录警的基本条件和需求数量来招生。在众多的考生中,严格进行“一对一”的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试,将那些优秀的考生选拔到警察院校中,为精英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当前,公安警察院校要特别注意以下环节:
1.广泛宣传、发动,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公安警察学院。这是择优选拔的前提条件。只有比招生计划多出3—5倍的人填报公安警察院校,只有吸引许多高分的考生,甚至超过二本线的优秀考生报考公安警察院校,才有可能在3∶1或5∶1中优中选优。否则,因生源不足,计划和填报志愿的考生不足3∶1,公安警察学院在招录时就不能在众多的生源中优中选优。
2.严格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试,选拔身体素质好、综合能力较强的考生入学。警务技能的掌握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条件,如擒拿格斗,必经要有较好的体力和抗击性。身体虚弱、残疾和患有严重疾病者就不行,色盲、色弱、近视都影响射击和警务活动中的观察与判断。警务活动中,要追拿逃犯,要制服正在行凶的暴力犯罪人,要抢救人民生命财产,都需要警察有好的身体和过硬的警务技能,所以在招生时,必须要严格各项身体条件。
3.注意选拔心理素质好,服从意识强的考生入学。警察是一项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的职业。每天接触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各类人群,处理的是社会各类矛盾和冲突,目睹的是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态,其中许多是丑恶的阴暗的违法犯罪现象。作为从警者,除要有坚定的政治理想和立场外,心理素质还要求比一般人好。那些性格偏激、思维狭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以及社会适应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的人是不适合当警察的。
此外,在面试和政审时,还要注意其报考动机、政治倾向和对社会的态度等。通过这些环节的挑选,将那些突出的、完全符合条件而优中选优的考生招录到公安警察院校,这是精英教育的基础。
(二)严格警务化管理,实施养成教育,营造警察精英教育的良好氛围
人民警察是一个要求绝对忠诚,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团队精神强,纪律严明的纪律部队。这种忠诚于党、严格公正执法、身心健康、纪律严明、勇于献身的警察意识和警察职业操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管理、生活习惯以及自我调节,才能逐步养成。这就是公安警察院校常用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可以通过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严明的纪律要求,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作息制度、校园文化熏陶等各方面来实现。
1.军训。这是公安警察教育的第一课。一般来讲,公安警察院校的军训比一般地方高校军训的时间要多出一个月左右,军训时间为5—6周。公安警察院校的军训,不是一般的国防知识教育和简单的军事训练,而是一个入学从警教育、警察法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军事知识和素质教育、体能和军事技能、军事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作风纪律教育、训练、警务化管理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活动。军训对新生是一个严格的挑战与考验,适应不了的就会被淘汰。有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吃不了这个苦,才开始在太阳下站军姿、走正步,就哭着吵着要退学,这就是一种自然淘汰。经过军训这一课的训练后,新生的体能、军事素质和警察意识都大大得到了提升。
2.警务化管理。《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对公安警察院校学生的警容风纪、内务制度(一日生活制度)、教学秩序、值班和紧急集合、奖惩制度、安全保卫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安警察院校都严格实行警务化管理,但是并不是每个考入警察院校的学生都能适应这种严格的警务化管理。特别在当前考生中独生子女增多,个性独立性比较强,没有经历过严格约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每年都有学生因不适应而自动退学或因违纪而被开除。这种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是精英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打造精英,必须从日常的养成入手,严格出操、排路队、升旗、整理内务、值班、上课、训练等行为规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自觉服从纪律、遵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习惯、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意识。
3.专业学习中强化警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意识。公安警察院校的学生入学伊始,就得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藉此让每位学生意识到选择了警察这一职业,就得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去热爱、去奋斗;选择了某一专业,就得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自觉地认同和养成专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和专业意识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公安警察院校的几年专业学习、见习和实习。通过教师教育、自己的学习、公安民警的传、帮、带以及公安业务工作特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学生高度认同、认可警察这一职业并以此为荣,并以从事警察某一专业的工作而形成特有的专业意识,这是事业成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
4.校园文化建设。毋庸置疑,人每天生活的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培养高素质、优秀的警察后备人员的公安警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十分重要。首先,作为公安警察院校,校园文化要突出一个“警”字,校园文化也是一种警营文化。要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上,宣传警察的正面形象、神圣职责,宣传警察的职业道德及职业要求,宣传警察的纪律作风……特别在宿舍、教室、会场、食堂、实验楼等,天天都看得到的地方,有许多这样警营文化的宣传。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特点,加强政治引导、德育教育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团队精神、刻苦学习、训练、艰苦奋斗等方面内容的宣传教育,特别要突出“忠诚、服从、奉献、牺牲”等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再次,校园文化建设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方法。可以是校旗校徽的标志、校风校训校歌的传播,可以是自然环境的设计,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布置,也可以是校园文化传播的校报、网页、宣传稿刊、广播站、电视台等,也可以是各种校园学术活动、文体活动,还可以是专门建设的警界英雄墙、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长廊、宣传板报等等。总之,公安警察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同一般高校,要注重突出公安警察的职业特点、政治要求、英勇奉献等职业精神和刻苦训练、英勇善战等内容,还要综合当前警务改革,突出警务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各种高科技手段,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人才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三)强化公安警察院校师资建设,为警察精英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师资队伍状况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决定因素。公安警察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特别是公安警察专业课师资状况,是公安警察精英教育的关键。
1.警察院校“精英教育”,必须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各地的扩招,使得许多高校生师比高达18:1、20:1,甚至更高。而精英教育为保证教学质量,往往采用小班授课,老师有时间当面答疑解惑,生师比往往较低。公安警察院校要实行精英教育,必须按照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有较充足的师资,便于教学实训时能更好地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地进行演练和实训。除了数量充足以外,在结构上必须是良性结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占一定的比例,并且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学历结构及师资来源结构都能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后继有人的梯队式结构。
2.公安警察院校要实行“精英教育”,必须要加大公安警察院校与公安业务部门的双向交流。将那些从校门到校门的新进教师,直接放到基层公安机关和派出所锻炼,让他们在过去掌握的理论基础之上,加强对公安警察实际工作的了解、熟悉,并能发现新情况,及时更新知识,使教学更贴近实战。对于公安专业课的教师,轮换到基础公安机关去实习、调研,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公安警察院校还可以通过公安机关政治部,从基层公安机关按一定标准抽调优秀人民警察来学院任教。这种骨干教师和实际部门的业务骨干的双向交流,不仅有利于教师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公安机关队伍建设也是极为有利的。
3.注重公安警察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层次。知识更新的加快,多学科的交叉和现实公安警务工作的改革创新,需要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去不断学习、充实和更新知识。在当前世界警务改革创新的情况下,应当有计划安排警察师资出国留学、交流访问,开拓眼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预备警察,才能实现公安警察院校的精英教育。
4.注重理论研讨和学术研究,形成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公安警察院校应当是公安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于公安警务工作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社会治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原因、解决对策、措施等等,公安警察院校的教师要能积极思考,开展理论的研究和实战的创新、探索。在公安警察院校中,常开展这样的报告会、讲座、研讨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这是精英教育不可或缺的环境。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打造警察精英
“精英教育”比大众化教育更为看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看重“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看重因材施教和淘汰机制。在当前公安警察院校,要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改革的方法手段,狠抓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德、智、体、美全方面地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预备警察。
1.强化素质教育,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人文社科素质对于警察职业不可或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警察是一类需要运用多种综合知识工作的职业。在警务活动中,要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要熟悉和运用法律,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要根据不同的警种学习一些更专业的知识,如交通工程、消防安全、痕迹物证、户籍管理等。这种职业特点,要培养和打造优秀的预备警官,在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设置上都要注重素质教育,合理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西方一些国家,早些年人们认为警察不过是一个执法的工具,只要按程序、规定办事即可。可近些年来,人们也有新的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有高等教育背景的警察,他的执法能站在宪法高度来处理刑法和治安问题[5]。中国警察的执法要求更高,不仅要严格依法办案,还要处理一些法律规定不甚明确的案件,以及依法处理大量的治安案件。而且中国警务人员交流换岗也较为频繁,一个警察终身可能要从事几类警务活动。因此,公安警察院校要尽可能地加强素质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
2.突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现代精英教育的灵魂。在以往的警察教育中,比较强调的是严格的执法,按政策、法规和上级要求办事,还原和忠实于事实真相。在当前国家倡导“创新”教育,公安工作、警务改革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公安警察实行的“精英教育”,一定要突出创新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的人才进入警营后,对于创新公安工作、创新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打击犯罪的方法手段等都有积极作用。
3.深化教学改革,实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练、战”一体化,是新时期公安警察院校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公安警务工作需要的人才规格而提出来的。因此,在当前公安警察院校,要实行精英教育,培养实际部门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授课方法,精讲多练,改革授课形式,研讨式、情景式、案例式、推理式等,改革授课内容的安排,突出重点,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方法等等。
在改革中,始终抓住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采用教、学、练、战一体化,在教中学,学中教,边学边练,勤学苦练,实战演练,模拟实战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积极开展实训实战,不断提高公安执法理论水平和警务实战实践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警察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找准警察教育,特别是警察高等教育的定位及定性,认识到警察教育必须坚持精英教育,对在新形势更好地发展警察高等教育、打造品牌、形成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6]。马丁·特罗教授的这句话,用在我们公安警察教育上尤为合适。全国所有的警察院校都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来开展教育教学,把培养出来的预备“警界精英”,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级公安机关,将极大地促进公安队伍的建设和公安工作的开展。
[1]1999年高校扩招.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EB/OL].新浪网.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4.
[3]王庆功,张亲亮,李任良.战略视野中的中国警察高等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314-315.
[4]彭双阳,雷鸣霞.比较警察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国外警察教育培训的启示[J].公安教育,2010,(6):73-75.
[6][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1-22.
Abstract:Elite education of police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pecial profession of poli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elite education must be adopted in police especially public security police education.We should recruit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merits,train and manage students strictly,adopt strict elimination mechanism,and eventually transport excellent police talents to public security organs.
Key words:police education;mass;elite education;form of education
(责任编辑:叶剑波)
Elite Education Must be Adopted in the Police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LIN Shao-ju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410138,Hunan)
D631.15
A
2095-1140(2011)01-0005-07
2010-12-31
林少菊(1957- ),女,湖南邵阳人,湖南警察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警察高等教育、犯罪学研究。